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捡宝 > 第615章 你这么说也对,万历晚期的确实可以买两件

捡宝 第615章 你这么说也对,万历晚期的确实可以买两件

作者:布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5:29 来源:书海阁

据《词源续编》记载:“清乾隆时,苏人胡学周在苏自设一小窑,制瓷瓶、烟壶等瓷器,甚精美,自号‘古月轩主人’。乾隆南巡,见而好之,因携之至京使管御窑,仍用‘古月轩’之名。

胡学周所监管下御窑烧制的画珐琅瓷器,为乾隆时期画珐琅瓷器的巅峰,而乾隆时期的画珐琅瓷器,又为康雍乾三时期的巅峰,所以画珐琅瓷器,以古月轩为尊。

不过关于胡学周这个人的存在,历史上一直有着较大的争议。

清未民初许立衡着有一部《饮流斋说瓷》:“古月轩凡三说,一谓古月轩属于乾隆之轩名,画工为金成,字旭映者也;一谓古月轩为清帝之轩名,不专属乾隆,历代精制之精品均藏于是轩也;一谓古月轩系胡姓人,精画料器,而乾隆御制瓷品仿之也。”

民国十三年,冯玉祥发动京都城政变,废除大清皇帝称号,将宣统皇帝溥仪赶出皇宫,之后皇宫成为故宫博物院。曾有人查遍故宫、颐和园、热和行宫,寻找圆明园遗址,都没有发现古月轩,关于胡学周这个人,也查不到人物实据。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魔都出版《辞海》“珐琅彩”条目解释为:“清代康熙时期开始炼制,雍正乾隆时期进一步提高,其底部有古月轩字样,俗称古月轩瓷器。”

古月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是瓷器装饰技法的一种,国外称蔷薇彩。使用外来颜料,色种多,色彩控制准确,画面有立体感,工巧精细、富丽堂皇,专供内廷秘玩。

查清代《瓷器库底册》并没有古月轩这个名称,所以今天我们所说的古月轩,都是瓷胎画珐琅。当时的画珐琅瓷器,除了瓷胎外,还有料胎和铜胎两种,现在的人把瓷胎与料胎上画珐琅成为古月轩,而铜胎又称画珐琅。

但事实上,胡学周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古月轩瓷器,也确实正如《词源续编》所记载的那样,只是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

“不能证明胡学周这个人的绝对存在,就无法证明古月轩瓷器为画珐琅瓷器之最。”

“希望哪些东西还在,这样就能够证明胡学周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

王小涛心头暗自低语声中,已经做出了决定,等到抽出时间内,必须要去故宫里面走一圈。

找到那些东西,让胡学周这个人的存在,不再存有争议,这件古月轩画珐琅瓷器的价值,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

就像在缅城严家大院影壁下的密室内,所挖出的那三十件北宋官窑瓷器一样,只有把北宋官窑的窑址找到,才能让北宋官窑的存在,不再有人争议。

这么做的目地,让物件本身的价值被真正体现,其实反倒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要真实的还原一段历史。

作为藏宝楼每周六才有一次的夜市,再加上魔都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夜市的规模之庞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不仅有土生土长的魔都当地人在这里摆摊,也有外地过来做这个生意养家糊口的,还有一些老外,情况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

王小涛继续走出两百来米后,脚步这才再次停下。

“保真吗?”

摆摊的是一位中年大叔,从看到王小涛一行人后,就双目直冒精光,热情的招呼了起来,然后就听停下脚步的王小涛,问了这么一句。

“当然保真,我这里的东西,那可全都是货真价实的老物件!”

摊主听了这话,笑得那叫一个乐呵。

能问出这话的,那绝对都是刚混圈子的生瓜,但凡在这个圈子里摸滚打爬上一段时间,也问不出这话来。

这话就像是问那些卖气死白糖甘蔗的甘蔗甜不甜,是一个情况,哪有卖甘蔗的说自家甘蔗不甜的道理。

“真的假的?”

“肯定是真的啊,比真假白银还真。”

“行,那我先看看。”

“随便看,有看上的价格优惠,没看上的也不要紧,做买卖的吗,不让看还怎么做生意。”

王小涛蹲下去的时候,视线完全落在了一件香炉,其实从走过来的时候,他就已经注意到这样一件香炉,也正是因为这件香炉才会停下脚步。

直到这会,脑海中回荡的还是神眼天瞳能力下,看到这件香炉是的一幕画面,先是浓乳的乳白色雾气,接着又是神眼天瞳的鉴定声。

这可是真正的宝贝!

九州自古以来就有焚香的习惯,而需要焚香的场合更是有很多,家中祭拜灶王爷灶王奶奶需要用到香炉,寺院、庵堂、禅寺、佛堂、道观、宗祠等等等等,需要用到香炉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只是根据使用地方的不同,香炉的材质有所不同,像寺院、道观这些公共场合,一般都以铜质香炉为主,私人场合则是铜质和瓷质都有。

香炉最早出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不同那个时期的鼎,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出现,是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

历代使用的香器包括博山炉、手炉、香斗、卧炉和香筒等不同形制的香炉,以及熏球、香插、香盘、香夹、香盒、香匙以及香囊等配套器具。制作香炉的主要材质,以铜器为主,兼顾陶瓷、金银、竹木器、以及玉石和珐琅。用途亦有多种,或作香薰、或作陈设,或敬神供佛等等,形状常见为方形和原型,方炉一般四足,圆炉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

有关香炉起源的年代,迄今还没有确切的定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踽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

其中最着名的,当属东汉越窑褐釉香薰,晋代越窑青釉提炉,宋三足鼎式香炉,以及十分少见的唐三彩香炉,和明万历青花料香炉。

明万历青花三足香炉,又根据青花色料的不同,分为回青料和石子青料,其中以回青料的价值为最,石子青料的价值要大打折扣,逊色不少。

眼前这件香炉,为瓷胎材质,青花釉色,胎体厚重,釉面乳白莹润,炉外壁有三幅开光图案,装饰效果极佳,色彩瑰丽,绚丽多姿。

“没想到,还能再次遇到如此精美的,万历早期的回青料青花三足香炉!”

高九厘米,直径二十二厘米,炉身描绘青花鹦鹉牡丹图案,青花鹦鹉栩栩如生,牡丹枝繁叶茂,画面构思精巧,线条流畅。

鹦鹉自古至今都寓意吉祥,是地位、财富和文化的象征和表现,此炉身上所描绘的青花鹦鹉,炯炯有神,嘴唇紧闭,展翅欲飞。与春风里的富贵牡丹结合在一起,一动一静,两者结合,立体感非常强烈,整个生动自然,清新脱俗的画面,就这样呈现了出来。

青花鹦鹉和富贵牡丹,全为单线绘制,如钢丝般挺拔,遒劲有力,炉内胎施青白釉,釉肥色正,上下两节,留有接口缝隙,为典型的明代制造的瓶、炉等瓷器特征。

炉内还有一些零散洒落在炉底的小黑点,俗称窑粘,是烧制瓷器时草木灰飘落所致,鉴定是否为万历时期的炉器,此为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所在。

足底露胎处,可见乳白色的高龄图,三只乳足饱满,有较深的摩擦痕迹,必定为寺庙活大户人家祭祀所用。

另外这个香炉还有最特别的一个地方,青花釉料发色纯正,鲜艳幽箐,典型的回青料青花色料的特征。

明末从嘉靖年开始,从西域运来回青料,再配以江西的石子青,作为青花的色料。根据回青料占比的多少,青花色会有色不同,回青料占比高青花色鲜艳幽箐,占比少则呈现灰蓝色。

回青料价值昂贵,所以到了万历末年至天启年,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开始不再沿用回青料色料,而是改用石子青描绘纹饰。

“小伙子,这可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香炉,不是一般的香炉。”

“明万历青花三足香炉,真正的宝贝!”

王小涛听着,心头暗自一阵窃喜。

他早就看出了这位摊主的不同,身上有着淡淡的土腥味,然后这件香炉上面的土腥味更浓。

这是湘省那边的土夫子,假借夜市来出手东西。

所以蹲下来的时候,才会直奔主题的盯着这么一件万历青花香炉,丝毫不加任何掩饰打量起来。

摊主开口说是万历年间的香炉,并没有强调是万历早中期的时间,那就说明对方并不清楚这尊香炉更加详细的情况,也不知道万历年间香炉的具体价值区分。

同为万历时期的青花三足香炉,早中期和晚期的价值,因为所使用青花色料为回青料和石子青料的不同,价值是有很大差距的。

“老板,行家。”

“若没点本事,岂不是要被你捡漏了去。”

老板得意扬扬的道。

“是是是。”

王小涛先是连连点头,接着又一声无奈的叹息道:“本来还想着能不能捡漏呢,现在看来是白瞎了,开价吧?”

“东西看上了,那就自己带价。”

老板当然不能自己报价了,不然万一买家的心理预期价格更高怎么办,那岂不就是自己报价报到坑里了。

“万历时期的香炉,一般都在四五十万的样子,我直接算你五十万如何?”

王小涛试探的问道,虽然前面他就基本断定卖家不知道万历早中晚期的香炉区分,但还是想再试探一下。

如果卖家听到这个报价,没有暴跳如雷,那就肯定是不知道,若是直接暴走的话,那今天这个漏也就甭想再捡了。

“五十万就想买到手,怎么可能!”

卖家老板连连摆手摇头。

“这个价已经很高了,不信你出去打听打听,正常的市场价说是四五十万,一般都会取个中,也就是四十五万的样子。”

“你自己也说了,是正常的情况下,倘若是特殊情况呢?好好瞧瞧我这件青花三足香炉的情况,器型规整、胎质细腻、釉色鲜亮、再加上保存又是如此的完整,如此好品相的香炉,那可是难得的宝贝,传世万历香炉中的精品,能用一般情况来衡量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你想要多少?”

王小涛询问都爱。

“最少一百万。”

老板目光转动间,试探性的给出了自己的报价。

“老板,这价未免也太高了吧?”

王小涛心里倒是恨不得直接答应下来,但是又害怕露出破绽,只能是强忍住心中兴奋的皱起了眉头。

“明朝万历时期的香炉,最高的上千万的都有,我这一百万算高吗?也就是在这夜市里面摆摊,不然若是换做店铺里面,没有个三几百万,你绝对拿不下。”

“上千万的万历香炉确实有,但却不是你这种的,如果你这件价值上千万,你也不能一百万就卖给我是吧。”

“我也没说我这香炉价值千万!”

“再少点,七十万?”

“最少九十五万。”

“八十万。”

老板摇头。

“八十五万。”

继续摇头。

“老板,你我就再各退一步,九十万成了我现在就转账。”

“现在的年轻人可真会讲价,成成成,给你了!”

一番讨价还价后,王小涛最终以九十万的价格,拿下了这一件香炉。

“年轻人,就你这点能耐,还想学别人捡漏,差得远着呢,九十万,足足能够买下这样的香炉两件了!”刚刚转账完成,就听卖家老板嘚瑟吧唧的来了这么一句。

王小涛停下脚步,转身回头:“你这么说,也可以算对,如果是明万历晚期的香炉,买上两件确实没有问题。”

喜欢捡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捡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