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捡宝 > 第479章 真正的宝贝在里面

捡宝 第479章 真正的宝贝在里面

作者:布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5:29 来源:书海阁

明朝时期木雕盛行,诞生出了一批木雕名家,其中以朱小松,濮仲谦、王叔远、江舂波和孔谋最为着名。

朱小松擅巧雕,紫檀和香木;濮仲谦善制紫檀、乌木器件;王叔远精于果核雕;江舂波善根雕;孔谋善以树干上的天然疤痕为材料进行雕刻。

朱小松之父朱松邻,其子朱三松,三代人都是当时解出的木雕大师,并称为“嘉定三朱”或“竹三松”。

其木雕作品,层次清楚,中心突出,画面生动,刀法、运线和构成,都独具一格。所雕琢的兰亭雅集图竹香筒,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香筒。

“你说是朱小松就是朱小松的了,笑话,这玩意绝对不可能是朱小松的大作!”

段勇当然不能接受这尊赵公明财神像为大家朱小松制作,不然价值就要翻上两倍了。

“拿药水来。”

王小涛懒得继续废话下去,直接示意索要药水,做古董生意的,褪除鎏金的药水是必备品。

“什么药水?”

“除了褪除鎏金的药水,还能有什么?”

“没有。”

“害怕被我证明。”

“笑话!”

“那就去拿药水。”

“你让我拿我就一定要拿吗,你算老几?”

段勇其实是有些怕了,经历了这接连的事情,他这心里真的是已经被王小涛种下了恐惧的阴影。

万一药水拿来,被王小涛当众证明这东西他就是朱小松之作,那岂不是就更加丢脸了。

“唉!”

王小涛一声无奈的叹息,目光缓慢的扫视过众人道:“唉,本来想给大家伙开开眼呢,让大家伙瞧瞧木雕也是可以鎏金的,可惜了!”

此话一出,店内围观的顾客立马就不乐意了。

“喂,我说段老板,你能不能快点去拿药水?”

“你不是不相信这尊赵公明财神像是朱小松前后雕刻的吗,那就拿药水来给这位先生,等拿到药水这位先生还不能拿出证据的话,岂不是就证明了你的判断!”

“怎么,你是不敢吗?那就是你心虚,担心药水拿来之后,会被这位先生证明,确实是朱小松的大作!”

“这位先生,药水我们看也不用拿了,就段老板这样,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他是害怕了,所以这尊赵公明财神像,肯定就是朱小松的大作无疑了!”

段勇很清楚这是激将法,但他已经是骑虎难下,只能是老老实实的按照王小涛的要求,拿来了药水。

然后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这一次王小涛看走眼一次。

王小涛将药水稀释好,直接将这尊赵公明财神像浸泡了进去,几分钟的时间过去后,已经开始褪色,再往后几分钟更是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那种褪色。

十分钟后,表面的刘靖童已经完全褪去。

王小涛再做精细的处理后,一尊小叶紫檀木雕赵公明财神像,清晰的展示了出来。

此木雕以透雕法切数法并用,近似高浮雕、圆雕,除镌刻正面图画之外,旁侧圆转处还向斜侧往里切刻,图案阴影主体突出。

整体画面布局,张弛有度,疏透玲珑。

“好漂亮的雕工!”

“如此精湛的雕工,必然是出自名家之手,不然绝对不可能技艺!”

围观众人,全都被这样一尊赵公明财神像所展示出的精湛雕工,给深深震撼了,激动不已的议论纷纷。

赵老在这一刻,内心的震撼,也再次飙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样一尊赵公明财神像在其他人眼中,只是震撼与精美艺术品的雕工,但是在赵老眼中,精湛雕工的手法,篆刻的每一处纹路,都是对木雕鉴定的关键所在。

一番综合的对比下来,心中已经有肯定的答案。

朱小松木雕无疑!

所以赵老心中才会极为震撼!

隔着表层的鎏金铜,看出里面为小叶紫檀的材质也就算了,然后还能通过外在鎏金的纹路,来判断出这尊木雕是出自朱小松之手,这个就太骇然了。

虽然只是一层薄薄的鎏金,然后还是按照木雕原来的纹路鎏上去的,可即便如此想要通过鎏金的纹路,就判断出是出自明代木雕大师朱小松之后,也近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绝对能够与师弟南唐旗鼓相当了!

尽管早在那一幅王翚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图手卷中的首幅图时,赵老就已经把王小涛放到了与师弟南唐相当的地步,但那只是觉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媲美!

“万历乙亥中秋,小松朱缨制。”

“看到这个款识了吗?”

王小涛指着上面这样一行篆刻的行书小字道:“这尊赵公明财神像,是朱小松与中秋节雕琢成功的,所以落款的时候,才会在后面加上中秋。”

“至于说万历乙亥,我想就不需要再多说了吧?”

朱小松是明万历年间的木雕名家,所以自然要琢上万历的年号,至于说乙亥则代表乙亥年。

乙亥年是九州古代弄里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为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九州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位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为天干地支。乙亥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十二个,前一位是甲戌,后一位是丙子。论阴阳五行,天干之乙属阴之木,地支之亥属阴之水,是水生木相生。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古人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葵亥共有六十对,叫做一甲子。

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便是干支纪年法。此外古代人们也用甲子来表示年岁,一甲子代表六十岁。

“款识是朱小松的款识没错,但仅凭这个就要证明是朱小松的大作,还不够!”

段勇虽然从雕工上感觉的出来,仿制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存在,但现在这种情况,除非王小涛能拿出百分百确凿的证据,否则他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不到黄河心不死!”

“那我就成全你!”

王小涛目光直逼过去,话锋凌厉,一字一句掷地有声道:“木雕的第一步,先从选材做起,朱小松选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喜欢用有自然形成节疤的木材,来进行雕琢。这尊赵公明财神像的头顶位置,就巧妙的利用了节疤,不仅没有破坏木雕的美感,反而还平添了几分真实。”

“然后再从雕刻技法上,朱小松最擅长浮雕、透雕、阴刻等雕刻技法,而这样一尊木雕上,则将这三种技法,运用到了淋漓尽致。浮雕立体、透雕层次分明,阴刻苍劲有力,纵观古今,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的,凤毛麟角,而放到明朝时期,那就只有朱小松寥寥数人了。”

“人物构造方面,朱小松讲究造型优美,线条路畅,神韵自如,这是一种清新淳朴的构造。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对于技法的要求很好,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现代也有仿制这种技法的,但所仿制出来的人物构造,没有那种淳朴感,只有轻浮。”

“清代文人金元钰《竹人录》对朱小松评价:貌古神清,工小篆及行草,画尤长于气韵,长卷小幅各有异趣。间仿王摩诘诸名家,云树纤曲盘折,尽属化工。刻竹木为古仙佛像,鉴者比于吴道子所绘。”

“刀法上,朱小松注重仿古,刀法细腻,造型简练,稳中大方,劲度浑厚,层次分明,线条流畅……”

“最后咱们再来说款识,官窑和名家的东西,款识是最重要的,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特点。朱小松喜欢行书,所以其多雕琢的款识多位行书,最具特点的是在‘松’字上,左边‘木’字呈斜势抗肩,首横露锋斜切起笔,向右大抗肩,收笔沉重,竖画高起罗毕后中锋直行向下……”

“右边‘公’字稍带弯度,短促有力……”

王小涛最后介绍完款识特点后,目光再次直逼过去,咄咄逼人道:“段老板,现在你还有怀疑吗?”

“说了这么多,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你倒是拿出些实……”

段勇依旧再做最后的垂死挣扎,虽然他的心里已经可以完全确认,这尊赵公明财神像,正如王小涛所言一样,为朱小松制作,但想要他承认绝无可能。

可惜“实质性证据”几个字还没来得及出口,就被赵老接过话茬的声音打断:“王小友说的没错,这些特征足以证明此尊赵公明财神像为朱小松之作,真正的行家,足以通过这几个特点的特征分析,来做出百分百的确认。”

一句话,就是一锤定音的结果。

段勇即便是再不愿意承认,也只能接受眼前的事实。

“朱小松真正传神的木雕是笔筒,而不是其它什么东西,所以这尊赵公明财神像就算是朱小松雕的,最多也不过三百万。”

心怀不甘的段勇,又接着说了这样一句,露出满脸狰狞的笑容。

能够把典当行经营到缅城最大,眼力劲肯定是要有的,但若说到对古董市场行情的了解,就算是眼前这位赵老他也无惧。

三百万这个估价,绝对是这尊赵公明财神像的最高价,错不了,而王小涛买下却花费了足足五百万,算起来还是差着足足两百万呢。

“说得没错。”

王小涛肯定的点了点头。

其实不仅是朱小松,从其父亲朱松邻开始,再到其子朱三松,精通木雕的三代人,都在笔筒上汇聚了毕生的心血。

不然父子三人所雕刻的笔筒,也不会得到皇帝的喜爱,哪怕是到了清朝亦是如此,父子三人所雕刻的笔筒,直接被收藏到清宫之中。

木雕在明清时期盛行,也和皇帝的喜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明清两代都有喜爱附庸风雅的皇帝,为满足自己的爱好,可以倾尽国家之力,不论多么珍贵的木材都可以用来制作木雕。

正因如此,才会在明清时期,诞生出诸多木雕名家,而笔筒的走红,也完全是因为朱家祖孙三代人的关系。正是因为明朝中晚期,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人,都是笔筒的制作大家,所以笔筒才开始盛行,并且到了康熙帝的时期,更是达到了一个极致。

其中朱松邻刻竹善用深刀,钱桥玲珑,细致入微,所刻“松鹤笔筒”在当时即为世人称宝;朱小松擅书法和绘画,并能博采众长,将其运用融入到木雕技艺之中;朱三松则继承了祖父的风格,且更为精湛娴熟。

“那你何来的千万不止?”段勇大声质问道,这下他倒是要看看还有什么好说的。

王小涛神秘一笑:“真正的宝贝,在里面。”

喜欢捡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捡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