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199章 三将浴血回克郑(一)

三国之最风流 第199章 三将浴血回克郑(一)

作者:赵子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0 14:37:44 来源:书海阁

飞速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华阴县与郑县接壤,出华阴县,向西行约六十里,即是郑县的县城。

郑县位处在渭水以南,冢领山以北,由此县再往西南行约百数里是霸陵,由霸陵渡过灞水,再往西南行约数十里地,便是长安。

郑县之所得名,是这块地方在西周末期乃郑国的封地,——郑国后来迁到了河南尹地界,但那里并非是其最先之土,也所以其之新都后被名为新郑,即今河南尹、以及后世之新郑也,且不必多言。

郑县此地,前据华岳,后临泾、渭,左控桃林之塞,右阻蓝田之关,自昔为关中喉舌,系兵家制胜者必出之地也,在军事战略上的地位相当重要。

可以说,拿到华阴以后,郑县就是唯一可以再阻止荀贞兵临长安的一处所在了。

对李傕、郭汜等而言之,如果於失了华阴以后,郑县再失,那么在长安的东边,就除掉近畿的灞水、霸陵以外,再无可守之处了。

闰三月下旬这天,徐荣、刘备、陈午率部进至到郑县城东。

斥候回报,郑县守将显是已然得到军报,郑县城现下城门紧闭,防守严备。

兵马初到,不可能马上攻城,徐荣便在城东择了块合适的地方,传令下去,命部队先做筑营。

半数的兵士和大部分的乙兵,——也就是运输辎重、粮秣的随军民夫,在专门军吏的指挥下,负责筑营的具体作业,如营区的规划、营内道路的平整、营墙的垒建、帐篷的搭设等;部分兵士与部分民夫,散於选定之筑营区域的外围,清除灌木、杂草等,清除这些东西,一个是为了开阔视野,防止敌人偷袭,再一个也是为了避免敌人火攻,清除完后,这部分的兵士和民夫还要负责在这些地方挖掘沟堑、设置鹿砦等,做外围的防御建设;其余的兵士,部分在所选筑营区域的不远处列阵戒备,部分和剩下的民夫一道,在侧后方看守粮秣等辎重。

因为郑县离华阴不很远,主力部队又随后即至,加上这次来郑县的作战目标是要赶在敌援到前先至,行军的速度需快,故而徐荣等带的粮秣不多,但因有攻城的计划,各类的攻城设备却不可不带,是以从军的民夫也有两千来人,加上徐荣三将的本部兵士,合计约六七千众。

平坦空阔的原野上,大多数的兵士、民夫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留下陈午把持局面,徐荣与刘备率领亲兵从骑,到至郑县近处,观察城中的守备情况。

郑县守卒戒备警惕,见徐荣等人驰马到来,纷纷朝城下射箭。

徐荣等於一箭地外,绕城一圈,仔细观察过城中的守御情形,徐荣指着东城头上那面“中郎将孙”的将旗,与刘备说道:“玄德,军报言之不差,守将果是孙聪。此将,我知之,李傕之乡人也,向有悍勇之名。”要来强弓,他亲往城上射了一箭过去。

这箭,不是寻常之箭,箭柄上绑了徐荣的手书一封,乃是一支箭书。

徐荣的手书当然是写给孙聪的。

徐荣昔在董卓帐下时,他是仅有的一个非凉州籍贯的大将,与李傕等凉州籍贯将校间的关系实皆寻常,与这个孙聪的关系也不亲密,但他还是想试一试,看能不能把孙聪招降,就算不能,通过在箭书中所写的那些荀贞奇袭弘农县、段煨献城降等荀贞此战之诸功,以及夸

大荀贞兵马声势的言语,或许也能起到动摇孙聪守城意志的作用。

却於城外等了会儿,没见城中有箭书射回。

徐荣笑与刘备说道:“看来我这个老相识是不撞影墙不回头,不愿降於咱们了。”

刘备说道:“适从将军绕城观望,备见此城颇为坚也,不打上一仗,料孙聪也不会甘心投降。”

徐荣说道:“将军令嘱我等,李傕、郭汜的援兵或许不久后就会到达郑县,我等最好能在此之前,先把此城攻下。既他不降,你我这就回去,抓紧时间,与左军商量一下进战之策。”

刘备应诺。

两人率从骑转回至筑营处,找来陈午,三人又把各自部中别部司马、都尉、曲军侯以上的得力军吏唤来,如刘备帐下的卓膺等,总计十余人,聚到了一块较为安静的空地上。

刘备代表徐荣,先把适才观察到的郑县县城的坚固程度和守军的戒备情况,向众人说了一遍。

然后,徐荣接口,说道:“敌情便是如此,这场仗该怎么打?汝等都有何高见?就请言来。”

战前召集诸多军吏,大家伙在一起讨论进战之策,这是荀贞自起兵以来,直到现在都还保持着的作风。——众人不知,在荀贞来的那个时代,这种会议有个名字,叫做“诸葛亮会”,但这既然是荀贞的习惯,那么上行下效,徐荣等人多也就把荀贞的这一手照搬学习了过来。

卓膺等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徐荣坐在一边,不再作声,只是听他们说。

陈午不爱说话,也不出言。

刘备倒是没有丁点的架子,能和这些中级的军官们打成一团,时而称赞几句某人所出的主意,时而摇摇手指,表示对某个军吏所提建议的不赞同。他态度和气,有平易近人之风,偶尔还会开个玩笑,因便是被他不赞同建议的那些军吏,却是见得他的反对,也并不生气。众人正议论之间,忽有斥候,从西驰马而还。

在虽然纷乱,然却有秩序的筑营区域里,这斥候很快就找到了徐荣等人,跳下马,奔之近前,向徐荣禀报,说道:“将军,郑县西出现了贼援,从长安方向而来!”

众人的讨论戛然而止。

徐荣问这斥候,说道:“贼援兵马多少?”

这斥候答道:“从旗帜数目、卷起的尘土,及其队形的长短等等各方面判断,贼援应当有三四千数,不到五千人,泰半步卒,骑兵约三四百。”

被这斥候发现的此支敌人援兵,正是李傕、郭汜派来增援郑县的那支部队。这支援兵是来相助守城的,攻城的话,骑兵用处不大,守城也是一样,所以是以步卒为主。

“应当有三四千数”,这话传到众军将的耳中,卓膺等便有人不觉面色陡变。

却徐荣,刘备、陈午三部合兵,也不过才五千步骑,郑县守卒据此前的情报探知,大概有两千来人,以徐荣三人所部的这五千兵马,便是把紧急情况下,可以临时调动上阵的民夫算上,攻城也已是不很容易;现下又来了与本部兵马人数相近的敌之援兵,这场仗恐怕就更不好打。

刘备亦是微微色动,喃喃说道:“贼援三四千人

”问道,“贼援距郑县还有多远?”

那斥候答道:“四十里上下。”

刘备面色再动,再是抑制,周围众人也能听出他话语中带出来的那点难以掩盖的惊讶,他说道:“已至郑东四十里处?怎么这么快!”

却是说了,李傕、郭汜所遣援兵距离郑县还有四十里地,而徐荣等部是刚到郑县城外,则这个斥候是怎么突然之间就跑到四十里外,并又在发现了敌援后,又奔回四十里,赶回来向荀贞等人禀报的?他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些的?

原来,这斥候并非是徐荣在到达郑县后才遣派出去的,而是早就遣派出去了。

既然荀贞已经料定李傕、郭汜会增援郑县,那么在向郑县进兵的时候,徐荣又怎可能不会对长安方面有无遣派援兵此事多做注意?是以徐荣早早地就派出了数路斥候,打探长安那边的情况。这个回来禀报的斥候,是最早派出的一个。

徐荣安坐地上,面色不变,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

这斥候大汗淋漓,衣甲上遍布灰尘不说,眼睛里也布满血丝,昨天晚上他是通宵未眠,也确实是已经非常疲惫,应了声诺,退将下去,自去寻临时搭起的帐篷休息。

待这斥候走后,刘备、陈午以及卓膺等将皆是默不作声,齐齐把目光投注徐荣。

徐荣抚摸胡须,沉吟了片刻,顾视诸将,说道:“贼援来甚速,距郑县城只有四十里远了。至迟明天入夜前,他们就能赶到此地。汝等以为,现下我部该何以定策?”

短暂的安静后,卓膺等将再次开始议论。

和刚才全都一门心思讨论攻城不同,此时的诸将意见不一。

有说不如赶紧开始攻城的;有说贼援既然已经快至,仓促间,郑县城恐怕难下,那不如暂先放弃攻城的打算,转而进行实施荀贞所下军令中的后备方案,即:先把敌人的援兵挡住。

陈午虽不爱说话,但该说话的时候,他绝不磨磨蹭蹭,一边听着卓膺等人讨论,一边他自己亦在琢磨,待至思虑已定,他便轻轻咳嗽了一声。

卓膺等将陆续收声。

陈午与徐荣、刘备说道:“两位将军,末将愚见,宜即刻攻城。”

刘备指了下卓膺等人,说道:“方才诸君中有人言,若是此刻仍然攻城,在贼援到前,我等只有一天多的时间,只怕城难下也,校尉却为何建议即刻攻城?备愿闻其详。”

陈午说道:“郑县县城的确颇坚,城中的守卒亦不算少,然现在贼之援兵尚且未至,而我等兵马如似天降,料现下城中之守卒不明形势,必然是军心正乱,我部若於此际,麾各部兵士,再加上可用之民夫,粗略算来,可得攻城之卒六千余,猛攻之,必一战可拔也!今既其城已克,贼援纵明日至,复何用也?”说着,站起身来,向徐荣行军礼,说道,“末将愿为先登!”

“你之此策……。”

陈午问道:“敢问将军何意?”

徐荣坐在地上,说道:“我以为不可用,也不妥当。”

“末将此议如不妥,敢问将军是何意也?”问这话时,陈午的面色如铁,看不出什么表情来。

(本章完)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最风流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