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辽东雄狮 > 第四百二十四回 大搞敲诈

明末:辽东雄狮 第四百二十四回 大搞敲诈

作者:秋予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8:05:54 来源:书海阁

“你怎么回来的!”

虽然派养子办那么危险的事,陈新传也不是完全怕他当弃子。

要是真当弃子,他早回如水的江南,何必待在北方“苦寒”之地。

他原本是想请崔呈秀出面,向杨帅斡旋,释放养子。

但新君继位,老奸巨猾的崔呈秀敏锐的察觉到朝局大变,所以不肯在这时候得罪杨承应,就没有同意。

陈新传只好留下等着。

没想到等着等着,居然把养子等回来了。

“父亲,是一个叫‘巴哈纳’的杨承应亲兵放了孩儿。”

陈星魁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

“你,我真是被你气死!”

陈新传意识到养子上了恶当,“那总兵府防备严密,怎么会让一个亲兵轻而易举的把你带出来。”

“啊!”陈星魁也懵了。

话音刚落,福伯慌慌张张的进来。

“老爷,不好了!”

他急声道,“外面被杨帅的人马包围了,扬言要老爷把逃犯交出来。”

“什么?!”

陈星魁一屁股坐到地上,慌忙跪下,向陈新传哀求道:“父亲,救救孩儿。”

这伙军头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可不想再被活埋。

“儿子别慌,我出去应付他们。”

陈新传心里其实没底。

“老爷,杨承应贪财如命,看样子是故意设了圈套陷害老爷。”

关键时刻还是福伯这种老家丁可靠,“老爷想要保住少爷,不破费是不行的。”

陈新传闻言,眼睛猛地眯了起来。

破财免灾的道理,他还是懂得。

但是前番已经向崔呈秀行贿,自己手里已经没有多余的银子。要取,只能去江南。

以杨承应的性格,恐怕不会让他如愿。

“老爷,您手里还有粮食。也许他就是冲着粮食来的!”

福伯再出招。

粮食是一地的根本,金州镇自从生活稳定后,粮食产出量除闹灾的年份,基本上稳中有升。

为了囤积居奇、卖个高价钱,陈新传在金州镇的旅顺港有个大粮行。

这家粮行是报备过的,不然连经营都经营不下去。

陈新传叹了口气,只好表示这样办吧。

包围陈家的祖可法拿到想要的,立刻收队。

“大帅,那陈老头果然有钱,一下子给了咱们五千斤粮食。”

祖可法快步入内,向杨承应汇报此次收获。

“江南富商避税手段多得很,积攒下海量的财富,这点粮食不算什么。”

宁完我笑着说道。

他老早就盯上了以陈新传为首的一批江南富商,压榨这些人,只要不过头,就能获得不少的油水。

再者,这是礼尚往来,看他们下次还出不出歪主意。

“其实,绍兴师爷还是很有本事的。”

杨承应说道:“可惜北方地域太寒冷,他们住着不习惯。否则有这帮人精在,能做成很多事。”

“他们过于奸猾,稍不留意就往自己兜里捞。”

曾跟随公孙晟一道去过江南的耿仲裕,对这绍兴师爷非常不友好。

“好了,我们不说这些了。”

杨承应摆了摆手道:“眼下情况紧张,我们必须小心筹划,以确保全镇不饿死一个百姓。”

宁锦之战刚结束,杨承应就把注意力转移到恢复生产上。

但天不从人愿,整个天下都出现了极端天气情况。

先是他们开会的那段时间,雨一直下个不停,连绵不绝的大雨直接带来了洪灾。

好在当初抗旱时期留下来的设施和堤坝在,及时排洪,没酿成大的灾害。

然后,又是一场大旱。

到了七月份,地里的庄稼救都救不回来了。

唯一庆幸的是,家禽还有草之类的食物。

再厚的家底也经不住这么不折腾,杨承应赶紧在各地点设置卖粮点,通过实名制的方式发放粮食,维持基本的生活。

每一户按照自己的人口获得半月的口粮。

为了得到粮食,杨承应不仅对江南一带富商使出手段,还向李朝和倭国大量购粮。

“有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来自倭国和李朝的粮食太远,无法及时供应上。”

范文程说道:“不如请公主出面,从京城勋贵之家借粮食。”

勋贵家的粮仓堆积如山,却不肯发一粒米给百姓。

他们生怕百姓知道了会直接来“吃大户”,也怕朝廷知道了,会认为他们是贪官。

“这个办法虽好,就怕公主要不来那么多粮食。”

杨承应不敢肯定。

“事实上,京城勋贵之富庶远超大帅想象。”

宁完我笑着说道:“大帅不妨请公主出面试一试,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

“这么恐怖!”

杨承应决定试一试。

散会后,他来到后院对公主说起此事。

朱徽娴一听,当即道:“救民于水火是大功德一件,我即刻让府中管家将田庄所有收成送来金州镇。另外,我还向祖母请命,请为金州镇借粮食。”

说罢,她叫春娥端来文房四宝。当着杨承应的面,朱徽娴泼墨挥毫,写出一篇洋洋洒洒三千余字的信。

并让王永送到京师万府。

发放粮食的同时,三卫的标营出动,严厉打击走私粮食、囤积粮食的行为。

海面上,霹雳营全体出动,在盖州到大长山岛一线的海面上进行搜查,打击走私粮食的船只。

另外,还发动广大的群众,检举揭发走私粮食的行为。

边境上成立联防队,自发组织起来封锁边境,绝不让一粒粮食流到外地。

虽然能起到的效果有限,对于稳定金州镇的物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杨承应也凭借着这一系列举措,在全镇的声望抬上一个台阶。

就在这时,有个倒霉蛋主动请求归附。

这个倒霉蛋不是别人,正是鹿岛参将王绍勋。

“王参将在鹿岛过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要求投靠我?”杨承应好奇地问。

“那算什么好,现在连窝窝头都吃不到。”

王绍勋苦着脸,无奈地说道。

他这一路,看到大长山岛、旅顺港的繁华,以及沿途所见所闻,已经完全没脾气。

“既然你投靠我,我就把话提前说清楚。”

杨承应说道:“我这里一不养老弱病残的兵丁,二不允许私人武装,三不允许中饱私囊,你做得到我就同意你归附。”

“岂有此理,我们是来投奔你,不是来被你收编的。”

王绍勋的心腹大将段成,愤愤不平地说道。

喜欢明末:辽东雄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辽东雄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