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一百章 老杜的麻烦,老赵的新计划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从亮剑开始崛起 !

“总统先生。”

白宫,老杜此时面色有些苍白,童孔中带着明显的血丝。

卡昂,雷恩两处战役。

可以说是赢了,

在老麦头的指挥下,盟军几乎彻底摧毁了这两处的德国人防空塔群,残余的也大多破碎不堪,几乎没有多少战斗力,同时还歼灭了大量德国人兵力和武器装备。

根据前线统计,仅仅击毁的五号坦克,就多达五千五百多辆,还击落了超过六千架德国人的战斗机,这可是经过参谋部派出的战果调查委员会统计的数据,基本上能代表真实情况。

完美的完成了战役之初制定的目标。

但,

也可以说是输了。

因为截止今日,卡昂和雷恩依旧在德国人手里,而且,他们已经开始修复防空塔了,根据前线汇报,一座座新的巨型防空塔已经拔地而起,而盟军对此无能为力。

和计划不同的是,连续三个月的进攻,已经耗尽了盟军的全部进攻力量,也耗尽了盟军的士气,现在的盟军,没有力量在发起一次进攻了,哪怕德国人的防御已经微乎其微。

所有部队都急需修整。

最多能派出一点空军去袭扰,而且规模还不大。

德国人虽然也无力进攻,也损失惨重,但防御一点空中袭击还是没问题的,来自东线的有生力量,配合残余防空塔,机动防空车辆,还有从本土已近东线调集过来的战斗机,拱卫卡昂和雷恩两地的天空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单单靠空军,是没办法拿下卡昂和雷恩,战争最终需要步兵来终结。

“就不能坚持再久一点么?!”

老杜没有注意到秘书的呼喊,嘴里骂骂咧咧。

如果,

如果东线盟军能再坚持一会,多牵制德国人一会,让德国人损失大一点,那么,局面将完全不同。

他们完全可以在挤出一点兵力,拿下卡昂和雷恩,虽然无力继续进攻,但等于彻底拿下齐格飞勒防线,不至于现在这样,明明击败了敌人,但就是无法占领阵地。

“这群该死的蠢货······”

还有一件事老杜怎么也想不通。

经过了这么久的战争消耗,德国人的人力资源其实已经山穷水尽了,国内已经没有任何适龄服役青年,所有能参军的,都被塞进了部队,以至于前线甚至出现了很多十六岁的孩子。

但,

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口弥补了这个缺陷,

卡昂和雷恩战役中,对方参战的百分之六十的兵力都是其他国家的,总兵力高达三百万,尤其是飞行员,几乎九成都是所谓的仆从军,这些家伙完全是全面动员了。

然后,这些部队,不仅仅规模庞大,非常听话,

而且,战斗力还贼强,有很多部队完全不逊色于精锐德国人部队。

这属实让老杜羡慕。

仆从军,哦,不,是盟友,美利坚也有啊,

而且论盟友国家数量,比德国人多多了,算下来,足足有几十个,人力资源也是德国人的三倍还多。

但问题是,双方质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美利坚的盟友,虽然数量多,但提供的部队是真的少,除去加纳大,以及被抛弃的奥,其他一些小弟基本上是走个过场,加起来还没德国人一个小弟派出的部队多。

而且,派过来的部队毫无战斗力,放在前线只会添乱,甚至起反作用。

一个半月前,卡昂战役中期,敌人的一股小规模装甲部队二十多辆坦克奇袭进入后方,靠近了一处补给中转站,驻守这个中转站的是南美盟友的一个师,合计五千人,装备有坦克,有反坦克炮,有坚固阵地。

然后面对敌人不到半个团的坦克部队,这支盟友部队仅仅抵抗不到十分钟,就全线溃败。

甚至在溃败过程中,还冲散了后方支援的美利坚一个装甲营,几辆赶来支援的谢尔曼坦克被‘盟友’的卡车、装甲车撞的无法动弹,还有几辆被盟友击毁,简直离谱。

以至于这处中转站的物资全部被破坏。

甚至,这群蠢货在逃跑的时候,把全部的反坦克火炮,物资都留下来了。导致敌人的半个装甲团借助现有阵地,以及充裕物资,挡住了盟军一个师整整一天的进攻。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半个装甲团还不是德国人的部队。

大家都是盟友,都是小弟,装备和待遇也差不多,咋就差距这么大呢?

老杜很不明白。

“总统先生。”

秘书第二次加大了语气,老杜这才反应过来:

“什么事?”

老杜问道。

“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召开作战会议了。”

秘书提醒道。

“我知道了。”

老杜点点头。

卡昂和雷恩战役虽然结局出乎所有人预计,但盟军已经没有退路。

大英帝国不能输,输了就全没了,美利坚也不能输,几千亿近万亿美元砸下去了,输了必然经济全面崩溃,结局不会比英国好多少,哪怕再难也得咬牙坚持下去。

其实目前困难并不严重,

虽然前线损失惨重,但也彻底破坏了卡昂和雷恩的防御体系,桶穿了齐格飞勒防线。

至于伤亡,

几百万的伤亡,对于作战部队超过两千万的盟军来说,其实并不严重,完全可以承受,此时美利坚,国内依旧有大量可以征召的军队,再来个五百万部队也不是问题。

大英帝国也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物资也可以供应上。

但德国人,哪怕加上那群仆从军,从人力资源总数来说,也依旧远远逊色于盟军。

这次作战会议的核心目的,就是尽一切手段,调集足够的兵力,再次对卡昂和雷恩发起进攻,把战场推进到巴黎,然后攻克巴黎,最后把战火烧到德意志本土。

有人提议等曼哈顿计划,因为伤亡和消耗实在是太大····

但风险太大,

德国人也有类似的计划,而经过两次轰炸后,曼哈顿计划受到严重影响,具体什么时候可以服役进入部队,谁也说不好。

“总统先生,还有一件事。”

秘书说道。

“什么事?!”

老杜问。

“南美那些事情····”

秘书提醒道:

“卡特议员还在外面等您回复··”

“南美。”

老杜揉了揉额头。

美利坚不仅仅有一个敌人。

相较于小胡子的直接刀兵相见,集中所有力量实施军事冲突,对岸的敌人没有在军事上直接行动,除了以技术优势歼灭太平洋舰队之外,主要是在经济上逐步蚕食。

对岸似乎对他们的经济弱势非常在意,各种增强经济,尤其是在全球的影响.

财政部的分析,对岸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摆脱美元的影响。

而他还真拿不出多少办法。

欧洲战争已近牵制了美利坚所有的力量。

“告诉他,政府暂时不会插手,让他们自己解决。”

老杜深吸一口气。

他已经加大了技术拨款,组建了由联邦政府领头的技术攻坚团队,全力研究雷达,导弹,自动化等技术,等击败德国人,获得欧洲,等美利坚技术赶上来,就可以和对岸一决高下。

“卡特议员还说了。”

秘书继续道:

“有消息显示,摩西哥正在和那伙人联络。”

“摩西哥。”

这么一瞬间,老杜心脏都暂停了一下。

南美其他国家也就算了,离美利坚很远,哪怕失去了,对美利坚影响其实也很小,毕竟这些小地盘内部资本容纳量有限,而且也距离美利坚很远很远,但摩西哥。

这里地盘足够大,近两百万平凡公里土地,人口足够多,数千万人口,而且大范围和美利坚接壤,以及和美利坚有仇恨。

老杜眉头深深的皱起。

美利坚应该予以反制,但他左思右想,居然想不出什么有效的手段。

·····

三月二十五日。

天晴。

“苍云岭开发计划?”

看着手里张大彪等人书写的计划报告,赵刚陷入沉思。

这份报告,让他心里想起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经历了这么久的发展和建设,根据地已经大变样。

一条条公路、铁路延伸开来,横贯南北,连接东西,将整个国度沟通起来。

与此同时,周边的车站、加油站、修理站、服务站也同步建设起来,开放个人经营的试点完成后,也开始扩大,如今,人们可以乘坐汽车和火车,轻松的抵达国度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

还有一座座引进现代化管理的集约农场铺展开来,一座座先进技术和管理体系的工厂拔地而起。

但短短几年的时间,对这个国度依旧太短了。

虽然海量的劳动力进入建设大队,还有一部分被吸纳到根据地农场,以及各种工厂,企业招募工人、但在这片大地上,依旧有一多半的人纯务农,依靠一亩三分地而活。

(涂)改后,这些土地属于他们自己。

总公司出品的优质种子,廉价的化肥,以及电波、电影日夜多方宣传的新式种植技术,行走到每一个乡村的农业技术小组,让这些老百姓靠着一亩三分地,温饱不成问题,

而且,也仅仅是勉强温饱而已,吃饱没问题,甚至能吃点肉,但其他的,就完全不行了。

因为廉价的粮食,农业其实完全不赚钱。

虽然有根据地保价收购,但小农受限于作业效率,山村土地贫瘠,水利条件差,受到环境影响大,以及运输成本,能赚钱的,也只有大规模的、使用机械化种植的农场。

还有,因为实在太过偏僻,依旧有很多偏远的乡村没有通公路,目前还温饱都成问题,这个数量还不少。

在连绵大山中修建公路,哪怕建设大队不计成本,大规模使用工程机械和炸药,每天能修的依旧有限,预计还需要十几年,才能完成沟通每一个乡村的任务。尤其是高原地带,大山深处的村落,怕是要二十几年之久。

总不能让那些偏远山村的人们等十几年二十几年吧。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平均富裕已经被证明不可能,经过实际证明,均分会养成一大批闲人懒汉,造成不良的风气,社会需要有效的竞争,

但,共同富裕是可能的。

不是直接给钱给物资,这不现实,而是给所有人都提供能够富裕的机会和条件,剩下的,就看他们自己。

张大彪的计划书给了他一个启发。

哪怕建设大队把公路延伸到每一个偏远山村,哪怕帮助山村的人们修建好水利设施,进一步开荒,也无法改善多少他们的生活条件,哪怕通公路了,依旧是交通不便。

山村的人们,种植的新鲜蔬菜,高价值农作物,养殖的猪牛羊等,因为运输成本,也没有竞争力。

分散的人群,也无法形成集合效应,

也就不可能通高速公路,通铁路,甚至建设机场,这可不是物资充足能解决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规模,不然哪怕建设好了,也只是摆设。

但他完全可以在大山深处,直接建设一个大村镇,

没有平原就推山,开拓一个平原,土地分散,不适合机械化种植,就在山头峡谷等地方,强行开拓一片单个百亩起步的,适合机械化种植的集约土地,缺乏水利设施,就建设水利设施。

有‘仓库’物资,这完全不是问题。

期间,还可以充分吸引周边劳动力,把周围的人们从山村吸引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人扎根他们亲手建设的村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