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中国旅游攻略大全 > 第155章 太原市(28)

中国旅游攻略大全 第155章 太原市(28)

作者:作者屠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1 21:42:59 来源:23小说

13.开化寺,初名清凉若兰,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区西北17千米处的陈区镇舍利山腰上。这座古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开化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齐武平二年(571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开化寺历经了多次修葺和扩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金皇统元年(1141年),寺庙内建起了观音阁,此后的元明清各代,开化寺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缮和扩建。

寺庙坐北朝南,分为两进院落,主要由大悲阁(即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演法堂、延宾舍、维摩净室、观音阁、东西配殿及两庑等建筑组成。其中,大悲阁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为宋代建筑,东隅的观音阁为金代建筑,后院东配殿及东西角楼为元代建筑,其余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这些建筑不仅风格各异,而且充分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大雄宝殿是开化寺的主体建筑,也是寺庙中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它位于寺院的中心,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呈正方形,单檐歇山顶高大深远,给人一种端正严谨的感觉。殿内东、西、北三面存有精美的佛教壁画,这些壁画绘制于北宋元佑壬申年正月至绍圣丙子年九月间(1092—1096),以界画的形式表现了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制、复杂的空间和丰富的色彩与装饰,为诸多已消逝的北宋建筑做法保存了珍贵的形象资料。此外,大雄宝殿内还有梁架、斗拱等宋代建筑构件,上面留有精美的宋代彩绘图案,让人不禁为古人的精湛技艺而赞叹。

除了大雄宝殿外,开化寺内还有其他值得一看的建筑和景观。例如,寺庙的山门重檐歇山顶,坐落在城头上,左右为钟鼓楼,显得气势恢宏。观音阁则是寺庙内最高的建筑,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寺庙和周围的景色。此外,寺庙内还有墓道前惯用的石相生一对,为寺庙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总的来说,开化寺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古老的佛教文化,欣赏到精美的壁画和建筑构件,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寺庙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无论是对于佛教信徒还是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开化寺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14.长峪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以下是对长峪村的详细介绍:

①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长峪村位于昌平区西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与燕山交汇处的山口地带,因此得名“大风口”。这里地势峡长,海拔778米,环境优美,林木覆盖率达到95%以上。长峪村毗邻药乡国家森林公园,夏季最高气温29度,较市区低8-10度,负氧离子含量是市区的380倍,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②历史背景:

长峪城曾是明朝长城内侧的军事城堡,名为“长峪城”,是戍边将士居住的地方。在明朝时期,来自山西、陕西等地的将士在此戍边屯田,形成了这个村落。长峪城分为新城和旧城两部分,如今大部分城墙已坍塌不见,但新旧两个瓮城尚存。这里曾是抗击日寇的战场,南口战役期间,日寇在此遭到顽强抵抗,后来竟用飞机投下毒气弹,守军官兵全部壮烈殉国。因此,长峪城不仅是一座英雄的村庄,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③文化传承:

长峪村有着丰富的文化传承。这里有一位远近皆知的大孝子曹绍远,因千里寻父在清光绪五年受到清廷旌表嘉奖,赐“孝子”匾,建孝子坟。如今,村西山上有孝子亭和孝子碑,成为了村里的文化地标。此外,长峪村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如明代的城墙、瓮城、敌楼等,以及清代的山梆子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风景名胜:

长峪村毗邻药乡国家森林公园,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这里林果资源丰富,主要生产核桃、板栗、山楂、柿子等水果。每到秋季,果实累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此外,长峪城水库坝下的冰瀑景观也是一大特色,冬日里,流水潺潺的河溪凝结成洁白无瑕的“玉带”,在山涧舞动,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冰瀑画卷。

⑤旅游资源:

长峪村凭借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成为了京郊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古老的长城文化、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体验传统的农耕文化等。此外,长峪村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活动,如长城徒步、民俗体验、采摘节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总之,长峪村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的古村落,无论是对于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对于自然风光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15.不二寺,又称不二禅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黄寨镇首邑路社区首邑西路74号。该寺的历史非常悠久,始建于北汉乾佑九年(956年),随后在宋咸平六年(1003年)和金明昌六年(1195年)经历了重修。

不二寺的建筑风格独特,坐北朝南,建筑面积达到148平方米。园内进深各三间,采用单檐悬山顶的设计,上投简瓦,殿顶举架平缓。前桥设有廊,进深一间,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明向辟板门,次间设直棂窗,柴架为彻上明造。寺内的主要建筑包括大雄宝殿、三圣殿、乐台、山门殿、天王殿、钟鼓楼、东西配殿和僧房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