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捡宝 > 第441章 不能用金钱衡量

捡宝 第441章 不能用金钱衡量

作者:布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5:29 来源:书海阁

“鸠杖”就是在手杖的扶手处做成一只斑鸠鸟的形状,然后在斑鸠鸟的腹部外延铜管,然后制作合模的铁棍或者其它圆棍,插入外延铜管,类似于拐杖,杖长九尺。

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汉代更是以拥有皇帝所赐鸠杖为荣,另外关于鸠杖还有一个传说,汉代学者应劭在《风俗通意》中提供了一种解释。

汉高祖刘邦在一次与项羽的大战中败北,面对项目的穷追不舍,刘邦在紧急之下躲进了灌木丛中,当时正好有一只斑鸠鸟落在树上,并且还不断鸣叫,项羽追至此处,理所当然的认为无人,否则斑鸠肯定早就被惊动飞走了。刘邦称帝后,觉得这是斑鸠的掩护,才帮他躲过了一劫,为了纪念这只斑鸠,就做了鸠杖用来帮助行走不便的老人。

不过这个传说如今已经被证明是假的,已经出土的鸠杖,最早已经证实是在战国时期的,更何况根据正史的记载,鸠杖还是早在先秦时期,就被确认为是长者地位的象征。

关于九州人敬老爱老,这点从传统的重阳节,就可以窥知一二。

易经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数字九是最大的阳数,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数的重叠,因此被称为重阳,也就重九,因此才会古人赋予了极高的地位,定为重阳节。

登高望远、插茱萸枝、喝菊花酒、吃重阳糕,古人们在重阳节进行祭祖等活动,以此来表示对先辈们的敬爱,后来重阳节就成了广为熟知的敬老节。

不仅如此,古人们还以将斑鸠赠予老人,以示尊敬。

《周礼.罗氏》记载:“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这段话的意思翻译到现代文的意思,是说每逢农历年大祭之后,朝廷中掌管鸟事的官员,就会开始准备细密之网,与春天最中时期捕捉斑鸠鸟献与天子,再由天子赠予自己国家的老人,以此来提醒天下人敬老爱老。qqxδnew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因此古人认为鸣叫婉转的斑鸠咽喉畅通,所以送斑鸠给老人,接斑鸠的传说祝愿老人食道畅通,进食无阻,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制作鸠杖敬送老人的说法,也是源于鸠为不噎之鸟而来,刻鸠于杖头,可望老者食时防噎。

鸠杖最为盛行的年代是在汉朝,在汉朝时期道德观以“孝”为核心,就连帝王的谥号中都带有一个“孝”字。八一年在甘肃威武磨嘴子曾经还出土过汉朝皇帝颁布的《王杖诏书令》,上面有着汉代敬老的内容记载。

年七十以上,非首杀伤人,毋告劾也,毋所坐;年六十以上无子女的鳏寡老人,可免交一切赋税;吏毋得擅征召,狱讼毋得系。

从汉代开始,鸠杖与朝廷所使用符节相同,是地位的标志,持鸠杖的老者,可出入官府节第,行驰道,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退休制度,拿到鸠杖的老者就相当于国家的退休人员,可以享受到各种优厚的福利待遇。

唐朝时期,更是凭借鼎盛的国力,频繁的在各种各样的节日与庆典中,对于全国老人给予各种物质照顾,仅是《册府元龟.帝王部》记载的赏赐,就有五十六次之多,算是九州历史上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几乎达到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全民养老。

宋朝则是在九州历史上,第一次成立了福利院供养孤寡老人,宋太宗还曾亲自召见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赐予每人绢帛,满百岁者还额外赐涂金腰带。

清朝时期盛行千叟宴,很多皇帝都在庆典上举办千叟宴款待老人,是清代宫廷的大宴之一,第一次举办是在康熙时期,而康熙帝在大宴上赋诗《千叟宴》一首,宴名由此得来。

《如皋县志》记载:“吴际昌,字韦亭,年八十一岁,遇纯皇帝千叟宴,以八品官带匍匐丹墀,蒙恩鸠杖、银牌,千载旷典也。”,这位老人不仅被嘉庆皇帝特许穿着官服在宫殿外觐见皇帝,还得到了鸠杖、银牌等上次。

九州古代从先秦开始,就提倡敬老爱老,这是和九州古代的生产方式有很大关系,古代的九州以农业为主,需要大量的知识经验积累,而这些知识经验又只能靠人们口口相诵,代代相传。

老人们其实是担当起了传授知识的使命,只有靠着老人们的传授,各种耕种、渔猎等各方面的技巧,才能够代代相传。

另外敬老也和古代的封建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推崇儒家的原因就是儒家尝到“移孝作忠”,由尊亲而尊君,常此保持着虔诚之心继承先辈们留下的制度和习俗,可以更好的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繁荣。

“小涛哥,这个真的是西汉时期的错金阴鸠杖?”

走出好一段距离后,张倩还沉浸在这样一杆鸠杖所带来的震惊中。

楚曼文亦是相同的震惊,闻声才算是也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和张倩一样,把全部注意力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王小涛身上。“怎么,怀疑你小涛哥的实力?”

王小涛笑着道。

“没没没,没有,小涛哥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你,在我心里小涛哥你永远都是最厉害的。只是没想到,这竟然是西汉时期的错金银鸠杖,之前我听古老说过,鸠杖出土的倒是有很多,但是西汉时期的错金银鸠杖,目前的话,好像全国范围内,好像才只有三件。”

张倩的天赋很好,不然也不可能靠着自学,了解那么多的古董知识,靠着天赋和努力,这段时间在古玩店跟着古老学习好,其鉴宝上的实力,就连一般的鉴宝师都比不了。

“西汉时期的错金银鸠杖,国内有三件,但是这一款,独此一件,别无分店。哪怕是纵观整个九州的历史,也仅此一件,没想到竟然还能传承下来!”

王小涛笑呵呵的接着道,他当然知道张倩没有那个意思,那么说不过只是故意调侃罢了。

“小涛哥、小涛,这杆鸠杖,还有什么说法?”

张倩和楚曼文瞬间捕捉到了言语中的关键。

“还不是普通的西汉鸠杖,而是汉明帝御赐鸠杖之一。”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明帝在位时期,曾主持一次祭祀寿星仪式,还安排一次特殊的宴会,与会者全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而且不论身份,普天之下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黎明百姓,只要年满七十就有资格成为汉明帝的座上客参加宴会,与会者还将得到汉明帝的上次,酒肉谷米和宫廷制做的鸠杖。”

“当年汉明帝举办的那场宴会,与会者虽然有足足百人之多,但流传下来的却凤毛麟角。”

“而且汉明帝当时御赐的百杆鸠杖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分别挑选出其中三人,赏赐皇帝御赐鸠杖。三人按照状元、榜眼、探花区分排名,其中第一名的御赐鸠杖,更是汉明帝亲自篆刻提名。”

“这一杆,正是第一名的那杆鸠杖。”

王小涛说着,在鸠背上用力的擦拭了起来,很快肉眼可见清晰的一个篆刻小字“庄”。

这是汉明帝的名字,原名阳,继位后改名庄。

一番话落下,张倩和楚曼文愈发震惊了。

汉明帝,东汉王朝的第二位皇帝,父亲便是历史上鼎鼎大名光武中兴的刘秀。

说起刘秀,那就更是大名鼎鼎了,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王刘发后裔,东汉开国皇帝。

西汉自汉武帝之后,一直是外戚辅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余年为天下母,辅佐四代帝王。外戚王莽善于伪装,凭借姑母王政君的关系,在恭谨勤劳的伪装下,结交名士和将相大臣,于汉哀帝死后官居大司马,以太后名义执掌军权,立汉平帝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借此巩固权势,在朝中独揽大权,后汉平帝死后摄政,称摄政王。

公元六年,王莽篡政,改年号为摄元年,称帝十五年间,民怨滔天,再加上各地的不满,诸侯农民起义不断。

刘秀出生于西汉建平元年陈留郡济阳,早年与兄刘演等率宾客起兵,刘玄称帝后,官拜为太常偏将军。更始元年,与王凤再度起义,昆阳之战大获全胜,一举歼灭王莽军,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后统一全国,年号建武。

在位期间实行多项举措,发展民生经济,集权尚书台,简化机构裁减冗员,整顿史吏薄赋敛省刑法,让风雨飘摇的大汉王朝,国力再度恢复鼎盛,史称光武中兴。

汉明帝刘庄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亲为光烈皇后阴丽华,初封东海公,后进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册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继位。

继位之后的刘庄,秉承父训,遵奉父亲的即成制度,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览大权,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对外派大将军窦固出征匈奴,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在位期间,招抚流民,救济贫农,兴修水利,使得吏治清明,境内安定,民安其业。

其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时期,同样发展民生国力,经过一系列的举措发展,东汉的国力达到一个新的巅峰,这便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明章之治”。

所以这一件错金银鸠杖的价值……无法估量!

根本不能用金钱衡量!

喜欢捡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捡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