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仙侠玄幻 > 赤心巡天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未有一将不死而失土之强国

并不很广阔的东华阁里,蓄着恰到好处的暖意。

这里的每一缕风,每一种贴于肌肤的感受,都有专门的人打理。

不使帝君为任何无关紧要的事情分神,就是他们对大齐帝国最大的贡献。

齐天子坐着。

姜望躬身。

李正书安安静静地立在一旁,也不说话。

丘吉守在阁门外,远处并没有什么多余的声音。

连房里的灯光也是本分的,不敢有一丝摇曳……

这种等待的时候最适合用来修行。

姜望心中莫名其妙地想。

但毕竟也只是想想。

时间的意义在此刻很难度量。

不知过了多久,又一次翻页声后

“是年三月,太子射龙狐。

天子的声音像是从九天之上垂落,明明如此之近,却又如此之远。

姜望一瞬间反应过来,立即接道:“太祖以为不详,逐于青丘。

乃立商华。

勤苦书院大贤司马衡所编著的,是记载道历新启以来天下列国历史最为完备的一部史学巨著,是天下公认的信史。

司马衡周游天下,拜访各地旧址,溯古追今,搜集旧闻、秘史、历代名人的只言片语……

各国的史书、各地的地方志、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气候的变化,山河的变迁……这些全都是他的素材。

一定要在互相验证之后,得到可信的历史资料,方才落笔。

司马衡笔锋简练、精准,行文不偏不倚,几乎不表露任何个人的情感倾向。

如史刀凿海开篇的那一句话

“司马氏名衡者,鲁钝之人,唯观史而得自知。

无舟可渡,削刀凿海。

他说他这样的蠢人没有什么天生的才情,没有与生俱来的洞察和智慧,他只有遍览历史兴衰,才能够认识自己。

他说历史本身就是最真实的评价,他没有资格置喙前人。

他说他只是历史的记录者,而非评述者……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整部洋洋洒洒千万言,但那些弃置删减的文字,又何止千万字。

为这千万言所下的工夫,更何止亿万言!

他用长达三百年的时间,前后修订四十三次,方才成书。

此书一立,即成天下信史!

记录的历史自道历新启而始,至道历三九零零年而终。

国家兴衰,王侯将相,使天下人知古今事,人道洪流,尽涌其中。

根据司马衡的说法,此后每过一甲子,会再增补一次内容。

如今是道历三九二零年,所以道历三九零零年后的列国历史还未成书,不过他的门下弟子也早就开始搜集可信的相关资料。

全千万言,结成三百零七卷。

有的国家史料自成一卷,有的国家只能跟其它国家合订一卷。

而卷一至卷十,皆为!

那些一直屹立至如今,或者曾经煊赫一时的霸主国里,景略十卷,旸略六卷,秦略八卷,楚略九卷,牧略六卷,荆略七卷,齐略三卷……

齐天子所诵“是年三月,太子射龙狐。

”,正是卷二的内容。

而下一句,便是“太祖以为不详,逐于青丘。

乃立商华。

这一个部分,讲的是景太祖废立太子的历史。

姜望接得非常熟练,当然的确是下过苦功的。

“青羊子不要拘礼了。

”齐天子随口道:“坐着说话。

姜望心想,原来真的要抽查。

幸好自己背了……一部分。

转念又想,大齐天子还是很仁厚的,只考这么前的篇目……

他松了一口气,但这口气毕竟没有完全松开。

他直起身来,很端谨地道:“归齐已是休憩,得天子召见更是天幸。

臣站着说话就很好。

开玩笑呢,东华学士李正书都站着,他怎敢坐下?

这马屁拍得毕竟直白,天子毫无波澜,当然也没有继续赐座,只又问道:“你说说看,景太祖为何视之不详?”

姜望愣住了!

当初向您告假,离齐赴楚的时候,您只说要背书,没说要全盘理解啊!

我怎么知道景太祖为何视之不详?我又不能去问他!

为何?为何!司马衡也没有写呀!

当然这些话他是没胆子跟齐帝说的。

有心硬着头皮强行理解几句。

最后只是道:“臣鲁钝,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姜望拍马屁的时候,李正书皱了一下眉,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水平可言。

但这会鲁钝二字出口,他眼睛里却是有了一丝笑意。

司马衡在的开篇,也是以鲁钝之人自居。

这恰恰是一种对待历史的态度!

可以不懂,但不能装懂。

可以不解,但不能曲解。

世间治史者千千万,何以唯独司马衡编著出了天下信史?

答案正在书名中。

无非四字,“史刀凿海”!

在一尺一寸,在一笔一划,在实事求是。

不管姜望是有意还是无意,这鲁钝二字,用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再是巧妙不过。

李正书心中赞许,但默不作声。

只听得齐天子笑骂:“果是不敏、无智又少识!你读的什么书!”

姜望低头道:“臣惭愧,今后自当发奋!但臣少无良师,长无余暇,短时间内恐怕不能让陛下满意。

天子转头看向李正书:“你看看,现在说话还知道给自己留后门,这是鲁钝之人吗?朕看他十分狡猾!”

李正书笑道:“狡猾或者鲁钝,也都在帝君彀中!”

天子道:“你也是个狡猾的!”

这位‘玉郎君’只道:“李正书岂非王臣?”

天子用手指了指他,终是又笑了:“那你这个大狡猾,便教教这个小狡猾!”

齐天子与李正书之间的亲近,实在是非同一般。

难怪说东华学士近些年几乎是李正书一人的头衔,也难怪李正书明明并不掌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