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数风流人物 > 癸字第八百三十章 迷茫,调适

数风流人物 癸字第八百三十章 迷茫,调适

作者:瑞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31:16 来源:书海阁

面对冯紫英有些怅惘、迷茫和失落地自我沮丧,徐光启和练国事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安慰。

这种身份突然发生巨大变化带来的心理冲击,的确不好办。

如果是循序渐进,或者是预想之中的变化,要好办得多,可那种突兀来临,就像突然首辅选举失败,一样让人无法接受。

冯紫英所面临的是之前从未“想过”,所以才会这般迷惘,练国事和徐光启觉得大概只有让冯紫英自我调适来慢慢适应。

只不过现在摆在面前的事情太多,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来让冯紫英感伤迷茫,得让冯紫英立即清醒振作起来,马上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新朝事务。

“皇上,现在再来感慨和叹息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今日之事已过,我们只能面对现实,今夜一过,整个京师城乃至京畿地区都将面临新朝莅临这一现实,虽然朝中官员们大多已经接受现实,但是他们内心还是有很多彷徨无助和茫然失措的,而他们的心境肯定也会对地方上的官员带来巨大冲击,……”

这个时候练国事已经开始进入角色,开始从辅佐者的身份来为冯紫英,或者说新朝来考虑了。

徐光启是一个典型做事的技术性官僚,这一点,冯紫英、徐光启自己和练国事都清楚,而徐光启自己也从不讳言,他不适合当首辅,甚至连阁臣都当得勉强,最适合的还是工部或者农部尚书,只不过阴差阳错把他推上了这个阁臣位置。

那么练国事就需要为日后自己的首辅之位开始做准备了。

当然练国事也清楚当下他的威望还不足以胜任首辅之位,无论是崔景荣还是柴恪亦或是顾秉谦都比他更适合,尤其是冯紫英还如此年轻。

新朝初立,而且主要是依靠武人和商人的支持下确立起来的,那么在士人文官之首的首辅选择上就务必要谨慎,肯定要选一个资历较深足以服众的人选了,而他现在还不够。

不够就更需要做事来积累沉淀,那么尽可能地在新朝初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就是一个最好的锻炼。

“君豫说得没错,很多事情需要立即做起来了,首先是各省的三司,……”徐光启也提醒道:“这就需要新朝确立通政司立即新朝名义给各省去函,通告新朝,但在此之前,新朝国号,新皇年号,……”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不是小事,而且现在官员们都已经请辞,按照惯例,或者说这也没有惯例,就是旧朝已泯灭,就该是新朝的内阁、八部都察院确立起来了,人家都请辞回家了,那也是辞去的旧朝职务,就等你下诏重新征召入朝了。

但内阁怎么组建,八部和都察院的大佬如何筛选,这都不是一下子就能确立下来的,就算是冯紫英心目中有一些人选,但是要遽下决断,也不可能,还要和很多人进行沟通商量。

见练国事和徐光启都有些着急了,冯紫英也定了定神。

先前的那种迷茫状态倒也不完全是装的。

虽说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真正登上这一台阶之后,冯紫英才发现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简单和美好,宛如一座大厦被自己骤然倾覆,现在又要在断壁残垣之上,选择内里还能用的柱椽砖瓦重新搭建一座大厦,让其重新恢复功能,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这种巨大的冲击和压力让他这个自带主角光环的人都有些心态失衡了。

不过冯紫英也清楚现在不是悲春伤秋的时候了,需要立即进入状态,开始为重建或者说重塑一个新的王朝架构开始谋划了,眼前的练国事和徐光启就是自己目前最能依靠的二人。

但现在他的心境也很杂乱,一时间还沉静不下来,另外在新的朝廷架构确立之前,他也需要征求更多方面的意见。

比如像大都督府或者枢密院是否需要重设,这个问题上练国事和徐光启肯定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但是像自己背后的支持者,尤其是像王子腾和牛继宗甚至自己老爹这些人,肯定都是坚决支持的。

是妥协,还是拖而不决?

哪一个决定都不好做出。

这道题很难,而且也会带来很长远的影响。

“子先公,君豫,我现在心境很乱,需要一些时间来冷静,今夜也许我不能回府里了,……”

冯紫英话音未落,一直未曾说话的冯子仪和周培盛也都赶紧道:“皇上此时已经不宜再回冯府了,既然已经登基,纵然朝廷架构未立,但天子已定,其余不过是添砖加瓦,再要出宫,已经不合适了,……”

现在冯紫英的“安全”已经从边军手中转入了上三亲军和龙禁尉以及宫中内侍们手中了。

宣顺帝很爽利地的禅位之后便带着一干并不算多的妻妾后妃出宫回了自己原来的王府,也算是相当利索干脆,唯一带走的就是他自己所作的几个几个机械模型,是个通透人,比他老爹强多了。

“我知道了。”冯紫英还没有习惯用“朕”一词,这等时候他也没有那么多心思来讲究,草台班子初创大概都这样了,也不知道赵匡胤那会儿是不是也这样。

“子先公,君豫,今夜我就暂时留住在这奉天殿了,也许是一个不眠之夜,你们二人可以先行回府略作休息,但我也有两个任务交给你们,你们回去也好好琢磨琢磨,一是国号,年号,二是内阁和八部都察院人选,明日一早你二人便入宫来商计,……”

徐光启和练国事也知道冯紫英肯定不可能事事只和两人商量。

武人,商人,还有一位未来的“太上皇”都还在,也都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甚至连眼巴巴站在一旁的傅试和潘汝桢二人到现在都还没能说上一句话,也得要给人家一点儿机会不是?人家也是立下了从龙之功的。

两人叮嘱了冯子仪和周培盛之后,与傅试潘汝桢二人打了招呼,便先行告退了。

喜欢数风流人物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数风流人物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