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47章 张飞急袭葛陂西

三国之最风流 第47章 张飞急袭葛陂西

作者:赵子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0 14:37:44 来源:书海阁

荀愔答道:“观其营寨规模,纵无七千余家,相差亦不多也,壮卒即使不足万余,一家出一人,加以仆客、徒附,近万总是有的,壁垒尚算坚固,闻其储粮有十余囷,囷以三千石计,够供其月余之食,唯甲械不多,壮卒少操练,出与野战,必不敌奉先,而若自守,或难速克。”

沛国接壤徐州,武员深慕荀贞,有心为荀贞出力,这时伏拜说道:“员有二策献与将军。”

“足下请说。”

“与孙都尉合兵,现即驰援李文达,此下策;候奉先将胜,再与孙都尉并力击之,此上策。”

“何为下,何为上?”

“若於此时即援李文达,纵败奉先,於我无利,空自损兵而已,因是下策。”

“上策怎么说?”

“待奉先将胜,我军再援的话,奉先兵疲,利於我击,此其一也,李文达苦战之后,实力大减,势必无力抗我,将军可与孙都尉平分其民,驱赶入徐,充实我州,此其二也,因是上策。”

武员说到这里,帐中众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却原来:他是看中了从附李通的那数千家百姓,想把至少他们中的一半送给荀贞。

荀愔愕然,说道:“方与李文达定下协约,怎可趁人之危,夺人之民?这……。”

武员笑了起来,对荀愔说道:“先生真是实诚人。”问许仲道,“敢问将军意下?以为员之下、上二策如何?”

许劭说道:“足下的上策固是不错,但如果许将军与孙都尉驰援得晚了,李文达战不能支,为自保故,投降了吕奉先,该怎么是好?”

武员胸有成竹,说道:“只要抓好时机,不给李文达投降的机会就是。”

“这个时机怕是不好抓吧?”

“就算李文达投降了,也不打紧,只要将军与孙都尉将吕奉先击退,那些百姓就还是将军的。”

武员的这话倒是没错。

众人看向许仲,等候他的决定。

许仲沉默了会儿,说道:“足下上策虽佳,我意择取下策。”

诸人不明白他的意思,既然说了武员的上策颇佳,却缘何仍择下策?

武员问道:“卓敢请问将军缘故?”

“为数千家百姓而坏吾家主公仁名,这是为小利而坏大义,吾不取也。”

武员听了这话,自愧不如,对许仲、荀贞的印象却是更好了,伏拜在地,谢罪说道:“是员考虑不周,险害镇东声誉。”

许仲请他起来,说道:“足下本是好意,何谢之有?”说着,看了眼武员,心道,“我不从你的这个‘上策’,不止是为了主公的名望着想,也是为了不致使豫州生疑也。”

豫州是徐州的盟友,才把与李通定下的协约给孙策送去,如果转眼又对孙策说“不如咱们把这个协约撕毁了,不去救李通,等他与吕布打个两败俱伤,然后你我坐收渔利,平分其民”的话,那么孙策会怎么看徐州这个盟友?会不会觉得徐州重利轻义,不守信用?如果他这么觉得了,对徐州、对荀贞的形象就都会是一个损害,也许将会不利於徐、豫日后的联盟互信。

当然,话说回来,正如许仲所说,“这是为小利而坏大义”,说到底,还是李通手底下的百姓不多,诱惑不够,最多只是“小利”罢了,若是李通手底下有几万、乃至十几万家百姓,面对同样的情况,许仲大概也就不会选择“下策”,极有可能会选择“上策”了。

帐中诸人细想之下,都赞同许仲的意见。

由是,许仲一边再次遣人去见孙策,约共救朗陵,击吕布,一边安排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要想去救朗陵,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仍驻兵在葛陂西的张辽部。

不把张辽部解决了,许仲就没办法带兵渡澺南下,即便偷渡成功,张辽必然尾追,当与吕布军相遇时,后有张辽,许仲也没办法安心与吕布作战。是以,这是现下的头等要事。

诸人出谋划策,许仲博采众长,最终定下了一套作战方案。

这套方案以“速战速决”、“至少给张辽部以较大杀伤”这两条为原则,以张飞为作战主力,荀濮、何仪协助配合,具体的作战安排是:许仲假意率部南渡澺水,诱张辽率部来追,等张辽至,荀濮设阵阻击,何仪为预备队,张飞趁机奔袭张辽的本营,破其营后,回击辽兵后阵。

因为张辽知道许仲部有骑兵,所以不能把全部的骑兵都给张飞,必须要留些从许仲假意渡河,以迷惑张辽,故而给张飞统带的骑兵定为四百之数。

许劭有些忧心,说道:“若是张文远不肯追击,如之奈何?”

徐卓笑道:“吾军与张文远相持日久,文远每与吾战,或铩羽而归,或随其辱詈,吾军闭营不应,并州铁骑,精甲天下,文远既从奉先杀董,入汝南来,又战无不克,气盛恃强,想会小觑我山东兵将,而不得一胜,吾料他意定不甘。吾军不出营则已,出营,他必追之!”

许劭思忖了下,以为然,说道:“中郎言之甚是。”许仲交代张飞,说道:“厉锋破其营后,可放火烧之。”

张飞应诺。

许仲环视诸人,说道:“前有荀、何二都尉部的甲士截阻,后有厉锋部的精骑袭杀,西望己营起火,我亲率余兵大张声势,由东横击,辽部兵定军心惶恐,破之可也。”

通常在与敌战前,许仲只下达军令,叫各部依令行动而已,很少会说“废话”,而他此时却少见的多说了几句,无它缘故,只是因经与张辽的数战,发觉此人确有智勇,其部曲,特别是那数百骑兵也实敢战,所以为鼓舞士气,便於“速战速决”,他这才多说了些。

张飞、荀濮、何仪等人俱道:“是。”

安排妥当,次日依计实行。

自吕布从平舆撤围后,张辽就一直很警惕,时刻都在关注着许仲部的动向,忽然接报,闻许仲先是遣吏去澺水北岸大举搜集船只,继而於第二天一大早带部出营,往澺水而行,好像是要渡河南下,张辽立即召聚步骑,只留下了二百余步卒守营,悉率主力从西边追来。

雨雪已下了两天多,非但未停,渐有下大之势,前天就已不见雨,全是雪了,地上积了一层,冻了一夜后,结了薄冰,不利骑兵作战。张辽久在北地,经验丰富,出营前就令骑兵用杂草等物裹住了坐骑的马蹄,以免打滑,效果还不错,只要不疾驰,不影响行军。

因考虑到这会不会是许仲在用计,诱他出营,半道伏击,张辽很谨慎,遣出斥候前行数里。出营多时,未见许仲的伏兵,沿着许仲部卒留下的痕迹,将至澺水河边,斥候转回来报:前边有数百的徐州兵列阵以待,打的旗帜正还是他的老对手:中垒校尉荀。

张辽细细询问,问明了荀濮兵的列阵之处,两边俱皆平坦,无有伏兵。张辽略微放下了点心,想道:“看来这不是许君卿在使诈,他应该的确是欲趁雪天,不利我骑兵驰阵之时,南渡澺水,去援朗陵。”虽是如此想,犹不是完全放心,又遣了几个斥候绕路去河边打探。

不多时,几个斥候相继回来禀报,禀报的内容都差不多:因为徐州兵在河边警戒森严,他们不能近前,只能远观,看到澺水河边兵卒、民夫甚多,人马喧杂,已有兵士在渡河了。

张辽定下了心,想道:“吕侯令我务必要看住许君卿部,不可使其渡澺救援李通,今日却是不可放许君卿渡澺南下。”又心道,“只要击破了阻我追击的荀孟涂部,我便可趁许君卿半渡,纵骑冲之,或许不但可以阻止他渡澺,还可以一举将他歼灭!”

与许仲对阵多日,张辽始终没占到便宜,甚至以骑击步,也没能把荀濮打垮,好几次挑战,许仲都闭垒不应,更是让他心中憋气,求战、求胜的**很强烈。

当即,他传令部曲:“许君卿欲遁,正济水半渡,汝等从我先破荀孟涂,再灭君卿!”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最风流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