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182章 元龙片言郯城开

三国之最风流 第182章 元龙片言郯城开

作者:赵子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0 14:37:44 来源:书海阁

为新盟主沈沈沈大状加一更。

——

陈登请入郯县说降陶谦。

这是荀贞此前就已与陈登商定的事情,之所以不是荀贞下军令叫他去,而是放在军议上,让他当着诸将的面起来主动请缨,却是因出於荀贞的一片苦心。

陈登毕竟新投荀贞,虽献了淮浦、淮阴,可仅是内应之功,凭这点功劳,还不足以得到太重的任用。想那荀贞麾下,不说荀成、许仲、戏志才等,只说武如徐荣、刘邓诸将,文如程嘉、邯郸荣诸人,哪一个不是在此战中/功劳赫赫?若只因献两城之功,就给陈登以太高的任用,没有人会服气的,徐荣等人便是不说,也会在心里边认为荀贞奖罚不明。

所以,荀贞让他在军议上主动请求去郯县说降陶谦:是由荀贞令他去,还是由他主动请求去,两者虽然都是去,效果却截然不同。

亦因此故,当荀贞在军议前,吩咐陈登可在军议时主动请缨时,陈登立刻就明白了荀贞的苦心,他不是拘泥之士,故此没有拒绝。

此时听到陈登自请入郯县城,说陶谦降,在座诸将多不知内情,俱颇吃惊。

荀贞故意说道:“陶恭祖被困孤城,或会倒行逆施。元龙,入城说降太过危险,不可为也!”

荀贞的这话虽有故意说出来,让诸将听的成分,可话里的内容却是半点没有错。

陶谦被包围在孤城中,走投无路,心态没准儿扭曲,有可能会来一把最后的疯狂。陈登作为他的属吏,背叛了他,而还敢入城去劝降他,一见之下,陶谦搞不好就会直接命人砍了陈登。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风险,所以陈登入城说降陶谦这件事不管成与不成,才都能够成为大功。当然,前提是陈登可以安然出城,方有机会领此大功。

那么,陈登入到郯县城中后,能否安然出城?

荀贞对此倒并不是太担心。

为何?

他手里有陶商,城里有陶应。

陶谦就这么两个儿子,他就算不顾惜自己的性命,难道他还不顾及两个儿子的性命?若因杀陈登之故,他们父子三人俱死郯县,那他陶家可就算是断了后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的命只有一条,谁知道陶谦到底会怎么想?他要是真宁肯断后,也不降荀贞的话,陈登这一入城,性命可就要交代在城里了。

所以,总而言之,陈登入城的风险不大,可还是有风险的,而且一旦出现风险,就是性命之忧,敢冒着这种风险进城,一份大功他当之无愧。

陈登说道:“在广陵时,登与将军同榻夜谈,说到近年来徐州多战,生民困苦,将军为之叹息再三,欲使战事早息,安生民。将军有此念,登亦有此念。如能以登一身,换来徐州百万生民安乐,登虽赴危,甘之如饴。”

陈登这番话,说的是心里话。

在座诸将闻之,俱变颜色,皆道:“陈君大仁大勇,吾等佩服。”

荀贞因道:“元龙既如此说,我却不好再阻了。好,便请卿入城,见到陶恭祖后,卿可对他说:只要献城,我不但保其及其家人的性命无忧,并会上表朝中,以其退徐州黄巾之功,举他为安东将军。”

“安东将军”,听起来似乎和“建威将军”一样都是杂号将军,其实不然。

安东将军固是不能与大将军、骠骑、车骑等重号将军比,可却是“四安”将军号之一,论其地位,是在如“建威将军”之类的将军名号之上的,严格意义来说,不算杂号将军,而是与“四征”、“四镇”等将军号同属一个等级,只是略次於前两者,然却高於杂号将军。

荀贞愿表陶谦为此职,虽然只是一道上表的事儿,但毕竟牵涉到名爵,不是儿戏,算是很丰厚的一个许诺了。

陈登应道:“是。”顿了下,他又说道,“将军,请把陶商给我,我这就带他入城。”

荀贞怔了下,说道:“你要带陶商入城?”

荀贞本是想把陶商留在营中当个人质的,陈登却提出带他入城?

陈登知道荀贞是想用陶商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因解释说道:“陶恭祖如不听劝,定要杀我,陶商便是留在营中,也是无用。不若由我把他带入城内,交给陶恭祖,以示将军之诚。”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荀贞沉吟稍顷,说道:“便如卿言。”

陈登乃带了陶商,出营来到郯县城外,於城下喊话,自报姓名,道出来意。

城中将此事通报给陶谦,陶谦命让陈登、陶商二人进来。

於是,城头放下吊篮,把他两人拉上城头。

刚到城头,陶商还没从吊篮里出来,就迫不及待地一迭声令道:“给我把这竖子杀了!”

兵卒们面面相觑。

陈登出了吊篮,从容地整顿衣冠,笑对陶商说道:“子成,汝不惜己名,亦欲陷汝父死路么?”

陶商恨不能手刃了陈登,瞪着他,咬牙切齿地说道:“叛逆!叛逆!”口中虽骂,心中却知陈登说得没错,如是把他杀了,荀贞定会为他报仇,待城破之日,他陶家怕是一个都活不了。陈登不再理会他,吩咐兵卒:“前头带路,引我去拜见方伯。”

兵卒中自有军吏在前带路,引了陈登和陶商去城内府中见陶谦。

来入府中堂上,州府的文臣诸臣都已齐至。

陈登昂首立堂上,先冲上边坐的陶谦行了礼,继而顾盼左右,见堂两侧坐的分有:曹宏、曹豹、吕由等陶谦的亲信,王朗、赵昱等州府的吏员,陶应也在座,这些人神色各异。

陶商跟着陈登一起来到了堂上,上前拜见过陶谦,当此时不是诉说被臧霸擒缚、为荀贞所获诸事的时候,他在陶应身边坐下。

曹宏首先开口,斥骂陈登:“叛逆之贼,尚敢入城?”

“吾为方伯来,为徐州生民来,为何不敢入城?”

“叛逆之徒,还敢言方伯、生民!”曹宏转身,向陶谦请求,“请方伯斩了此贼祭旗!”

赵昱看不下去了,斥道:“陈登既奉建威将军令入城,必是有话要对方伯说,你一个劲嚷嚷个甚么!”

曹宏不意赵昱忽然出来替陈登说话,怒目相对。

陶谦叫曹宏坐下,对陈登说道:“元龙,自我之州,待你如何?”

陈登本是东阳令,因了陶谦的拔擢,任了徐州的典农校尉,由千石一跃而为比二千石,从治一县而一跃治全州的农事,陶谦对他,不可谓不是重用。

陈登下拜说道:“方伯待登,恩重情深。”

“既然如此,你为何反我?还献了淮浦、淮阴给荀贞之!”

“我所反者,不是方伯的恩情。”

“那你反的是什么?”

“我所反者,是徐州的人民嗟怨,是州府中的贪浊狼藉。”

曹宏怒道:“你此话何意?”

陈登站起身,目视陶谦,真诚地说道:“方伯,公试回顾,自公到任以来:曹宏,小人也,贪贿成性,只手遮府,公亲信之;曹豹并丹阳兵军吏,武夫耳,欺凌东海,公无视之;笮融,无道之徒,公使守下邳,残虐百姓;臧霸,恃兵跋扈,公割琅琊与之,任其横行,以致阴德含忿起兵;薛礼,不服调令,彭城俨然州中之别国,公不思讨定,由其为之。公虽有破黄巾之功,可曹宏、曹豹、笮融、臧霸、薛礼此数人,对徐州生民的残害却更猛於黄巾啊!”

陈登说的这些都是实话,陶谦虽然恼怒,却也无可辩驳。

陈登见陶谦没有回应,又充满感情地对他说道:“方伯,公待登厚,不以登才短而显擢,此私情也,人民嗟怨,府吏贪浊,此公事也。方伯之恩,登铭记之,不敢或忘,然却又怎能因此而坏公?是以,登所反者,绝非公恩,而是曹、笮诸人之残民也。”

曹宏又从席上站起,暴跳如雷,指着陈登骂道:“你说谁是小人?叛逆之贼,还敢在方伯面前巧言进谗?”再次请求陶谦,“请斩陈登!”

曹宏之所以两次请陶谦杀陈登,却是因为他知道陈登此来,必是为劝降,而如果陶谦献城,陶谦等人或许能活,可他却是必死无疑,——荀贞此次攻陶,打出的旗号就是:笮融虐民,曹宏小人。笮融今已授首,那么等荀贞拿下郯县后,他曹宏还能活命?

曹豹也很恼怒,但他败军之将,自觉无有颜面,却是没有像曹宏的反应那样激烈。

见曹宏又请求陶谦斩陈登,王朗也看不下去了,他说道:“斩不斩元龙,方伯自有主张,又何需你一再言之?”

陈登不理曹宏,继续对陶谦说道:“方伯,徐州百姓早已怨声载道,今便是无建威将军起兵,而如曹宏诸辈残虐百姓,迟早也会激起民变!”

听了陈登的这些话,陶谦亦自知其过,无话可答。

陈登因又说道:“登今日所以冒为公所斩之危,入郯县者,所为者何?厚丘已陷,襄贲亦失,臧霸献利城等三县,亲率部曲,从建威将军至郯东,薛礼亦遣彭城兵,从乐文谦至郯东,而今徐州虽大,方伯只余郯县一城矣!不知公想过没有,今固可困守孤城,而当来日城为建威将军破后,公又何去何从?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为公计,不若开城门,迎建威将军入城,如此,郯县免了一场战事,士民必念公恩德,建威将军宽仁,也定会因此而厚待於公。”

陶谦默然不语。

“登入城前,建威将军把陶商与登,令登带入城,使公父子相见,而不欲用商为质,建威将军的宽仁由此可见一斑。建威将军又与登语,说:公如献城,以公击徐州黄巾功,他将表公为安东将军。”

陶谦环顾堂上,他眼睛近视,看不清诸人的神色,但却能感觉到堂上低落的气氛,特别是从陈登进到堂上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听到曹豹、吕由等丹阳军将的声音,陶谦心知,此必是丹阳兵已经破了胆,没有了丝毫的斗志。——丹阳兵有斗志才怪,先是曹豹匹马单旗狼狈而归,继而厚丘、襄贲失陷,紧随其后便是荀贞、许仲两路四万步骑浩大围城,他们哪儿还敢应战?

陈登又伏拜在地,诚恳地说道:“登虽因公事反,然方伯厚恩不敢忘,是以冒死入城,所为者,即为报方伯之恩。登首级在此,方伯如必欲取之,便请取去,登不敢怨;如有献城意,建威将军明日就要攻城,斗胆请公速做决断。”

陶谦良久不语。

过了多时,陶谦说道:“治中与别驾可引元龙下去歇息,明日开城门。”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最风流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