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九章 腊日与座驾

晚唐浮生 第九章 腊日与座驾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3:33:38 来源:书海阁

第1373章 腊日与座驾

腊月很快到来了。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回到北平的邵树德一直处于接见各路官员、酋豪、军将的状态,几乎没有停歇。

偶有闲暇,则去看看新出生的两个孩子。

九月,唐淑献皇后何氏诞下一女。

十月,婕妤种氏生下一子。

本月,余庐睹姑也要临盆了。

其实这些孩子都是去年出征前播下的种子,明年有没有孩子降生,就看月理朵、菩萨奴姐妹俩的肚子争不争气了。

到了他这个年纪,玩女人所带来的生理快感,已经远远及不上征服欲所带来的心理快感。

也幸好这个年代,女人有满足男人的义务,而男人没有满足女人的义务,不然邵圣就有点尴尬了。

岁月不饶人啊!

十二月初八为腊日。这一天,宫人们制作了很多金刚力士,用来逐疫。

邵树德不信这些,但他不会阻止这类传统风俗,毕竟也挺有意思的。

汉时,“以五营千骑自端门传炬送疫,弃洛水中。”可见这些民俗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宫中还是民间,都非常热衷。

而这些活动,对于同化蕃胡也很有效果。

共同参与很重要。一起种地,一起过节,一起丰收,一起欢乐,潜移默化之中,蕃胡群体就接受了主体民族的各种元素,然后互相影响,互相趋同。一个个部族,如涓流汇入小溪,再消融于大河之中。

汉人的先民,其实就是这么形成的。

腊日这一天,还要以豚酒祭灶神。

邵家王朝,说穿了没啥底蕴,都是土包子上位,还保留着很多当老百姓时的习俗。

比如一大早皇后折氏就带着宫人们忙活起了祭祀物品。

“灶者,老妇之祭,尊于瓶,盛于盆。”

嗯,一群宫中“老妇”以瓶为樽,将祭品放在盆内,祭祀灶神。

她们甚至还按照风俗,“心狠手辣”地杀了一只黄狗,谓之“黄羊”,祭祀神灵——需要血食的神,邵树德总觉得有点问题啊。

“你都是皇后了,有些事情交给宫人们办就行了,何必亲力亲为?”邵树德拉着妻子坐下,递过一杯热茶,痛惜地说道。

折芳霭伸手接过,有些感动。

每每听闻夫君在外面胡搞,她就很生气。但夫君回来之后,这些不经意的小关怀、小温暖,又总是把她的怨气击得烟消云散。然后心情平复,默认他带回来的一个又一个野女人。

有时候她总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好说话了?作为皇后,她是有权力拒绝月理朵、余庐睹姑甚至张惠这些人入宫的。

“可能是在宫中闲着无事,心中空落落的。”折芳霭说道。

折宗本去世的消息传来后,她哭了很久。

折令公远镇鄂岳,父女二人其实好多年没见面了,一直很想念。

明明是枢密使,可以留在京城享福,但为了女婿的江山,依然在南方打拼。临死前一天,还在巡视军镇,积极联络赵匡凝,打算南征朗州雷氏兄弟。

确实很卖力了。

而折宗本故去之后,折嗣伦袭爵第二代清河郡王。

这还不算,邵树德又将一直在与皇子、公主们学习的折从远补入银鞍直,授予队正之职。

折从远是折家第三代嫡脉中较为出色的子弟。从小在宫中学习,文韬武略都很有火候,十七岁的少年又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招到身边好好培养,本来就是应有之意。

“要不,明年你随朕北巡渤海?”邵树德抓住妻子的手,说道。

什么月理朵!虽然昨晚刚玩过,但已经记不起了,他现在只想陪陪老婆。

“京中不可无人留守。”折芳霭有些心动,但还是放弃了。

“这有何难!”邵树德说道:“让二郎回来监国,我们夫妻一起出游,岂不美哉?”

“夫君有这心,妾已经很满足了。”折芳霭轻轻抚了抚邵树德的脸庞,道:“让二郎在外头独当一面,多锻炼锻炼,对他日后有好处。朝中之事,诸位宰相办得很妥帖,妾帮着照应点就行了。”

话说皇后在北平监国,处事可圈可点。

邵树德了解了一下,折芳霭接见的黔中蛮獠,封赏官爵之时,互相牵制,手段玩得很不错,可见提前下了一番工夫。即便他来做,也就这样了。

有这样一位贤妻坐镇后方,确实让他很放心。

“也好。”邵树德说道:“明年朕便攻灭渤海,届时北边无事,南方也不值得朕亲征,倒是轻松许多了。到时候,便去汝州广成泽住一阵子吧。”

“嗯。”皇后将脸埋在邵树德怀中,轻声应道。

******

随着大年一天天临近,官员们也愈发懈怠,上班的热情不是很高了。有鉴于此,邵树德干脆宣布提前三天放假。

于是尽皆欢呼。大伙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手头的事情,然后衙署封印、关门。而临走之前,还有一波福利要领。

“陈相,圣人说冬日苦寒,百官一大早就要上朝,实在辛苦,特赐裘服、皮帽,可朝会之日穿戴。”仆固承恩的脸笑得像菊花一样,满脸奉承地说道。大夏的中官没有兵权,威风简直一落千丈。别说武人了,连外朝文官都得罪不起,尤其是中书侍郎陈诚这种级别的人物。

“白鼬皮裘袍,价值千金啊。”陈诚抚摸着柔软厚实的皮裘,笑道:“去岁从契丹、渤海得了三万多张皮,适合做官袍的其实也不多。圣人却还精心挑选,赐予臣下,如此仁君,古来罕见。”

门下侍郎赵光逢也得了一件白鼬皮官袍,闻言说道:“此裘确实值千金,愧受了。”

正所谓五花马,千金裘——白鼬皮这种顶级毛皮,绝对是在千金范畴之内的。

“北齐太尉徐显秀就得齐神武赐白鼬皮裘袍……”礼部侍郎封冠卿酸溜溜地说道。

他得赐一件青鼬皮裘袍,其实也不错,但本朝服色尚白,比之白鼬皮却差了一筹。

其他五品以上官员也各得赏赐,人人喜气洋洋,开怀不已。

五品以下官员,羡慕也没用,自己买去吧。长夏商行内摆出了很多皮子甚至是现成的裘衣,花钱就是了。

领完裘袍的陈诚等人正欲告辞,又被仆固承恩叫住。

“陈相,还有赏赐呢。”只见他拍了拍手,小黄门提着一个个竹筐过来。

“鲑鱼二十尾、海带五束。”仆固承恩笑道:“还请陈相写个回执,不然圣人能揭了我的皮。”

陈诚哈哈一笑,道;“好说。”

说罢,吩咐护送他回家的宫廷卫士帮忙负赐物,又亲手在回执上签名。

圣人对臣下和武人真的没话说。

每得到什么好东西,总是与大伙分享。陈诚已经数不清自己领过多少回赏赐了。

遇到这样的君上,就偷着乐吧。

皇帝也是人,性情各异,遇到吝啬的,不但俸禄给得少,赏赐也很少,这就让人很为难了。

前唐初年,唐太宗知道官员俸禄低,于是经常赐宴,并借着这个机会赏赐官员财物,作为他们俸禄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上也好赐物,有时还赏赐女人,给这样的天子做事,那是真的有干劲。

“圣人今日阅军去了?”签字画押之后,陈诚随口问道。

“此刻怕是已经阅毕。”仆固承恩说道。

陈诚点了点头,行礼后离去了。

而此时的邵树德,确实刚刚检阅突将等军完毕,并提前发下了正旦赏赐。

完事之后,他又与皇后折氏乘坐马车,检阅了一遍银鞍直。

这支部队现已扩充至五千三百余人。就战力而言,同等人数之下,大概没有一支禁军是他们的对手。武艺、装备,士气,都大大不如。

“娘子觉得此军卖相如何?”马车之上,邵树德得意洋洋地问道。

折芳霭难得露出了笑容,道:“不伦不类。”

今日天寒,银鞍直将士们没有披上冷锻钢甲,而是穿着毛衣、皮甲,前排之人,甚至身着鲸皮甲。

这不是最让人惊讶的部分。事实上惹得折芳霭发笑的,是每个人的头上都戴了一顶熊皮帽。

这是邵树德的恶趣味,不足为外人道。

当然,严格来说,唐代也有皮帽,时称“蕃帽”。

顾名思义,胡人传过来的。敦煌壁画之中,就有许多头戴蕃帽的画像——“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主要是皮帽或毡帽),夫人则簪钗步摇,衿袖窄小。”

夏朝继承了太多唐俗,武夫们对皮帽当然没多少抵触心理。况且这是熊皮质地的,少府从缴获的战利品中专门挑选皮相不错的皮子,精心裁减缝制而成,价值不菲。

一般的禁军武夫,想戴熊皮帽还没资格呢!

马车走到尽头之后,缓缓停下。

今日这车也比较别致,是四轮马车,还是敞篷版。

尴尬的是,还是只能直行,不能转弯。好在校阅部队,直行就够了。

邵树德曾专门就四轮马车与工匠们聊过。他发现轮子都在一根车轴上,转弯之时,外侧车轮需要行走的距离比内侧多,但同一根车轴上的两个轮子做不到这一点。

简单来说,转弯之时,内外侧车轮的速度不能一样。

怎么办呢?邵树德想来想去,只有上齿轮了,人为调节内外侧车轮的速度,以便转弯。

齿轮选定金属材质的,更耐用一些。而有了齿轮,自然要有轴承。

轴承不一定要滚珠轴承,事实上滑动轴承也行。

轴承需要润滑油。

恰好他此时有顶级的润滑油:海豹油——鲸不好捕,海豹还是很好抓的,而海豹油是一种不输于鲸油的高级润滑油。

完美,什么都有,那就开干了。

他现在就在静候佳音,看看工匠们什么时候给他弄出来。

有了一等国道,四轮马车这种速度、载重达到完美平衡的运输工具,当然要大力普及了。

一切,从他的敞篷座驾开始。

喜欢晚唐浮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唐浮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