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捡宝 > 第1377章 最有钱的太监刘瑾

捡宝 第1377章 最有钱的太监刘瑾

作者:布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5:29 来源:书海阁

王小涛来到店里的时候,楼上的交流会已经正在进行着,而且看时间,差不多已经快要进行到,小型拍卖会开始的时间了。

“这位先生,不好意思,今天是我们朱雀的特殊日子,不对外营业。”从王小涛刚进门开始,就有店内的伙计走过来。

“麻烦你通知一下你们老板,就说我有好东西给他看。”王小涛示意的指了指自己手中拎着的袋子。

“先生,不好意思,老板今天没有时间。”伙计连请示的意思都没有,就给一口回绝了。

像此时眼前这种类似的事情,他见过太多太多了,嘴上说着什么有好东西给老板看,其实不过就是个忽悠人的噱头。

真正的目的,不过是想找到一个,可以见到老板的机会,获得一个进入交流拍卖会的机会,目地各有不同,不过大部分都是为了鉴宝。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倒是还会请示一下,但是现在时间久了,见得越来越多之后,凡是遇到这种,就给直接打发了。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这次不一样,我保证如果你不上报,等到我找到你们老板的时候,一定会责怪你们。”

“看时间,拍卖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东西若是能够拿到你们这里拍卖,肯定会提升你们朱雀的名气,下次肯定会吸引更多的老板前来。”

“另外的话,这种临时寄售的,是需要给百分之十五的佣金,一件价值过亿的宝贝,佣金至少就要一百五十万打底。”

“你们朱雀是不缺钱,可我想也不会拒绝,这主动送上门来的一百多万!”

王小涛一眼就看出了伙计心里的想法,这一番输出的话落下,立马就把原本还满腹不屑的伙计,给震慑了。

“好,请稍等。”

伙计听到这里,语气终于变得缓和了下来,难得一次用上了请这种恭敬的语气。

姑且抛开王小涛说的信誓旦旦,不似有假,即便是觉得几乎不可能是真的,也必须要试一试。

不然若是老板知道这件事情怪罪下来,那可就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不过一个伙计上楼请示之下,还对着剩下的伙计,凑在耳边,不知道在交代着什么。

接着就见剩下的那个伙计,看向王小涛的目光,充满了戒备。

不用想,王小涛知道那个伙计叮嘱的是什么……

无所谓,毕竟这里不乏一些值钱的珍贵古董文物,小心点是好事。

俗话说得好,小心驶得万年船!

等待的时间,王小涛则是在店内,四处溜达了起来。

这里的东西,虽然没有带给人太多的惊艳,但整体还是很不错的,起码视线所致的方向,没有一件赝品,全都是清一色的古董。

虽然其中占据相当大比例的,大都不算很值钱,但不管怎么说,毕竟都是货真价实的老玩意。

能够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现今这种行情的古玩市场下,还能保持只卖真货的经营理念。

着实不易!

另外的话,可能和长安城,作为国内重要的文化旅游城市,文化底蕴深厚,能够吸引无数国外游客有关。

这里回流的老物件,也有不少,足足占据了一半还要多的比例。

造成这种现象,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来是因为这些年,国内许多地方,乃至是那些深山老林的地方,都被那些古董贩子给接近走了一遍。

这种情况下,民间还能剩下的文物,肯定是越来越少,而且即便是偶有漏网之鱼,现在人们的警惕性也高,基本不会给古董贩子太多的机会。

至于说那些出土的生坑货,在严厉的打击下,肯定就更少了。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过去那个动荡年代,列强诸国,从九州掠夺走了太多太多珍贵的古董文物,这些人的后代,有的过的依旧不错,但不乏相当一部分,如今已经没落。

家族的兴衰,这是很常见的事情,这些落魄的后人,为了赚钱,自然就把注意打到了九州这边,想要用祖先们掠夺的宝贝,来九州卖到高价钱,这就是回流文物的来源。

近些年,回流文物的趋势越来越高,这点透过寻宝节上的情况,就能够窥知一二。

很快,王小涛就从回流的古董文物上,发现了一件不错的宝贝。

东西的制作工艺很精湛,材质就更没得说,关键是这东西的原主人,身份很不一般。

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宦官,深受当时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喜欢。

本世纪初期的时候,《华尔街日报》就列出过世界最有钱的五十个人,其中上榜的九州人有六个,刘瑾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还有宋子文、伍秉鉴、和珅、忽必烈和成吉思汗。

其中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是爷孙二人,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够在入榜的六个九州人里面,名列第一,这和成吉思汗建立起的庞大的蒙古帝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经率领蒙古铁骑,一路打到了欧洲,按照当时《华尔街日报》的统计方式,把成吉思汗打下的多大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算作了财产,肯定是当之无愧的九州第一。刘瑾之所以能上榜,全是因为明武宗朱厚照的恩宠,当着皇帝朱厚照的面,就敢劝说皇帝下旨,让百官进贡,更不要说其它私底下的事情。

另外这偌大一个大厅里面,也还有一部分老物件,是很不错的。

不仅有很高的金钱价值,最重要的是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比如战国时期的玉高足杯。

比如东汉时期的玉雕骏马。

再比如商周时期的三犀鬲。

……

等等这些,无论是金钱价值,还是文化价值,亦或者历史意义,都是极高的。

不过这些东西虽然不错,其价格也都高到离谱,标注的价格,比正常的市场价要高出不少,最少的也要高出三成以上。

而那些稀缺少见的,更是能够达到一个,足足翻倍的地步!

其中最贵重的,当初一件钧窑的瓷器,曾经有一件类似的瓷器,足足拍出了过亿的天价。

可得出来,这件钧窑瓷器,应该是这朱雀的镇店之宝的,从单独摆放在古玩店大厅,最中央的核心位置,以及外面防爆玻璃的保护罩上,也能够窥知一二。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片,只是这一句话,就将钧窑的价值,完美体现了出来。

存世的钧窑很少,放眼国内外,可能也就仅仅只有数十件罢了,前些年还有些流通,每一件都是天价成交。

近些年来,更是有价无市,基本没有在市面上流通的,所以不少人就都把得到钧窑的希望,寄托到了碎片上。

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碎片,去复原一些钧窑,哪怕不能复原完整的,复原出一定的轮廓夜行。

更有甚者,还会不惜花费大价格,卖上那么一两块碎片,去打磨加工成饰品。

曾经有拍卖会上,一小块钧窑碎片,就拍出了超过百万的价格,这可是许多完整的古董文物,都达不到的价值。

钧窑高昂的价值,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其一钧窑为高温釉烧制而成,需要在高达一千三百多度的高温下,才能烧成的。这就要求烧制的过程,还有对温度的掌控,十分严格,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炸裂、变形等情况,变成残次品。

因为烧制难度如此之高,钧窑更是有“生在成型,死在烧成”的说法,更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

窑变的釉色,是钧瓷的第二个名贵原因,这是一种在入窑后,自然烧制过程中形成自然窑变的颜色,入窑一色,出窑万色,便是对钧窑窑变的完美形容。

然后还有五大名窑之一,皇家御用,禁止民间收藏;釉色质感极强,似玉非玉;原料稀缺,且只有禹州的神垕镇能够烧制;然后就是其独一无二,无法被复制的特性。

喜欢捡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捡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