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兵在无间

周天子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兵在无间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这深秋的阳光是和煦的,是珍贵的,因为大家都清楚寒冬即将来临。

濮阳!

宫廷内的一个大院中站着老中青三人,沐浴阳光中,谈笑风声。

可谁又能够想到这三人乃是齐相邹忌,秦相张仪,以及楚相姬定。

要知道前一天,他们可都还要至对方于死地。

“真是抱歉,让齐相担惊受怕多日,好在无事发生。”姬定笑吟吟道。

邹忌岂听不出讽刺之意,呵呵道:“多谢楚相关心,这担惊受怕倒是谈不上,只是二位让邹某好等呀!”

姬定笑道:“是吗?可真是从未见过这迎宾之人,是背朝着宾客的,还丢了一路的破铜烂铁,这是哪门子的礼仪。”

邹忌皮笑肉不笑道:“我们齐国底蕴深厚,又岂是蛮子可懂的。”

姬定道:“如果我们楚人都算是蛮子,那秦人......?”

一旁看戏的张仪见战火烧到自己这里来,自也不遑多让,笑呵呵道:“我突然发现二位有点非常像似,看上去,可都不像似一个失败者。”

邹忌道:“这上午赢了三钱,下午输了一钱,敢问秦相,这到底算赢,还是算输?”

张仪摇头道:“这我不知道,毕竟我可从未输过。”

姬定道:“但也从未赢过。”

张仪轻蔑一笑道:“这里就我们三人,楚相这话无异于自欺欺人啊!”

姬定笑道:“是呀,这里就我们三人,敢问你们秦国又想欺负谁?”

邹忌笑道:“二位先别争了,如今徐州已经被楚国占领,而宋国又倒向楚国,我们齐国已经难以再给二位添乱,二位可以尽情地在巴蜀分个高下,我也好奇这巴蜀究竟会归谁所有。”

姬定瞧向邹忌,鄙夷道:“齐相,你这挑拨离间的伎俩,可真是非常拙劣。”

邹忌笑道:“你们二位,还需要我来挑拨吗?”

张仪闻言,不禁心生感慨,道:“若是只有两只老虎,那怎么也能够分出个胜负,可如今偏偏有三只老虎,这又如何决出高下。”

正当这时,一个下人入得院内,道:“启禀三位相邦,魏相、韩相、赵相.....已经到了会议室。”

姬定道:“可不是只有三只老虎,可还有着一群豺狼。”

其实三只老虎倒是好决出胜负,两只老虎先联手,瓜分另一只老虎,然后再决出胜负,关键就还是有一群豺狼,但两只老虎联手时,另一只老虎肯定会与那群豺狼联手。

邹忌点点头道:“是呀!还有一群豺狼在,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先将这一群豺狼给消灭了,待吃饱喝足之后,咱们再决高下。”

姬定与张仪相视一眼,皆是笑而不语。

邹忌问道:“你们笑甚么?”

张仪呵呵道:“就怕我们刚刚露出獠牙,齐相就已经备好晚宴,宴请那些豺狼。”

姬定点点头道:“秦相言之有理,毕竟齐国目前可是一位急需朋友的孤家寡人。”

“是吗?”

邹忌笑意一敛,道:“那咱们就走着瞧。”

“请!”

“请!”

三人一边相互挤兑着对方,一边往会议室行去。

他们之所以这么轻松,那仅仅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实力保护自己,而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也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

来到会议室,里面坐着魏相惠施,韩相公仲侈,赵相大戊午,中山相司马赒,以及刚刚上任的宋相陈吾。

可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室内温度仿佛骤降至零下。

作为此次会议主持者张仪率先说道:“我们秦国此番出兵,只为解救大梁,如今魏国的困境已然解除,我们秦国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他话未说完,邹忌就冷笑一声道:“秦相说得如此大仁大义,可我怎么记得,在我们齐国攻打魏国之时,你们秦国也在出兵攻打魏国的河东地区,要论不知羞耻,你张仪若称第二,可无人敢称第一啊。”

此话一出,一众相邦纷纷看向邹忌。

到底谁才是胜者。

不过这也都是秦国咎由自取,如果秦国当初出兵出击齐军主力,邹忌岂能这般嚣张。

赵国反而幸灾乐祸,恨不得邹忌多怼几句。

“你这败军之将,何以言勇?”魏相惠施怒喷邹忌,“论假仁假义,谁也不及你齐国,满嘴的仁义道德,却干着强盗之事,真是无耻至极。”

邹忌哼道:“你可真是贼喊捉贼,分明就是你们魏国不遵守协议在先,如今却来冤枉我。”

惠施一听这话,当即气得是吹胡子瞪眼,“你这真是血口喷人,分明就是你们齐国唆使宋国挑起楚宋战争,又出兵支持宋国,牵制楚国主力,从而偷袭我国,你们齐国才是这一切得罪魁祸首。”

邹忌争辩道:“这话说可得讲凭证,当初我们五国签订不战协议,同时由我国负责保证宋国不被楚国吞并,各位都是答应的,我们齐国始终遵守协议,未有一兵一卒参与到巨阳之战之中,兢兢业业在宋国国内待着,以防宋国被楚国吞并,可是你们魏国却偷偷借兵三万给楚国,是你们背信弃义在先,我们齐国才不得不出兵的。”

惠施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反驳。

因为当时巨阳之战,还真是宋军在打,齐国主力都藏在宋国,准备偷袭魏国,但如果是由法官来判定的话。

那肯定是邹忌赢,事实还真是魏国违反协议在先。

姬定突然看向陈吾,笑道:“宋相,你们宋国为何突然选择中立。”

陈吾稍稍一愣,道:“这是因为我们宋人厌倦了战争。”

姬定道:“是吗?可我记得最初可是你们骁勇善战的宋人先发动对巨阳的战争,而在那之前我们楚国一直都在争取谈判。”

陈吾迟疑少许,又瞟了眼邹忌,道:“那是因为前任国君对齐国唯命是从,而这并非是我们宋人真正所愿,故此吾君才会顺从民意,取而代之。”

姬定看向邹忌笑道:“证据?”

邹忌笑道:“你们不会相信一个谋朝篡位,甚至企图弑兄的人的话吧?”

惠施讥讽道:“你指得是田氏篡齐吗?”

邹忌道:“不,我指得是三家分晋。”

“......!”

听得一声冷笑,只见那大戊午说道:“我来此可不是要来与你们争论谁对谁错,而是希望能够让输得一方付出代价。”

姬定点头道:“赵相所言不错,齐国、中山国、燕国给我们造成巨大伤害,他们理应对我们赔偿。”

惠施怒目瞪向邹忌,道:“尤其是齐国。”

邹忌道:“输得一方?我们齐国可从未认输,我此番只是受秦相所邀,来此商议停战一事。”

大戊午立刻看向张仪。

张仪道:“我之前就说了,我们秦国此番出兵,只为支援魏国,不为其它。除此之外,我还要为燕国说一句公道话,燕国一直以来都不想与我秦国为敌,只因赵国坚决拒绝与燕国停战,从而导致燕国与齐国结盟,如今我们秦国还是会继续维持与燕国盟友关系。”

苏秦笑道:“多谢秦相支持。”

大戊午怒道:“秦相是不是弄错了,我们才是盟友,燕国可是我们的敌人。”

张仪面无表情道:“如果赵国当初愿意与燕国讲和的话,那么战争早就结束了,我们根本不是死这么多人,更不会坐在这里谈判,而是坐在临淄,你们赵国不顾我们的利益,一心只为自己着想,那也就休怪我们不顾忌你们赵国的感受。”

姬定道:“是中山国和燕国趁着赵侯出征塞外,趁机入侵赵国,赵国不答应与燕国结盟,这难道有错吗?”

张仪笑道:“赵国入侵中山国,吞并中山国的领地,楚相怎又不说一句公道话。”

“如果不谈正义和公道,那么这谈判将毫无意义。先告辞了!”

言罢,姬定便起身离开了。

惠施、大戊午、公仲侈也起身离开了。

邹忌也站起身来,向张仪嘲笑道:“真不知道你们秦人来中原干什么。”

张仪反唇讥风道:“就是想来看看你们齐人气急败坏的样子。”

邹忌冷冷道:“别得意的太早,你可还未有赢。”

......

由于大家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故此这一场会议以不欢而散告终。

回到住所,大戊午便愤怒道:“我早就说过,若想停战,就必须将对方彻底消灭,真不知道你们为何还要对张仪抱有期待,如果张仪真的渴望帮助我们,当初就不会放跑齐军。”

惠施道:“那为何你们赵军不继续进攻中山国?”

大戊午没有做声。

惠施叹了口气,道:“我们魏国此次损失远大于你们赵国,我们更渴望找齐国报仇,所以不是我们不想继续打下去,而是我们都已经无力再继续打下去。”

公仲侈直点头道:“我们韩国也损失惨重,如今看来,秦国和楚国又拉帮结派,他们之间的矛盾,可是一直都还未解决,如果我们继续闹下去,只会被他们卷入新得战争中,但是最终受伤的永远是我们。”

此次大战,几乎都是在中原打的,三晋因此损失惨重,而秦国和楚国凭借雄厚的国力,还能继续打下去。

但如果继续打下去,秦楚会怎么样,谁都不知道,但三晋必亡,因为他们的国力已经耗损殆尽。

对于三晋而言,可真是左右为难。

真是打也不对,不打也不对。

......

而那边惠施离开之后,便立刻邀请苏秦上门,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燕国与齐国还未正式解除盟约。

“燕国到底是如何打算的?”邹忌问道。

苏秦道:“燕国还是更期望与秦国结盟,而非是齐国,另外,燕国对于齐国可是有着很强的戒备之心。”

邹忌眼中闪过一抹怒火。

正如姬定所言,齐国还真就成了孤家寡人。

苏秦又道:“不过我发现燕相子之野心不小。”

邹忌闻言一怔,道:“你怎知道?”

苏秦点点头,道:“因为我就是子之推荐给燕君的,子之希望我能够负责外事,如此他便可专心内政,而除我之外,朝中许多人也都是子之的人,燕君对于子之是深信不疑,长久下去,燕君大权必然旁落。”

邹忌眯了眯眼,道:“是呀!楚国可以凭借支持公子偃令宋国背叛我齐国,我们亦可这么做,破坏燕国与秦国的关系。”

苏秦道:“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这一招用于楚国。”

邹忌问道:“你有何计策?”

苏秦道:“据我所知,虽然楚国当年一战,杀掉了越王无疆,以至于越国四分五裂,但是楚国并未吞并越地,昔日的越国贵族各自为政,一片混乱,如果齐国能够支持其中一个政权统一越地,那么楚国将无力在专注于与齐国争霸。”

邹忌眼中一亮,道:“是呀!我怎就没有想到在越地给楚国制造麻烦,楚国那么大,想要治理好,可非易事,先生此策果真是妙啊!”

“多谢相邦夸奖。”苏秦拱手一礼。

邹忌又道:“越地一事,我会想办法去做的,但燕国方面可能得交予先生。”

苏秦道:“苏秦绝不会令大王和相邦失望的。”

说着,他稍稍顿了一下,又问道:“但不知道相邦打算如何应对当前的危机?”

邹忌叹道:“虽然秦楚不会联手对付我齐国,但是楚国和秦国都在拉帮结派,从而孤立我齐国,这局势对我齐国还是非常不妙。”

齐国这回可算是得罪了三晋。

苏秦稍稍皱眉。

邹忌瞧他一眼,问道:“先生可有良策能够助我化解危机?”

苏秦道:“秦楚争先拉帮结派,无非是因为秦楚之间的矛盾并未化解,他们都只是在为下一场秦楚大战做准备,但是我以为三晋是不想再战,尤其是魏国,若再打下去,魏国只怕会不战自亡。

秦楚想要继续争霸,而三晋却渴望停战,他们的想法是背道而驰,如果齐国主动向魏国施以援手,同时表达渴望停战,相信齐国将能够与三晋缓和关系,如此一来,齐国也将不被鼓励。”

邹忌听得是频频点头,又向苏秦笑道:“还是先生看得透彻。”

苏秦谦虚一笑。

其实是不好意思。

因为这一切都是姬定吩咐他的。

其实最不想继续打下去的,乃是姬定,因为这一场战争已经为新会制造出大片的土壤,继续打下去,那可能会破坏这些土壤,现在姬定是渴望停战,从而将战场化整为零,在各个局部进行,而不是又掀起一场大战。

这种规模的战争,姬定难以掌控。

而邹忌十分担忧被秦楚孤立,他之前盟友都已经背叛了他,他必须要寻找新得盟友,于是他派人约见惠施。

惠施早就有准备,因为来之前,他们就已经决定采纳姬定的策略,与齐国握手言和,从而换取齐国的支持。

因为秦国肯定不会帮魏国继续打下去,而秦国不动,楚国也不敢动。

魏国单方面也无力与齐国抗衡。

且同时魏国急需援助。

与齐国握手言和,对于魏国是利大于弊啊!

“真是想不到齐相会约见我,我们之间难道不是无话可谈了吗?”惠施见到邹忌,却是冷冰冰地说道。

邹忌笑道:“国家大事,大家只是各为其主罢了,不应该伤及我们之间的友情。”

惠施道:“故此在事情还未解决之前,暂时还是不要谈及我们之间的友情。”

“好吧!”

邹忌点点头,道:“我们就还是先谈正事。关于此次战争,我不想做过多解释,因为如果换成你们魏国,你们也会这么做的,天下诸侯,谁不想成为中原霸主。

如果秦国愿意继续帮助你们魏国对我国用兵,也许我们会战败,会愿意给予你们魏国赔偿,但现实就是,因为秦楚之间的恩怨,秦国不可能继续帮助贵国,而贵国也无力继续攻伐我国。

而我国也渴望与贵国中归于好。”

惠施冷笑一声:“你们说战就战,你们说和就和,真当我们魏人好欺负么。”

邹忌道:“那你们想怎样?继续打下去,还是与楚国一道,继续跟秦国斗争。”

惠施没有做声。

邹忌又道:“惠相,如今秦楚已经在为下一次大战做准备,如果我们不能重归于好,那我们也都将被迫绑在他们的战车之上,难道这是你们魏国所愿吗?”

惠施兀自没有做声,但神情稍稍缓和了几分。

邹忌见罢,赶紧趁热打铁道:“如果贵国愿意与我国重归于好,我们齐国愿意给予贵国支援。”

惠施一怔,道:“当真?”

邹忌点点头,道:“但不能说是赔偿,因为我们齐国并未战败,也并未投降,还望惠相能够谅解啊!”

惠施思忖半响,道:“此事我还得考虑考虑。”

邹忌点头道:“真是希望此事能够早点了结,我好与惠相再把酒言欢。”

换而言之,在此事未有完结之前,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可谈的。

出得院子,上得马车,只见马车里面坐着一个年轻人。

不是姬定是谁。

“谈得怎么样?”姬定笑问道。

惠施道:“你真是料事如神啊!与你想的无丝毫差别。”

是我让苏秦去说得,这能有差别吗。姬定笑道:“齐国如今比魏国更需要盟友,故此相邦可千万别不好意思,只管张嘴。”

惠施苦笑地摇摇头,感慨道:“想不到我魏国会有一日连自己国家命运,都得依仗仇人的帮助。”

姬定道:“可再惨也不及那越王勾践啊!他都能够翻盘,为何魏国不行。再加上,我会暗中相助魏国。

接下来,秦楚之争还是持续下去,这会令秦国无暇兼顾三晋,而齐国也暂时无力再图霸业,故此魏国将会得到一个非常和平的环境。

待惠相回去之后,可得专注国内治理,恢复民生。”

惠施叹道:“这谈何容易啊!”

姬定道:“在农业方面,一年一收,这受制于天,是难以马上见到成效,但是工商业方面,却能够快速发展,只要有钱便行。

到时我会与公主商量,让濮阳的商人前往魏国做买卖,给予魏国带去钱财,帮助魏国恢复。”

惠施听得一喜,感激之眼,难以言表:“这可真是.....”

姬定却笑道:“看来惠相已经将我视作了楚相。”

惠施一愣,道:“说到这事,我还真想问问你,你如今真的只是一心为我魏国?”

姬定摇摇头道:“当然不是,我图得是权力和名誉,我一直谨记着,我能够有今日,完全在于魏楚联盟,维护魏楚结盟,对我百利而无一害。”

惠施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

秦国的态度,令魏国没有太多选择,而惠施也不想在秦楚间摇摆,他还是希望能够团结三晋。

故此他回去之后,没有对公仲侈和大戊午隐瞒,而是如实相告。

公仲侈是非常支持,如果不与齐国重归于好,那么三晋势必卷入秦楚之争,他们需要齐国的支持。

关键韩国是真的不想再打了,韩国国内比宋国厌战程度还要高,因为韩国国力较弱,难以在这种大战中取得利益。

而大戊午对此存有疑虑。

因为齐国一直支持中山国,这显然不利于赵国吞并中山国,可是齐国与燕国又有矛盾,而燕国如今又有秦国支持,若想对付燕国,赵国也需要齐国的支持。

至于中山国么,可远没有燕国的威胁大。

大戊午权衡再三,也答应魏国与齐国重归于好。

如此一来,这局势跟战前并没有多少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徐州被楚国占领,同时宋国中立,但是大国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出现质的变化。

而这一场大战,各国却都是损失惨重,包括秦国和楚国,耗了大半国力,结果却打了个寂寞。

也着实令人哭笑不得啊!

但其实这在乱世,经常发生,各国都得去拼,不拼是不会知道结果得。

如果能够料到会是这么个结果,那齐国说什么都不会开战的,可问题是大家都不知道。

但却有一个赢家。

这个赢家就是姬定个人。

此次大战虽并不是姬定一手促成的,但姬定却成为唯一的大赢家。

而且这胜利的果实,可真是清甜爽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