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捡宝 > 第1001章 明宪宗朱见深

捡宝 第1001章 明宪宗朱见深

作者:布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5:29 来源:书海阁

宣德青花,造型丰富,千变万化,从几厘米的鸟食罐、到几十厘米的大罐、大缸,应有尽有。

是这个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艺术的展现,再加上其拥有的独特工艺和艺术魅力,一直备受世人推崇,为青花工艺之典范。

官窑青花厚重,胎质精密细腻,洁白坚硬,光泽柔和不刺眼,于白中泛青,俗称“亮青釉”。民窑青花大都纹饰简洁,釉面欠缺广润,画法奔放,画面构图充满民间生活气息。

成书于清代的《南窑笔记》中:“青花宣窑一种,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青花有渗青,铁皮锈者”。

明王世性《广志绎》中:本朝,以宣、成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

明张应文《清秘藏》中:我朝宣庙窑瓷,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

清乾隆年间朱琰《陶说》:按此明宣窑极胜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

自明代成华朝开始,至晚清民国时期,均有大量的仿制宣德瓷器。就连康雍乾,这三位开创满清康乾盛世最辉煌时刻的三位皇帝,都仿制宣德青花,其对于后世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清代早期的仿造宣德青花,最大的优势在于帝王的重视。

康雍乾三位皇帝时期,以宫中宣德青花为样本,集合景德镇御窑厂优秀工匠,进行攻关烧制。

仿制工艺上没有任何问题,但从工艺的角度来讲,完全达到了一比一还原宣德时期的工艺。

唯一的问题点,就在于青料的使用上,哪怕是仿制宣德瓷器最接近的雍正帝时期,也因为采用国产青料的原因,最多也就是做到了成色几近完全接近,但是却始终无法模仿出,那种只有进口苏麻离青料,才有的那种渗透入胎体的感觉。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康熙时期的宣德青花侍女纹碗、缠枝花纹钵缸、折纸花果纹碗、海水异兽纹高足杯;雍正时期的青花竹石蕉叶纹玉壶春瓶、团龙纹葵式洗、海水龙纹天球瓶;以及乾隆时期的青花锦纹盖罐、凤穿花纹罐、和松竹梅人物纹盘等。

宣德青花用料有两种,国产和进口,其中进口青花用料以苏麻离青料为主。明万历年间王世懋《窥天外乘》一书记载:“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用了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腙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绘制纹饰即有单独使用,也有混合使用,往往是根据饰纹的不同而决定使用哪种钴料描绘那个部位的纹饰。在绘制时,尝试用国产料淡描勾线,进口料渲染。

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和国产青料,很大的一个区别之处,在于苏麻离青料的含铁量特别高,而含锰量又奇低,如此的化学属性,使得苏麻离青料发色深沉浓艳,在炉火保持好的情况下,更是能够烧制出,如宝石一般的光泽。

含铁量高的苏麻离青料,有一个臭的特点,发色会呈现一种深蓝色,而在色料凝聚处,当堆厚到一定程度后,会形成黑褐色的斑点,且在光线下,一定会有锡光色和结晶,表面摸上去会有明显的凹凸不平感。薄釉层的地方,则会出现干涩、无光的现象。

国产钴料呈现的是一种蓝中带灰色,且即便是在色料凝聚堆厚处,也没有黑褐色结晶斑点。另外还会出现晕色现象,这也是国产钴料不如进口苏麻离青料,很重要的一个地方。

但是两者混合使用时,发色明快,呈色浓重与淡雅相间,具备两种钴料的特点。

进口苏麻离青料,弥足珍贵,不然也不会有到了明朝后期,就连帝王烧制青花瓷器的时候,也只能改用国产青料,又哪里会舍得将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混合使用。

也就是只有在明朝国力鼎盛的时期,国库才有财力,支撑起全部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料,作为青花色料。之后随着国力的衰弱,转而开始使用国产青料替代。

却没想到,竟然在这地方,找到了一件进口青料与国产青料混合的一件青花瓷,如此倒是甚是难得。

虽然起价值,比起纯进口苏麻离青料的青花瓷器,差距不小。但却也代表着,一个明朝国力开始衰弱,但又未彻底衰败的时期。

这种混合料青花,烧制的时间跨度很短,仅在短短的几个时期,而且烧制的数目又比较稀少,所以其同样也拥有很高的价值。

最重要的,是一段特殊时期,历史意义的代表!

不过即便如此,单纯一件采用混合青料,仿制的宣德青花,远远不止于让王小涛这般兴奋。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这件混合青料仿制宣德青花,可不是一般的混合青料仿制宣德青花,大有来头。

居然是明朝历史上,成化皇帝时期的官窑仿宣德青花,而且还是专供帝王的御用品。

“没曾想到,竟然在贝宁,能够遇到成化帝,最心爱的那件混合青料仿制宣德青花。”

“这倒真是个意外的大收获!”

成化皇帝时期,斗彩独树一帜,这个时期虽然开始仿制宣德青花,但是仿制数目,为后世历代之中最少的。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长子,年号成化,在明朝的历史上,成化皇帝是个实力被严重低估的皇帝。

自身能力十分出色,为大明王朝的江山稳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历史上对于成化皇帝,却没有太多赞扬,好似是为碌碌无为的平庸帝王,实则不然。

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在位八年,把整个大明朝廷,搅动的鸡犬不宁,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朱见深继位后,先是为英宗平反,接着恢复景泰帝朱祁钰的帝号,为其重修陵寝,此大举赢得了朝野上下称赞。毕竟朱见深的太子之为,曾经可是被朱祁钰给废掉,改封沂王。

《国榷》曾这样评价:大哉宪皇追称景帝,所挽回元气多矣。

另外朱见深还任用李贤、彭时、商辂等人才,对内抚流民,对外平叛乱,功绩赫赫,大明朝这才逐渐恢复。

这样的一个明宪宗朱见深,绝对担当得起明君之称,可惜这只是朱见深的前半生,后半生的朱见深,却又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昏君!

喜欢捡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捡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