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337章 袁谭赴易亲督战

三国之最风流 第337章 袁谭赴易亲督战

作者:赵子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0 14:37:44 来源:书海阁

飞速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白云如龙,碧空万里。

璀璨的阳光照耀中,从城门中冲出的公孙瓒一骑当先,手挟长矛,亦迅如龙。

通过兵士随行携带的飞桥,接连通过两三道尚未被敌人占据的壕沟,公孙瓒及其所率之骑接近了幽州兵的阵地。幽州兵中也有勇将,便有小将引兵迎战。

却迎战的幽州兵马刚刚出阵,公孙瓒人马已到。

战马疾驰,踏动地面,发出如连珠雷一般的声响,伴随城头更加激昂的鼓鸣,公孙瓒一声厉叱,敌我相交,那出阵迎战的幽州兵士顿时被他杀了个人仰马翻,无人是其一合之敌。

公孙瓒杀散这股敌人,也不去追那逃窜的小将,继续往前冲杀。

在其后,白马义从等精骑紧紧跟随。

这一支千来人的骑兵却竟是如一柄锐利的长矛,将阎志所部的兵士搅了个七零八散。

消息传到中军。

阎志忙登望楼眺之,一眼就见到了在乱战丛中,身骑白马,当先冲杀,所向披靡的公孙瓒。

阎志嘿然说道:“已为困兽,却还如此嚣张!”却是终究没有说出那句“亲引壮士前去擒拿公孙瓒”的话来,而是传下命令,召令精卒前去阻挡,并又集中了劲弩百余过去,一起攒射。

阎志所部的兵士,汉胡皆有,汉人多步卒,骑兵多是胡人,而公孙瓒所引者皆是骑兵,步卒对骑兵,天然处於下风,故要想将之击退,还是得调动胡骑才行,而离公孙瓒他们最近处的骑兵,正是苏仆延部的乌桓突骑。

这支胡骑约两三千,本是正在那里来回驰骋,为阎志部兵马壮声势的,放眼看去,尘土翻滚,倒亦是声势不小,可是现下阎志的军令下去,阎志再於望楼上观之,却见这些胡骑没有一个敢往前去的,反而俱是朝四面溃散。见到此状,阎志更是嘿然,却这公孙瓒之威,一至於斯!

尽管威不可当,毕竟从公孙瓒出城的骑兵只有千数,而阎志部出战的兵士,则步骑加在一起,足有近万之众,又再加上阎志不断地将强弓、劲弩调将上去,因公孙瓒冲杀一阵后,也就没有继续前冲,即就撤还城内。

在公孙瓒等撤还的路上,阎志一再击鼓传令,催促各阵步骑趋前追击,可不管是步卒也好,还是乌桓、鲜卑的骑兵也好,都不敢追得太紧。

望楼上望之,可以看出,这些部队都只是在作些样子罢了。

尤其是乌桓、鲜卑的骑兵,更都仅是远远地吊在后头,射些乱箭罢了,分毫不敢靠近。

公孙瓒安然无恙,返回城中。

回上到城楼之后,方才观战的诸将俱皆情不自禁,拜倒在地,无不仰望公孙瓒。

阳光晒在他的甲上,简直如似神人一般。

公孙瓒把长矛丢掉,取下兜鍪,仰天长啸:“许久没有这般痛快了,痛快、痛快!”

……

这一番出城突袭,虽然未能击溃幽州兵,但幽州兵本就斗

志不坚,是被袁绍威胁着来助战的,因是士气越发动摇,没过多久,幽州兵在城东的今日宫城就草草结束,撤退回营。

城东一撤,淳於琼部的冀州兵也未再久攻,亦撤军而还。

当晚,淳於琼招聚审配、辛评等谋士和一干将校,商议底下的攻城事宜。

审配又再次向淳於琼提出:“只这样猛攻的话,显然是不成的,以我之见,还是当掘沟迫近为宜。”

只是淳於琼又怎肯听?

为将者,朝令夕改,不利军心不说,也衬得他好似无能,因此仍然是坚持己见。

两边争议不下,审配於是提出,可请袁绍定夺,淳於琼遂书军书一道,遣人送往邺县。

易县离邺县只有几百里地,加急的速度下,军报两天就被送到了袁绍的案头。

袁绍看罢,便召沮授、郭图等聚议。

郭图和淳於琼是一党的,淳於琼试图速战,以猛攻来取得胜利的战策,郭图当然不会反对。

他因对袁绍说道:“公孙瓒现已穷途末路,而之所以易县尚能顽抗,不外乎二故也。一则,易县确然城坚,二者,其部将士的妻小俱在城内,是以唯拼命死战。於此情势下,正当以猛攻猛打,来彻底堕其士气,从而克城取胜,否则,若用审配之策,徒然给公孙瓒稳固军心之机也,且当张飞燕部的黑山贼援兵到时,此战胜败,更只恐将会在两可之见了!”

堂上一人对此表示反对,说道:“公孙瓒虽穷途末路,然如你所言,其城却坚,并且守军为妻小故,俱怀死战之心,则若用淳於将军之策,我忧之,恐怕只会徒增我军的伤亡,因此以我之愚见,当下之策,实宜当用审配之法,乃为上谋。”

说话之人乃是田丰。

郭图瞥了一眼田丰,与袁绍说道:“明公,之所以鏖战至今,犹未能克取易县,以我看来,其实非是因城坚,及城中守军死战之故也。”

袁绍问道:“哦?那是因为何故啊?”

郭图答道:“回明公的话,而是因为我军的攻势还不够猛烈!公孙瓒屡败之余,如今困守孤城,只是勉强支撑,只要我军的攻势足够猛烈,再猛烈一些,易县何愁不破?因以我愚见,明公何不即令公子袁谭亲往易县督战?”“遣袁谭往易县督战?”

郭图说道:“袁谭,公子也,明公若是能遣他往去易县督战,那么对我军士气的鼓舞、提升,自是不待多言,如此,上有淳於琼诸将勠力,下有各营兵士奋战,易县之克,指日待也!”

袁绍乃问诸人,说道:“卿等以为公则此议何如?”

田丰等人坚决反对,可是却得到了沮授等的赞同。

对於审配因为考虑到易县的城池坚固,而因此提出的稳扎稳打此策,袁绍实际上并不反对,但问题是,就像郭图所说,张飞燕的援兵随时可能会到,张飞燕知兵善战,其部黑山军将士多为老卒,甚是悍勇,就连袁绍亲率兵讨伐,都没能将他击败,

则若等到张飞燕率援兵到时,其与公孙瓒内外夹击,淳於琼还真有可能会打不赢,那么此战不免就会功亏一篑。

故而,袁绍斟酌多时以后,最终作出了选择,决定接受郭图的意见。

他把袁绍叫来,当面对他下达命令,叫其明日便从邺县出发,北上易县督军。

袁谭闻之大喜,下拜堂上,向袁绍保证说道:“阿父,谭至易县后,必尽心督战,一定会尽快地把捷报送呈到阿父案上!”

袁谭当然知道,如果易县这场仗是在他的监军,或言之,是在他的亲自指挥之下打赢的话,那么这会对他在袁绍军中,包括袁绍眼中的地位之提升,有多么的重要。

——如前文所述,袁谭是袁绍的长子,可是袁绍因为其妻的原因,而且也因为袁尚长得像他的原因,现在却是更喜欢袁尚,这对袁谭继承人的地位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并且又因为审配、田丰等本地士人都站到了袁尚这一边,亦即袁尚此派的实力也是非常强大,所以易县这场仗,对袁谭来说,的确就是非常的关键了。

也正因对袁谭十分关键,袁谭半点没有耽搁,果然按照袁绍之令,次日便领步骑数千,离开邺县,急匆匆地赶往易县而去。

……

袁谭领兵出邺县之前两日,邺县东南数百里,颍川郡,许县。

今日是朝会之日。

朝会刚刚散了,退出宫外的百余大臣面色各异。

有的欢喜,有的不安,有的愤怒,有的则脚步轻松。

却是就在今日的朝会上,由皇甫离、戏志才等人领衔,共同上表,请求罢免杨彪的太尉之任。

尽管朝中颇有不赞同此请者,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并到散朝之时,刘协也没有作出最终的决定,但只从今日朝中两派不同意见大臣的人数对比来看,即可看出赞成罢免杨彪的已然是占了上风,——刘协虽然未有作出决定,可这种情况下,他又能再坚持多长时间?

杨彪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中后,不久,陆陆续续地来了几个大臣。

这几个大臣都是反对荀贞的骨干。

一人怒不可遏,说道:“杨公以王莽比车骑,於今观之,半点不差!居然今日皇甫郦诸辈上表请罢杨公太尉,简直胆大妄为!杨公,我之愚见,这件事,咱们必须得与他争到底,万不可有半分退让!不然,这朝中日后就将重现董卓诸贼肆虐之时的情景了!车骑将只手遮天。我等荣辱事小,汉室的安危事大。”

又一人忧心忡忡,说道,可是今日朝中的形势,你也看到了,那皇甫郦、戏志才上表过后,朝中群臣对此响应者,竟为数不少!别的不提,便是司空赵公、九卿诸公,也或默然不语,或居然出言附和,……我等又该如何做,才能保住杨公的太尉之任?”

怒不可遏的那人目注杨彪,说道:“杨公,我还是那个意见,要想使朝廷不落入车骑之手,惟今之策,只有一个,便是去书大将军!杨公,不可再犹豫了,现在就给大将军去书吧!”

(本章完)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最风流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