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怀鬼胎(二合一大章)

周天子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怀鬼胎(二合一大章)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对于苏秦的到来,姬定并没有感到任何意外,心里也知道他此行的目的,于是他在自己的小书房接见了苏秦。

“苏秦见过楚相。”

苏秦见到姬定,是恭恭敬敬行得一礼。

这姬定可是他的救命恩人啊!

姬定笑问道:“先生最近过得怎么样?”

苏秦忙道:“多亏当初楚相点醒苏秦,苏秦才有今日,楚相的大恩大德,苏秦将会铭记于心。”

姬定呵呵道:“那也得你自己有本事,但不知先生下一步有何打算?”

苏秦愣了下,心知姬定已经猜出他所想,于是拱手道:“还望楚相能够再指点苏秦一二。”

他可不是奉姬舒之命而来,姬舒若要见姬定的话,也不需要派苏秦来跑一趟,那多生分啊!

苏秦是为自己而来,他的野心可不仅仅是在一个小国当大夫,他希望能够跟姬定一样,去到更大的平台上面。

而这郑国确实没啥发挥空间。

之前他其实并没有尽全力,就是因为他在为以后做打算,他不愿意过多得罪这些相邦。

只不过他是姬定介绍来的,再加上姬定如今是楚相,故此他觉得有必要跟姬定交代一下。

姬定道:“燕国。”

苏秦错愕道:“燕国。”

姬定笑道:“先生以为我会说齐国?”

“......!”

苏秦尴尬一笑,显然是默认了。

姬定道:“齐国确实比燕国好,但是如今齐国人才济济,先生若去的话,要面对很多人的竞争。而燕国不同,燕国面对如今风云变幻的局势,是非常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先生若去燕国,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另外,楚国在最南边,燕国在最北边,楚国的实力虽然不俗,但也难以干预到燕国,我还是希望有个人能够帮我掌控燕国。”

苏秦微微皱眉,显得有些犹豫。

姬定这番话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对于你而言,燕国比齐国好;关键是这第二个意思,就是你去燕国,对我好,换而言之,你是我的人。

姬定也不着急,端起茶杯,浅饮香茗。

过得好一会儿,苏秦拱手道:“多谢楚相赐教,但是我与燕国并无来往,我如何能够在燕国站住脚。”

姬定将茶杯一放,笑道:“这你放心,过不了多久,我就会给你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让各国相邦都注意到你的才华。”

苏秦心中一喜,拱手道:“多谢楚相照顾。”

姬定笑着点点头,突然又问道:“先生怎么不问我当初为何推荐你去公主那里?”

苏秦一怔,看着姬定,默不作声。

之前他心里已经隐隐猜到,这场内乱,多半是姬定和公主在背后操纵的。

姬定笑道:“不瞒你说,我其实什么都没有做,路都是他们自己选得。”

苏秦沉吟道:“楚相只是猜中他们的选择。”

姬定摇头笑道:“我只是给予他们很多个选择。”说到这里,他稍稍顿了下,道:“公主那边,我会去帮你解释的。”

苏秦回过神来,拱手道:“多谢楚相。”

但内心却生出一丝惧怕来,因为姬定如今可也给予了他很多选择啊!

这不能乱选,否则的话,那卫侯可就是前车之鉴啊!

......

这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濮阳的国人可不知道那会议上各国相邦的明争暗斗,他们就只是看一个热闹,看最表面的东西。

他们见到不少相邦都不愿意去见郑氏,来到濮阳,也是以齐相为主,但凡来到这里,都是先拜会齐相,而不理会郑氏。

这令卫人觉得羞于见人,太丢人了,我们才是濮阳的主人,若是卫侯在此,再不济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也将怒火都倾泻在郑氏身上。

认为是郑氏让他们卫人受辱。

再加上殷顺且、富术他们之前也是带头反对郑氏,导致民间事非常反对郑氏的,就连那些墨者都不太敢出声。

不管怎么说,这女人当政到底是一大禁忌啊!

然而,当周先生就是楚相的消息传开之后,卫人不禁是精神大振,喜出望外,可真是天不亡我卫国,毕竟谁人都知道,周先生可是非常忠于卫国的。

周先生此番回来一定是为卫侯报仇来的。

可随后又得知周先生是坚决支持郑氏。

这令国人们有些雾里看花。

周先生不是忠于卫侯吗?

怎么会支持郑氏。

这......!

而那殷顺且、富术赶紧出面帮助周先生向大家解释,周先生之所以选择支持郑氏,那完全是为了我们卫人。

同时从侧面提醒国人们,当时卫侯可是抛弃了我们。

基于周先生在濮阳的威望,以及周先生现在的地位,再加上殷顺且、富术他们帮着解释,大家也纷纷愿意追随周先生,支持郑氏。

然而,他们这一闹,张仪哪里还需要派人去调查,就在街上随便找一个酒舍一坐,绝对能够将姬定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那真是不要太轻松啊!

故此不到一日,魏章就将姬定的底细调查的一清二楚。

在得知姬定底细之后,张仪不禁自言自语道:“看来这小子真是不容易对付啊!”

魏章好奇道:“可我看这小子来头并不大,为何主公会恁地认为?”

张仪苦笑道:“正是因为此人来头不大,却能够在如此年纪,就得到楚王的赏识,这足以证明其是有真本事,而不是虚有其名,若他是楚国贵族出身,那我们反而不用担忧。”

魏章兀自不太认同,毕竟姬定太过年轻,给予一点点重视便行,但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张仪笑道:“那倒也不至于改变我们的计划,反正我们目前也不奢望能够改善与楚国的关系,不过从楚相和齐相的态度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缓和不少,那么我们更得坚持我们的称王计划,以此来离间他们的关系,只要中原打起来,那对于我们就最为有利。”

.....

.....

“如此说来,这周济与大梁还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邹忌问道。

他面前的门客回答道:“应该是的,根据消息来看,周济曾为那卫侯去过一趟大梁,并且成功游说了大梁停止出兵卫国,但是他们之间究竟有多密切的关系,暂时还无从得知,大梁许多大臣都还不知道周济的存在。”

邹忌点点头,道:“如果这一切是真的话,那么魏国极有可能已经背叛秦国,而是想要与楚国结盟。”

那门客道:“如果魏国与楚国暗中勾结,这对于我们齐国也非常不利啊!”

邹忌点点头道:“故此我们还得与秦国继续保持很好的关系,可不能闹得太僵。”

正当这时,一人走了进来,道:“启禀主公,中山国相邦司马赒求见。”

那门客立刻道:“据说赵国还在与中山国、燕国交战,这司马赒定是来向我们求援的。”

邹忌点点头,道:“请他进来吧。”

“是。”

过得一会儿,那司马赒便入得屋内,寒暄两句之后,便急不可耐地表示希望齐国能够援助中山国,抵抗赵国的入侵。

在别人眼中,是赵燕之战,但几乎所有的战争就在中山国进行,中山国迫切希望能够停战,中山国对于此次相邦会议,也是充满着期待啊!

而一直以来,齐国都在支持中山国,只不过与赵国关系好的时候,就暗中支持,与赵国关系不好时,那就直接出兵支持。

双方是有着传统盟友的关系,司马赒自然也就不需要拐弯抹角。

邹忌很为难道:“如今我们齐国与赵国是盟友,如何能够支持你们。”

司马赒道:“如果赵国吞并我们中山国,那么也将会威胁到齐国,近年来,赵国四处攻伐,其野心不小啊!”

邹忌想了想,道:“你去找燕相,让他去求助秦相。”

司马赒迟疑片刻,道:“若求助秦相的话,一旦秦相答应,那么秦国必然会选择出兵攻伐赵国,而贵国与赵国又是盟友,岂不是让我国与贵国为敌,我们中山国从未想过与贵国为敌啊。”

中山国心里非常清楚,目前而言,在诸侯国之间,唯有齐国是最值得信来,虽然目前是燕国一直在保护着中山国,但是中山国心里清楚的很,燕国也想吞掉中山国,但不管赵国或者燕国,吞并中山国,都是齐国不愿意见到的。

故此齐国是最为可靠的。

邹忌笑道:“秦国若想出兵,早就出兵了,岂会等到今日,燕相去找秦相,秦相必会来找我,我才好出面调解赵国与你们的关系,如今你们与燕国共同对抗赵国,我齐国怎能直接出面帮助你们。”

司马赒恍然大悟,拱手致谢后,便离开了。

然后他马上去找到燕相子之,让他去求助秦相张仪,这燕国与秦国的关系一直不错,此次大战也是结为盟友。

就算司马赒不去求助子之,子之也打算去求助张仪。

而当燕相子之找到张仪求助时,张仪是二话不说,就立刻答应下来,并且表示,他将会去找齐相谈判,如果谈判破裂,秦国必然发兵进攻赵国,以解燕国之急。

秦国是非常看重与燕国的关系,因为燕国刚好在齐国与赵国的中间,拉拢燕国,同时能够牵制齐国和赵国,一石二鸟,而同时燕国暂时与秦国没有半点利益冲突。

在张仪来之前,嬴驷也交代过,一定要维护好与燕国的关系。

在得到张仪的保证之后,子之自然是非常开心。张仪顺势向子之推销自己的称王计划,我们一起携手称王,不然的话,齐王总是比你们国君高一个等级,这你受得了吗。

子之是喜出望外,这可真是双喜临门,谁不想称王,但燕国若是独自称王,显然实力不够,要是有秦国牵头的话,那就没啥可怕的,是立刻答应了下来。

而与此同时,公仲侈也在与惠施商议称王一事。

“称王?”

惠施诧异地看着公仲侈,浑浊的眸子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公仲侈道:“秦相已经明确表态,秦君一定会称王,如今我们三国结为联盟,你们两个都是王,而我主却是侯爵,魏相认为这合适吗?如果秦君称王,我主也必然要称王,我希望魏王也能够支持我们。”

惠施沉思半响,点头道:“韩相言之有理,如果韩君要称王,那我们大王一定是第一个支持韩君的。”

公仲侈面色一喜,道:“要不我们借此机会互相称王。”

惠施点头笑道:“这还用说吗!”

“那就这么说定了。”

“一言为定。”

等到公仲侈告辞之后,惠施身边的谋士便道:“主公为何答应韩相,他们韩国凭什么与我们大梁平起平坐,大王也不会答应的。”

惠施苦笑一声道:“当今天下,诸侯中称王者,唯有我主,齐王和楚王,而齐国和楚国实力强大,无须惧怕什么。但是我魏国实力已经是大不如前,别说秦国,就连赵国都要强于我们,故此这王号顶着头上,那就等于是在自己头上竖了一靶子,招惹别人来打我们,但如果大家都称王,这个问题就将不存在。”

那谋士道:“可是齐楚肯定不会答应的。”

这称王的背后都是硬实力,如果是三十年前,魏国绝逼不会同意的,韩国、赵国凭什么跟我们大梁平起平坐。

但如今魏国实力大不如前,要还独自顶着一个王号,赵国、燕国、韩国都会不服气。

同理而言,如今齐国和楚国乃是大国,秦君要称王,那他们没有办法,就好比这回姬定游说楚王承认齐王,那也只是因为齐国的实力,但小小韩国也敢称王,楚王和齐王能答应吗?

惠施呵呵道:“那就由他们去反对,他们若与韩赵关系太好,也不利于我们啊!”

可见国与国的联盟,与义气无关,纯粹就是利益,在称王一事上面,惠施认为选择支持秦国更有利于自己,那他当然会选择支持秦国。

秦楚之争,他觉得楚国对自己有利,那就选择楚国。

齐国当然也一样,齐国如今与赵国关系非常好,但是涉及到中山国,齐国就不会跟赵国讲感情,必然选择与秦国站在一起。

那边张仪也知道齐国是肯定不想赵国吞并中山国的,他们犯不着出兵,他就跑去找邹忌谈论中山国一事。

“齐相也知道,此番燕赵之争,皆因我国而起,我国也不会放弃燕国的,如果赵国还是不肯罢兵的话,那我们秦国只能出兵赵国。”

说到这里,张仪叹了口气,道:“但是我国知道贵国与赵国有盟约,我国又不想与贵国为敌,以免让楚国从中得利。”

邹忌明知故问道:“那秦相认为这事该怎么办?”

张仪就道:“由我们出面,调解燕赵之争。”

邹忌思索一会儿,笑道:“秦相,你这可就有些欺人太甚,你为了你的盟友出头,这我能够理解,但是你也不能让我迫使我的盟友缩头啊!”

张仪问道:“齐相认为该当如何?”

邹忌道:“赵国与燕国之争,乃是因为燕国先拉拢中山国的,只要他们结盟,赵国就不可能停止攻伐燕国,这是燕国的错,凭什么让赵国退让,如果要停战,首先一点,燕国必须解除与中山国的盟约,不能再干预中山国事务,如此我才能够说服赵国罢兵。”

张仪早有预料,他们心里其实都有数,秦国不想赵国太强大,而齐国更加不想赵国和燕国太强大。

大家是心照不宣。

张仪突然又道:“关于楚相的来历,想必齐相也知道了吧。”

邹忌不露声色地点点头。

张仪道:“这位楚相与大梁的关系可不浅,如果楚国与魏国结盟,对我们秦国和贵国都不是什么好事,我以为我们两国在对抗楚国这个问题上,应该携手进退。”

邹忌叹道:“要说不担心,那也是骗人的,但是我主更希望以和为贵,这也是为什么我主要召开此次相邦会议,这能不打还是不打得好啊!”

这只老狐狸!张仪心里暗骂一句,嘴上却笑道:“那是!那是!能不打还是不打得好。”

目前楚相的态度那么明确,就是要对付秦国,齐国自然不愿意与秦国结盟,但是邹忌认为完全拒绝对齐国也不利,这能不打还是不打得好,换而言之,就是打起来,那我们再商量。

不得不说,由于秦楚交恶,齐国真是游刃有余。

但是对于北方战事,二国是达成共识。

于是二人又将赵相大戊午找来。

张仪主动表示不想与赵国为敌,但赵国如果不愿意罢兵得话,那秦国就只能出兵支援燕国。

大戊午的态度非常强势,你秦人少来这一套,表示我们赵国绝不退让。

可一旁的邹忌却是委婉地表示我们齐国如今又要防备魏国,又要防备楚国,实在是无力再与秦燕作战啊。

言下之意,我们齐国希望北方能够停战。

能不打还是不打得好。

大戊午突然醒悟过来,这两个人只怕早已狼狈为奸,其目的就是要阻止赵国吞并中山国。

其实赵国心里一直都非常清楚,齐国是最不愿意见到赵国或者燕国吞并中山国,当初魏国吞并中山国,齐国也是二话不说出兵与魏交战。

但问题是他双拳难敌四手,那赵肃侯再勇猛,可也不敢同时与秦齐开战。

是疯了吗。

面对两大强国的胁迫,大戊午也只能暂时答应罢兵,但同时他要求燕国必须与中山国解除盟约关系。

张仪是装模作样,表示自己无权决定,于是又将燕相、中山相找来一块谈。

在秦国和齐国两大强国的撮合下,燕国和中山国答应解除盟约,而同时赵国也答应罢兵休战。

这其中得利的自然是秦国与齐国,其次则是中山国,中山国毕竟得到了秦国与齐国的支持,这可比燕国的支持更稳,那么受伤的当然是燕国与赵国,尤其是赵国。

燕国的话,目前实力还是不如赵国,相比较起来,赵国吞并中山国是更有可能。

而如今赵肃侯正准备将重心转移到北方,认真对付中山国和燕国,结果秦齐这一脚插进来,赵国不就只能去打胡人了么。

对此,大戊午心里是非常愤怒,越想越生气,欺负人么,于是在会议结束之后,他连住所都不回,就直奔周宅而去。

“赵相?”

姬定得知赵相求见,不禁与司马昭鱼对视了一眼。

司马昭鱼道:“目前唯一还未停战的就只有赵国与燕国、中山国。”

姬定笑呵呵道:“而齐国是肯定不会帮助赵国吞并中山国的。”

司马昭鱼道:“秦国肯定也不愿意见到燕国被赵国削弱。”

“他就是我们在等的人。”

姬定嘴角一扬,立刻道:“快快有请。”

大戊午来到厅堂,与姬定只是稍稍寒暄几句,大戊午便开口试探道:“如今尚未停战的唯有我国与燕国和中山国,此次大会也必然会说到此事,不知楚相对此有何看法?”

姬定眸光闪动了几下,道:“那是你们的事,我们楚国对此是毫无兴趣。”

大戊午心中暗自一喜,又问道:“如果我们赵国吞并中山国的话,贵国也没有意见?”

姬定反问道:“难道赵国对于我们吞并越国有意见吗?”

果然没有找错人,我们才是同道中人啊!大戊午叹了口气道:“若是其他人也如楚相一般明事理就好了。”

姬定是明知故问道:“怎么?谁反对你们赵国吞并中山国?”

大戊午道:“齐国和秦国。”

姬定皱眉道:“秦国。”

大戊午点点头。

姬定立刻道:“那我们楚国必定支持你们赵国。”

大戊午心中一喜,又道:“那秦君野心不小,对于贵国,对于我们赵国是虎视眈眈,何不我们结为盟友,共同抗衡秦国。”

姬定毫不犹豫道:“只要对抗秦国,我们楚国必然愿意。”

大戊午明明说得是齐国和秦国,但是姬定完全忽略齐国,意思非常明显,我只针对秦国,我不想与齐国为敌。

对此,大戊午心里也清楚的很,但如果只有齐国一家干预的话,那赵国也不是很怕,毕竟齐国与赵国还有盟约的,齐国也不敢轻易出兵支援中山国。

只要楚国能够在南边牵制住秦国,那赵国就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北方问题。

姬定又道:“赵相,如果我们两国要结盟对抗秦国的话,必须要再将魏国拉进来,否则的话,秦国可从魏国借道进攻贵国,而我国却难以支援贵国。”

大戊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楚相说得极是,我找机会先去试探一下魏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