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八十四章 给他们獠牙!

从亮剑开始崛起 第八十四章 给他们獠牙!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5:5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从亮剑开始崛起 !

十一月七日。

摩斯科城外,地图上标注五九八高地上,一位德意志炮兵团长举着望远镜,看向远处的摩斯科。

他身边的五九八高地上,三十六门的150榴弹炮一字排开,炮组士兵忙碌不休,将一枚枚重达四十多公斤的炮弹高速射向远处的摩斯科。

轰轰轰····勐烈爆炸在摩斯科城内腾起。

为了洗刷上次的失败,小胡子集合了数百个重炮团,超过五千门150以上口径的重炮轰击造成的威势,其中还有超过五百门200口径以上重炮,甚至还有一百门305以上口径重炮。

每分钟超过五千发150炮弹,五百发200口径炮弹,五十发305重炮炮弹,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炮击密度。

让摩斯科几乎笼罩在硝烟内。

但标注五九八的高地上,那位团长紧锁的眉头,说明他心情并不愉快。

下午。

炮轰的间歇。

天空中,突然出现一架架巨大的六发轰炸机抵达摩斯科上空,然后投下一枚枚巨大的炸弹,从体型看,那至少是三吨级的航空炸弹。

远比炮弹爆炸威力更大的爆炸硝烟腾起,一些建筑居然直接被炸塌。

此时,那位炮兵团长依旧站在五九八高地上,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摩斯科,眉头依旧紧锁。

“该死的。”

他狠狠的骂了一声。

不算空中轰炸,仅仅计算火炮,加上其他师属的105远程火炮,计算下来,每分钟就有近一千吨炮弹落在摩斯科城内。

这次炮火密度确实前所未有,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

但这位团长也很清楚。

此时摩斯科内有海量的地下堡垒工事,这样的炮击,效果其实很差,并不能消灭多少敌军,甚至连士气都不会有多少影响。

除非305以上口径的重炮直接命中堡垒,或者三吨航空炸弹直接命中地堡,否则根本不会有多少损失。

这座城市里,所有人都已经被疏散了,剩下驻扎的士兵,都是把自己视为死人了,只想拿着德意志士兵垫背,一命换一命。

前几天的进攻,有无数敢死队抱着反坦克火箭筒从侧面攻击四号坦克,以至于短短五天的进攻,就损失了两千辆坦克装甲车。

当然,敌人也损失很惨重,士兵的伤亡比德意志只多不少,甚至出现了很多成建制投降的部队。

双方都在消耗。

在他看来,这样的消耗毫无意义,以目前部队的实力,有绝对优势的机动装甲力量,有优势空中支援力量,强横的后勤补给实力,完全可以直接分割包围摩斯科,发挥机动能力,绕开继续进攻,把这里围困死,然后徐徐进攻,根本不需要这样消耗。

物资或许无所谓,德意志不缺物资,但士兵的消耗,还有对士气的消耗也是巨大的,这样缓慢的进攻还会给敌人准备时间。

他本能的感觉这种方式不对劲。

不过,这场战争由元首指挥,他只是一个团长而已。

而元首,似乎打算拔掉敌人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堡垒,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农场,清楚部队扫过的每一块土地上每一个敌人,从根源上彻底摧毁敌人。

······

十一月八日。

黎明前。

摩斯科城内。

“连长?”

一个老兵手持一根点燃的‘中华’香烟,靠在一辆被击毁的四号坦克残骸上,抱着进口的冲锋枪,看着远处的浮现点点微光的天际,目光久久凝滞。

许久之后,一旁的一位班长忍不住喊道。

因为部队急速扩充,他们连一年以上的老兵,就只有连长一个人了,要是连长出问题,那他们排怕是也会像三十三连一样···

回想起三十三连的惨状,这位班长一阵头皮发麻。

虽然已经做好了为祖国献上一切的打算,但他也不希望用血肉之躯对着敌人的坦克冲锋,白白的死在敌人的履带下。

这位老兵连长默默叹了一口气,勐然吸了一口手里燃烧的只剩下最后一节的香烟:

“进掩体,德国人又要炮击了。”

夜间炮击效果很差,除了开始的两天,德国人再也没有在夜间发起炮击,始终是白天炮击,然后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冲进摩斯科,一个堡垒一个堡垒的拔除。

“是。”

得到命令,一众新兵们纷纷涌进混凝土构筑的堡垒。

刚进入没多久,天空中顿时落下密密麻麻的炮弹,大半个连,九十多人只能瑟瑟发抖的躲在地堡垒,祈求不要被大口径重炮命中。

德国人炮击很可怕,但他们的堡垒也很厚实,数层厚的钢筋和混凝土堆叠,除非是被那种三百口径以上的重炮直接命中,不然不会有任何危险。

堡垒内,油灯如豆,一个手持黑星手枪,头戴军帽的年轻男子正在口若悬河:

“同值们,我们堡垒很坚固,一米多厚的钢筋混凝土,德国人的火炮是打不穿的···”

“我们的堡垒储存了足够我们所有人消耗三个月以上的水和食物,甚至单单吃肉罐头都足够我们吃三个月,弹药也足够我们使用半年以上。”

“我们还有进口的两门反坦克炮,每一门配备一百门炮弹。”

“我们要战斗到最后一刻,最后一个人····”

“德国人每消灭我们一个人,最少要让他们付出一个人甚至两个人的代价,为我们今后的反攻做出贡献。”

“·····”

那位班长看了一眼依旧在喋喋不休的军官,再看了看一旁被说的面色带红的新兵们,神色有些冷漠。

如果不是这这些刚刚从军校培训班出来的蠢货,前天的三十三连在堡垒被攻破后,也就不会那么蠢的对坦克发起冲锋,最后九十多人全部死在敌人机枪火力网下。

老连长也静静的看了一眼依旧在口若悬河的‘上司’,没有说话。

作为一个两年半的老兵,他很清楚,所有留在这个城市里的人,都是炮灰,用于消耗德国人的力量,拖延德国人的步伐,为后方的反攻争取时间。

所以,部队里需要这些人。

·······

十一月九日。

次大陆。

混领土碉楼,机枪哨塔,铁丝网,将金来这个不大不小的港口分割成两个世界。

铁丝网内,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有序,物资充裕,外面的人甚至能闻到里面飘散出来的沁人的食物香味,据说这是来自东方的烹饪手法。

铁丝网外。

混乱,四处可以看见,到处都是饥肠辘辘的人群。

“我们就在这里呆着?”

一位营长看着外面的人群,有些疑惑。

自从占领这里,部队并没有向鬼子继续进攻,而是开始沿着铁路扩展,占领一个又一个城市,修建一个又一个堡垒群。

然后,开始扶植当地武装力量。

而且更离谱的是。

扶植这些力量,虽然名义上是和鬼子作战,但却是来着不拒,也不验证,见到势力就给。

虽然没有给钱,但只要来人有一定的势力,占领了一些地盘,有一定的人手,就直接武器,给枪,甚至是都直接免费给。

上头到底打算干嘛?

虽然给的都是一些上世纪姥爷货,国内淘汰的汉阳造,中正式,根据地自造的马步枪,老式驳壳枪,其中质量最好的还是缴获的鬼子三八大盖。

这些东西投放到这里有什么作用?

别说打鬼子了,现在这些人自己都打起来了,村东头打村西头,这个村和那个村打,简直是土匪争霸。

再说了。

鬼子都缩在西海岸去了,他们这都在东海岸呢,之间隔了几百公里距离。

“对。”

一位曾经前往平安县培训的团长语气悠然:

“咱们团就在这里呆着。”

“把仓库里那些姥爷货都放出去。”

“当然。”

团长加重了语气:

“好东西,三八大盖,捷克式,歪把子,还有迫击炮这些,必须拿钱来买!美元,或者粮食券,其他的不收。”

“只要钱足够,重机枪,60、80迫击炮,甚至小坦克也是可以商量的。”

“是。”

营长嘴角抽了抽,没有说话。

所谓的小坦克,其实就是鬼子的小豆丁,这玩意装甲,动力和火力,甚至连装甲车都不如,重机枪都能直接打成筛子。

也不知道哪里搞来的,给运过来数百辆。

反正这些东西自己看不上,给这些包头巾玩耍也没啥,即便被鬼子缴获了,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威胁,纯纯的活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