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捡宝 > 第1082章 好多好大

捡宝 第1082章 好多好大

作者:布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5:29 来源:书海阁

明朝时期,抱月金瓶,造型之精美,世间罕见。

大明帝国,九州封建王朝的历史上,最为风云诡异的王朝之一。因农民起义而立国,也因农民起义,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自缢与煤山而亡。

说起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位虽然是亡国自缢于煤山,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帝王,但这位皇帝却并不是一位真正的亡国皇帝。

和其他王朝历史上,那些亡国的皇帝不同,朱由检是一个极有抱负的皇帝,可惜生不逢时,等到他继位的时候,风雨飘摇的大明帝国,早已经是岌岌可危,即便是朱由检想要匡扶大明,也是无力回天。

从即位之初,崇祯皇帝朱由检便抱着励精图治的决心,想要将力挽大明帝国于狂澜,先是大力产铲除阉党,在位期间,更是六下罪己诏。

可惜这位崇祯皇帝,空有满腔匡扶大明帝国的决心,却生不逢时,继位之前决心励精图治的时候,整个明王朝各地已经是农民起义不断。而等到即位之初,更是天灾不断,到处闹饥荒,农民起义更加疯狂。

文臣集团又不听皇命,军队更是**不堪,就连禁卫军都能不战而降,试问这样一个大明王朝,又有谁能够力挽狂澜?

抱月瓶俗称扁瓶,此抱月瓶铜胎鎏金,器型为十分难得的大器型,器身高度达到了足足将近三十厘米。

比例协调,束颈,装饰缠枝花卉纹。在瓶颈的左右两侧,各有鎏金暗刻的花卉纹绶带双耳。扁腹弧壁,鎏金掐丝。

鎏金是古代的叫法,虽然沿用至今,但在近代更多的是习惯称“火镀金”。

所谓“火镀金”,便是将金溶于水银之中,形成金泥,涂于铜器或银器的表面,再经高温将水银蒸发,留下金附着于器物表面,是为鎏金。

掐丝为细金工艺,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体,通常选用金银铜为原料,用掐、填、攒、焊、编织、堆砌等传统技法。镶嵌以挫、锤、闷、打、崩、挤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托或爪子型凹槽,再镶以珍珠宝石。

瓶身正面为绶带玉兰和云雀牡丹,背面为喜鹊梅花和燕子迎春。

这件金器,可不是一般的明朝金器,而是出自明朝宫廷的“银作局”。

明代之前,金银器具虽然也在宫廷使用,但并未受到宫廷的重视,所以大部分金银器具,都出自民间,质量良莠不齐。

朱元璋这位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众所周知是一位放牛娃出身,所以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集团里面,也都是清一色的草根出身。

民间都以金银为贵,大明王朝建立后,宫廷自然也开始盛行金银器具。

为了确保宫廷使用的金银器具,制作质量都能够达到最上乘,宫廷特别成立了“银作局”,专门负责为皇室打造金银珠宝器具首饰、

精美绝伦的古代八大金工艺:鎏金、花丝镶嵌、锤鍱、金银错、掐丝、炸珠、錾花、累丝,全都是在这个时代,诞生于大明宫庭。

“这东西,是宝贝?”当众人从五袋子金银珠宝所带来的震撼中,缓过神来的时候,注意力立马就集中到了,王小涛手中的金器上。

“如假包换。”王小涛微微一笑。

“什么来历?”得到肯定的答案,众人愈发兴奋期待的追问道。

“明宫廷银作局,铜鎏金花卉纹抱月瓶。”仟仟尛哾

“银作局的东西,都有皇帝的标记,这件铜鎏金花卉纹抱月瓶,哪位皇帝的?”

“猜猜看?”

“明朝存在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三百年,可算上短命的皇帝,也足足有十六位皇帝。这么多,你让怎么猜!”

“银作局的东西,除了有属于银作局的独特标记外,还要有属于制作年代皇帝的独有标记。”

王小涛说着,指了指这件铜鎏金花卉纹抱月瓶,其中一处篆刻的地方。

猛一看,好似没什么特别的,但是顺着王小涛的手势去看的话,赫然会发现,这些纹路连在一起,竟然是一个字。

竟然是他……

朱允炆!

提起朱允炆,不得不提的一定是其父亲朱标,和爷爷开国皇帝的朱元璋。

这位大名帝国的第一位太子,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性格仁慈宽厚,被誉为朱元璋最合适的接班人。

可惜英年早逝,洪武二十五年,视察陕西回来的朱标,因感风寒病逝,不然的话,就凭朱标的实力,有他在,估计这辈子朱棣都不敢动了谋逆篡位的心思。

尽管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得了皇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立下了不是功勋,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不是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换做朱标继位,作为就未必一定会比朱棣差。

当然有朱允炆这个儿子,是注定不可能想朱棣的后代一样,开创仁宣之治。

不过,朱标虽然英年早逝,可早在成年后,就一直帮助朱元璋处理朝政,其治理国政的理念,受到朱元璋的极度认可,就连后世的朱棣,都曾借鉴过朱标的治国理念。也正是因为朱标的英年早逝,这位大明帝国开国皇帝的朱元璋,也算是开了一个先河,皇位不传儿子传孙子。

要说朱元璋,在传位给孙子朱允炆的时候,也算是做了周全的考虑和布局,原本按照他留下的班底剧本发展,朱允炆这个皇位,肯定是坐的稳妥妥的,即便是叔叔朱棣再有能耐,也掀不起波浪。

可惜这个朱允炆,不按照剧本来,继位后优容文士、减轻赋税、宽刑省狱、改变了祖父朱元璋的一些严厉政策,也算是收得了官员和民心。

结果好景不长,建文帝朱允炆,就开始在文士的怂恿下,去搞什么削藩。

削藩不是不可以,关键是你要有那个实力,然后还要循序渐进。

都要削藩了,这些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班底,还怎么可能继续为朱允炆卖命,毕竟他们就是要被朱允炆削藩的藩王啊,这才给了朱棣可乘之机。

“没想到,这宝贝竟然还有如此来历!”

“可惜朱允炆的下落,到现在一直是个谜底,有人说出家为僧,有人说去了海外,还不知道究竟那个版本为真?”

“虽然是被赶下了皇位,可毕竟是大明历史上的第二位皇帝,当初逃离大明皇宫的时候,可是带走了不少好东西,如今那些宝贝,肯定都被陪葬到了墓穴里。”

“若是能够找到朱允炆的陵墓,那可就收获丰富了,最重要的是,或许能够解开有关朱允炆那段未解的秘密!”

众人的好奇声中,王小涛招呼说起东西,就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此时,池底密室内,突然闪起了耀眼的光芒。

顺着光芒望去,王小涛激动的直接窜了起来。

“这……”

“竟然是……”

“好多,好大!!!”

喜欢捡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捡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