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捡宝 > 第709章 明官窑梵文瓷器

捡宝 第709章 明官窑梵文瓷器

作者:布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5:29 来源:书海阁

陕省,在九州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历史悠久,是九州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雍州、梁州所在,是炎帝故里以及皇帝的葬地。史前文明、西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逐称陕原以次为陕省。

自古便是君王建都之地,九个大统一的王朝,有五个建都在咸阳成,共留下帝王陵墓七十九座,有着“东方金字塔”之美誉。

早在八十万年钱,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生活,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咸阳城东发现的半坡村遗址,更是第一次向世界,展示出了六千年前母系氏族的社会进步和文明,号称世界四大古都。

好不容易来一次陕省,王小涛肯定不会就这么回去。

离开孝义的魏文王大墓后,没有去盛名在外的咸阳城,而是去了陕省的最西边,陕甘川三省交界地的一个古镇,青木川。

青木川古镇,现存古朴独特、青砖素瓦、雕梁画栋、风格典雅的古建筑房屋,足足有二百六十余间。古建筑群以魏辅唐新、老宅院为主,回龙场老街以洋房子、辅友社、船形屋为主体。

魏氏老宅和魏氏新宅,是青木川保存最完好的历史建筑,他们的主人,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魏辅唐。

两座魏家大院,都有着长达七米的青石走廊,前廊后厦的格局、以及精雕细刻的窗棂门楣,尽显魏辅唐当年的气派。

民国时期,魏辅唐在整个陕省地区,拥有着巨大的权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整个陕省都是魏辅唐的,他就是那个时期陕省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虽然后来,魏辅唐变成了一个死囚犯,直到晚年的时候,才沉冤得雪,功绩得到世人的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个年代的陕省,多亏有了魏辅唐。

组建民团,参加剿匪,保护当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青木川镇的辅仁中学,便是魏辅唐出资建造的。那个时期,青木川当地没有学校,孩子们读书,往往需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魏辅唐就出资修建了辅仁中学,聘请了很多老师,让当地的孩子,可以不用出远门的,就接受到最好的教育。

当时的辅仁中学,待遇位居全国前列,而且赌术全部免费,并且为了能够让孩子们,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魏辅唐还规定,辖区内满七周岁的孩子,都必须到辅仁中学读书,否则父母要受到惩罚。

另外,辅仁中学,还在当时开设了外语、戏曲、武术、体育等项目。

至宁强解放,辅仁中学一共招收过三期学生,这些受到过新式教育的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学子,更是被魏辅唐出资送到汉中、山城、川都等地方深造,许多人后来卓有建树。

几年前,一代枭雄这部电视剧,火遍整个九州,这部电视剧的男主角,其实是有人物原形,便是这魏家大院的主人,魏辅唐。

可惜的是,现实中的人物原形魏辅唐,远没有电视剧里面何辅唐的下场好,做了教书先生。

解放战争时期,魏辅唐投诚,可惜的是三年后,被认定为土匪、恶霸,被当地政府判处了死刑。直到魏辅唐去世后的第三十四年,他的事情才被平反。定性为开明绅士,于青木川立碑。

王小涛先后参观完了魏家新老大院后,这才又来到了辅仁中学。

如今的辅仁中学,整体依旧保持着原貌,一砖一瓦都是原来的东西,只有少许必须要进行重修保护的地方,才进行了部分的修缮。

“应该,就在这个地方了。”脚步在一个地方停下之后,王小涛望着一处墙砖,轻声的喃喃自语。

按照得到神眼一族先祖的全部记忆,魏辅唐在修建辅仁中学的时候,曾经将一个天大的秘密,堆砌在了一处墙砖之上。

确定了墙砖没有被动过之后的王小涛,心头松了口气的同时,直接透视了进去。

下一秒,墙砖内的情况,清楚在眼前呈现。

“东西还在。”

王小涛并没有直接取出。

现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取出,势必会引起他人的注意,搞不好将会功亏一篑。

必须要想个很好的办法,在确保不会被人注意到的情况下,将东西取出。

就在王小涛思索,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将东西取出的时候,几个工作人员的交谈声,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辅仁中学又到了维护保养的时间。”

“这倒是个好机会!”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打定主意的王小涛,一直都待在辅仁中学附近,扮成了一个泥瓦匠。

几天后,终于等到了机会,辅仁中学的墙砖维护开始,王小涛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其中一员。

借助维护的机会,不动声色的将东西从墙砖中取出后,悄无声息的离开。

东西被取出的一瞬间,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一道刺目的光芒。

一晃即逝,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王小涛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来到了火车站。

“豆花!”

“热豆花了!”

吆喝声吸引了王小涛的注意力。

然而看上一眼后,视线却再也无法挪开。

特别是那件卖豆花的大姐,用来盛装配菜的大瓷盆上,在灯光照耀下所泛起的釉亮,更是让王小涛瞪直了眼睛。

大瓷盆的造型很奇怪,看着像是碗,但却更像是一个小矮杯,敞口,浅弧腹,圈足。

“大姐,来碗豆花。”王小涛看了一样,不远处正在驶来的巡逻车,走过去说道。

“好嘞。”大姐应和声中,慌忙就要拿起小碗盛豆花。

这个时候,王小涛看了一眼剩下的豆花,慌忙开口道:“大姐,从晌午忙活到现在,我还没吃东西呢。这碗太小了,根本不够吃。”

“那就多吃几碗。”大姐回应道。

“那多麻烦。”王小涛摆了摆手后,故作思索了片刻接着道:“大姐,你看这样行吗,反正你这豆花也没多少了,直接用盛配菜的大瓷盆,给我盛一大盆怎么样?”

“小伙子,这一大盆可是能盛好几碗呢,你这个要让我怎么算钱?”

“看着算就行,有多少碗算多少碗。”

“那可不行,我这大瓷盆里的配菜还多着呢,剩下的这点豆花,根本配不完。”

“多的配菜,一起算钱。”

“这怎么好意思呢。”大姐一边看似不好意思的说着,一边开始算钱:“小伙子,这豆花呢,是五块钱一碗,你这一盆要有六碗,算下来是三十块钱。然后剩下的配菜,应该还能再配个十碗豆花,一份配菜算两块,加在一起就是二十块钱。”

“三十加二十,等于五十。”

王小涛点点头:“没问题,大姐你赶紧盛就是了,我都快饿坏了。”

“行行行,没问题。”

刚刚盛好没吃几口,城管就过来了。

“小伙子,你快点吃啊。”

“大姐,这么大一大盆,你让我怎么快?”

“可是我的盆……”

“要不这样吧,这个瓷盆,就当我买下来了。”

王小涛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两百块钱,递了过去。

大姐见状,立马拽过钱,骑上三轮车慌忙离开。

脸上笑得,那叫一个得意。

“今天这生意,做得还真不错,临收摊了,赚了二百五!”

“明天去批发市场,十几块钱买个大瓷盆,还能剩下二百三十来块钱。要是像这种人傻钱多的年轻人,能够多遇到几个,该有多好!”

大姐的老豆花,做得确实还是很不错的。

王小涛喝了几大口,填饱肚子后,按耐不住心中激动的他,王慌忙找了个有水的地方,将这大瓷盆给清洗了个干干净净。

然后,一件器型完美,釉色精美,图文栩栩如生,文字规整的大瓷盆,就这么清晰的呈现了出来。

内底绘青花十字宝杵,交叉处书一梵文,十字宝杵围以八个变形莲瓣纹,莲瓣内均书一梵文。外壁斗彩绘折枝花四组,腹部饰海水双龙纹,细沙底,底部没有款识。

灯光的照耀下,釉色更是折射出一种莹润的光泽。

特别是腹部所饰的海水双龙纹,那双龙竟然透过了碗壁,映入到了碗中,就好像有两只龙,呈现在碗中一样。

碗壁上的釉色,虽然是人工描绘烧制上去的,但是呈现在眼前的感觉,却像是名家的画作一样,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

四组彩绘折枝,描绘的是梅花,只有简单的几笔,但是却描绘出了寒冬腊月,梅花独自飘零的感觉。

很轻薄,保存的亦是很完美,不仅没有丁点磕碰的地方,就连釉色也没有半分脱落。

应该是落到这大姐手中时间不长,不然就这么给人盛老豆花的配菜,怕是早就给磕碰到了。

“没想到,吃碗路边摊的老豆花,竟然还能遇到这样的宝贝!”

“用这宝贝来装老豆花,真是暴殄天物!”

明官窑瓷器,以梵文为饰始于永乐年间,宣德时期亦有生产,但以成化时期最为鼎盛,为宫廷祈佛所用。

这件大瓷盆,正是成化时期的官窑瓷器,其价值位居明梵文官窑瓷器之最。

喜欢捡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捡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