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一百零六章 怼与舔(二合一大章)

周天子 第一百零六章 怼与舔(二合一大章)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傻子!

这绝对是个傻子!

不!

也许是太年轻了,不知道那吴起的故事。

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各位为何都是这般表情?”

姬定一边轻摇羽扇,目光左右扫着,是一脸好奇的样子。

昭阳他们皆是沉默不语,同时紧张的神情也缓和不少。

不怕你变法,就怕你不提。

只要你提变法,这事铁定要黄了,即便他们一句话不说。

姬定笑道:“是不是我令各位想到了吴起?”

屈易为呵呵道:“原来你知道吴起啊。”

“知道!知道!”

姬定连连点头,又道:“对于吴起变法失败,我是既觉得同情,但又觉得应该。”

屈易为听得有些好奇,同情他是能够理解的,但这个应该,着实让人费解,问道:“此话怎讲?”

姬定瞧了眼屈易为,笑道:“这里没有外人,那我也就直说了,不管各位承认与否,但各位心里应该非常清楚,吴起的变法是能够使得楚国变得更加强大,那么他的失败当然值得同情,毕竟他是希望楚国强大,但却又被楚人杀害。”

楚威王微微皱了下眉头,心中喟然一叹。

这显然是事实。

当时楚国在吴起变法之后,一跃成为一大强国,并且还击败了当时威吓八方的魏国,这谁也不能否认。

“但是。”

姬定话锋一转,道:“吴起之前乃是李悝的下属,而那商鞅也是深受李悝影响,可谓是秦楚变法,师出同门。

但楚国是楚国,楚国不是魏国,不是秦国,文明文化都大有不同,而吴起却希望将楚国变成秦国,变成魏国,那为何不直接让秦国或者魏国统一楚国,那不就结了吗,还有什么可争的。”

此话一出,昭阳他们脸上显得有些困惑。

听着好像有些道理,但仔细一想,好像又完全没有道理,为什么不是我楚国统一他们,文明文化只是竞争次要原因,领土才是主要原因。

高固问道:“也就是说,你的变法有所不同?”

“不是有所不同,而是大为不同。”

姬定道:“吴起变法一个关键法令,就是要废除贵族的世袭制,这在我看来,那是万万不可的。”

高固听得只想笑,这真是用最硬气的语气,说出最怂的话,这拍马屁的境界,他的确是自愧不如,笑着问道:“为何?”

姬定道:“敢问高令尹,在这楚国境内,谁更在乎楚国的兴亡?”

高固没有回答。

姬定又问道:“楚国灭亡,谁损失最大?”

高固兀自没有回答。

姬定继续问道:“人才是出自平民多,还是贵族多?”

高固始终没有回答。

姬定笑道:“我知道高令尹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在于谦虚,毕竟高令尹亦是贵族出身。

但是这三个答案是呼之欲出。

谁在乎楚王的兴亡,当然是楚国贵族。何解?原因是楚国若亡了,楚国的贵族损失最大,因为他们将再也不是贵族。而贵族家中人才出得最多,抛开天赋不说,这平民家的孩子,长大之后就得干农活,哪有功夫读书,贵族的孩子从小就培养,二者就不能相提并论。”

景翠、屈易为、昭阳听得是直点头。

越发觉得这小子不是那么的面目可憎。

很可爱!

会说你就多说亿点。

自进入战国以来,贵族就在不断地瓦解,人人变法,都是要废除贵族世袭,唯独姬定是反其道而行,是支持贵族世袭的。

十分难得啊!

高固反驳道:“魏国变法,使魏国称霸一时,秦国变法,令秦国国力大增,各国效仿,国力皆有所提升,你怎能说吴起变法是错的。”

姬定道:“楚国废除吴起变法,就因此衰败了吗?在坐的几位,如今可都是楚国的顶梁柱,他们中又有哪个不是出自贵族?”

景翠感动地瞧了眼姬定,我真是误会你了。

高固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要变法?”

姬定笑道:“试问谁不想变得更加强大,适才我也说了,胜利才是一切的基础,唯有变得更强大,才能够拥有无尽的胜利。”

景翠突然问道:“那你打算如何变法?”

楚威王瞄了眼景翠,嘴角微微抽搐了下,你这也太好哄了吧。

姬定道:“我的变法分上下二则,上则,强化贵族实力。”

楚威王神色虽然没有变,但是手指头却不由自主的动了下,原来你与吴起变法的不同是在这里,吴起是强化君主权力,你是要强化贵族权力。

嗯。

确实刚刚相反。

杀你的不可能是贵族,而是寡人啊!

昭阳偷偷瞄了一眼楚威王。

这同仇敌忾的气氛中出现了一丝诡异。

景翠已经被姬定带到沟里去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兴致盎然地问道:“如何强化贵族实力?”

姬定道:“之前我那三个问题已经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楚国灭亡,对贵族的伤害最大,故此贵族是最不希望见到楚国灭亡,同时贵族也是最希望楚国变得强大,贵族对于楚国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贵族出人才。

而之前高令尹也说明了吴起变法并非是错的,原因在于贵族也会出一些平庸之辈,如果这些平庸的贵族,凭借世袭的关系,出现在楚国的最高决策层内,然后又提出一些会昏庸的建议,可能就会导致楚国亡国。

要解决这个矛盾,其实很简单,就是确保贵族中最为优秀的人才,出现在楚国的最高决策层内。就如同在坐的各位一样,但是谁又敢保证,下一代也如各位一般出色,而这就是世袭制不确定性。”

高固好奇道:“这如何确保?”

姬定笑道:“让贵族中的天才从小得以锻炼,楚国地域广阔,但也有着许多荒无人烟的地方,同时也有着许多尚未控制的地方。

而这些地方,将是天才的施展之地,朝廷可以用律法得形式,规定但凡取得世袭高位的官职,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考验,比如说,开发出一片荒地,又比如说,管理好一片尚未控制的乡村。一步步来到这大殿里面。

如果你连一个小地方都管理不好,如何能够管理好偌大的国家,若是管理不好国家,受损失是所有的贵族,如果你能够做到,那为什么你不去证明。”

说到这里,他看向楚威王道:“大王,不管你是否拜我为相,您都得想办法激励贵族奋发图强,如果贵族**了,堕落了,国家也就亡了。”

高固听完之后,心中直叹,这小子还真是一个天才。

从昭阳他们都不出声,就可见一斑啊!

他们心里是认同的。

但其实姬定是要增加世袭的难度,不能再随便世袭就上位。

按理来说,昭阳肯定应该反对。

但是姬定这番话,有一个论点,令他们很动心。

姬定确实是增加了世袭高位的难度,但同时他也确保这高位必属贵族,只不过你得先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昭阳他们自然也是非常认同,你在自己的封邑里面,你吃喝玩乐随便你,但是你要进入国家决策圈,你就必须要对大家都负责,你的决策失误,可是损害大家的利益。

这个说法没有一点毛病。

楚国贵族与楚国,不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吗。

屈易为笑道:“既然如此的话,那你岂不是白走一趟,你非我楚国贵族出身,又怎能在我楚国位居高位。”

姬定笑道:“此言差矣,我来的恰到时候,如果变法,必须要我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不能多,但也不能少。”

屈易为问道:“此话怎讲?”

姬定道:“比如你们屈氏的一名勇士与昭氏的一名勇士决斗,该请谁来做判决,贵族之间相互联姻,相互也有矛盾,不管请谁,另一方可能都有些不服,这时候请一个外人来,与大家都没有关系,是不是最为公平的。

变法亦是如此,如果这变法由你们贵族来策划,就是你们制定出再好的政策,总有一方会不服,我乃外人,与各位又无怨无恩,由我来变法,自然最为公正得。”

屈易为沉吟不语。

的确,如果由他们屈氏来变法,昭氏和景氏肯定不服,你们屈氏来主导变法,证明你在我们之上,这当然是不行的。

但是姬定不同,姬定没有地位,没有身份,大家只会考虑变法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不会考虑到家族之间的地位和权力。

楚威王倒是没有对此表态,他只是问道:“下则呢?”

姬定道:“下则自然是关于楚国平民的,贵族只能确保决策不失误,但是完成决策的终究还是平民,不管是种田,还是打仗。

秦国因变法而国力强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迫使秦人都耕种土地,如今秦人就两个选择,要么打仗,要么耕地。

但那是因为关中有着现成的沃土,这一点楚国是难以效仿,楚国的土地都是需要开发的,如何开发土地,这是需要技术的,我的建议就是引入墨者。”

墨者?

景翠他们皆是用一种怪异地目光看着姬定。

这边推贵族,那边推墨者,这听着都觉得矛盾。

毕竟墨者尚贤,且都是穷苦大众,又反对不义之战,这个局怎么玩。

姬定瞧了他们一眼,笑道:“我知道各位对于墨者有着诸多怀疑,但也证明各位对于墨者并非是真正的了解,对于墨者也只有一个十分笼统的看法。”

年纪最大,且见多识广的高固便问道:“此话怎讲?”

姬定道:“天下墨者其实分好几派,而据我所知,其中宋国就有一支墨者追求墨学中的工技之术,志在帮助穷苦贫民。”

高固便道:“你指得可是那端木复所领导的墨者。”

“正是。”

姬定点点头,道:“高令尹知道端木复,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免得有人质疑我是在说谎。这一派墨者有两个优点,对于楚国而言,就是最完美的补充。”

屈易为问道:“哪两个优点?”

姬定笑道:“第一,工技之术。楚国疆土乃诸国之最,但目前所用之地,又是诸国之中最少得,故而拥有最辽阔土地得楚国,真实的实力并没有比其他国家强大多少。

而墨者的工技之术,与楚国的辽阔的疆域简直就是完美的契合,是能够将楚国的潜力给挖掘出来,各位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楚国国力提升十倍,那又是怎样得存在?。”

这一番话很好理解,而且听得是极其悦耳。

他们都是国家的领导者,自然也知道辽阔的疆域乃是楚国最大的资本,是其它诸侯国难以企及的。

姬定又继续言道:“可光有土地,光有工技,还是不行,还是需要平民劳动,若是惰性成风,再多的土地,再好的工技,也种不出一粒粮食来。而墨者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楚国而言,是十分必要的支持。”

沉默许久的昭阳突然道:“你不能光说墨者的优点,而不说墨者的缺点。”

姬定笑道:“大将军言之有理,但是二者相处,必然是要相互谦让,而不是一味得索取,如何吸引墨者来此,必须满足墨者的一些需求。

而我认为墨者最渴望的,就是实现心中信仰,如果能够帮助穷人致富,如果能够多劳多得,对于墨者而言,无疑也是一个满足。

而这恰恰也是楚国所需求的。”

昭阳问道:“这话又从何说起?”

姬定道:“我仔细分析过秦国的成功,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军功制,为何军功制能够令秦国取得成功,很简单,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任何一个国家想要长久,就必须给予平民一个上升的机会,否则的话,这个国家决不能长久,因为没有哪个平民在这种国家会有归属感。”

高固也好,屈易为也罢,听得是连连点头。

这绝对是警世之言。

饶是楚威王也不由得点点头,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姬定突然话锋一转,又道:“但是我之前已经说过,决策权必须握在大王与贵族手中,同时我也支持贵族世袭制,那么就不可能效仿秦法,在爵位上面,给予平民一个上升的机会。

既然权力无法赐予平民,那么唯有让平民在财富上有所追求,在这一点上,我们将会与墨者找到一个契合点。

财富可以让平民生活的更好,墨者是追求平民安居乐业,多劳多得,那么我们就有了合作的共识。至于墨者其它的追求,如果他们不能让平民过得更好,其它的多说无益,如果他们能够让平民过得幸福,那又有何需要改变呢。”

昭阳问道:“朝廷又该如何配合墨者,让平民过得更好?”

姬定道:“大将军问的非常好,其实这也是楚国独一无二的优势,就是楚国拥有许多的荒地,楚国地广人稀,可以给予平民足够土地,让他们去开垦,去耕种,去致富,对于贵族而言,更多的田地总比更多的荒地要好,毕竟平民也是需要交税的,这是从无变成一,平民赚得更多,朝廷和贵族也都因此得利。

除此之外,还可以发展工商业,耕种土地可以令老实、憨厚的平民通过努力致富,而工商业可以令聪明的平民在短时日内致富。

而贵族拥有先天优势,聪明的贵族即便在官途受阻,也可以通过工商业去统治平民。至于那些愚蠢的贵族,我的建议就是让他家待在,别出来丢人现眼,让人误以为贵族都不过一群酒囊饭袋,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变法之人,就冲着贵族去,因为太多无能的贵族,败坏了贵族的名声。”

这最后一句话,又昭阳、景翠他们是侧目相对。

但他们也没说什么。

总不能说,我就得让那些愚蠢的贵族出来丢人现眼。

楚威王突然开口道:“这就是你的变法?”

姬定笑道:“这就是我来楚国的原因,当今天下,唯有秦、齐、楚三国最有可能成为中原的霸主。而我选择楚国,是因为秦国与齐国的潜力都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了,即便我去了,也不能尽显我的才能,唯有楚国还蕴含着无尽的潜力,我的才能将会因此施展的淋漓尽致,我能够令楚国变得无比强大,变得纵使中原诸侯联合,也不是楚国的对手。”

吹得真是太好了。楚威王怕自己动心,等姬定说完之后,便挥手道:“你先下去吧。”

姬定只是微微颔首,便转身昂首大步走了出去。

这臭小子!楚威王看着姬定那傲慢的翘臀,不免暗骂一声,随即又左右看了看,问道:“你们以为此人如何?”

方才叫嚣最大的景翠,此时显得有些犹豫不决,这小子的变法,听着好像确实不错,既确保了能够提升国力,又不会动贵族的蛋糕,不免看向昭阳。

昭阳反问道:“大王,方才他说已经跟大王说了,有扭转当前局势的妙策。”

楚威王点点头,又让人将那面屏风抬上来,然后又将姬定的合纵连横之策,跟昭阳等人讲述了一遍。

昭阳、景翠、屈易为三人听罢,不免面面相觑。

在绝对实力面前,也不能睁着眼说瞎话啊!

屈易为道:“如此看来,此人的确是少见的天才,但是他到底寸功未立,便让他成为我楚国的令尹,这......这恐怕会引起许多人的不服。”

楚威王道:“寡人自然不会让他当令尹,寡人现在想知道,是否可以重用此人?”

楚国的国情就是,大王认同只是一个关键因素,关键还得这些大贵族都认同,如此才能够重用一个外臣,如果他们都不认同,楚王虽有权力强行拜他为令尹,结果也只会适得其反,原因很简单,令尹掌管国家至高权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下面得人都不听,你还没有办法惩罚他们,那就不如不用。

楚威王是深谙此道,故此他一直都在培养昭阳,因为昭阳有才能,且可以服众,哪里知道这半道上又杀出一个卫人周济。

昭阳、景翠、屈易为用眼神交流一番,然后同时点点头。

不可否认,此人确实怀有大才,且此人非常有B数,还知道维护的贵族利益,基于这个两点,以及目前楚国的局势,还是值得一用的。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如今楚威王心里又开始动摇了。

这小子说了一大通,全都是说如何维护贵族的利益。

我大王就是个摆设么?

楚威王没有当场决定给予姬定什么官职,只是点了点头,而在当晚,楚威王便单独召见姬定。

殿中就二人,姬定与楚威王对席跪坐。

楚威王开口问道:“我听说你回去之后,就吩咐下人晚点做饭,这是为何?”

姬定笑道:“因为我知道大王今晚会召见我,晚点吃饭,就不至于在与大王议事时,腹中饥饿,影响状态。”

楚威王笑道:“你就没有猜到寡人也许会设宴招待你。”

“事实是没有。”

姬定瞟了眼面前空无一物的桌面。

楚威王又问道:“那你说寡人为何召见你?”

姬定道:“因为王与贵族也是有矛盾的。”

楚威王道:“既然你心里明白,为何还要那么说,你认为寡人还敢重用你吗?”

姬定笑道:“既然大王心里这么清楚,为什么大王不提出变法,削弱贵族的权力?”

楚威王没有做声。

姬定道:“我是来当相邦的,而不是来千里送人头的,我知道在楚国得罪贵族,那会是什么下场,大王自己都不敢说的话,就不能指望我来说,我若成为相邦,必然会维护贵族的利益。”

楚威王沉眉问道:“那寡人的利益呢?”

姬定笑道:“我自然是维护了大王的利益为先。”

楚威王问道:“寡人怎么没有看出来?”

姬定笑道:“毕竟我也为贵族世袭制定了一条规则,这不就是加强大王的权力么。

虽然我所做并不多,但是我以为目前还不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时候,目前楚国需要团结一心,需要同仇敌忾,去对付中原各国,等到一统华夏大地,再来讨论问题,要更为合适。”

楚威王问道:“难道你就不知道三家分晋的故事吗?”

姬定点点头道:“这我当然知道,但那只是因为晋国没有启用一个非贵族出身的人才为相。”

楚威王听得双目一睁,旋即哈哈大笑起来,道:“你的口才不在张仪之下啊!”

这个回答实在是太妙了。

姬定道:“但我的能力却远胜于张仪,张仪加上商鞅差不多可以与我匹配,因为我还会变法改革,治理国家。”

“你......!”

对于姬定的狂妄,楚威王都有些无语了,神色一变,神情严肃道:“寡人可以赐予你楚国相印,将外事交予你处理,但还不能拜你为令尹,毕竟你寸功未立,直接成为令尹,是难以服众,如果你能够帮助我国扭转当下的局势,相信你能够令大多数人服你,故此暂时寡人只能拜你为客卿。”

姬定点头道:“合理。”

楚威王一愣,笑道:“寡人还以为你会继续争取令尹一职。”

姬定道:“首先,大王到底赐予了我相印,其次,大王的这番安排,也非常合我之意,毕竟突然让我处理偌大国家的政务,我也有可能处理不过来,但是天下大势,我是了如指掌,我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可以很快的增加我在楚国的功绩,同时也给予我与大将军他们一个磨合的机会。”

楚威王沉吟少许,道:“这人若是过于摆弄自己的才智,也会招来祸端的。”

姬定却道:“我这么年轻,血气方刚,必然是要锋芒毕露,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何惧哉?”

楚威王听得哈哈一笑:“真是好一句,有何惧哉?不错,如果你不是这性子,只怕你也不可能成为我楚国的客卿。”

说着,他站起身来,主动来到姬定身前。

姬定也站起身来。

楚威王是神情庄重地向姬定行得一礼,又从腰间取下一块令牌,双手奉上。

而姬定结果令牌来,旋即毕恭毕敬地回敬一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