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11章 陈琳表令诸荀怒

三国之最风流 第11章 陈琳表令诸荀怒

作者:赵子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0 14:37:44 来源:书海阁

曹操传书,将自己想出的四策献给袁绍。

袁绍览罢,大喜,尽采用之。

於是,赵岐以私人的名义与朱俊,劝其辞掉盟主的位置;袁绍亲书密信,遣人立即送去给刘岱、应劭,鲍信那边自有曹操去信详说;袁绍又行文给刘表、陈温,亦遣人即刻送往;赵岐行公文,请刘虞聚集兵马,袭公孙瓒在幽州涿郡的地盘,也即公孙瓒之大后方。

同时,袁绍传檄州郡,回应荀贞、孙坚的指责,又上表朝中,倍述忠诚。

袁绍的传檄、上表乃是由大才子陈琳所写,论文笔、论气势,要远比陈仪起草的表文强太多。

陈琳是广陵射阳人,荀贞由初掌广陵至今,对他家都颇为照顾,他家现有好几个子弟皆因荀贞之辟而在州郡任职,袁绥、臧洪等广陵当地的士人与陈琳多相识,依时下风俗,两人结交为友,不是互相仰慕就够了的,必须要有中间人做介绍,这样才不失礼,通过臧洪等,荀贞也算是与陈琳结下了一定的交情,但陈琳身为袁绍属臣,秉持当臣子的职责,却是公不徇私。

在传的檄与上的表中,他用词犀利,骂荀贞是“乞以斗食,遂为兵子,篡徐侵兖,貌忠实奸”,斗食者,指荀贞起家低,是以亭长起家,兵子者,指荀贞以军功发迹,不过是个当兵的罢了,慷慨激昂,盛赞袁绍早前救助党人、诛除宦官等的德、功,笔锋一转,继之提到冀、幽相争,摆事实、讲道理,把责任都推给了公孙瓒,证明袁绍是因为被逼无奈,这才不得不兴兵作战。

他写的檄文、上表,很快就传到了荀贞的案上。

荀贞读罢,怒与诸人说道:“陈孔璋辱我,我不怒也,上及吾族父、祖,不惧我灭其族邪?”

陈琳不但骂了荀贞,捎带着把荀淑、荀绲、荀爽等也给骂了一遍,说荀淑“不识章句”,说荀绲“畏慕阉宦之势”,说荀爽“逼女改嫁”,又说荀爽“公沙割席”,总之,把荀氏族中老一辈的黑历史都给扒了出来,昭示天下。荀淑“不识章句”者,荀淑读书,不好剖章析句,为当时的俗儒所非;荀绲为保护家族,违心同意了中常侍唐衡为其女的求婚,为荀彧定之;荀爽之女荀采嫁给了南阳阴氏,其夫死后,荀爽答应了阳翟郭氏的求婚,打算让荀采改嫁,荀采不同意,自缢而死;“公沙割席”,说的当然便则是公沙穆与荀爽割席绝交的事。

荀贞到底本身其实并非荀家人,他的愤怒是源於对荀绲等人后天的感情,荀彧、荀攸等荀氏族人却是与荀淑、荀绲、荀爽等血脉相连,更是愤怒,尤其是荀彧等几个,荀淑是他们的亲祖父,荀爽是他们的亲从父,荀绲更是荀彧兄弟的生父,乃至纯儒如荀悦者都为此心生恚怒。

州府、幕府中的徐州士人,尤其是广陵的士人忙都给陈琳求情。

幕府中的徐州士人中,以长史袁绥的官职最高,他伏拜说道:“陈琳与臣时有书信,其书中数誉明将军,今其寄食袁绍,为袁绍淫威所迫,此必不得不为耳。明将军家族名之清远高迈,明将军之仁德神武,天下何士不知?海内谁人不晓?三君、八龙,世所共仰,明将军诛张角、讨董卓,忠烈之义,英雄并服,又岂是区区一道表、一道檄就能给污蔑的?敢请明将军息怒。”

幕府中的徐州士人,现以治中从事张昭为最贵,他也离席下拜,说道:“陈琳,一文士耳,明将军胸怀天下,志在四海,何须与此一竖子文士计较?小小笔头,何如明将军精卒十万!”

荀贞说道:“张公善属文章,难道不知纤笔一支,有时胜似十万甲士!何必用此话诳我。”

张昭多才多艺,既是名儒,又长於书法,并善文章,因是,荀贞有此一质问。张昭伏拜在地,再拜而后说道:“臣有一耿直之言,不知当不当讲?”

“既云‘耿直’,何云当不当讲?公请说!”

“明将军於表中斥袁绍时,当就知袁绍必会有回应,今陈琳此表,实袁绍之应也。明公如灭陈琳族,主簿家将会如何?”

张昭这话真是“耿直之言”,你荀贞大骂袁绍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袁绍肯定不会没有回应,现在袁绍的回应来了,你怎么又大怒不已?陈琳家在广陵,固然是可以将之灭族,可别忘了,陈仪家可是在魏郡,那是袁绍的地盘,袁绍定会灭掉陈仪族,以为陈琳报仇。

荀贞余怒未消,恨恨地说道:“我斥袁本初,只罪其一人,却是未曾及其父、祖!”心道,“张公此话倒是不错,陈仪与邯郸荣诸人多交好,他们都是冀州人,家多在赵、魏,我早晚是要与袁本初交锋的,今如为此事而使陈仪一族被灭,或将会使冀士因忧本族之安危而与我离心。”转顾陪坐堂上的州府主簿陈仪,说道,“罢了,为我主簿故,且饶陈孔璋一族。”

在荀贞大怒时,陈仪就担心荀贞别真的灭了陈琳一族,致使他在魏郡的族人也被袁绍屠掉,此时听得荀贞此话,见荀贞为了自己而忍下族中父、祖受辱之仇,心中感动,下拜叩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荀贞叫他起来归席,又请张昭、袁绥也都归座,闭目片刻,情绪略略平复,心道:“灭陈孔璋一族,或将使冀士与我生隙,不灭其一族,亦不可使文若、公达等因而含怨。”睁开眼转对荀悦、荀彧、荀攸等在坐的荀氏族人说道,“张公所言亦甚是,陈孔璋此表,实本初之意,虽辱及吾等父、祖,非为家事,军国事也。其待来日,吾等於疆场上再报此恨。”

荀悦等都不是庸人,知道荀贞说的对,因皆忍下恨怒,伏拜称是。

荀贞又吩咐张昭:“请公以州府名义,给陈孔璋家送去精粮五十石。”既然不能灭了陈琳一族,就改以借机显示胸怀,一则使徐州士人更加倾心於己,一则也是令陈家在州郡为吏的子弟们安心。他心中犹恨,想道:“陈孔璋小儿,一骂人就喜欢骂人三代,真泼辣悍妇也!”

荀贞记得,原本历史中,陈琳为袁绍作檄,大骂曹操,也是骂了曹操三代。

荀攸谏止,说道:“与其送粮,何如送笔墨纸砚?”

送笔墨纸砚的话,指向性更加明确,更能直白地显示出荀贞是因为“爱陈琳的文才”,而才非但不怪罪陈家,反而给以赏赐。荀贞立刻理解了荀攸的意思,从善如流,说道:“就按卿言。”对张昭说道,“从府库中选些上好的文房用具,遣使送去陈家。”

张昭应诺。

戏志才作为谋主,自也在坐,他看出荀贞、荀彧、荀攸等实仍含恨,当下为移开他们的注意力,转变话题,说道:“三表上毕,造势已成。孙将军亦於前日提兵出豫,到了中牟。将军,我州不知打算何时动手?”他这是在问荀贞打算什么时候动手攻取泰山了。

荀贞问袁绥、陈群等:“部曲、役夫、粮秣各皆预备好了?”

袁绥答道:“抚军部已至合乡,孙、吴二校尉及左军部亦已至东莞,随时可发。现共集役夫五千,分在合乡、东莞,已然足使。”

陈群答道:“目前运至合乡、东莞的粮械诸物可供万人使用半年,后续的仍然在继续筹运中。”

抚军,是抚军中郎将臧霸;孙、吴二校尉是孙观、吴敦;左军是左军校尉陈午。

此次取泰山,荀贞决定用泰山兵为主力,他们多是泰山本地人,熟悉地形、人情,在泰山的各郡县又多熟人,用他们主攻,将会事半功倍,所以,调集的人马以泰山兵为主。

臧霸部有三千余人,孙、吴的部曲各千余,这是五千余兵卒,加上陈午部,总计七千余兵马,此外,再从辛瑷的骑军里边调五百骑,亦加入此战,合计近有八千步骑,差不多够用了。

主将、谋士等方面,荀贞意以荀成为主,臧霸为辅,遣郭嘉、徐庶为谋主,以高堂隆为辅佐,使羊琮为主文笔。高堂隆、羊琮俱泰山士族出身,在招降纳叛上会起到一定作用。

兵马、役夫、粮械既然都已集结,袁绍的檄表答复又已经做出,荀贞遂令道:“今日便传檄泰山,告之应劭,就说我军欲借道泰山入平原郡,制止幽、冀之争。”又令道,“传檄文台,告之他,我军将於明天兵入泰山,让他择机可取河内。”又令幕府诸人,“严密监督兖州动向,檄令陈褒、江鹄坚壁厉兵,兖州如援泰山,便阻击之。”

堂上诸人俱皆起身,下拜堂上,应道:“诺。”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最风流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