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还是慢了一步。
道家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他们针对的都是那些想要长生的高端客户。
普通人一日两餐都是奢求,谈什么长生。
因此,道家的客户无一不是王侯将相。
儒家同样如此。
一般家庭谁供养得起一个脱产学习者?
儒家执掌文字经义,文字知识又是权贵控制百姓的手段。
因此,儒家其实本身代表的就是权贵。
哪怕是墨家,弟子出身最为低贱,但是却也都是有一技之长的百工之人。
所以,诸子百家,其实没有一家是穷的。
伏念和颜路之所以奉命来拉拢李牧,根本目的就是因为李牧手中掌握的兵法战略知识。
一旦李牧著书立说,儒家为其养老。
等到李牧逝去,他的兵法也会留下两份,一份是李牧的后人,一份则是由儒家负责寻找合适的人选来传承。
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垄断知识传承。
真正想要让知识普及,在整个封建朝代,是不可能的,甚至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做到的。
能普及的知识其实也不过是相对而言的。
最精锐、核心、先进的知识,永远是掌握在上层手中。
普通人想要得到,唯一的途径就是变成权贵。
造纸术,言晏已经交易给了秦国,并州自己也掌握,可是到现在,经籍普及了吗?
并没有!
不是秦、并不愿意将知识传承下去,而是普通百姓根本无法培养起一个脱产学习者。
无论秦国、还是并州,都缺人口。
一旦一个中产家庭想要培养一個脱产学习者,那么他们就只能有一个子嗣,否则即便一个中产家庭,也根本无法供给数个子嗣。
造纸术一直都存在,蔡伦不过是改进了造纸术,让纸张变得廉价。
可是蔡伦是东汉人,然而即便到了民国,作为两广地方豪绅的陈总,幼年之时,同样也无法随意使用纸张,练习时同样是要用劣质的纸张用粥水来练习写字。
终究是生产力跟不上。
培养一个脱产学习者的消耗远远超出一个普通家庭的负担。
后世对秀才的概念就是,穷酸秀才。
那么什么是秀才?
古代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只有通过乡试者才能称为秀才。
以明朝为例,科举三年一届,乡试也按照各省人口比例录取,也只取一千余人。
足可见秀才之稀缺,然而就算是这样的人才,也要沦落到被称为穷酸。
是他们真的穷?
并不是,若不是为了学习,他们完全可以过得比任何百姓都好。
可是因为学习,他们很多人甚至是耗空了一村一族的资源。
所以才被称为穷酸。
明朝尚且如此,更何况说是两千年前的战国呢。
即便是后世来者的言晏,也很清楚,很多人为了上一个大学,同样需要贷款。
想要读研,读博,更不是一般家庭能支撑得起的。
所以,这也就诞生了一个词,历史的局限性。
不是当时的掌权者不想,而是社会生产力跟不上。
并州虽然在大肆推行乡校,可是能教授的也只是简单的识字罢了。
try{mad1();} catch(ex){}
想要获得更多的经义知识,那不是一般家庭能负担得起的。
笔墨纸砚,经籍教师,都是巨大的负担。
军功爵为什么说是普通人晋升的唯一渠道。
是因为只有军功达到了不更,才有资格成为一个脱产者,因为他们不需要再从事生产,不需要再缴纳税收,服役。
也只有成为不更之上的爵位,他们也才有足够的时间和钱财来学习。
而不更,在二十级军功爵中,也是第四级。
换算成军功的话,就意味着,他们要斩首五十!
二十级军功爵其实也可以分为四类,士、大夫、卿、侯。
不更则是士的天花板。
也就意味着,不到不更爵,其实士子也是需要服徭役、兵役的。
从士到大夫,就已经不仅仅是需要斩首,同样需要一场大胜的军功。
这不是谁能改变的,哪怕是言晏、嬴政都无法改变这种情况。
真正的知识传承都掌握在政权权贵和百家手中。
当年言晏离开虞山书院,能带走《易》,在后世看来是很普通的东西。
可是在这个时代,无异于毕业之时,师长们给你送了数亿的启动资金。
这也是为什么言晏很尊敬虞山书院的原因。
小圣贤庄想邀请李牧的原因也是如此。
只要李牧愿意去,他们可以给李牧提供一切生活辅助,甚至安排专人帮助李牧完成学说。
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投资。
不仅是得到了李牧的传承,更是增加了小圣贤庄的底蕴。
底蕴增加了,小圣贤庄在儒家的地位也会随之提高,在各国的话语权也会变重。
只可惜李牧选择了虞山书院。
所以,在得到李牧的意向后。
虞山书院在外的子弟,也第一时间传讯给了虞山书院。
虞山书院新任学监和祭酒甚至亲自出动,前来邯郸迎接李牧前往。
“将军还有什么不舍的吗?”虞山书院新任学监和祭酒亲自陪同着李牧返回了柏人老家。
李牧看着自己的宅院,人去楼空。
并州是真的为了他,将他整个家族都搬走了,也就是不能轻易迁坟,不然李牧毫不怀疑,言晏会下令连他们祖坟都给迁走。
“没了!”李牧回头摸了摸跟自己一起长大的庭院老树,然后摇了摇头。
新任祭酒和学监看着李牧的动作,对视了一眼。
祭酒陪着李牧坐上了南下虞山书院的马车。
“你们,将此地一砖一瓦全都小心取下,拆了。”
“还有,找几个花匠,将这棵杏树挖了,小心送回虞山书院。”
“本学监只有一个要求,所有东西原封不动的在虞山重建!”
学监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