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夫人的丧事办了三天,场面非常大,第三天才盖棺,抬去坟地里埋。
棺材抬到半路的时候,还要受各种人祭拜,此时最出众的祭拜人就是喊丧人。
喊丧人都是大嗓门,要求字正腔圆,吐字清晰,还要会各种祭拜仪式,比如什么三拜九叩,二十四拜之类的礼仪,这个时候,行路记的人要明白祭拜的人从那里跪拜,先事先铺好毯子,等祭拜的人完事之后,还要及时上前搀扶,再把毯子铺在下一步要跪的地方,祭拜时何时洒酒,何时举香,都要提前准备在手里,不等祭拜人索要,就要做在前面,这要是有一处失手,围观的人就会笑话这个村里的人不懂礼数,会让人笑话很久。
每当一个亲戚拜完了,喊丧的人就又会扯着嗓子喊谢,趴在灵堂后面哭丧的孝子贤孙就会磕头还礼,感谢祭拜的人对死者的拜祭,等所有的亲戚都拜完了,喊丧的人会提高嗓门儿,冲着围着的人山人海中人群喊还有落下的客人没,这个时候,死者平时的莫逆之交就会来祭拜一下,或者单独祭拜,或者三四个人组团,一起祭拜,当这些人都祭拜完了,出丧的压轴戏就来了,那就是八大金刚抬棺。
八大金刚就是八个年轻健壮小伙,农村差不多都这样儿,不过有一些地主财主家里有权有势的人家儿还有十二生肖抬棺,而今天刘夫人的丧事,则用的是二十四孝子抬棺。
刘夫人这么好的一个人,谁都想来给她抬棺,送她最后一程,祭拜结束之后,二十几个抬棺的小伙子刚把杠子放在肩头,就听棺材里砰砰有响声,这可把几个年轻胆小的抬棺者吓得扔了杠子就跑了,棺材自然就摔到了地上,其他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也都躲得远远的,只有刘夫人的儿子刘大和两个本家叔叔赶紧走过来,将耳朵贴进棺材旁听,听见里面还是砰砰砰直响。
刘大的一个叔叔仗着胆子问:你是嫂子吗?
只听微弱的声音从棺材里边儿传来:你是张兄弟吧,我是你嫂子,我这是在哪儿啊?怎么这么黑呀?
这时候亲戚朋友都围了过来,那个张兄弟怕刘夫人诈尸,又问起刘夫人的大名叫什么。
里面刘夫人说道:我大名叫刘翠花,快救救我,我喘不过气了。
张兄弟,这才相信刘夫人不是诈尸,赶紧招呼大家动手,嘎吱嘎吱的就把棺材盖给撬开了。
众人一挪走棺材盖,棺材里的刘夫人就坐了起来,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等回到家以后,家里人发现刘夫人的病全好了,身体比以前还要硬朗。
后来有人问起刘夫人,刘夫人说她在阴间逛了几天,阎王爷说她这辈子的善事还没做完,就让她回来了,刘夫人还讲起她在阴间去了一个叫牧羊城的地方,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个神医。
牧羊城是一个残破的古城,据说原来是古战场的一角,经过岁月剥蚀,如今已经残败不堪,成为游民懒汉乞丐的走穴。
刘夫人所说的那个神医名叫苏景阳,苏景阳每次从古城墙下走过,苏景阳的衣襟或腰间的药箱总被些脏手扯住, 苏景阳没办法, 只好撒点儿碎钱给他们,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
有一次,有个叫胡三的乞丐迟迟抓住苏景阳不肯放手,还把苏景阳拉到一边,然后跪地不起。
苏景阳赶紧搀扶起乞丐,客气的说道:胡三,你快起来,跪着也不是办法,你有事就说。
乞丐说道:苏大夫,你大仁大义,快到米铺救救他那三岁的小儿子吧。
苏景阳故意问道:人家米铺的儿子关你胡三什么事儿?
胡三吞吞吐吐的,摸了摸后脑勺儿,含糊的说道:总之你大仁大义,去救救他吧。
苏景阳也不想刁难乞丐,便答应了下来,没有回自家的药堂,而是前往米铺商人的家去了,
苏景阳一路上想解开乞丐胡三与米掌柜的关系,可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这一路走去,到地方时,已经是月挂树梢,万家灯火,苏景阳在米铺百米外,就听见松风林动,夹杂着夜郎啼哭声。
米铺上下正为那小儿子忙得不可开交,米夫人拿着一只拨浪鼓,直把上面的珠子甩掉了,这小儿子也没能看上一眼,依旧是啼哭不止。
米生见苏景阳不请自来,心里咯噔了一下,他问道:苏大夫,您医术高超,您看这如何是好?一到晚间,月亮出山,小儿就啼哭不止,可是天一亮,他就哭倦了,整个白天吃饱了就睡,睡足了,精神好,到了晚间继续哭。
苏景阳看见米夫人怀里乱动的小儿子天庭饱满,嘴阔耳大,面相俱佳,再看小儿子的食指,有个指甲盖发绿,苏景阳把这根手指头仔细看了看,便摇了摇头,从药箱里取出一根毛刺来。
米生担忧地问道:苏大夫,您这是做什么?
苏景阳一脸凝重的说道:这根是虎须,不是针,你家小儿指甲盖里寄生了吮指虫,昼伏夜出,需要把它刺出来。
苏景阳捏住小儿的手指,随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着指缝间一次,那发绿的指甲内便殷红如血,啼哭的小儿也止住了哭声。
苏景阳从米家告辞之后,月亮生在树梢,昏黄昏黄的,苏景阳扶着墙边走,头竟然有些昏沉沉的,苏景阳病了,他一直回忆在米家的情形,可是头脑已经一片空白,他回到家之后,赶紧翻找药箱,找来找去,却没找到那根虎须,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掉的。
苏景阳喝了米家的一杯梅茶,出门的时候头就开始昏了,苏景阳没有选择,只有去一个地方,那就是南山,可是他现在竟然半点儿力气也使不上了,苏景阳背着药篓,摸到古城墙边,向胡三招了下手,想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