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第一闲人 > 第534章 送君千里

大唐第一闲人 第534章 送君千里

作者:萧玄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7:44:27 来源:书海阁

老而成精的萧嵩知道萧珪急着去干什么,所以他并未挽留,任由萧珪带着秦洪告辞而去。

郝廷玉见到秦洪这个形如农夫或者邻家大叔的汉子,觉得有些奇怪,便问萧珪:“先生,这位是萧老相公送给你的仆人吗?”

秦洪神色淡定无比,就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

萧珪说道:“郝廷玉,他叫秦洪,曾经是萧老相公麾下最好的斥侯。他有十八年军龄,策勋六转,是你的老前辈。”

郝廷玉吃了一惊,“策勋六转?!……这不可能吧!”

勋官,是大唐专门用来表彰“战斗英雄”的一种荣誉官衔,它一共有十二级,被称为“策勋十二转。”

最低级别的勋官是一转武骑尉。在战场上斩获军功获得这一级勋官的将士,视同从七品。意思就是,哪怕这是一位平民,他也可以享受到从七品官员的经济待遇,只是没有政治实权。这样的勋官退役回乡之后,除了能被尚武的大唐百姓所尊敬,还能得到官府分发的赏金与田产。这有点类似于现代的优秀军人转业之后,会有地方政府负责安排工作。

最高一级的勋官,是十二转的上柱国。能够达到这一层次的将士,肯定不会是平民。萧珪记得大唐的开国名将李靖,在平定江南、替大唐打下半壁江山之后,就曾经被朝廷封授为“上柱国”。

秦洪从军十八年,策勋六转视同从五品。这可以说是大唐的普通士兵所能达到的极致,几乎相当于现代军队里的一级军士长。这样的老兵绝对是一支军队里面的中流砥柱,真正当得起“兵王”二字。

郝廷玉当然知道“策勋六转”所代表的意义。所以,他的惊讶是发自内心的。

秦洪的反应却是相当平静,“小伙子,努力一点,你会比我做得更好。”

郝廷玉连忙对他抱拳而拜,非常的恭敬,“还望前辈,不吝赐教。”

“努力就好。”秦洪只说了这么一句。

萧珪面带微笑的看了他们两眼,挥了一下手,“走吧,回家。”

回到家中之后,郝廷玉连忙把他的七个兄弟都给叫了来,一同拜见秦洪这位军中老前辈。

秦洪和他们聊了几句,算是彼此认识过了。

郝廷玉等人都觉得,这个秦洪,表情总是平静淡然,言语一律波澜不惊,既无半点架子也无任何气场。怎么看,他都只是一位平常之极的临家大叔。

他们甚至开始怀疑,先生要这个人,有用么?

萧珪却相信,老爷子萧嵩肯定不会拿一个水货来忽悠自己。更重要的是,自己在秦洪的身上嗅到了一股,似曾相识的同类味道。这不仅让他感觉亲切,更让他对秦洪有了最初的认同与信任。

这天傍晚用过夕食之后,萧珪带着秦洪和郝廷玉两个人出了门,来到了李适之的府上。

看守李府大门的门吏认得萧珪。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的热情恭迎,而是拒他于门外,十分诚恳的叉手拜道:“萧先生,不应该来啊!”

“为何不该?”萧珪问道。

门吏满怀遗憾的叹息了一声,小声说道:“萧先生往这府里看一看,听一听,自然就能明白了。”

萧珪淡然一笑,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李大尹最爱饮酒,经常在家摆宴请客。每逢傍晚,他的府上总是高朋满座,美酒飘香。可今天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似乎一个客人都没有。”

门吏叹息不已,“世态炎凉,世态炎凉啊!”

“我要见大尹。”萧珪叉手一拜,“烦请兄台,代为通传。”

门吏皱了皱眉,说道:“萧先生,家主被贬出京城,是因犯下结党之罪。先生这时候前来拜访家主,就不怕授人以柄,惹祸上身吗?”

萧珪看着他,认真的说道:“我必须要见到大尹,就现在。兄台若不代为通传,我只好硬闯了。”

“哎……”门吏无奈的叹息了一声,弯腰叉手而拜,“萧先生,请吧!”

萧珪走进了李适之的家里,看到府里的人正在跑进跑出,好像是在忙着帮东西准备搬家。

客厅里没有见到李适之的人,门吏打听之后,将萧珪请到了书房。

李适之独自一人在此呆坐,身前没有摆酒,连个茶杯都没有。他只是那样,呆呆的坐着。

萧珪走了进去,李适之的眼睛明明看着他,却都没有反应过来。直到萧珪叉手拜了一礼,叫了一声“大尹”,他才幡然醒神。

“君逸,你怎么来了?”他似乎还很惊讶。

萧珪面带微笑的说道:“我来看看大尹。”

“快,快请坐。”

李适之立刻忙碌起来。他亲自动手给萧珪取来了坐蒲,摆好了几案,又拿来了一杯珍藏的好酒,说要与他对饮。

两人的杯子里刚刚满上酒,萧珪听到,隔壁传来了嘤嘤的女子哭泣之声。

“妇人无端哭闹,当真烦人得紧!”李适之有点恼火,想要起身去往隔壁训斥。

萧珪连忙将他拦住,“算了,大尹。算了。”李适之自嘲的笑了一笑,把门关了,过来和萧珪坐下一起饮酒。

两人也没怎么说话,先饮了三杯。

以前李适之曾在酒桌上对萧珪说过,只有美酒入肚,才能让他的三魂七魄整齐归位。

事实证明,他所言非虚。这三杯酒喝下来,李适之颓丧的精神总算是有所恢复。

“那是我夫人。”他主动说道,“刚一听说我要被贬到幽州去,她就开始哭,一直哭到现在,谁也劝她不住。”

萧珪说道:“幽州远在千里之外的北方。相比京城来讲,那里便是一个艰难苦寒之地。大尹携家带口而去,旅途艰辛再所难免。夫人心慈,担心大尹与家眷受苦,偶尔哭泣也是人之常情。”

李适之轻叹了一声,面带微笑的点头,“君逸,也就只有你,句句话都能说到李某的心坎里去。患难见真情啊,李某,算是看透了!”

“大尹不必抬高萧某。”萧珪笑了一笑,说道:“我只是一介布衣,就算有人想把党争的罪名安到我的头上,那也是无从说起。所以我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些当朝官员哪能像我一样,全无一丝顾忌呢?”

李适之笑了一笑,说道:“圣人的眼光,从来都不会错。萧君逸,就是这样的与众不同!”

萧珪笑了一笑举起酒杯来,“大尹,我们还是饮酒吧?”

李适之哈哈的笑,“好,干了!”

二人又连续对饮了三杯,一壶酒已经去了一半。

萧珪说道:“大尹走后,萧某再难寻到一位,千杯嫌少的酒友了。”

李适之满不在乎的笑了一笑,说道:“说实话,李某有些沮丧。但是李某,并不后悔。”

“我相信。”萧珪认真的点头。

李适之说道:“河南尹也好,幽州长史也罢,皆是孝忠圣人,护佑大唐百姓。李某去了幽州,自会踏踏实实的恪尽长史之职。其他的,什么也不多想。”

萧珪微微皱眉,心想李适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过于耿直,也有些单纯。此刻他可能还没有想到,就算他离开了朝廷中枢,这里依旧有人不肯放过他。

萧珪决定,先不跟他提起这一层,只是说道:“我听说,幽州节度使名叫张守珪。大尹与他相熟么?”

“不熟。”李适之摇了摇头,说道,“我只知道,去年张守珪大破契丹,将契丹首领屈剌与可突干的首级传檄京城,悬挂于天津桥之南。圣人大喜,在朝堂之上对张守珪大加赞赏,还准备召他进京当面封赏。想必用不了多久,张守珪就能成为大唐最为炙手可热的军帅。”

萧珪对于张守珪可是一点都不陌生。他曾经是老爷子萧嵩的部下,当年在与吐蕃的作战当中就屡立大功,是一位特别擅长作战的大唐名将。

与此同时,张守珪还特别懂得为官之道。京城里面有许多的朝廷大员,都和交情极好,其中就包括曾经担任宰相的萧嵩。

常言道,外官无京官不硬,京官无外官不富。张守珪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并能接替一代名将薛楚玉镇守北方,成为一员国之重将。除了他能征善战屡立功勋,还与他在京城之内有着过硬的背景关系,脱不了干系。

萧珪对李适之说道:“张守珪确实风头正劲。大尹被调去幽州担任他的副手长史,也是大有可为。我希望大尹能在幽州多出政绩,早日重回京师。”

“我已经不报这个指望了。”李适之摇了摇头,说道,“因为,我已令得圣人,彻底失望。”

萧珪心想,李适之的意思是,自己没有顺着皇帝和武惠妃的意思,表示支持他们立后,从而激怒了武惠妃,得罪了皇帝,这才导致他被贬官。

但事实,当真是如此吗?

萧珪对此,深表怀疑。

因为凭着自己对李隆基的各种了解来看,这个杀伐果断六亲不认的主,如果真是恨透了李适之,还会让他去和张守珪组队,到一个容易立下功勋的幽州,去做长史吗?

但是眼下,自己也拿不出什么证据来说服李适之。

因此,还不如不说。

萧珪举起一杯酒来,说道:“大尹,我也没有多余的话要讲了。此去幽州,多多保重;改日归来,我们再行把酒言欢!”

李适之轻吁了一口气,笑而点头,“好!——先来满饮此杯!”

稍后,萧珪辞别李适之,离开了他的家。

天已经黑了,三人牵着马慢慢的往回走。

郝廷玉说道:“先生,重阳阁与河南府之间一向关系紧密。现在河南府还在主持洛水防洪工程,这也与先生有着莫大关联。不知李大尹被调离京城之后,何人将会接任河南府大尹之职?”

萧珪摇了摇头,“不知道。”

郝廷玉见萧珪有些心不蔫,也就没再继续追问了。

过了片刻,萧珪说道:“我估计,可能会是少尹萧炅,接任大尹一职。”

郝廷玉说道:“萧炅好像是,先生的是族叔吧?”

萧珪点了点头,“是的。”

郝廷玉面露笑容,“那往后重阳阁,照例还是很好办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萧珪说道:“事情固然好办。只不过要花钱的地方,可能会比较多了。”

郝廷玉一愣,“难不成,萧炅是个贪……”

萧珪笑而不语。

郝廷玉叹息了一声,“哎,这么说来,还是李大尹好啊!”

秦洪走在旁边一直没有吭声,仿佛他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次日上午,洛阳城外,十里道亭驿。

李适之一家数十口人,十几辆车子,拉着长长的队伍走到了这里来。

萧珪和郝廷玉站在大路旁边,摆了一桌酒,在此专等李适之。

李适之得知此讯,连忙走下马车朝他迎了过来。

“君逸昨夜已经和我道别过了,今日,又何必再要多此一举?”李适之拱手而拜,情绪颇为激动。

萧珪拿起一杯酒递到他手上,面带微笑的说道:“大尹当日去往伊阳县救我性命的时候,怎的不嫌多此一举呢?”

“哎……”李适之低下头去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再又抬起头来认真的凝视萧珪的眼睛,说道:“君逸,什么都不用说了。你我干了这一杯,别后之路,各自珍重!”

萧珪轻吁了一口气,微笑点头,“大尹,珍重!”

二人饮下了这一杯酒。

李适之立刻放下酒杯转身就走,头也不回的登上了马车,队伍继续朝前行去。

萧珪站立于道旁,拱手相送。

直到,这家人的队伍消失在了视野之中。

郝廷玉在萧珪耳边,小声说道:“先生,方才我看到,李大尹似乎落泪了。”

萧珪轻吐了一口气,喃喃说道:“这位酒仙,乃是一位性情中人。一位很可爱的,性情中人。”

郝廷玉说道:“先生一大早的出了城来,就是为了给李大尹,敬上这一杯酒吗?”

“没错。”萧珪点头,说道:“昔日宾朋满座的李大尹,调任远州之时,竟然没有一个人前来相送。我不能让他离开京城的时候,心中只有失落与苍凉。因为他是一位好官,一个好人。”

喜欢大唐第一闲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唐第一闲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