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仙侠玄幻 > 赤心巡天 >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三里闻臭,万国传名(求月票)

第一百六十三章三里闻臭,万国传名

镜世台当初公布姜望有通魔之罪时。

绝大部分齐人当然是义愤填膺。

他们的国之天骄刚从污名中挣脱出来,洗刷了卖国嫌疑,转身就被扣上通魔的帽子……实在是太委屈了!

景国打压齐国天骄之心,简直昭然若揭。

很多人甚至觉得,早先加在姜望身上的卖国嫌疑,也是景国方面推动的舆论,为的就是把姜望这黄河魁首逼出齐国。

何以天下罪他?因为我之英雄,是敌之寇仇!

但也有一些“理智”的齐人,很有些“冷静”的看法。如曾写下雄文《功过论》,险些把姜望声名钉死的名儒尔奉明,就曾公开宣言——

“景虽强权已久,但于人族大义无所失。万古以来,诛魔除妖,丰勋累累。重玄遵亦是国之天骄,观河台上唯斗昭可敌,五府同耀,光照一时,天资不输姜青羊!通魔之名何以无染?持身正也!是谓泥沙俱下,长河犹清;粪腐堆沤,三里闻臭!自古以来,诛魔共约,未闻无罪而罪者。地狱无门,无涉乎?平等国,无涉乎?魔族,无涉乎?三过粪坑不染臭,古今未闻也!”

还举出了一些景国历史上刑杀本国通魔天骄的事例,证明景国在通魔一事上的公正,向来是对事不对人。

再举出历史上如秦国修士通魔,牧国修士通魔,也都有被擒拿到玉京山公审后刑决的例子,不曾听说过秦国、牧国抗议不公。

那些都是真真切切的通魔事件。

景国主导诛魔盟约,已是延续了很多年的古老传统。他们不会,也没有必要为一个姜望坏规矩。

姜望再天才,还能有世上最年轻的真人李一天才?

尔奉明劝国人不要自欺欺人,区区一个内府境的天骄,往后未必能成气候。有什么值得景国这样一个当世最强国针对的?

还说什么希望姜青羊不要逃避,不要妄图以舆论护身,应该好生面对问题。

一时鬼迷心窍,或许还有还转余地。一世执迷不改,才是自绝于天下。

又说齐人首先是人,他尔奉明忠齐君爱齐国,但首先是一个人,要站在人族的立场上。通魔是动摇人族根本的问题,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他很感谢姜望为齐国赢得的荣誉,可不会因此忽略通魔这样的原则问题。

还是那句话,功过不能相抵。

一时之间。

什么“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跟这么多脏事情搅在一起,姜望难道自己真的没有问题吗?”

什么“他要真的清白,就不会逃跑了。去玉京山公审,天下见证他的清白,难道不好吗?”

什么“仗着齐国的培养,获得一点微薄功劳,就想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保住他。哪有这种好事?魔族奸细也能保的吗?”

诸如此类言论,甚嚣尘上。

直到齐廷发出国书谴责景国,公开表态,又极其强硬地接连派出计昭南、师明珵、温延玉等人去接应姜望,国内的这些言论, 才暂时停止。

尔奉明也深锁庭院, 宣称闭门读书,倦于世事。

不少人觉得,他是对现实失望。

关于姜望的暗涌,其实从未停歇。

景国建立威信已经太久了,在很多时候,景国的宣声便是金科玉律。

在齐国,一直都有人埋怨,像师明珵、温延玉这样的国之柱石,不应该为一个洗不清嫌疑的姜望奔波。如计昭南这样的神临天骄,在万妖之门后建功才是正途。之后在星月原开始的战争,更全是姜望的责任……

直到这一天。

天下公认的顶级相师余北斗,亲自去法家圣地三刑宫举证。

三刑宫也公开表态,证明余北斗所言非虚。

景国镜世台宣传的所谓通魔之罪,根本从头到尾就不应该成立。

什么魔窟遗留气息,什么修为进展诡异,什么曾经练过邪法……

全都在镇封《灭情绝欲血魔功》一事上被颠覆了。

黄河魁首姜望,不仅没有通魔之罪,反倒是诛魔英雄。以内府之修为,参与镇封魔功之事,称得上大智大勇,可歌可泣!

要知道,杀魔易,杀魔功难。其间危险处,多少神临修士都避之不及!

就连余北斗这种身在当世最强真人之列的强者,也频频失手。

谁能说姜望不够勇敢?

这根子上的罪名洗清了,其它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姜望打破天府老人的记录,斗杀外楼人魔,成就青史第一内府,更是让天下沸腾,叫齐人引以为傲。

这是足以在修行历史上刻下丰碑的壮举。

王夷吾打破通天境的历史极限,都曾让军神姜梦熊赞叹不已,自谓后继有人。

姜望如今创造的是内府境的历史,对标的是天府老人那样的传奇,分量又岂是通天境的记录可比?

一时之间,举国称颂!

齐国国内那些践踏蔑污姜望的声音,忽然就全都沉寂了。

那些信誓旦旦姜望肯定有问题的人,个个闭门装死,好像从未开口说过话。

那些无名无姓的,悄然也就混了过去。但那些有名有姓、曾经激情引导舆论的人物,就没有那么容易被放过。

名儒尔奉明在东郊有一座风景极好的宅邸,院里的荷花池,被人倾入墨汁。

满池皆黑,池鱼皆死。

岸边有人留字:泥沙不能污清水,墨汁可乎?

其人在临淄的院子,大门被人趁夜泼了粪。

时人经过,掩鼻远避,笑曰——

“原来这就是三里闻臭。”

尔家人气急败坏地去巡检府报官,要求排查邻里街巷,把泼粪污门的人找到。

巡检府的捕头只回道:“天下恶尔君者何其多也,擦肩接踵亦何止三里远?巡检府实在无力排查。”

一时之间,“三里闻臭尔奉明”,遍传临淄。

……

……

姜望成名时, 成名于天下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