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老夫之名,居然还不让老夫为其作叙!”
荀子笑着摇了摇头,他倒想知道何人能给这说文作叙。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看完言晏为《说文解字》作的叙,荀子久久不语。
“言家不愧为儒家文学之首,老夫不如也!”荀子叹了口气。
周礼有六书,可是具体的六书并没有明确的说法,直到看到言晏写地叙,荀子也不得不承认,没有什么比这更适合为六书定义了。
“想不到言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
荀子倒不认为这是言晏自己总结出来,毕竟言晏太年轻了,哪怕是从娘胎开始就研究古今文字,也不可能有如此成就。
尤其是言晏在乐师和心学一道的成就太高,自然也就疏于其他方面。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这《说文解字》是言晏借助言家的总结进行了归纳汇总!
甚至更可能的是,这就是言家弄出来的,只不过为了将言晏推向更高的成就,而将《说文解字》的功劳推给了言晏。
这在百家来说并不罕见!
这叫造势,为弟子造势!
“罢了罢了,既然是言家为其造势,老夫还有什么能说的呢!”
荀子看完了整卷《说文解字》最终摇了摇头,虽然对一些字词的释义他有不一样的理解,但是并不代表说言晏的释义就是错的。
顶多就是他能再给《说文解字》继续作注,而不是去推翻。
而诸子百家、各国学者第一时间拿到《说文解字》之后,也都反应过来,这完全就是言家故意推出来给言晏造势的。
花花轿子人抬人。
没有人会去触这么眉头。
毕竟是一家给杰出弟子造势,其他家自然也都会给这个面子,这是百家默认的潜规则。
你今天去打断别人的造势,挑衅别人,下一次到你的时候,谁又会给你这么面子呢?
更何况,这《说文解字》很明显是言家数代人的心血造就,想要掀翻也很难做到。
于是百家对《说文解字》也一致给出了好评,甚至将之作为蒙学的必受课程。
“言家虽然没人来,但是给的礼不轻啊!”
荀子笑着说道。
言家人虽然对言晏不管不顾,但是真的就没管了吗?
荀子是不信的,不然这《说文解字》是怎么解释?
只能说言家为言晏大婚送的礼太重了!
“算了算了,言家必然已经做好其他准备了,老夫就好好主持这场婚礼和立后大典即可!”荀子也没有再多想管其他。
明显言家对言晏已经有了其他的安排,用不着自己再来给言晏撑腰了,自己就老实的当个司仪就好了。
try{mad1();} catch(ex){}
“三书六礼,聘书、请帖、礼书。”荀子找到了言晏问清楚了具体要邀请哪些人,聘礼和嫁妆又是什么。
“这就要问……阴阳家了!”言晏尴尬一笑。
严格意义上来说,少司命是被他拐跑的,根本没跟阴阳家打过招呼。
“……”荀子无奈,叹了口气,“算了,老夫自己去问问东皇太一和楚南公吧!”
“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荀子再次开口问着。
“……”言晏又是尴尬一笑,他也是头一次结婚啊,这些东西他也不熟啊。
“所谓纳彩就是男方向女方家求婚,带上一些礼物,其中雁是必不可少的,如羊、香草、鹿,取其吉祥,以寓祝颂之意;而以胶、漆、合欢铃、鸳鸯、凤凰等用来象征夫妇好合之意;或取各物的优点美德以激励劝勉夫妇,如蒲苇、卷柏、舍利兽、受福兽、鱼、雁、九子妇等。”
荀子继续解释着。
“哦,这些并州都不缺!”言晏笑着说道。
只要是荀子说的出的,就没有并州拿不出的。
“罢了罢了,老夫自己去找东皇太一和楚南公商量吧!”荀子对言晏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这就是一问三不知啊。
三书六礼除了纳征他无法决定,其他的他都能跟东皇太一和楚南公私下决定了。
至于为什么纳征他无法决定,因为那是并州要拿出的彩礼,这个他就不好越俎代庖了。
只是言晏不知道纳征需要什么,不代表麾下的将士和官员们不知道啊。
所以安期生、典庆等人主动找到了荀子,负责了纳征之事。
“你们来准备纳征?”荀子有些疑惑。
“君上大婚,作为并州之人,我们也该出力的!”安期生笑着说道。
“所以?”荀子觉得,这有可能是他这辈子主持的婚礼中最盛大的,彩礼最丰厚的一场了。
“南方铁木之八仙桌四张,金碗玉樽四台……”安期生数着他们能拿出的彩礼。
至于拿不出?
前线那些将士听说君上大婚之后,将整个草原都洗劫了一遍,而草原最喜欢的就是金银玉器,随便抢几個部落就出来。
“……”
“奢侈!”
荀子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将士要给君上送礼,他还能阻拦不成?
因此,楚南公和东皇太一看到这彩礼的时候也都疯了。
彩礼给的这么多,他们给的嫁妆也不能低啊!
所以……
“这是要卖了我们阴阳家啊!”东皇太一和楚南公仰头望天。
说好的并州很穷呢?
谁家穷得彩礼全都以金玉为最基础的啊!
“十里红妆吧!”东皇太一最终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