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流汹涌

周天子 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流汹涌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夫人为何要答应他?这人与钱都是我们出,他凭什么拿走六成利润。”

待姬定离开之后,那老妇立刻向荆夫人说道。

她对此非常不理解。

荆夫人慵懒地斜躺下去,衣领微张,一道深不见底的沟,若隐若现,只听得她幽幽叹道:“其实他能给我们四成,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老妇疑惑地看着她。

荆夫人微微搓着额头,道:“如果真如他所言,他的那种榻能够受到大家的喜爱,那么这将会改变许多人的习惯,一旦这些习惯发生改变,那么许多起居之物,就全都得重新设计,而我们若是慢人一步,可能失去的就不止是六成的利润,而是如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老妇问道:“夫人以为他真的能够成功吗?”

荆夫人道:“如果不成功,我们也不会损失什么,但如果成功了,而我们又没有先人一步,这后果就不堪设想啊。”

她在买卖上一直都有着敏锐的嗅觉,她非常清楚这个坐姿的改变,将会影响到方方面面,很多日常用品都得重新设计,比如说桌子就得跟着改变,衣服也得跟着变,甚至于房屋格局的设计,等等。

而她一直以来就是在做这方面的买卖,而且已经将这一切已经做到非常极致,可在预见的未来内,是很难有人能够撼动她的地位。

但如果推倒这一切重来,那她也得跟着重新开始。

她认为今日这个抉择,对她而言,是至关重要。

人是如此,国家亦是如此。

如今每天都有不少统治者在做出可能决定以后命运的抉择。

比如说韩国。

之前韩国已经渐渐倒向秦国,因为韩国方面知道,秦国已经拿下河西地区,稳定住关内,下一步极有可能是要出关,那么韩国是秦国出关的必经之路,若不跟秦国结盟,秦国必然是会攻打韩国,故此当时韩国决定与秦国结盟。

但是在相邦大会上面,楚国的表态,令韩国觉得还是要重新审视与秦国的盟约。

道理还是那个道理,秦国要出关,必经韩国,但是别人要攻打秦国,也是必经韩国,一旦韩国与秦国结盟,同时又与诸侯国发生冲突,诸侯国必然是先攻打他们韩国。

就在这时,魏国突然站出来,认为如今秦、齐、楚三国势力强大,他们三晋该重新联合起来,抗衡三大国。

导致韩国又渐渐靠向赵、魏二国。

但是三晋之间亦是矛盾重重,相互之间,并不是那么信任。

当韩国得知魏国接受了秦国的河东三镇,气得是直跳脚,他们认为自己被出卖了,于是那公仲侈又拉上赵国相邦大戊午,前往大梁,与惠施会谈。

“你们知不知道,我们韩国为了巩固我们三晋联盟,前不久拒绝了秦国给予我国的崤山数百里地,若非如此,秦国又岂会主动还给你们魏国河东三镇,我怀疑你们大梁是在利用我们韩国与赵国。”

公仲侈是吹胡子瞪眼,怒斥惠施。

惠施愣得半响,道:“若是我未记错的话,我可还是一次听说秦国要赠送你们崤山数百里地。”

公仲侈闻言,当即是暴跳如雷,心中亦觉万般委屈,有一种被人过河拆桥的感觉,道:“怎么?你认为我是在说谎,那你可以去打听一下,看看张仪去你们大梁之前,是不是先去了一趟我们韩国,其实我本也想来跟你们说得,又岂知道你们魏国竟然这么快就接受了秦国好处。”

赵国相邦大戊午也道:“我相信韩相在此等大事上面,不可能故意造谣生事。而当时可是你惠施主动来找我们,说要团结三晋,与秦、齐、楚抗衡,但是自己转背却与秦国修好,可真是岂有此理,此事你们若不解释清楚,也休怪我们翻脸不认人。”

惠施激动道:“他秦国主动赠还我们河东三镇,这可都是白送的,难道你们要我拒之门外吗?”

公仲侈道:“我们韩国为了我们之间的联盟,便拒绝了,你们为何不能拒绝。”

惠施反问道:“那崤山数百里险隘,寸土寸金,你们韩国为何要拒绝?”

公仲侈哼道:“这还用问吗?自然是因为我们韩君不希望贵国与赵国误会。”

惠施笑道:“如果贵国掌握着崤山数百里土地,对于我们可是有利的,我国一定会支持的,除非秦国有别得要求。”

公仲侈眼中闪过一抹心虚,嘴上却道:“难道秦国又是白送你们河东三镇吗?”

惠施道:“虽谈不上白送,但也差不多,其目的是希望与我国不与楚国结盟,以便于他们能够专心对付楚国。”

公仲侈道:“这不就结了,我们为何结盟,不就是大家都不希望卷入秦楚之争中。”

惠施道:“我这么做,正是因为我不想卷入秦楚之争中,我可没有答应与秦国一块对付楚国。”

大戊午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在相邦大会,楚国如此支持你们魏国,如果让楚国得知你们魏国与秦国修好,那么楚国还会否支持你们,这极有可能是秦国的离间之计,一旦你们失去楚国的支持,秦国万一转背出兵河东,我们势必还是会卷入其中。”

惠施道:“这你大可放心,那楚相可也佩戴着我们魏国相印,我们已经与楚国沟通过了,楚国方面的意思是,只要我们魏国不与秦国结盟,那么楚国将会继续支持我们魏国对河东地区的掌控。”

大戊午稍稍皱眉,狐疑地看着惠施。

这么好的事,就让你魏国给撞上了?

不可思议啊!

正当这时,一个中年男子快步入得屋内,在公仲侈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公仲侈听得一惊,道:“当真?”

“千真万确。”

“我知道了。”

待那人下去之后,公仲侈便激动道:“我相信魏相所言,有楚国支持你们魏国,秦国自然也不敢妄动,故此秦国已经从河西抽调出主力,来到我们宜阳前面驻扎。”

惠施一怔,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公仲侈道:“就是在我来的路上,而且是公子疾亲自率兵。我们韩国为了巩固我们三晋的盟约,拒绝秦国的好意,却不曾想却是引火烧身,早知如此,我们韩国就不应该答应与你们魏国结盟。”

惠施眉头紧锁,道:“如果秦国真的进攻贵国,我们魏国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公仲侈一挥袍袖,怒哼道:“我们韩国付出这么大的代价,魏相就打算以一句坐视不理,敷衍我们韩国吗?”

泥菩萨也有三分脾气,惠施岂不知公仲侈是何打算,无非就是想从魏国这里捞点好处,他点头道:“好好好!我知道不管我说什么,二位都不会相信,不如这样,如今秦国大军压境,那我们三国就联合一块主动出击,攻伐秦国,如此总可以证明我们魏国绝无背叛你们吧。”

大戊午一听,赶忙道:“魏相还请息怒,这万不可意气用事啊!”

赵国之所以答应三晋重修旧好,乃是因为赵肃侯认为中原局势非常复杂,不愿意趟这浑水,打算先趁机解决北患,主力目前都在往北调,万不想南下与秦国作战。

惠施道:“那你们说该怎么办?”

公仲侈见惠施还有脾气了,也是怒了,道:“你们也休想让我韩国来承担这一切,如果今日谈不妥,那我们韩国将立刻与秦国结盟。”

惠施心里咯噔一下,心中是叫苦不迭,唬不住这家伙啊!

如果韩国倒向秦国,那惠施如意算盘又得落空了。

大戊午瞥了眼惠施,道:“魏相,我觉得韩相说得也不无道理,我们理应给予韩国支持啊!”

惠施道:“我从未说过不愿意给予韩国支持,如果秦国出兵,我们魏国必当全力以赴,决不能让韩国独自面对秦国。”

公仲侈道:“话谁不会说,我只知道我们韩国拒绝了秦国的示好,而你们魏国却接受了。”

大戊午心想,韩国若是倒向秦国,对于赵国也非常不利,但是他又觉得让魏国退还河东三镇,这就更加不合理,魏国也不可能答应,他思索半响,道:“干脆这样,我们三国共同遣派使臣前往秦国,告诉秦君,如果秦国攻打宜阳,我们是绝不会坐视不理。

另外,不管怎么说,你们魏国因为我们的支持,而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河东三镇,同时也使得秦国主力转移到宜阳,魏国方面理应给予韩国支持,帮韩国分担一些军费。”

惠施点点头道:“就算你不说,我们也会给予韩国一些支持的。”

公仲侈哼道:“就仅是如此吗?”

惠施愠道:“那你究竟想怎样?”

公仲侈道:“我要你们魏国和赵国,立刻出兵协助我们防守宜阳,如此我们韩国才会相信你们是真心支持我们的。”

惠施道:“这秦国又没有进攻宜阳,如果我们现在就派兵前去协助你们,来回要耗费多少粮草,那何不将这些粮草赠予贵国,岂不更好。”

大戊午也点头道:“魏相言之有理,如今秦国只是从河西转移部分兵马过去,还不至于让我们大动干戈啊!”

公仲侈油盐不进,直摇头道:“那可不行,你们若不出兵,只是嘴上承诺,你让我们韩国如何相信,一旦秦国出兵,你们真的会来救援我们吗,我没法回去复命。”

惠施与大戊午相觑一眼。

大戊午道:“这样吧!我们二国都派一些兵过去,同时由魏国帮助贵国分担一些粮草,以表示我们三国共患难的决心,但如果真的调派主力前往,这么多人在宜阳吃吃喝喝,谁负担得起啊!”

惠施知道总得割一块肉给韩国,毕竟赵国啥也没有得到,自然不会愿意出这钱,只能由他们魏国出,于是点头道:“我赞成赵相的意思。”

公仲侈心里也在盘算着,这时候秦国正在集中精力对付楚国,只要魏国与赵国站在韩国这一边,秦国不太可能会同时与楚国和三晋为敌,那就可以白白得到魏国的粮草,要知道韩国如今粮食确实比较吃紧。

各种权衡之后,公仲侈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三国约定,首先,一块派使臣前往咸阳,告诉嬴驷,他们三国的军事同盟。

其次,魏国、赵国将遣派部分兵马驻扎宜阳,不过对外可要虚张声势,表示三国同盟的决心。

最后,魏国帮助韩国分担宜阳驻兵的军费,这一笔钱可真是不少,惠施也知道秦国不大可能此时进攻韩国,但是没有办法,毕竟魏国得到了河东三镇,而这其中的确有韩国和赵国的功劳。

虽然最终还是解决了分歧,但是此事也在三国盟约上,留下一道只怕是难以恢复的伤痕。

另外,公仲侈料想的也没有错,秦国并不打算在这时候发兵攻打韩国,张仪演这么一出,一来是吓唬韩国,离间他们三晋的关系;二来也是防止韩国与楚国联盟,从函谷关进攻秦国。

而此时张仪已经前往蜀国,为秦军进入蜀地做准备。

消息也很快传到楚国来。

楚威王立刻召开会议,商议如何应对。

“这与臣料想的一样。”姬定道:“张仪肯定会借助我国入侵巴国一事,来吓唬蜀国,从而与蜀国结盟,如此一来,秦军才能够顺利进入蜀地。”

昭阳点头道:“臣与周客卿想得一样。”

毕竟那蜀道难走,如果秦国没有争取到与蜀国的同盟,那秦军是很难进入蜀地的。

楚威王问道:“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姬定道:“臣以为我们应该加快攻伐巴国,趁着秦军未到之前,先拿下巴国。”

高固皱眉道:“如果我们此时加快攻伐巴国,那么无疑会令蜀国坚定不移的与秦国结盟。”

姬定道:“首先,基于目前的局势,只怕很难阻止秦军进入蜀地,毕竟我们楚国已经占领巴国三大盐池,除非我们楚国主动退出来,否则的话,蜀国必然会感觉到威胁。其次,放秦军进入巴蜀,也符合我们楚国的战略。”

昭阳略感疑虑道:“但是就这么放秦军入蜀,我始终觉得有些不妥。”

他并不反对姬定化整为零的战略方针,但是他对于是否放秦军进入蜀地,还是有所保留的。

如果秦军在蜀地站稳脚跟,等于又多一处可以直接进攻楚国的地点,同时秦军要撤走,楚国最多也就是拿下巴蜀,不可能从蜀道去进攻秦国。

姬定笑道:“自然不能这么就放秦军入蜀,我们还是要阻止秦国,提高秦国入蜀的代价。”

楚威王问道:“如何阻止?”

姬定道:“据臣所知,巴蜀二国的关系一直就不太好,两国经常相互攻伐,臣愿意亲自前往蜀国,与蜀君谈判,表示我们楚国愿意与蜀平分巴国,也许竞争不过秦国,但如果蜀君不傻的话,他肯定会借我们的条件,去跟张仪谈判,张仪必将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而同时,亦可为我们争取到攻取巴国的时日。”

楚威王又瞧了眼高固和昭阳。

昭阳回答道:“臣支持周客卿的建议,但是臣以为周客卿已经提出变法,且引起极大的争议,若是朝廷迟迟没有动作,就怕迟则生变啊!”

高固瞧了眼昭阳,并未做声。

楚威王点点头,道:“卿与寡人想得一样,既然放与不放秦军进来,都对于我国有利,就不需要客卿亲自前往,客卿还是该以变法为先啊!至于蜀地那边,寡人会派司马太宰前往。”

这事有轻重缓急,蜀地那边毕竟比较偏远,秦军在那边的动作,暂时不会影响到大局,但变法可就不同,时隔多年,再度开启变法,对于楚国而言,是至关重要。

攘外必先安内啊!

其实不管是楚威王,还是昭阳他们,都对于变法有所保留,让姬定去昭阳的封地变法,只是做个实验,看看能不能行,楚威王希望能够在生前,决定是否变法,不要将这事遗留给后代去做。

姬定倒也没有强求,此事确实也不需要他亲自前往,变法对于他而言,也是更为关键,而他之所以主动要求前往,纯属职业习惯,他认为这就是他的事。

在会议结束之后,昭阳悄悄找到高固,问道:“令尹,你觉得周客卿那战略到底能不能行?”

高固犹豫道:“能行是能行,关键在于在哪里拖住秦国,若是在巴蜀,于我国不利,如果是宋国、郑国等地,那倒无所谓。”

昭阳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关键我军在拿下巴国的那些盐池之后,恰逢与秦国结盟攻伐魏国,于是停止继续进军,驻守巴国的士兵早已无心念战,故此我打算让太宰全力阻止秦军与蜀国联盟。”

高固点点头,道:“我也赞成这么做,那么首先我们得与巴国缓和关系,如此才能够减少蜀国对于我们的恐惧。”

说到这里,他稍微顿了下,道:“将军既然反对,为何之前不提出来?”

昭阳叹道:“相比起蜀地,国内变法更为重要,我不想在这关键时候,让周客卿分心。”

高固欣慰地笑道:“有将军在,那我便可放心的离开了。”

......

而如今最为舒服的无疑是齐国。

如果齐国如今想要变法,那真的是天赐良机。

然而,齐威王可也是一代雄主,且身边是人才济济,他可不会跟以后的齐王一样,就只知道吃喝玩乐,坐以待对手弊。

邹忌道:“张仪已经前往蜀地,看来秦国要南下的消息是真的。”

田婴道:“如果秦楚真的在蜀地打起来,这对于我们而言,可真是天赐良机,我们可趁机攻伐三晋,亦可南下进攻楚国。”

邹忌立刻道:“此举万万不可!一来,秦军在蜀地难以牵制住楚军主力,在东边楚国依旧拥有强大的实力与我们抗衡,同时楚国亦可借此联合三晋。如果我国趁机攻伐三晋,秦楚都不会愿意见到,这可能引起众怒。

当初相邦会议,我们可是做出过承诺得,如今背弃承诺,失信于众诸侯,只怕会得不偿失啊!”

田婴道:“这天赐良机,我们总不能白白放过吧。”

邹忌道:“自然不能。”

齐威王问道:“但不知相邦有何良策?”

邹忌道:“就我们齐国周边来看,楚国对我们的威胁无疑是最大的,但是楚国毕竟受到秦国牵制,相比较而言,燕国才是我们齐国的心腹大患,一旦消灭燕国,我们齐国就无后果之忧,到时再攻伐三晋,亦或者南下攻楚,都将游刃有余。”

田婴立刻道:“但是在相邦大会,相邦也做出过承诺,如今攻伐燕国,不也是背信弃义么。”

邹忌笑道:“我们自然不能主动去攻伐燕国,我们可以先诱使燕国与中山国攻伐赵国,然后再以救援赵国为名,出兵燕国。”

齐威王问道:“如何诱使燕国攻伐赵国?”

邹忌道:“据臣所知,那赵侯已经将主力调集到北方,显然是打算趁着秦楚之争,去解决胡人之患,近年来,与赵国交战最多的,并非是我们中原各诸侯国,而是胡人,一旦赵国与胡人打起来,东面必将空虚。

而中山国一直都想摆脱赵国的控制,同时中山国也一直都受我们保护,我们可以暗中命中山国去联系燕国,共同攻伐赵国。

而我们只需要将兵力秘密转移到南边,但同时又让燕国知道,让燕国误以为我们可能会趁虚而入,攻伐楚国,等到他们与赵国损耗过半时,我们再出兵支援赵国,趁机一举攻占燕国,亦可趁势攻打虚弱的赵国。”

齐威王眼中一亮,欣喜道:“相邦之策,寡人认为大为可行啊!”

如果能够一举解决燕国,同时削弱赵国,甚至于攻占赵国,那么将彻底解决齐国北方之患,无疑奠定齐国霸主地位,在与秦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啊!

这时,坐在末端的一人突然道:“一直以来,秦国都与燕国有着盟友关系,且对燕国支持甚多,秦国不会坐视我们消灭燕国的。”

此人正是苏秦。

齐威王笑道:“秦国就算想救,只怕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苏秦道:“那楚国呢?”

齐威王不禁皱了下眉头。

苏秦道:“臣以为最不愿意见到齐国消灭燕国的,还不是秦国,而是楚国,一旦我们消灭燕国,楚国将会面临多大的压力啊!”

邹忌问道:“那苏客卿有何建议?”

苏秦道:“我非常支持相邦的计策,此计若成,不但能够削弱燕国,还能够削弱赵国,我只是不认为可以一举消灭燕国,故此我以为可做两手准备。一方面以消灭燕国为目的,但同时臣亦可借此进入燕国,取得燕君的信任。”

关于派遣苏秦入燕当卧底,齐威王与邹忌他们也都是非常支持的,而且这一招,各国都经常使用。

只不过这得找个合适机会。

齐威王问道:“卿如何借此进入燕国?”

苏秦就道:“臣可以以受到相邦排挤唯由,前往燕国,最初自然是难以受到燕国国君的信任。

可一旦相邦的计划取得初步成功,那么臣便会建议燕君,不要去攻伐赵国。”

“嗯?”

齐威王不禁狐疑地看向苏秦。

苏秦忙道:“大王且听臣说完,如果那燕君真的动心了,必然是不会听臣的,毕竟他不信任臣。

待我国出兵之后,燕君必然就会想起臣的建议,到时臣便可视情况而定,如果秦楚并不打算出兵相助,那么臣便与大王里应外合,一举消灭燕国。

但如果秦楚将直接干预,臣便可顺水推舟,帮助燕君解决这困境,如此一来,臣便可获得燕君的信任,即便拿不下燕国,臣亦可保证,燕国将不会对齐国再造成任何威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