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121章 阎柔宣威潞河北(十四)

三国之最风流 第121章 阎柔宣威潞河北(十四)

作者:赵子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0 14:37:44 来源:书海阁

阎柔等人率部到至潞县北,在邹丹所部列营的北边十余里外,也开始建造营垒。

建造营垒的同时,阎柔请鲜於银、苏仆延率本部在周围警戒,以防邹丹趁机派兵来攻。

邹丹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贸然发起进攻,因为他知道阎柔一定是会派兵马警戒的,所以他只是率领帐下诸将,在一些骑兵的护从下,驰到高处,远观阎柔所部的军容。

却是从高处远望眺之,只见宽阔的平原之上,波光粼粼的鲍丘水以东,简直是尘土蔽日。

胡骑打仗有一个习惯,就是他们会吹口哨,发出种种怪叫之声,只见那草间河边,尘土之中旌旗林立,万马奔腾,——何止是数万匹战马,加上此起彼伏的唿哨之声,声势非常的惊人。

邹丹左右诸将,不乏失色之士。

便有一将,忍不住再次进劝邹丹,说道:“将军,阎柔部声势不小,我军兵少,强战之,恐不易胜,末将愚见,不如……”

“怎样?”

“要不然我军还是暂先退回潞县,等待君侯的援兵到后,再做进攻?涿郡离潞县不远,想必明公的援兵至多十日,就可到达。只这十来天的功夫,想阎柔他又能掳掠多少县外百姓?而且现在他在这里驻营,也不一定会再去掳掠其它县了,我部又何必非要於此时与他决战?”

邹丹怒道:“我军兵马已至,若不战而退,现返潞县,却去守城,你想过没有,这对我军的士气会造成多大的打击?且我自从君侯征战以来,从来就没有怯懦过,遇到敌人,我只知所向直前,而不知暂退二字是怎么写的。”

那将鼓起勇气,继续进谏,说道:“可是将军,阎柔所部实在声势浩大,苏仆延等乌桓胡酋也都有勇武善战之名,此战如果战败,可该如何是好?恐怕潞县、以至渔阳郡都会遭害。”

虽然阎柔所部声势的确很大,可是站在高处的邹丹,这时毫无畏惧之色,他的嘴角甚至露出了轻蔑的笑容。他说道:“刘幽州十万之众而皆灰飞烟灭,不堪一击,阎柔搞了这些胡儿过来,滥竽充数,又有何用?其兵马虽众,不及我军之精也,胜之易如反掌!”

见左右诸将还有人想要说话,邹丹沉下脸来,说道:“临战之际,最忌动摇军心,岂不闻三军之灾,生於狐疑?再有敢沮丧我军心者,军法行事,斩首!”

诸将凛然,不敢再有人出言劝谏。

两天后,阎柔部的营寨筑好。

两边信使往来,定下了三天后,在敌我两营中间的这块空地上进行决战。

却是说了,两军交战并不是都用计谋或者怎样,更多的时候,两军交锋,还是像阎柔和邹丹现在的这种打法一样,互相择地筑好营垒,然后选择一块地方,彼此在约定的时间,把部队带出来,相对列阵,最后互相进行战斗。当然,如果有一方不想打,非要退回城中去守或者固守营垒不出,那也是有这种可能性的。比如原本历史之中,诸葛亮与司马懿的那几场大战,司马懿往往都是龟缩营中不出,等待诸葛亮部的粮草耗尽,抑或别的有利於魏军的机会,再做进战。不过,眼下邹丹和阎柔两人,显然都是没有这种心情的。

阎柔是急於决战,想赶在公孙瓒的援兵到前,先把邹丹击败。

邹丹则是看不起阎柔所部,觉得他们是乌合之众,想要一举把他们拿下,不等公孙瓒的援兵。

要说起来,邹丹的判断也不为错,阎柔所部的确是不管怎么看都像是乌合之众。

首先,其部的这些汉人战士,不但是跟着刘虞打了败仗后的败军,士气应该是比较低沉,而且这些士兵多数还是从外地为避战乱迁徙过来的寻常百姓,基本上没有受过什么训练。

其次,占据主力位置的那些胡人的骑兵,一则,此前曾被公孙瓒打得落花流水,二来,分别是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各郡而来,或言之,乃是混杂之旅。

确然像乌合之众。

但是邹丹有一点却是料错了,如果说乌合之众的话,可以说是乌合之众,然而士气这块儿,汉人兵卒和乌桓骑兵的士气却都不低。

刘虞毕竟在幽州的威望很高,他如今被公孙瓒毒死,这些汉人的兵士,特别是外来的移民,平时受他的恩德,都想为他报仇;至於胡人骑兵,有的也是感念刘虞的恩德,有的则是贪图阎柔许给他们的那些利益,所以也都是斗志较高。且不必多说。

……

只说到了双方约定决战的时间,也就是三天之后。

这天一早,阎柔和邹丹敌我两部兵马,分别从自己的营中出来。

阎柔部在北,邹丹部在南,相隔了几里地,相对列阵。

邹丹部的步卒比较多,骑兵比较少。

阎柔的部曲正好相反,步卒比较少,骑兵比较多。

阎柔所部的步兵主要由汉人兵士组成,不到四千人,其余的全是乌桓、鲜卑等等各部胡骑,有近两万之数。

邹丹所部的兵士步卒约有五六千人,骑兵约有三四千人,不过邹丹部的骑兵虽然比阎柔部的骑兵为少,但在军械装备上,却要比阎柔所部的那些乌桓、鲜卑骑兵的军械装备要好。敌我双方的步兵、骑兵的组成数量不同,然而在列阵上,彼此双方却是相同,都是把步卒列在了中间,把骑兵列在了两翼。

邹丹在指挥自己的部队列阵的时候,密切地观察对面阎柔所部的列阵情况。

当他看到阎柔把其部的三千余汉人步卒列在了中间,组成了中阵以后,他笑与左右说道:“我就说从来没有听说过阎柔有什么会打仗的名声,果然不错,被我料中了吧?你们看他所列的阵势,其步卒只有三四千人,他却把步卒列於其中,将骑兵列於两翼。他竟敢这样列阵,那么只要我军把他的步卒冲垮,其两翼骑兵被我军从中间切断,自然其骑虽多,也就不足为虑,我军可以分别击之了!”

左右诸将观看阎柔所列之阵,认同了邹丹的判断。

阎柔阵中。

鲜於辅问阎柔说道:“阎公,我军步卒为少,你却为何把步卒列在中阵,且把你的大旗树立在了步卒阵的后边?这样列阵的话,若邹丹以其精锐来冲我步卒之阵,我步卒阵一旦被其冲垮,则我两翼之骑,岂不就被阻断联系而将任人宰割,无法对其发动有效的攻势了么?”

阎柔笑道:“我正是要他来攻我步卒主阵。”

鲜於辅问道:“这是为什么?”

阎柔说道:“我军的兵马虽然比邹丹所部的兵马为多,但我军的主力是乌桓、鲜卑各部的胡骑。这些胡骑,一来,他们只能打顺风战,一旦出现逆风,他们就不可靠,很可能就会溃散而逃;二来,也正是因为他们只能打顺风战,而邹丹所部的步卒战斗力很强,所以如果我军主动发起进攻,驱使这些胡骑去攻打邹丹所部的步卒阵的话,很可能会久攻不下,而如此一来,我军的胡骑他们很可能就不想打了,这场仗就只能结束;又一旦我军撤退,邹丹很可能会用他的骑兵来追击我军,也许乃至会因此而失利战败,……所以,这场仗要想打赢,就只能是挑动邹丹主动向我军发起进攻,而我军在其进攻的时候寻找战机,取得胜利。”

鲜於辅说道:“阎公你的意思是说,诱邹丹所部来攻我步卒之阵,而后我军用骑兵夹攻其阵?”

阎柔说道:“不错,我正是此意。”

鲜於辅眺望对面严整的邹丹部阵型,担忧地说道:“阎公,此策虽佳,却有一忧。”

“何忧?”

“我军的步卒不一定能挡得住邹丹部的冲击。我军步卒既少甲士,又多缺乏操练,只怕战力不如丹兵。”

阎柔指了指自己的将旗,说道:“故此我才把我的将旗树立在了步卒阵的后头,我将旗在此,贼兵纵强,足安军心。”又说道,“亦因君忧,我欲请君亲在步卒阵中督战,君意如何?”

鲜於辅慨然应道:“阎公尚且将旗在此,绝不后退半步,何况於我?为了给刘幽州报仇,我命都可以不要,莫说只是在前督战!愿从阎公此令。”

阎柔大喜说道:“好,这样的话,此战稳赢了。”

……

将近午时,双方阵势俱成。

两边的士兵分别吃了些干粮。

不能吃饱,吃个半饱就行,如果吃饱,人会发困,到对战时,就可能精神不足。

彼此士兵吃过干粮,又休息了一会儿,阎柔却是没有等来对面邹丹向他发动进攻。

邹丹阵中。

一将问道:“明公,你不是已经决定先要把阎柔所部的步卒阵冲垮,然后纵骑践踏以克胜么?却为何现在我军与阎柔所部的阵型已经列成,将军却不发兵去攻?”

邹丹说道:“我军将士虽比阎柔所部精锐敢战,然阎柔所部的骑兵到底比我军多,且他总体的兵力也是我军的两三倍之多,我军如率先发动进攻,有可能会后劲不足,所以,我在等阎柔先来攻。等他攻我军一阵后,我军再作反击。”

那将明白了邹丹的意思,恍然大悟,说道:“明公要要先做坚守,耗其锐气,再做反攻。”

邹丹笑道:“正是如此!阎柔所部虽众,然多乌桓、鲜卑诸部胡儿,胡儿怎么可能肯为他死战?只要我军先把他的锐气消耗,他们久攻不下,则这些乌桓、鲜卑诸部胡儿的锐气必然受挫。到的那时,我军再发动反击,我料之,定能轻松地把其步阵冲破,随后,再把他两边的胡骑分割,这场仗咱们就打赢了!他们就只能任我军宰割。”

左右诸将俱皆赞叹,说道:“明公此策高明。”

阎柔阵中等了半天,已过午时,犹不见邹丹主动发起进攻。

阎柔猜出了邹丹的心思,与鲜於辅,鲜於银、齐周、苏仆延、尾敦等人说道:“邹丹可称知兵,他按兵不动,这是想等我军进攻,先耗我军锐气,然后再做反击。”

鲜於辅说道:“他若不肯进攻,公之计策岂不落空?我军现下,应该如何应对才是?”

阎柔略作忖思,说道:“他不肯先攻,既然是在等我军先发起进攻,那满足他便是。”

鲜於辅说道:“阎公此话何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阎柔笑道:“我此话的意思,就是我表面上说的意思。”

鲜於辅说道:“阎公的意思是说咱们先主动发起进攻?”

阎柔说道:“正是!”

鲜於辅说道:“可如果这样做的话,会不会反而中了邹丹之计?阎公你刚才不是说邹丹正是在等我军发动进攻么?”

阎柔笑道:“我军可以先发动进攻,但我军之攻不是真的攻,而是诱他来打我步阵。”

“发兵佯攻,诱其来击?”

“然也。”

众人议定,阎柔便鸣鼓,吹响号角,遣出了两三千的乌桓骑兵去进攻邹丹阵。

……

邹丹阵中。

遥遥闻到阎柔阵传来的鼓角之声,旋即见阎柔遣出胡骑数千,驰来进攻己阵,邹丹自矜笑与左右,说道:“阎柔忍耐不住了,派兵来攻我阵。此战,我之胜算已有七八成矣。”

传下命令,叫中间的步卒阵地坚守阵型,又令两翼的骑兵做好出战的准备。

丹部步卒阵最前用武钢车组成了一个车阵,车阵后是由盾牌手组成的盾牌阵,再之后是长矛手组成的长矛阵,再之后是弓箭手组成的阵型。这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对抗骑兵的步军阵型。

……

骑兵冲锋速度很快,敌我两阵间距又才数里,稍时,冲丹阵的乌桓胡骑已至近处。

丹兵两翼骑兵未动,中阵步卒的弓箭手,在各级军官的命令、指挥下,向外开弓射箭。

箭如雨下,对面冲来的乌桓骑,迎着箭雨冲锋了一段距离,颇有中箭落马者。

这些胡人骑兵也挽弓射箭,向邹丹所部的步卒阵射了一阵,便就撤退回去。

攻了一阵,等於说是毫无作用。

……

见胡骑撤回,邹丹帐下一将进言说道:“明公,胡骑败逃,我军何不趁胜追之?”

邹丹远观阎柔阵,挥马鞭而指之,哂笑说道:“寇阵未乱,此柔诱我之计耳,不可追之。”

……

过了片刻,阎柔阵中又驰出数千骑兵前来进攻。

和上回一样,又只是丹兵阵中射出了一阵箭雨,他们略略攻打了一阵,便就退去。

如此三番两次,共有四番的胡人骑兵来攻,俱是无功即退。

……

邹丹的视线时而远眺敌阵,时而观察来攻的胡骑队伍,见这第四股的胡骑退后,顾与左右,说道:“我军进击之时至矣!”

先前建议追击的那将不解其意,问道:“明公适才不是说,此为阎柔诱我之计么?却为何要於此时进击?”

邹丹说道:“刚才来攻的胡儿,连距我阵一箭之地的地方都没有冲到,就都退还,足见胡儿的士气已衰。彼等士气既衰,即我军反击之时!”

……

阎柔阵中。

阎柔略微皱起眉头,遥望邹丹阵,心中想道:“邹丹倒挺能沉得住气,我已经先后派了四波骑兵往攻,并令之,每次进攻的距离都要缩短,装作越来越畏惧,却怎么还没把他引诱出来?”

正在想时,听到了对面数里外邹丹阵中传来的鼓角之声,随即,很快见到邹丹主阵的步卒开始向前推进。阎柔大喜,抚须笑道:“邹丹中我计矣!”

当即下令,命令中军的步卒不许退后半步,又令左右骑兵做好进战准备。

他自己率领他挑选出来的精锐胡骑、汉卒,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鲜於辅此时已经和鲜於银、尾敦一起在汉人兵士的步卒阵中督战。

……

丹兵的攻势一起,就喊声四野,震动远近。

只见邹丹所部中阵的数千步卒,列成整齐的阵形,绕过武刚车,如似潮水,扑面杀来。

盾牌如黑色的坚墙;长矛、刀剑在阳光的照耀之下,熠熠生辉,夺人眼目。

柔兵这厢,鲜於银披挂铠甲,亲在阵前指挥。

鲜於辅亦披挂铠甲,但也已经站到了阵中督战的位置。

——却是当下之士人,如前文所述,本非如后世儒生,皆还可说尚武,又犹且幽州挨着塞外,乃是与胡人杂居的一个所在,这里的士人自然就更很有尚武之气,如那公孙瓒,他原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本人却是悍勇难当,若鲜於辅,鲜於银者,也是如此。

因此,鲜於辅虽然是个文职的官吏,在勇武方面并不逊色。

汉人兵士的士气本就不低,想为刘虞报仇,现下又有鲜於辅、鲜於银亲镇阵中,阎柔将旗在后,士气更是高昂,并且他们看到自己这边的整体人马数量比对面的人马多,因是於胆气方面也是甚强,故虽迎对敌人优势步卒数量的进攻,却是并不畏惧。

丹兵步卒杀将到至,两下箭射不过三发,丹兵前阵的勇士已然冲突撞到柔兵步卒阵上。

初时,柔兵不落下风,却奈何两军交战,断非是单纯依靠士气就能取胜的,柔兵到底人少,战力亦不如丹兵,却接战未久,前边已是抵挡不住,中阵也开始晃动,竟将成败溃之势。

……

阎柔密切地观察战场上的情况,左右诸将已经是一再向他请求,赶紧派两翼的骑兵前去帮助步阵。阎柔一直不肯同意。邹丹阵中。

邹丹作为主将,当然是没有跟着步卒一起前去冲锋的。

阎柔密切地观察战场的形势,他也在密切的注意战场的情况。

他不但在注意步卒这块的交战,他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柔兵两翼的骑兵上边,和阎柔一样,他现在只是派出了步卒进战,他的骑兵也还没有动。

此时此际,他就在等柔兵步卒中阵被打乱,或柔兵两翼的骑兵先动,然后他才会调己骑上阵。

却是等了多时,他不觉对左右赞叹,说道:“阎柔小有胆色啊,他的中阵眼看就要破了,然他见咱们的骑兵没动,居然能够坚持到现在,却还不派左右胡儿前往助阵。”

左右诸将说道:“阎柔若一直不派胡骑助阵,怎么办?”

邹丹哼了声,说道:“他敢不派胡儿助阵么?他如果敢不派胡儿助阵,则其中阵必然为我军攻破,到了那个时候,他还是难逃覆败!我断定,他应该很快就会把两翼胡儿派出了。”

说完这话,邹丹下令,命左右骑兵做好战备。

左右两翼骑兵纷纷持兵上马,做进击之准备。

……

邹丹所料的一点没错,果就在他下令左右两翼骑兵备战后不久,柔兵的左右胡骑动了。

柔兵两翼胡骑,各出骑两三千,由左右两边向中间的步卒阵靠拢,看架势,是打算加入敌我步卒的战团,试图支援阎柔所部的步卒中阵。

邹丹大喜,当机立断,令道:“进击!”

左右骑兵接令,蜂拥而前。

邹丹所部的骑兵分从东西两边向步卒的战团冲去。

如邹丹所料的一样,当他这两支骑兵从后冲杀过去的时候,前去帮助柔兵步卒中阵作战的两翼胡骑,在背对着邹丹所部骑兵的态势下,陷入了被动,立刻混乱。

……

两边接战,两翼胡骑节节败退。

阎柔的将旗摇动,随其军令,两翼的剩余胡骑,除掉留下部分戒备以外,都分批加入战团。

这些敌情变化,邹丹清清楚楚地看在眼中。

把目光从柔兵两翼存留的总计约三四千胡骑处移开,邹丹落目柔兵步卒中阵后。

那里,现下是阎柔自身的所在处,约有两千上下的胡骑。

邹丹抬头望了眼天色,已过午时,他与左右诸将说道:“阎柔能用的兵,差不多都派出来了,所剩者无几矣,至迟入暮之前,今日之战,就可结束了。”

一将说道:“明公,且不说柔兵两翼尚有胡骑数千,就那柔兵步卒阵后的那两千胡骑,乃阎柔亲率,此必敢战之胡,……明公,他若亲带之参战,我军能用的兵可也不多了,何以应对?”

邹丹顾视身后,在他身后,环立了精骑数百,其中数十,且是披挂了马铠的甲骑。邹丹傲然说道:“阎柔的那两千胡儿,数目再多,能与我军的壮士相比么?他不逃则罢,若敢参战,我自亲往取其首级!”

战约到下午申时末,丹兵虽占据上风,可是胡骑的数量毕竟多於他们,兼有鲜於辅、鲜於银在柔兵阵中督战,并及苏仆延、尾敦等各皆力战,丹兵也难以急胜。

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就在这时,猛然闻得鼓声大作,邹丹放眼去看,是阎柔亲引那两千胡骑驰马入阵出战。

阎柔的这一支胡骑是生力军,又是从邹丹所部骑兵的侧翼斜插进去的,一加入战局,邹丹部的优势顿时为之一止。

邹丹不惊反喜,提矛在手,大呼左右:“破贼就在眼前!”

当先驱马,杀向阎柔及其亲率的那两千胡骑。

左右众亲将、精骑,鼓噪从之。

刚至柔骑近处,数骑自柔军中驰出,为首之人喝道:“吾阎柔也,邹丹何在?”

邹丹拨马前赴,欲待应战。

阎柔打马挟矛,却是果然悍勇无比,过马一手,即将邹丹刺落马下。

——这是邹丹战前没有预料到的。

邹丹落马,左右亲兵慌忙相救,然而救之不及,邹丹已然被阎柔刺死。

夺下邹丹尸首,阎柔亲斫下其头,令将以高杆悬之,又叫兵士齐声大呼:“邹丹已死。”

邹丹所部的兵士登然大乱。

阎柔部汉卒、胡骑展开反攻。

围追堵截,一场鏖战,只把丹兵万余步骑将士杀了个人仰马翻。柔兵的胡骑追出数十里远,一直到了鲍丘水边。丹兵将士有的坠入河中,有的渡水而逃,鲜血把河水都给染红了。

一场大战下来,检点战果,阎柔所部斩首四千余级。

鲜於银、苏仆延等等俱皆叹服,齐来恭喜,说道:“阎公用兵如神,此战大胜,可喜可贺。”

……

此战,邹丹、阎柔双方可谓是斗智斗勇。

先是邹丹选择了这么一块形势上有利於他的战场,随后,双方彼此列阵、作战的时候又都颇有耐心,而邹丹终於表面上看是在耐心上胜过了阎柔,阎柔主动遣骑,先去进攻他的阵地;可阎柔的前期进攻,却是在用计,邹丹最终上当,转守为攻,开始进攻阎柔所部;当敌我步骑鏖战之际,邹丹虽然还有部分的预备队在,却被率精骑而出的阎柔临阵斩杀,由此奠定了阎柔此战的胜利基础,大败了邹丹所部。

阎柔趁胜,进兵到潞县城外。

潞县城中已经没有多少守卒,剩下的那些也都闻风而逃,早成一座空城。

柔兵顺利占下县城。

阎柔又分遣各部往去攻占平谷等县。

数日后,散往南边的斥候飞马回报:公孙瓒率部已至渔阳郡的西南边界。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最风流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