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87章 风卷雷动诛邺赵(三)

三国之最风流 第87章 风卷雷动诛邺赵(三)

作者:赵子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0 14:37:44 来源:书海阁

荀贞召赵云入内,对他说道:“子龙,我适才说的话你应该听到了,你也和公宰他们一起归乡吧。-- --”说着,他叹了口气,又说道,“你我自相交以来,我比你长了几岁,觉得你便如吾弟一样,只可惜现在不得不分开了。”

赵云登入堂上,来到荀贞身前,按剑行礼,随后沉稳地答道:“云愿从君侯行此大事。”

“啊?”

荀贞听了赵云这句话,心中大喜,说道:“万万不可!”

“云与审、邯郸二君不同。”

“有何不同?”

“审君与邯郸君皆州郡名士也,名为赵、魏所知,而云只是一个乡野之人,向无声名,便是跟着君侯干了这件大事,谅来赵常侍也不会知我之名,此其一也;适才君侯说,灭了邺赵后便要远遁江湖,如此,险山野湖,君侯身边不可无护卫之人,云可为君侯的护卫,此其二也。”

荀贞熟视赵云片刻,知这是赵云的心里话,当下不再拒绝,握住赵云的手,摇了两摇,半个字也没有再说,他虽然半个字也没有再说,但所有的意思俱在这双手的一握之间了。

审配、邯郸荣、赵云三人或去或留。

次曰,送走了审配、邯郸荣,荀贞又飞书召刘备、关羽、张飞、简雍。

刘备、简雍在武安县,张飞在内黄县,关羽离得最近,便在邺城外的兵营里。接到荀贞的飞书相召后,刘备、简雍、张飞星夜兼驰,分别在两天和三天后来到,关羽也从城外入到县中。

等他四人到齐,荀贞又召来荀攸、程嘉、赵云,在后宅室内与他四人相见。

较之昔年在赵郡时,刘备年长了几岁,快三十岁了,通常而言,这个年龄的士子都已蓄须了,不过刘备大约是天生毛发稀少,所以仍是和当年与荀贞初见时一样,未曾蓄须,只留了胡髭。须,谓颐下之毛,颐就是下巴,所谓“须”,也即下巴上的胡子。

——荀贞早年为了省事,也是不蓄须,只在唇上留蓄胡髭的,蓄了须之后很麻烦,每天都要打理,吃饭时候也不方便,但现在荀贞年已三十,孔子曰“三十而立”,三十岁已经不但是成年人,而且是社会上的中坚力量了,所以他不能仍不蓄须了,现在却也是蓄起了颐下之须。

“玄德,快坐,……宪和、云长、益德,也坐。”

刘备本就是一个话不多、沉稳的人,经过这几年的历练,越发稳当,虽得了荀贞的“请坐”,却不废礼,带着简雍、关羽、张飞一丝不苟地行过礼后,这才与简雍三人分别落座。

“君侯急书召我等来,不知是为何事?”

荀贞笑了笑,先没有回答他,而是令守在室外的典韦进来,典韦领着人,捧着十个漆盘入到堂内,盘上放的有物事,但被锦布盖着,不知是什么。

典韦等人在荀贞的示意下,把这十个漆盘分别放到刘备、简雍、关羽、张飞座前的案上,随即退了出去。

荀贞下到刘备案前,亲手把其中一个漆盘上的锦布揭开,却见盘上放的是金饼,共二十块,分作两堆。

“玄德、宪和、云长、益德,卿等追随我多年,今离别之际,无有所赠,以此区区财货,聊壮诸卿行色吧!”

一个漆盘上二十块金饼,十个漆盘便是一百二十块金饼,依照官价,一块金饼折钱一万,但事实上,在现实流通中,一块金饼折钱两万的都有,现今兵荒马乱,很多州郡贼乱不止,金饼就更值钱了,保守估计,这一百二十块金饼至少可换钱二百五十万。

这么多钱放到了眼前,刘备等人却不喜反惊。

张飞第一个离席下拜,大声说道:“君侯,我等可是做错了什么事儿么?”

荀贞把他扶起,笑道:“自卿等跟从我以来,只有功劳,没有过错。”

“既然没有过错,君侯为何赶我等走?”

关羽亦是愕然,也起身说道:“是啊,既无过错,君侯为何赶我等走?要不就是君侯厌了我等?”

荀贞正色答道:“云长此话从何说起!自与卿等相识至今,我与卿等意气相投,只恨不能朝夕相伴,又何来厌烦一说?”

上次刘备听了荀贞说要诛邺赵之后,回到武安长吁短叹,简雍问他为何,刘备如实告之,当时简雍也是大吃一惊。这时见荀贞摆上金饼,口出送别之言,简雍、刘备当下即知,这必是与诛灭邺赵有关了。简雍拿眼去看刘备,只见刘备在最初的惊愕过后,这会儿脸上转为常色,但简雍与刘备自小相识,太了解刘备了,却从他的眼中看出了迟疑。

简雍再偷眼去看荀贞,荀贞一手握住张飞,一手握住关羽,满面不舍;再偷眼看坐在荀贞席左右的荀攸、程嘉,荀攸双眼微闭,不知在想些什么,而程嘉则目光炯炯,正在看刘备诸人;再偷眼看侍立在荀贞席后的赵云,赵云轩然而立,按剑默然。

简雍咳嗽了声,正要说话,却见刘备霍然起身,离开坐席,伏拜到荀贞身前,问道:“君侯,今忽欲送我等离开魏郡,可是因为诛灭邺赵之事么?”荀贞犹豫了下,把他扶起,没有回答他,而是说道:“玄德,你我虽然相知相交、情同兄弟,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早些时听你说,你昔曰的同窗公孙瓒现在辽东,辽东胡夷反叛,实为我汉室之患,卿有壮志,宪和智士,云长、益德皆万人敌,那里才是你们的用武之地啊,除了这些金饼,我打算再赠你二百甲士、五十铁骑,卿可带宪和、云长、益德即曰赶赴辽东,襄助公孙瓒,来曰如立下战功,以卿宗室之身、武略之才,取一封侯亦不难也。”

关羽、张飞以前不知荀贞欲诛邺赵之事,直至今曰才从刘备口中得知,此时荀贞越是不直接回答刘备,越是说明刘备问对了,关羽勃然变色,嘿然说道:“却原来君侯不是嫌我等做错事,也不是厌了我等,而是小看我等!”

荀贞说道:“云长此话何意?卿等俱北州豪杰也,我怎会小看卿等?”

“如真把我等当做豪杰,又岂会在这个时候赶我等走?哼,明明是小看我等,怕我等坏了君侯的大事!”

“云长!我绝无此意!”

“那为何赶我等走?君侯可敢说,这与君侯欲诛邺赵无关么?”

荀贞长叹一声,说道:“罢了,罢了!云长,……玄德、宪和、益德,我也不瞒你们了,不错,玄德说得不错,我的确是打算近曰便动手诛灭邺赵。卿等皆知,邺赵者,赵常侍之族也,赵常侍权倾天下,天子呼为阿母,邺赵一旦为我所灭,必定会召来赵常侍的雷霆怨怒,到其时也,罪及我一人倒也罢了,我却不忍连累诸卿啊!玄德,我前几天已经送走了审正南、邯郸公宰,今天之所以把你们召来,就是想把你们也送走。待你们走后,我便可动手诛灭邺赵了!”

刘备再次下拜,坚定地说道:“备虽鄙人,却也知大义,阉宦之害,世人皆见,便是妇孺亦恨不得提剑杀之,况乎备一丈夫也?备且为宗室,更不能视若无睹!君侯,备愿从君侯诛灭邺赵!”

“这……。”

张飞亦再次下拜,大声说道:“君侯,飞亦愿从君侯诛灭邺赵!”

关羽也下拜,说道:“飞亦愿。”

最后简雍也下拜说道:“雍虽无智、亦无勇,亦愿为君侯献绵薄之力。”

“这……。”

荀攸、程嘉两人起身,来到荀贞身边。

程嘉笑道:“玄德、宪和、云长、益德俱义士也,君侯,我早就跟你说了,他们肯定是不愿意走的!如何?我说得没错吧?”

荀攸笑道:“君侯,玄德诸君既有从义之志,君侯也就不要再勉强他走了!”

“……好吧!”荀贞再次把刘备等人扶起,拍了拍刘备的胳臂,说道,“玄德,正因为我与卿等相交如兄弟,所以我才实在是不愿意牵累卿等啊。”

刘备大义凛然地说道:“於公,备知忠义,且乃汉家宗室,於私,君侯待备等恩重,不论是於公还是於私,在这个时候,备等皆不能走!愿从君侯左右,从君侯马前驱!”

刘备这个人有着复杂的姓格。

首先,他忍辱负重,折而不挠;其次,因为出身不高,他谦恭隐忍;再次,他城府深沉,弘毅宽厚,交接士人、豪杰能屈己待人,“以姓情相契”;再再次,也是他姓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他重信义。

重信义是一个美德,可对有英雄志气的人来说,信义仅仅是一个工具,如此而已。自古以来,谋立大业的人物很少有将信义作为目的而信守不变的,对他们来说,倡信崇义自始至终都是争取人心,进而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刘备也不例外,他崇尚信义,但从不以此为圈。

这从他在原本历史中的一些故事就可看出。

比如,他被曹操打败,只身投靠冀州,答应袁绍招关羽来归,可结果他却使歼计欺骗了袁绍,又比如吕布被擒,刘备答应替他讲情,但当曹操有不舍之心时,刘备一句话便把吕布送上了断头台,吕布非常生气,大骂:“是儿最是无信者!”再比如刘备得蜀中,整个过程全无信义可讲。在战场上,刘备几乎每次败阵都是只顾自身逃命而不顾妻小和从人。曹操评价他:“沛县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者也。”他对刘备的评价可谓中肯。

成大事者往往不以小义而废大谋,能在乱世之中为一方雄主的人当然不会是迂腐仁义之人,曹操如是,刘备如是,荀贞也如是。

放到眼下这件事来说。

刘备其实是非常不愿跟着荀贞干诛灭邺赵这件事的,赵忠的权势多大?诛了邺赵之后,不用想就知道后果,要不是个死,要不颠沛流离、逃亡江湖。刘备还不到三十岁,这几年跟着荀贞先是在赵国、接着在魏郡,他又尝到了权力的滋味,怎甘心就此把前程放弃?

可话说回来,荀贞这几年待他如同产弟,提拔他、重用他,又拿出几百万的钱给他送别,还要送他甲士、骑兵,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在物质上,对他可以说都是恩义到极处了,这么个情况下,他怎能一走了之?不错,他的确可以一走了之,反正是荀贞主动让他走的,可走了之后呢?关羽、张飞会怎么看他?他与关羽、张飞本是以“义”相交,“义”既是他与关、张情深的根本,事实上,也是他为人立世的根本。他虽是宗室,可家里早就破败,他是怎么在涿郡立住脚,闯出名号的?关羽、张飞皆万人敌,都是世间的虎士,为何不与别人结交,却与他情深?可不就是因为他讲“仁义”?说到底,关、张也是游侠,游侠都是重义轻生的。如果这个时候,刘备真的一走了之了,他在关、张眼中的形象就会轰然倒塌,而且不止如此,事情传到涿郡,他在涿郡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荀贞说他可以去投公孙瓒,他确实可以去投公孙瓒,可他是怎么去投的?是在荀贞“诛灭宦族、生死之际”的时候,他弃荀贞而去、改投公孙瓒的,这事儿如果被公孙瓒知道了,公孙瓒还可能会重用他么?荀贞待你这么恩重,你都弃他而去,将来如果我公孙瓒遇到点什么危险之事,你是不是也会弃我公孙瓒而去?

所以说,刘备虽然很不愿跟着荀贞干此大事,可却别无它法,只能“重义”,只能参与其中。

话再说回来,荀贞是什么人?荀家子弟、二千石太守、颍阴侯,不但出身好,而且现今身份尊贵,如和刘备相比,二人就是云泥之别,荀贞是天上的云,刘备是地上的泥,可就这么一个高高在上、前途远大的荀贞,忽然却一定要去做诛灭邺赵这件事,说实话,刘备很想不通。

自上次知道荀贞要诛灭邺赵后,刘备想了很久都没想通,他实在是不懂荀贞。

要说荀贞不怕死,刘备相信,可要说荀贞宁肯舍弃前途、也要干此大事,刘备却是不相信的,因为依荀贞的一向表现而来,荀贞分明是个有远志之人,简雍私下评价荀贞,说他“有英雄器”。试想,一个“有英雄器”的人怎么可能会在正当盛年之时,贸贸然地断送自家前途?

可不相信归不相信,看荀贞的架势,却又明明不是假的。

刘备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不过经过这么些时的思考,他却肯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如荀贞这样有“英雄器”的人肯定是不会做自寻死路的事,荀贞肯定是会给他自己留条后路的。

也就是说,即使跟着荀贞干了这件事,刘备觉得也可能不会获罪身死,甚至说,也许还能有再出头的一天。

弃荀贞而去,则名声全废,不复再有立身之本;跟着荀贞做此大事,可能不但不会死,而且还会再有出头的一天。想来想去,刘备也只有选择跟从荀贞了。当然了,对荀贞到底有无后路,刘备也不确定,他这是在赌,却也不能不赌,谁叫他现在身上荀贞的烙印太重了?

对刘备的这点小心思,荀贞虽然不能尽知,却也能猜出一二。

关羽、张飞听了刘备的话,关羽面现同意之色,张飞略微显得迟疑了下,但很快就和关羽一样,也面现了同意之色。唯独简雍,面色陡变,虽然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却被荀贞看到了。简雍目视刘备,很想把他拉走,叫他改变主意,可奈何刘备压根就没看他。

荀贞一目过去,刘备、关羽、张飞、简雍诸人的神情俱落入眼中,他慨然说道:“君昌所言甚是,卿等皆义士也,我本不该提相送之话!好,我便与卿等同心齐力,共灭邺赵!”

刘备等人齐声应道:“同心齐力、共灭邺赵!”

诛灭邺赵就在眼前了,刘备、简雍、张飞三人不必再回本县,荀贞安排他们在后宅住下,关羽在军中虽挂有军职,但当此非常之时,却也可事急从权,不必再归营中,亦在后宅住下。

这天晚上,简雍来找刘备,唉声叹气,埋怨刘备,说道:“玄德,君侯待你我虽厚,但今曰他欲诛赵,这可是要掉脑袋的!赵常侍权倾一时,又岂是能得罪的?何况君侯这次还不是小小地得罪他,而是要灭他一族!玄德,你怎么就昏了头,主动愿从君侯做此要命的祸事?”

关羽、张飞也在刘备室内,听了简雍这话,他俩都是大不乐意,只是因刘备素来和简雍亲密,而且他俩与简雍也是相识多年的熟友,所以两人强忍着没斥责简雍,只是哼了声,别过脸去。

要说起来,也是可笑,本来简雍和荀贞常有来往,交情不错,简雍一直对荀贞赞不绝口,而关羽和荀贞则来往不多,关羽一直对荀贞有偏见,现如今却反了过来,简雍不愿跟着荀贞诛邺赵,关羽却愿意,这也是他两人姓格的不同之处,简雍知趋利避害,而关羽却只重道义,——只有当面对生死之时,才能显出人之本姓。

听了简雍的质问,刘备心中苦笑,却没办法把心里想的东西说出来,只能淡淡地回了一句:“赵常侍,天下巨宦,久害朝堂,今君侯欲灭其族,此忠义事也!备岂能临之而逃?”

简雍听了,没话可说。

送走了审配、邯郸荣,留下了赵云、刘备、关羽、张飞。

荀贞又召来许仲、辛瑷、江禽、宣康、陈到诸人,令许仲、辛瑷、陈到、宣康、许季等等先带两千余步骑义从归乡,只留下了江禽带着二百步骑义从留在营中,以待诛邺赵时用。

许仲、辛瑷、江禽、陈到等人皆是荀贞的老部下了,和他们不用多说。

许仲起初不愿先走,在荀贞告诉他“待诛邺赵事毕,我将远迹江湖,我之颍阴宗族就全托付给卿与玉郎了”之后,许仲才接下了荀贞的命令,不依不舍地与辛瑷等人带着义从返乡。两千余步骑义从离开邺县,归去颍川,声势很大,为不引起魏郡士、民生疑,说出去的理由是“魏地贼乱已平,义从多思乡,故遣而归”。

和许仲等一起归乡的还有戏志才。

戏志才是荀贞带出来的,从皇甫嵩讨黄巾时也好,荀贞为赵国中尉时候也好,他都是荀贞的谋主,当之无愧的“荀党”主力,他虽然远在赵国,明面上是不可能参与到诛灭邺赵一事中去的,可谁知道赵忠在怨怒之下会不会拿他出气?所以还是跟着许仲等一同归乡的好。

荀贞觉得挺对不住戏志才的。

这么多年了,就不说之前在颍川时的交情,只说起了黄巾之后,戏志才先是跟着荀贞从讨黄巾,继而又跟着荀贞平定赵国贼乱,之后又跟着荀贞击退黑山军,在这期间,戏志才出谋划策,任劳任怨,功劳大焉,又之后荀贞初到魏郡时,戏志才又为荀贞立足魏郡做了很多事,要非戏志才,荀贞也不好从赵国借来粮食、借来农具,可现在却要因为自己之故而让他不得不挂印“以疾辞”,——要知,中尉丞已是“位比下大夫”了,荀贞很过意不去。

不过,戏志才倒是无有怨言。360搜索三国之最风流

和刘备不同,刘备虽尚年轻,却已有了“政治家”的底子,言必称仁义而实“狡诈”,外如君子而内实小人,戏志才则不同,戏志才虽不修小节,看起来不是个仁义君子,可其实却是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人,换句话说,刘备如是个枭雄,那么戏志才则是一个忠士,因而,他对挂印归乡一事却是没有半个不舍。

既然劝不动荀贞,荀贞非要诛灭邺赵,而且荀贞说得也对,事成之后他要远迹江湖,怕是无暇照顾戏志才等人,那么戏志才也就先离去归乡吧。

此外,魏光、程嘉等的家人也跟着许仲、戏志才等一起去了颍阴。

魏光是荀贞此次诛灭邺赵的关键,如无魏光这等熟悉邺赵族情的人在,邺赵的种种罪证也不会收集得这么顺利、快速,因此,魏光的家人是一定要先隐藏好,以免被赵忠泄恨。程嘉不用说了,他在赵、魏的名气不小,又是这次诛灭邺赵的主要操办者,他的家人也得保护好。

林林总总,等各项需要提前办好的事务办好之后,诸事皆备,这天一早,荀贞亲自提笔,写了捕赵的檄文。

荀攸、程嘉、刘备等人在侧,刘备自告奋勇,愿为荀贞传此檄文出去。

荀贞没有用他,而是叫荀攸拿了檄文出去。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最风流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