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宠嫁 > 第22章 发烧的孩子

宠嫁 第22章 发烧的孩子

作者:白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10 17:28:54 来源:书海阁

庄里大事小情袁嬷嬷但凡能做主都不会到苏瑜面前张嘴,她来回话定是事情超出她的权限或是控制。

苏瑜跟着袁嬷嬷匆匆离开月溶院,一路上大概了解了些情况。

祥哥儿媳妇怀有身孕,又有袁嬷嬷照顾,这小两口住在一间单门独户的院中。

袁嬷嬷脚步轻快在前引路,苏瑜紧随其后。此时院门口围了不少人,袁嬷嬷驱散了些,纷纷让路给苏瑜等人。

苏瑜一脚迈进门槛,果真见到一个约莫四岁左右的男孩躺在炕上,祥哥儿媳妇给他盖着很厚的被子,那男孩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此时汗水涔涔,红得像煮熟的河虾。

“怎么烧得这样厉害?”苏瑜一见着这情形,脑袋里有些恍惚,似看到那一世昭姐儿发高热。近到床前,手尚未伸去碰额头就被热气给烘着了。

“昨儿后半夜有些低热,天刚亮的时候越来越烧得厉害。”祥哥儿媳妇只是怀着孩子,还没带孩子的经验,这会儿吓得浑身有些哆嗦。

苏瑜斜了袁嬷嬷一眼,示意她将祥哥儿媳妇带出去。

苏瑜伸手摸了男孩手脚,都很热,抬手就将盖在男孩身上的厚被子掀开一层,一边问祥哥儿,“喂什么药了吗?”

“没有,但奴才用酒给他擦过身子,奴才小时候奴才的阿娘就是这样给奴才退热的。”祥哥儿说话的声音在抖,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怪不得进来有一股子酒味儿,但这退热的方法极容易出事,她赶忙出声吩咐,“你赶紧进城一趟,去请回安堂的杜大夫出诊,叫个人跟你一起去打探打探谁家丢了孩子。”

“是是是,奴才这就去。”

祥哥儿跌跌撞撞跑出去。

“采玉,我记得去年外祖母给了我一瓶清热解毒的丸药,你快去找出来。”苏瑜边说边掀开被子,看清男孩身上穿着祥哥儿的粗布衫,抱起他就往月溶院去。

采玉用跑的回到月溶院,夏莲已将早饭准备好,“你忙忙慌慌干什么?姑娘哪里去了?不是说要好好吃顿早饭吗?”

“说你就知道吃还不承认,庄子里出了事你也不知道。”采玉瞪夏莲一眼,拉开抽柜找丸药。

“出事了?出什么事了?”夏莲边问边反应过来,“我听说昨夜祥哥儿拉了个孩子回来,也不知道是谁家的,是这事儿吗?”

采玉又白了她一眼,没功夫理她。听着外头脚步湍急,立即前往门口打帘。

夏莲见着苏瑜抱着个孩子入来,吓得捂住嘴。

“夏莲你手巧,去库里领了料子给这孩子做两身衣裳,赶紧。”苏瑜将孩子放到自己床上,拿出手帕为孩子擦汗。

夏莲点头如捣蒜,仔细目测完孩子的身量便出门去。

采玉将丸药递到苏瑜手里,又递来温水。

苏瑜扶住男孩将他的唇挤开塞进药去并喂了水,见孩子将药吞下才停止喂水。

扶孩子躺下时发觉他的手又凉了,扯来采玉叠好的被子严实的捂在孩子身上。

袁嬷嬷打外头进来,瞧着姑娘照顾幼童如此娴熟,心头十分诧然。

“采玉,去打盆凉水进来。”袁嬷嬷吩咐完,站到床前,“姑娘,我来看着你去吃早饭吧。”

苏瑜哪里还有胃口吃早饭?想那时昭姐儿生病,高烧反复三四日,她是没日没夜的守着,直到痊愈方才能安心。眼前这孩子情况不好,庄中又无大夫诊治,孩子可怜,勾起她无尽悲悯和思念,一时难过不已。

“嬷嬷,这孩子怕是着了风寒才发高热,咱们庄子宴塘边不是种着艾草和石菖蒲么?你赶紧让人去折些回来煮了水端过来。”

姑娘竟连此事都知晓?袁嬷嬷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浓了。

“好好,我这就吩咐下去。”

采玉端了水进来,拧干巾帕递给苏瑜,“这孩子烧成这样真可怜。”

“咱们遇到也是场缘分,尽力照顾吧。”苏瑜淡笑着,眼里竟是慈母般的温柔,如月光。

采玉脱口而出,“瞧姑娘这用心,竟像生养过似的。”

苏瑜脸上的淡笑一僵,她可不是生养过?

袁嬷嬷再次打帘入来,“已经吩咐下去了,婆子脚程快,等不了多久。”

苏瑜点点头,又问,“我看祥哥儿媳妇定着吓着了,她这身子可经不得吓。以防万一,你再遣人去把稳婆接来庄子上住着吧,别到时有个不测来不及。”

袁嬷嬷福了身,满心感慨,“倒是姑娘想得周到,奴婢这就派人去请稳婆,就安排在祥哥儿院里如何?”

“嗯,本就是为着他媳妇而来,住得近才好。”

晌午时候,天又开始连绵阴雨。

石菖蒲和艾草煮的水已经喂下小半碗,也不知是外祖母清热解毒的丸药起了作用还是前者煮的水起了作用,孩子的额头摸着已经不那么烫手了。

苏瑜稍稍宽了心。

袁嬷嬷低声说道:“姑娘,去歇歇吃些点心吧,早饭都没吃呢。”

苏瑜这会儿才想起自己都忘了饿了,“不吃了,一阵和午饭一起吃。”“姑娘和孙家老太太一个脾气,遇到事情总要等事情了了才能安心用饭。”

那得看什么事吧,若是事情有把握,再大再麻烦她也能吃得下睡得香。

“姑娘,姑娘,大夫来啦。”外头采玉叫出声。

袁嬷嬷忙去打帘让大夫进来。

杜大夫左肩挎着药箱,捋着山羊须进来。先是跟苏瑜例行客套两句,尔后坐下给孩子诊脉。这主家很大方,出的诊金极高,所以他诊得极为仔细。又随口问用过什么药,苏瑜便答了。杜大夫示意将丸药给他看看,看后又说:“这药难配,确是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山里多蚊虫,梧桐山庄地处山下,自然也逃不了蚊虫滋生。孙家老太太疼苏瑜,怕她夏日里不节制主动上山喂蚊虫,这才给她备了瓶清热解毒的丸药。

“小郎君是感染风寒所至发热,来前我询问了病况,用药大至正确便配下了,命人拿去三碗水煎至一碗水,一日三次,两日即可痊愈。”

“有劳杜大夫费心。”苏瑜客气还礼。

袁嬷嬷送杜大夫出门吩咐人给送回县里去,又吩咐下去煎药送来。

阴雨连绵了整日,天黑得老早。

前去县里打探谁家丢孩子的伙计回来,来不及吃口水便匆匆来回话。

“你确定么?”苏瑜疑惑得很,边问边看着夏莲为孩子换上新做好的衣裳。

那伙计恭敬立在门口,“奴才还去酒馆问了包打听,谁也没听说哪家孩子不见了。奴才也去了衙门口转悠,既无人报孩子失踪的案,县老爷也没审过有过孩子失踪的案子。”

那此子从何而来?

天上掉来的?

“你做事到周全,去账房多领一个月奉作赏。”

伙计高兴得忘了疲惫,忙谢恩下去不提。

“袁嬷嬷,你去趟祥哥儿那里,把这孩子穿来的衣裳给我拿来瞧瞧。”

袁嬷嬷会意过来苏瑜的意思,应了一声就办差去了。

“那衣裳有什么好看的,姑娘是觉得奴婢做得不合适么?”夏莲有些委屈,今早她得了令,可是一直忙得连饭都忘了吃。

“你想多了。”这个夏莲什么都好,就是在某些事情上太过敏感。

袁嬷嬷将孩子原来的衣裳拿来了,苏瑜拿在手里仔细翻看。这料子并非上河县周围时新,而是京中撷芸楼独有的绡丝缎,这种绡丝缎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极难着色,惟青蓝二色可着。大户人家的女眷并不喜,但稍有头面的爷们儿们却极为中爱。这绡丝缎中只需填添一层薄薄的丝绵,即可作为好动的幼童衣物,毕竟这绡丝缎穿在身上极为轻盈舒服,哪怕小孩子出汗也决不粘糊。

难道这孩子是京里来的?

喜欢宠嫁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宠嫁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