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周天子 第一百四十一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在仔细看过小册子上面的具体内容后,杜远等墨者都感到极为兴奋,他们之前离开秦国,不就是因为对于旧墨者行会的固化感到不满么,都表示愿意加入这一个崭新的墨者行会。

“新会”由此诞生。

对于这个名字,姬定也对他们做出解释,原本是叫做“新墨会”,以此来区别以前的墨者行会,但姬定认为若要追求天下大同,追求兼爱、非攻、尚贤。

那就要做到心中无墨。

若心中有“墨”,自有你我之别,这有违大家创会的初衷,故而去“墨”,名为“新会”。

各学派的人,皆可加入。

姬定、鲁伯友,再加上杜远等五人,共七人,在洞中立誓,新会正式成立,而他们则是新会的第一批成员。

会长,将由端木复担任。

副会长则是姬定。

鲁伯友、杜远则是组成宣传部。

目前来说,也不需要去打仗,主要任务就是吸纳会员,宣传是目前新会的首要任务。

之后姬定又给他们扎扎实实上得一课。

之前墨者行会的宣传,是有问题的,就是没有深入群众,如杜远等人,都还是有一定家庭背景的人士,可不是城外那些野人,他们都是有读过书的。

能够成为子让的学生,就不可能是一般人。

墨者行会多半都还是针对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如武艺高强,尚工技,学问好,其中也包括家庭背景,而劳苦大众只是他们所领导的对象,而并非是行会所吸纳的对象。

姬定首先将这一点纠正过来,任何人只要愿意坚持这个信念,为此愿意付出,且经过考验,那就能够加入新会。

如何吸纳新的会员,自然就是用爱,爱虽然不能发电,但是在这个乱世之下,那就如寒冬中的一根火柴,是每个人都渴望的。

火柴点燃的星星之火,也终将因爱燎原。

之后又针对蜀地的乱局,姬定开始安排他们的任务,在哪几个地方建立起分会,暂时来说,还是以辅蜀抗秦为主。

虽然之前姬定是要求推翻蜀王,驱赶秦军,但是小小新会,不可能同时做到这两点,故此要分而治之。

在经过几日的探讨和布局之后,大家就开始分头行事。

杜远他们根据计划去各地建立分会,而鲁伯友负责后勤支持,而姬定则是前往广都(今成都南部)。

之所以要去那里,只因目前那蜀王杜后正在那里整军备战。

广都乃是蜀国三都之一,这蜀有三都,成都、新都、广都,圈起来就是后世的大成都区,那新都在成都以北,是蜀王亡命天涯的第一站。

而广都在成都以南,那里农业发达,且是蜀地的产盐大都,蜀王希望能够在那里重组人马,抗击秦军。

而秦军自然不会放过蜀王,若非楚国在巴国东线突然发起进攻,魏章早就带着秦国主力杀了过来。

而巴国的突变,令魏章又赶往巴国,接管当地的战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秦军的进攻。

毕竟这已经不是秦军的精锐之师,而是秦军部分主力与苴国的联军,进攻并非如之前那么犀利。

这倒是给予蜀王喘息之机啊!

蜀王杜后在广都收集残兵败将,多达四万之众,准备在此与秦军决一死战。

虽然在人数上,蜀王这边是占得优势,但不少大臣都认为,凭借这些残兵败将,是难以抵挡住秦军。

古往今来,越是到这性命攸关之际,这争论就越多。

一些大臣主张继续跑路,是不可能打得过秦军的。

但也有些大臣认为必须得守住广都,守住广都,才有反攻的机会,继续逃跑的话,那将永远成为丧家之犬。

因为再退的话,那可就什么都没了。

这广都乃是他们最后的粮仓,再往南的话,就等于离开了大城镇,进入部落山区,那可就失去了翻盘的本钱。

杜后对此也是犹豫不定,一方面他也怕死,对面秦军一路横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反观蜀军这边士气已经低落到望风而逃的地步。

但是他又舍不得放弃广都这个富饶的城镇。

正当他们纠结之时,姬定抵达了广都。

蜀王杜后听闻楚相来了,可真是喜极而泣,连鞋都不穿,跳下卧榻,就跑了出去迎接楚相。

可一瞧这楚相还不到二十岁,顿时就有些慌。

这是楚相吗?

直到姬定拿出自己令牌之后,再加上有几个蜀国大臣听过这位年轻的楚相,蜀王杜后这才相信姬定的身份。

杜后立刻就向姬定诉苦,以及辩解,毕竟最初他们蜀国是决定投诚秦国,与楚国为敌。

“楚相有所不知,我们蜀国本无与贵国为敌的想法,只因听信了那张仪的谎言,才......!”

“君上无须对此解释。”

姬定手一抬,打断了他的话,然后道:“不管我们两国之前有多少恩怨,都暂且先放到一边,我今日奉命来此,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协助贵国抵抗秦军。”

杜后与他的一干大臣们,皆是喜不胜收。

杜后忙问道:“那不知楚相带了多少人马前来?”

“目前就我们主仆数人。”姬定如实道。

“......!”

杜后等一干蜀国大臣,顿时从天堂跌入地狱。

主仆数人?

是开玩笑的么?

那你拿什么协助我们抵抗秦军啊!

是嘴么?

姬定目光一扫,笑道:“相信诸位已经感受到,对面秦军的攻势已经是大不如前。而这都是因为我军主力正在对巴国发动进攻,迫使秦军尽半主力前往巴国支援。”

这不说还好,说了杜后更加尴尬。

那又如何?

还是打不过啊!

魏章之所以赶抽调半数主力去支援巴国,不就是因为他认为蜀地大势已定。

姬定又接着说道:“当然,我们也知道,葭阴一战,蜀军精锐损失大半,即便我们牵制住一半秦军主力,以蜀军目前的实力,还是难以抵抗住秦军。但是,我们对巴国发动进攻,也并不是为了让贵国与秦军决战,而是为了给你们争取撤退的机会。”

“撤...撤退?”

杜后又是一脸错愕地看着姬定。

他得知楚相到来,肯定是要帮他们抵抗秦军,哪知姬定却是让他们撤退。

这...!

姬定点点头,道:“我们大王希望君上能够放弃广都,南撤到青水一代,依靠山林、河水等天险与秦军继续作战。”

所为的青水一代,就是后世的乐山、峨眉山地区。

立刻便有一个蜀国大臣站出来,道:“这广都若丢,等于蜀中富饶之地,尽归秦人所有,届时我们将永无翻身之日啊。”

姬定先是审视此人一番,然后质疑道:“你莫不是秦人派来的奸细?”

“你...你休要血口喷人,你凭什么这么说?”那大臣当即怒斥道。

姬定冷笑一声:“你难道还看不清局势吗?真正迫切想要决战的乃是秦军,看看秦军进军路线,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擒贼先擒王。他们不顾左右两翼的防线,直奔这而来。

这是为何?

很简单,秦军拢共才派三万兵马进入蜀地,而蜀地又与秦国本土隔着蜀道,同时又面临着我国在东线的进攻,那么这务必要求秦军速战速决,拖下去,只会对秦军更为不利。

如果能够一举擒获蜀君以及各位大臣,那么蜀国将群龙无首,其余地方只能投诚秦国,如此简单的战略意图,你们竟然视而不见,还建议与秦军决战,不是奸细又是什么。”

“你...我...!”

那大臣指着姬定,气得话都说不全,于是又向杜后道:“大王明鉴,臣一直以来忠心耿耿,绝无反叛之心,臣之所以建议与秦军决战,乃是因为广都是我们最后的粮仓,若是丢了广都,我们凭何立足于蜀地。”

姬定冷笑一声:“凭何立足于蜀地?那我倒要问问你,我又是为何来此?”

那大臣当即反驳道:“我也想知道你为何来此?你一没有带人马,二没有带粮食,你拿什么支持我们。”

姬定都气笑了,道:“我倒也想带人马和粮食来,但是你们有给过我们筹备这一切的时日吗?”

“......!”

堂中是一阵沉默。

确实!

除非楚人会飞,亦或者楚王料事如神,先就将人马和粮食备好,否则的话,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日内就带着千军万马赶来。

姬定又道:“如果我们楚国决定不支持贵国,那么我也会建议在此与秦军决一死战,确实也没有退路了,但是如今我们楚国将会给予贵国全力支持。

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便你们失去广都,也有我们楚国在后面支持你们,你们依旧可以立足于蜀中,与秦军继续作战,何谈无路可退啊!”

那些主逃派,纷纷站出来,给予姬定支持。

而主战派则是沉默不语。

他们主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都这个粮仓的重要性,若失去这里,将再无本钱翻盘,但如果楚国给予全力支持的话,那这个粮仓的重要性自然就大大降低。

杜后也动心了,是眼巴巴地问道:“贵国真的会给予我们支持吗?”

姬定正色道:“这不是给予你们支持,而是我们两国命运已经连在一起,如果蜀国灭亡,巴蜀尽归秦国所有,那么我们楚国将面临多大的压力,故此我们一定会给予贵国源源不断地支持,我们只要求一点,就是君上能够带领蜀人继续与秦军作战。”

杜后突然反应过来。

是呀!

楚国这可不是什么友情相助,也不是什么乐善好施,而是为了自身利益。

如果让秦国拿下巴蜀,那楚国将要面临多大的威胁,秦国灭蜀,不就是为了要对付楚国么,楚国必然会给他们支持啊!

这不是帮助蜀国,而是帮助自己啊!

不管杜后,还是蜀国大臣,都渐渐相信姬定的话。

一个蜀国大臣便问道:“那依楚相的意思,我们该如何做?”

姬定沉吟少许,道:“首先要做的,就是带走一切可以带走的物资和乡民,然后就是烧毁广都,不要留给秦军留下一粒米。”

杜后听罢与大臣们面面相觑,眼中尽是不舍。

这广都乃是蜀国的起源之地。

烧毁广都,犹如切断自己的根啊!

“各位,这可是战争。”姬定看出他们心中的疑虑,道:“难道各位想看见到时秦人悠闲地坐在这里,吃着你们剩下的粮食,商量着如何抓获各位吗?”

杜后听罢,犹豫得目光变得坚定起来,点头道:“楚相言之有理,我们决不能给秦军留下一粒米,一尺布。”

一个大臣又问道:“但不知我该撤往何处?”

姬定回答道:“在烧毁广都之后,君上可率领将士们转入南部的山区地带,依靠地理优势与秦军继续作战。”

那大臣又道:“可是若烧毁广都,带着这么多人一块撤离,只怕会被秦军追上。”

姬定笑道:“这一点各位还请放心,我自有办法令秦军不敢追击,保证各位能够安全撤离到青水。”

杜后惊讶道:“此言当真?”

姬定到底年纪太小,又是细皮嫩肉,不像似会打仗的人。

姬定点点头道:“这是我的任务,若我没有办法,我们大王也不会派我来此。之前我就说过,这秦军可是没有多少人,若是他们都集中在一起,以我们目前的情况,确实难以击败他们,但如果能够分散他们,那我们就可以将他们逐个击破,故此我们可兵分三路撤离这里,迫使秦军分兵追击,只要我们能够击退其中一路,那么秦军必然不敢贸然追击。”

杜后听姬定说得很有道理,不由得信得几分。

姬定又道:“此外,目前秦军只是占领了蜀地中心地带,而边缘大部分地区,可还都没有失守,同时我们楚军在巴国牵制住大部分秦军主力,以及巴军所有主力。

君上可以传信给那些部落酋长,让他们从各个方向袭扰秦军,但不与秦军正面对抗,积小胜为大胜,令秦军疲于应付。

各位可要知道,秦国不可能将全国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蜀地来,秦国北边要面对义渠,东边要面对三晋,而在南边要面对我军,只要我们能够拖住,就对我们非常有利。

同时我国将会给予贵国粮食和武器等支持。”

这可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姬定这一番话下来,杜后等一干蜀国大臣也都清醒过来。

秦军就没有多少人,除非他们自己投降,否则的话,秦军是不可能一下子占领整个蜀地,那么只要他们坚决不投降,不断地袭扰秦军,烧毁带不走的粮食,再加上他们有楚国的支持,那么秦军极有可能先一步陷入困境中!

最终杜后决定采纳姬定的建议,其实他也是没有别的办法,姬定又没有带人马过来,确实打不过秦军,他们唯有依靠楚国,才有翻盘的机会。

于是蜀军火速的动员起来。

将粮仓里面的粮食,全部带走,而田里的粮食就全部摧毁,其中当然发生许多悲剧,这田地就是百姓的命啊!

看着田里的粮食被摧毁,一时间广都真是哀嚎遍野。

但是也没有办法,留着也不是他们所能享用的,那秦军远道而来,不得就地补给啊!

怎么可能留给他们。

还是那句话!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最后,一把火点燃了经数百年建起来的广都,一时间是火光耀天,滚滚浓烟将蓝天都熏成了黑夜。

一双双眼睛看着冲天的火光,眼中不禁也泛起泪光,甚至有不少人掩面而泣。

唯独一人眼中闪烁着笑意。

这个人自然就是姬定。

......

而当蜀王刚刚撤离不久,秦军便抵达了这里。

看到眼前一片荒芜的景象,领军的秦国大臣陈庄是气得差点没有吐血,你这粮仓不留也就罢了,连田里的你们都给毁了,做得可真是太绝了,又得知蜀王还带着广都的百姓撤离,于是立刻下令全军继续追击,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而蜀王杜后听从了姬定的建议,分兵三路往南部山区,也是就是青水一带撤离,他自己是往中路撤离,且没有带多少百姓,而姬定则是领着一万人马,带着不少百姓从下路撤离。

而这无疑增加了秦军追击的难度。

但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秦军,也真心不怕蜀军当人看,就当成一头头猪,原本兵力就不占优势的秦军,竟然还兵分三路追击,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蜀王是在哪一路。

而对于秦军而言,首要目的,就是捉住蜀王。

然而,下路追击的三千秦苴联军,才刚刚出广都,就在一处名为青水口的峡谷,遭到一万蜀军的伏击。

姬定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他可是熟知兵法,尤其是面对当下这个局势,他更是信心满满,有着太多的回忆,脑子可是相当清醒。

姬定是先田单一步,采取火牛阵,在秦苴联军经过峡谷时,用募集来的五十头牛,在牛尾点燃火,驱使牛群冲向峡谷中的秦苴联军。

而与田单不同的是,姬定之所以采取火牛阵,只是为了给蜀军壮胆,之前蜀军已经被秦军打得是心惊胆颤,真心没有勇气与秦军作战,即便己方是三倍于敌方。

依靠牛群助势,冲乱秦军阵型,蜀军这才鼓起勇气杀了上去。

秦军也没有想到,蜀军竟然还有勇气杀一个回马枪,一时间被蜀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三千秦苴联军,只有百余人逃了回去,几乎是全军覆没。

这也是自秦军入蜀以来,吃到的第一次败仗。

中路追击的陈庄听到这消息后,是大为震惊,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兵家大忌,越往南走,道路就越崎岖,遭遇伏击的可能性就越大,若继续追下去,只怕会被对方逐个击破,于是他赶紧下令,吩咐军队停止追击。

但这其实也非常讽刺,这两万秦苴联军,追着四万蜀军在蜀地到处跑。

话说回来,面子算什么,保住性命最为重要。

刚刚逃出生天的蜀王,激动地向前来会合的姬定道:“真是多亏楚相计退秦军,才使得秦军不敢继续追击,大恩大德,待将来寡人击退秦军,必有厚报。”

姬定笑问道:“那不知君上是否做好反攻的准备?”

“反...反攻?”

杜后震惊道。

姬定点点头道:“如今是我们开始反攻的时候了。”

杜后一脸呆萌道:“如何反攻?”

姬定道:“目前秦军已经占据蜀中最为富饶的地带,我料想他们一定会派官员前来,治理当地,如果让他们治理好蜀地,那么真的回天乏术,且到时他们有足够的补给,来继续围剿君上。”

杜后连连点头,道:“这寡人亦知,但...但是我们目前为什么反攻?”

他身边的大臣亦是一脸懵逼。

如果要反攻,就不如不走。

姬定道:“我并非是建议主力与他们决战,而是将军队化整为零,多面出击,袭扰秦军的后勤,至于具体该如何作战,我还得赶回去调派粮食、武器来支援你们。不过,我已经将我的战术,交予孟殇和都布二位将军。”

说着,他指向身边两个年轻人。

杜后瞅了眼二人,表示真心不认识啊!

孟殇和都布二人也是一脸尴尬,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只是底层的小将军,哪有机会在大王面前露面,而如今他们已经是新会成员。

在这逃跑的路上,姬定看中他们二人,于是便将他们吸纳入会,这也给鲁伯友上了一课,让他知道该如何吸纳会员。

其实姬定主动要求带着百姓撤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为新会吸纳会员。

姬定又道:“如今君上要做的就是一方面赶紧派人联系其他部落酋长,告知他们,若投诚秦军,只会是死路一条,因为秦国制度,是要将土地奖赏给那些有功的士兵,而不是留给降兵,组织他们继续抗秦,同时可派孟殇和都布他们率领游击军去往前线袭扰秦军,令秦军无暇派兵来此。”

杜后听得是连连点头。

倒不是他懂得其中奥妙。

他就知道一点,若是让秦军整顿好,秦军肯定还是会来继续追击他们的,是不可能放过他,故此就不能让秦军在这里安定下来。

要不断地去骚扰他们。

另外,这姬定不显山露水,却打出了蜀军的首胜,这令杜后认为姬定肯定打仗非常厉害,而孟殇和都布竟然巧得他真传,自然得重用。

他立刻委派孟殇与都布各率三千游击军前去袭扰秦军。

而在布置完这一切之后,姬定便离开这里,返回楚国,他还是要统筹全局,如果正面抗不过,这里玩得再花也是没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