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邦大会(二合一大章)

周天子 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邦大会(二合一大章)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中山国与宋国也要称王?”

张仪一脸诧异地看着魏章。

“是的。”魏章点点头。

张仪冷笑道:“这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魏章道:“光凭他们两个小国,自然是没有这胆量,但是如今有齐国和楚国在后面支持他们。”

张仪眉头紧锁,道:“他们定是想借此破坏我们的计划。”

魏章道:“但如此一来,我们确实很难做出抉择,若是接受中山国和宋国,那么赵国、燕国、韩国可能都会感到不满,可若是不接受的话,我们暂时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毕竟他们背后有齐国和楚国的支持。”

张仪沉吟半响,道:“支持他们与否,对于我们秦国来说毫无意义,我们如今主要是要笼络三晋和燕国,还是将他们排除在外吧。”

魏章问道:“可是我们如何将他们排除在外?”

张仪皱了皱眉头,道:“是呀!我们如何才能够将他们排除在外。”

若没有齐国和楚国的支持,他们完全可以用武力来迫使这两国放弃称王,但如今有齐国和楚国的支持,武力胁迫显然是没有用的。

魏章道:“既然我们没有办法将他们排除在外,就还不如接纳他们,其实对于我们秦国而言,宋国与韩国也并无太多差别。”

张仪叹道:“但是赵国与燕国肯定不希望与中山国一块称王,如果接纳他们,反而会破坏我们几国的团结,这事还得再慎重考虑,不可轻易做决断。”

......

“苏秦见过齐相。”

“无须多礼!”

邹忌将手往旁一伸,十分客气地说道:“苏大夫请坐。”

“多谢。”

苏秦坐下之后,道:“我知道最近齐相很忙,若有打扰到齐相,还望齐相多多包涵。”

邹忌笑问道:“你怎知道我很忙?”

苏秦道:“因为我听说秦相打算联合诸侯在此次会议上一起称王。”

邹忌眯了眯眼,道:“既然如此,忙得不应该是秦相么。”

苏秦道:“但是齐相可能并不想他们在此次大会上称王。”

邹忌瞧了眼苏秦,问道:“不知苏大夫可有办法?”

苏秦沉吟少许,才道:“苏秦以为即便阻止他们称王,对于齐国而言,也并没有什么好处,只是避免了一些面子上的损失。”

邹忌听得眼中一亮,道:“如此说来,苏大夫有更好的建议?”

苏秦答道:“依我之见,秦国也并非是真心想要与其他诸侯国称王,毕竟秦国的实力是要强于那些诸侯国的,而秦国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想破坏齐国召开此次大会的目的。”

邹忌问道:“目的?什么目的?”

苏秦道:“称霸。”

邹忌没有做声,显然是默认了。

苏秦又道:“故此苏秦以为,齐国不应该将注意力放在秦国称王与否,毕竟阻止他们称王,也不见得能够达到齐国自身的目的。”

邹忌问道:“那你说我们齐国应该怎么做?”

苏秦道:“我有一策,可助齐国巩固此次会议的成果。”

邹忌哦了一声:“苏大夫请说。”

苏秦道:“让此次会议一直存续下去。”

“一直存续下去?”

“是的。”

苏秦点点头道:“我以为各诸侯国这回之所以响应齐王的号召,首要原因,那自然齐国的影响力,齐国是有能力调解各国的纷争。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各国也不愿意继续打下去,希望能够停战。

但是今日停战,明日又可能开战,而如今各国势力错综复杂,一旦开战,必将又会将其他的国家卷入进去,这回齐国就是被迫卷入其中,可继续打下去,又对谁都没有好处。

如果这个会议一直存在着,就能够让各国及时沟通,避免一些误会,这其实也符合各国的利益,那么齐国就可以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邹忌稍稍点头,旋即又好奇地问道:“可如何让这个会议永久存在着。”

苏秦笑道:“这很简单,选择一个中立小国,作为会议的存在地,让各国派外事官员常驻于此,一旦出事,便可及时调解。”

邹忌听得眼中一亮,嘴上却笑道:“这个中立小国,指得就是你们郑国吧。”

苏秦点头道:“选择郑国,对齐国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

邹忌问道:“此话怎讲?”

苏秦道:“郑国之所以能够存在着,自然离不开齐国的庇佑,齐国对郑国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将会议地点安排在郑国,亦可让其它诸侯国接受,如果安排在齐国的话,只怕秦国与楚国都不会答应。”

邹忌沉吟道:“可是对郑国影响力最大的是魏国,而非是我齐国。”

苏秦笑道:“若是没有这个会议,那么魏国对于郑国的影响力的确是最大的,但一旦有了这会议,齐国对于郑国的影响力,就将要胜过魏国,毕竟齐国比魏国更有资格去调解各国的纷争。”

邹忌笑道:“苏大夫果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难怪大王对苏大夫如此青睐,苏大夫请放心,若此事能成,我定会奏请大王奖赏苏大夫。”

苏秦如今可是配有齐国官印。

苏秦拱手道:“多谢齐相提携。”

随后,苏秦又去找到惠施,用同样的一番话,说服了魏相惠施。

不得不说,这个建议,确实符合当下各诸侯国的利益,因为当下局势确实非常乱,随便两国开战,其余的国家都大有可能卷入其中,但这里面有着颇多无奈,出兵并非是争夺自己的利益,而是防止对方获取更多的利益。

对于许多诸侯国而言,能不打自然是不打的好!

如果这个会议能够永久存续下去,那么各国就可以及时调解,而不是动不动就被卷入其中。

而郑国这块地一直都是在魏国的势力范围内,如果这个会议安排在郑国,当然有助于提升魏国的威望。

这当然是好事啊!

惠施是举双手赞成啊!

张仪倒是没有想到,对方还藏着这么一手,关键他如今也无暇顾忌这事,因为姬定那一招老鼠屎,确实令他很是痛苦。

他都已经喊出诸侯国共称王的建议,如果失败了,那秦国就会非常尴尬的,他一定要弄好。

而张仪最终选择还是让中山国和宋国加入进来,因为他也觉得这么做,比较容易一些,因为他知道他也阻止不了啊!

如果他一方面想要称王,但是另一方面却又不准他人称王,这确实非常难操作。

同时他也知道,最有可能反对的就是赵国,于是他先去找到大戊午商量。

果不其然,大戊午听罢,当即语气坚决道:“这不可能!我们赵国绝不会与中山国共同称王,如果秦相让中山国加入,那我们赵国就退出。”

赵国一直视中山国为附庸,共同称王,这是绝不可能的呀!

张仪笑道:“赵相先勿要生气,且听我说完。”

大戊午道:“这还有什么可说得。”

张仪道:“我并不是要强迫贵国答应承认中山国,贵国是可以拒绝承认的,但是这并妨碍,我们之间相互称王。”

大戊午道:“秦相休要多言,只要中山国参与,我们赵国必然退出。”

张仪笑道:“难道赵相要放弃这么一个进攻中山国的绝佳理由么?”

大戊午神色一愣,问道:“此话怎讲?”

张仪道:“不瞒赵相,其实中山国和宋国的加入,皆因齐国和楚国在背后支持,他们的目的就是破坏我们的团结,以此来阻止我们称王。

如果赵国退出的话,他们的计谋就得逞了,但如果赵国还是愿意参与进来,我们秦国也将会接受赵国不承认中山国的事实,甚至于赵国出兵中山国,迫使他们放弃王号,我们秦国也不会阻止的。”

大戊午狐疑地瞧了眼张仪,道:“秦相也说了,中山国背后可是有着齐国和楚国,我们若出兵,只怕齐楚也会出兵。”

张仪笑道:“如今齐国的盟友可是贵国,而并非是中山国,齐国有何理由出兵?至于楚国么,他的兵马能过得去吗?就算过得去,我们秦国也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之前齐国是拉着秦国一块阻止赵国罢兵,而原因就是齐国是赵国是盟友,如果秦国转而支持赵国,那赵国可就没有太多顾虑。

大戊午思索半响,道:“这...这我还得仔细考虑一下。”

张仪点点头。

......

此次来到濮阳的相邦中,最为低调的,莫过于魏国相邦惠施,作为昔日的霸主,在这里一度让人遗忘。

但并不是说魏国就已经衰弱到这种地步,只不过惠施知道,如今魏国的实力难以唱主角,再加上魏国之前惹了太多是非,此时需要低调,但他也并非是自甘堕落,他一直都在暗中观察,伺机而动。

如今,魏国的机会来了。

在张仪见过大戊午的第二日,惠施便约见了赵相大戊午。

“听闻昨日秦相去找过赵相,想必又是为了称王一事吧。”惠施笑吟吟地问道。

大戊午点点头,道:“秦相也跟魏相谈过?”

惠施道:“是韩相与我说得。不知赵相是如何打算得?”

“暂时还未决定。”大戊午摇摇头,又问道:“魏相又是如何打算的?”

惠施叹了口气,道:“打算什么,此次大战,可算是让我看清楚,我们不过是秦、齐、楚三国的玩物罢了。和解需要依仗齐国,称王需要依仗秦国,停战则是需要看楚国的脸色,他们扔一块肉出来,咱们就吃好一点,洒点汤出来,也凑合着过吧。”

此话一出,立刻引力了大戊午的共鸣,叹道:“谁说不是呢,想当年我们三晋盛极一时,秦国、楚国皆畏惧我等......。”

惠施也是长叹一声:“但是随后我们自相残杀,倒是让他们趁机壮大起来。”

大戊午瞧了眼惠施,轻轻哼道:“这可全拜贵国所赐啊!”

当时就是魏国要称霸,导致三晋内战非常严重。

惠施抚须笑道:“赵相谦虚了。”

说罢,二人相觑一眼,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

但笑声中却又充满着自嘲和辛酸。

过得片刻,大戊午突然道:“魏相究竟有何打算,直说便是。”

他其实已经猜到惠施来此的目的。

惠施神色一变,严肃道:“如今齐、楚、秦三国实力强大,我们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战胜他们。

而如今他们三国之间是矛盾重重,尤其是秦国与楚国,那更是水火不容,这对于我们而言,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我们三家能够团结一心,就足以抗衡他们其中任何一国,甚至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他们三国的矛盾,将他们逐个击破。”

大戊午听罢,是毫不犹豫,拍着桌子激动道:“我可就等着你这句话,我岂不知道他们三国是各怀鬼胎,这嘴上说得好听,但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到底还是得靠自己啊!”

他其实是最有感触的,一来到这里,就被齐魏忽悠,答应拿出一座城池来给郑国,之后又齐、秦忽悠着罢兵中山国,随后又被张仪忽悠着与中山国一块称王。

虽然他都答应了,但其实这不是他所愿,他只是没有办法,想想昔日晋国,那是多么得强大,秦楚都被迫抱团来面对晋国所带来的压力。

故此当惠施提出三晋结盟,大戊午是举双手支持啊!

......

经过半个多月的磋商,终于等来了相邦大会。

在这期间,各国相邦谈得也差不多了,该是时候坐在一起聊聊了。

今日上午,各国相邦便谈笑风生的来到大殿。

嗯?

当他们入得大殿时,神情皆是一愣。

只见这大殿完全变了模样,就连君主的位子都没了,而是在中间搭建了一圈矮榻,每个塌上都放着三个铺垫和三张矮桌。

这倒还没什么,关键布置成是个圆形的,这有别于当下的礼仪啊!

当下坐席布置,一般都是正上方是主人位,然后左右两边,或者直接坐在对面,是主次、尊卑有序。

在里面等候的苏秦,迎了过来,笑道:“这是我们公主特地为各位相邦准备的会议室。”

张仪呵呵笑道:“此次会议不是齐相召开得吗?”

其实要说郑氏跟秦国有多大的关系吗?那真不见得,只不过张仪一开始为了别得目的,要驱赶郑氏,而之后楚国表示支持郑氏,那么张仪自然不能就此让步,必须要坚持自己的主张。

邹忌笑道:“但这里毕竟是人家郑国,我们就客随主便吧!”

张仪稍稍一愣。

赵相大戊午突然笑道:“我倒是觉得这么安排也不错。”

燕国、中山国、宋国等国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布置成圆形,他们这些小国自然占便宜啊!

姬定突然道:“苏大夫,你怎么称呼你们国君为公主,这不合礼仪吧。”

此话一出,大家也都反应过来,苏秦改变了称呼啊!

苏秦笑道:“我们公主只是渴望复国,完成父兄的遗愿,绝无其它野心,只不过之前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就暂时称之为君上,但是后来经各位相邦的提醒,我们公主也觉得这非常不妥,于是下令郑国上下还是以公主来称呼她。”

张仪冷笑一声:“还算这女人有些自知之明啊!”

其实这话也让他有台阶可下。

苏秦伸手道:“各位相邦,请入座。”

张仪问道:“这如何入座?”

苏秦道:“回秦相的话,这桌上都放有各位相邦的名字,诸位根据自己的名字入座便可。”

姬定笑道:“你们考虑得还挺细致的呀!”

苏秦颔首道:“哪里!哪里!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邹忌伸手道:“诸位,请。”

“请。”

大家也不管的张仪态度如何,反正他们对这安排都非常满意,找到自己的名字,然后对号入座。

虽然是圆形的,但还是有些差别的,比如说秦、齐、楚是坐在上半圈最顶端的,看着还是有序的,但是你若坐在上面,是完全感觉不到的。

纵使中山国、宋国是坐在下半圈,但他们也是直接与齐相、秦相、楚相对席而坐。

“真是抱歉,让各位久等了。”

听得一声清脆的声音,只见姬舒从门外走了进来。

今日她又换回了自己常穿的红黑裙衫,稍稍修身,既显得干练,又将她玲珑有致的身段体现的淋漓尽致,不过比起以前来,她还戴了一些金玉首饰,显得更加雍容高贵。

姬定稍稍打量着姬舒,暗道,这花开堪折直须折。

但公仲侈等相邦,却感到有些诧异。

张仪直接说道:“这人不是已经到齐了吗。”

姬舒瞟了眼张仪,也不管那么多,径自来到位子上跪坐下去,然后才笑道:“在秦兵还未到达濮阳前,我就还是这濮阳的主人,今日来了这么多宾客,这主人焉有不出席的道理。”

好家伙!

一众相邦是纷纷惊讶地看向姬舒。

连秦想都敢怼?

岂不知今日她夫君可也在,她是一点也不害怕。

张仪则是看向邹忌。

邹忌笑道:“我知道有人对我喧宾夺主深感不满,故此我也觉得由公主来主持此次会议,更为合适。”

显然就是暗指张仪唆使各诸侯称王一事。

张仪笑道:“既然齐相都没有意见,那我也没有意见。”

姬舒谦虚道:“哪里!哪里!小女子何德何能,能够主持这么重要的会议,今日我来此只是尽地主之谊。”

说到这里,她稍微顿了一下,又道:“其实当初齐王告知我,希望能够在濮阳召开相邦会议,解决当下的纷争,我们郑国上下都非常支持。

相信各位相邦也都知道,如今我们郑国多半人都奉行儒学和墨学,但不管是儒学还是墨学,都希望能够减少战争,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而我也相信各位以相邦的智慧,一定可以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这些纷争!

故此我决定将出钱在濮阳修建一个专门的会议室,各诸侯国可派官员常驻于此,以便及时沟通,减少因误会而发生的战争。”

张仪立刻道:“这回我是看在齐相的面子上,才来到这里开会,你们郑国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谁又敢常驻于此。”

邹忌道:“我倒是觉得公主的这个建议不错,只派一个官员常驻于此,那么只要能够阻止一场可以避免的战争,就是值得的啊!”

惠施点点头道:“是呀!其实许多战争都是因误会而起,若各国之间能够及时沟通,这对谁都好啊!”

其他诸侯国一边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一边稍稍点着头。

姬定瞟了瞟大家,笑道:“如果秦国不派人来的话,我楚国愿意多派一名官员常驻于此。”

张仪冷冷道:“那你们楚国就多派一个人吧!我们秦国是不会派人来的。”

姬定的态度摆在那里,秦国当然也不能认怂,楚国支持的,我秦国也必须反对。

“那就这么说定了。”姬定呵呵一笑,又向公主道:“公主,我们是支持你的。但是有一个问题,我想问清楚,我们派官员常驻于此,这衣食住行是你们负责吗?”

姬舒笑道:“我们会为各国官员提供住所,但是其余方面还是得自己负责。”

惠施打趣道:“你们楚国连这点饭钱都掏不起么?”

姬定笑道:“魏相见笑了,我只不过以为我们派官员来,公主一定会非常开心,顺便将这衣食住行都给包了。”

姬舒道:“楚相所言,倒也合乎情理,只不过我们郑国才刚立国不久,财政上非常窘迫,还望楚相多多体谅。”

惠施道:“公主请放心,我们大王将会支助一些钱财给公主。”

邹忌也立刻道:“我们齐国也会捐助一些。”

大戊午一看这情况,赶紧表态,赵国也愿意给予一些支持,他事先可是不知道的这事,但是他也不傻,邯郸离濮阳也很近,这会议地点若是安排在濮阳,当然对赵国有帮助。

而这一切当然是姬定和姬舒早就商量好的,没道理便宜都让齐国、魏国占了,而他们又什么都不想付出,总得给点什么。

如今郑国财政确实非常难,若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那对于郑国真是莫大的帮助。

随后中山国、宋国也纷纷表态支持。

他们都答应派官员常驻于此,燕国和韩国自然也表态支持。

唯独张仪不为所动。

张仪岂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与楚国针锋相对是一回事,另外,濮阳到底离秦国太远了,如果以濮阳为中心,那秦国不就成边缘国家了么。

不过话说回来,张仪虽然表现的非常硬气,但心中却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这会议才刚刚开始,他好像就被孤立了。

而他的感觉非常准确。

姬定突然道:“公主的一番仁义,我等敬佩不已,但我以为若想要减少战争,及时沟通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是还有一点,大家也不能忽视。”

邹忌问道:“楚相指得是什么?”

“就是战略平衡。”姬定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