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当初对我爱理不理

周天子 第一百六十二章 当初对我爱理不理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这明争刚罢,暗斗又起。

未等寒冬过去,新得一轮较量又拉开了序幕。

这就是战国时代。

一个不进则亡的时代。

要说这暗斗,那不得不说,齐国说第二,无诸侯国敢称第一。

这其实跟齐国富裕的程度也有一定关系,这富裕的国家就不太爱打仗,就爱玩一些阴谋诡计,沾一些便宜。

齐国与秦国在东西两边,真是如同阴阳两极,有许多特质都是截然相反的。

最先出手的也是齐国。

“租借码头?”

姬定稍显诧异地看向姬舒。

姬舒点点头道:“齐国借援助魏国一事,要求我们租借一个码头给他们,供他们运输粮食去魏国。

此外,我们还收到一些消息,齐国要求魏国修建河道和拓宽道路,方便齐国运送粮食,看来齐国此番是真心想要援助魏国,渴望修复与魏国的关系。”

姬定瞧了眼姬舒,道:“真心?我看不一定。”

姬舒问道:“此话怎讲?”

姬定凝眉思索一会儿,道:“我们先办法弄清楚齐国此番援助的运输路线。”

姬舒稍稍一愣,道:“这并不难,但是这重要吗?”

姬定点点头道:“非常重要。”

毕竟这援助路线又不是什么机密,很快他们就将路线图弄了过来。

“果然如此。”

看着路线图,姬定微微一笑。

姬舒倒是没有看出什么问题来,道:“这路线图有何玄妙?”

姬定指了指图纸,笑道:“若只是援助大梁的话,道路和河道都不需要再往南修,但是齐国却要求魏国将道路修到襄陵去。”

姬舒道:“襄陵在此次大战中也是损失惨重啊。”

姬定笑道:“我不相信齐国会这么无微不至,还考虑到襄陵问题,即便齐国真的这么体贴入微,考虑到襄陵魏人的生活,这最优的路线,应该是从宋国运输过去,而不需要经濮阳。”

姬舒猛然反应过来,道:“是呀!这路线皆是远离宋国。”

姬定道:“我想齐国之所以将路线修至襄陵,不是为了援助魏国,而是要借此拓展与楚国的贸易。

如果将来中原与楚国的贸易都是往襄陵至濮阳这条路线走,那么宋国在商业上,将会被孤立。

你看,这宋国周边邻国主要就是齐、楚、魏三国,而这一条路线,使得魏国得利,那魏国自然答应,以楚国与魏国的关系,自然也会愿意选择往魏国走,将来宋国会排挤在外。”

姬舒蹙眉道:“如此说来,齐国是想借商业迫使宋国屈服?”

姬定点点头。

姬舒道:“那我们该如何阻止齐国?”

“阻止?”

姬定笑道:“为什么要阻止?齐国这么做的话,濮阳可是深受其益啊。”

姬舒道:“可是你好不容易才令宋国中立,如果任由齐国这么做的话,宋国可能还会向齐国屈服。”

姬定笑道:“放心!这回宋国可不会轻易屈服的,前任宋君可还在齐国待着,你让那公子偃如何屈服,宋国肯定会给出反击的。呵呵,这也正合我意,宋国本就是我计划中的一个战场。”

正当这时,门外突然传来法克的声音,“先生。”

“进来吧!”

只见法克走了进来,冲着姬定眨了下眼。

姬定道:“直接说吧!”

如今他对姬舒已经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法克一怔,旋即道:“先生,方才我们得知消息,那田修正在向白圭施压,企图控制郑国的盐利。”

姬舒微微一惊,道:“这盐利可决不能交予齐人。”

姬定也道:“关于盐价,律法可是有明文规定,田修想干什么?”

法克道:“田修只是说,他打算在濮阳修建一个盐仓,齐国的盐将会经濮阳,卖往各国,并且田修还保证,关于郑国国内的盐买卖,他不管得,他只管销往其它诸侯国的盐买卖。”

姬定又道:“白圭怎么说?”

法克讪讪道:“齐国到底财大气粗,齐盐一旦进来,咱们郑国自产的盐根本就卖不过他们,白圭认为如果不与他们合作,齐国是能够轻松将咱们击垮,到时连郑国的盐价,都是他们说了算,除非我们不准齐盐进来,否则的话,白圭认为还是要与他们合作。”

姬定微微耸肩道:“可是没有哪条律例,表示我们可以拒绝齐盐入境,以齐国在我们郑国的影响力,我们也无法拒绝。”

姬舒道:“可是让齐国完全控制我们的盐,将来谁又能保证齐国不会抬高盐价。”

姬定轻松惬意道:“暂时不会就行,先让齐国玩着吧!”

说着,他又向担忧的姬舒道:“你无须担心,这其实是我所期待的,玩这种游戏,我可比他们都要擅长。”

话音刚落,门口一人道:“周侍中,方才屈大夫捎来一封口信,楚王希望周侍中能够早日回国。”

姬定闻言,不禁看向姬舒。

姬舒眼中闪过一抹郁闷,但也就是一闪即过,笑道:“你还得以正事危险,你若失败,我们就再也无法相见了。”

姬定笑道:“可是我不想在这大冬天赶路,还是在天气转暖再说吧。”

姬舒心中一喜,嘴上却道:“可是楚王找你,定有要事。”

姬定道:“若是急事,屈善就不会只稍一封口信进来,必然是要跟我见面谈,我知道是什么事,不打紧的。”

......

绁府。

只见大堂中坐着三人,除主人之外绁错,还有田修与白圭。

“田大夫,这等好事,我也愿意,但是我当初能够拿下郑国的盐铁,在于我给予公主许多保证,而如今贵国一方面要控制郑国的盐,如今又要涉及粮食,这会令我很难做啊。”

白圭很是为难地说道。

田修瞧了眼白圭,道:“白先生误会了,我们齐国可不是想要控制郑国盐和粮食,盐的话,我说得很清楚,白先生还是负责郑国国内的盐买卖,之外由我们负责,所得之利,可远比现在要多。

至于粮食,我们也不是想要抬高郑国的粮价,而是我知道这两年来,郑国未涉及到战事,这仓内囤积着许多余粮,我们齐国以布匹交换郑国的粮食,然后再援助魏国,以此来节省运输损耗,白先生做了这么多年的买卖,应该是能够理解吧。”

绁错在旁道:“白先生,目前魏国是急需粮食,如果可以直接濮阳运送粮食去魏国,这的确要节省不少时日啊!另外,我们郑国每年也从齐国购买不少布匹,这笔买卖谁也不会亏。”

他虽然是郑国大夫,但可是听命于魏国,目前魏王天天盼着齐国的援助,如果直接从濮阳发货,那可是非常近啊。

白圭紧锁眉头。

说是这么说,但是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

确实!

郑国目前屯有不少粮食,一方面,生产力的进步,这耕地翻了一番多,而另一方面,又没有打过什么仗,朝廷消耗粮食的事不多。

但是齐国要大规模在宋国收购粮食,齐国马上就能够成为郑国最大的粮商,齐国就可以控制郑国的粮价。

田修笑道:“绁大夫所言不错,郑国每年也都从我齐国购买不少布匹,如今郑国子民缺得是布匹,不是粮食,此次我们给予布价,可比往日可还是要便宜许多啊!”

说着,他掏出一块布条来,递给白圭,“这个价,你看如何?”

白圭接过布条来一看,大惊失色道:“这...这价钱?”

“太低了是么?”田修笑道。

白圭点点头。

田修道:“那是因为我们算过一笔账,即便是这个价钱,也比从齐国本土运送粮食到魏国要节省许多钱,为了能够筹足更多的粮食,故此我们才给出一个非常低的价格。”

白圭沉吟少许,道:“我可以答应,但是我要确保所有你们所交换的粮食都必须援助魏国,不能留在郑国。”

一个商人掌控这么多粮食,对于本国行业是很恐怖的。

如果运送出去,那影响就要减弱许多。

田修道:“如果白先生不放心的话,由白先生帮我们直接运去魏地好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再加上这个价钱,白圭毫无拒绝的理由。

但是从绁府出来,白圭看着布价,眼中透着困惑。

因为他认为即便用布交易粮食,然后援助魏国更为划算,但齐国也不需要给这么低的价钱。

他料想这里面定有阴谋。

但是他只能保住郑国不被影响,其余的,他也难以干预。

......

冬去春来。

齐国大量的布匹顺河道进入濮阳。

白圭本是濮阳最大的粮食商人,如今他是摇身一变,成为濮阳最大的布匹商人,齐国从他手中换走大量的粮食。

脍炙酒舍。

在一间屋内,五个商贾打扮的中年人坐在里面,个个是面容严肃,他们可是战后第一批来到濮阳做买卖的宋国布商。

他们原本打算趁着各国都需要恢复,从中大赚一笔,结果来到濮阳,迎接他们的却是当头一棒。

其中最为年长的向坐在左边的一人问道:“谈得怎么样?”

那人摇摇头道:“白圭表示他今年不再需要进购任何布匹。”

又有一人紧张地问道:“关于布价,他又如何说?”

那人兀自摇头道:“白圭说这个价钱,他就已经能够赚得不少,且郑国上下都知道他是以什么价钱进购到齐国的布匹,如果他抬高布价,那会影响到他的名誉,同时还会影响到他的粮食买卖。”

“这可怎么办?如此低的布价,我们是卖多少,就赔多少啊!”

“齐国援助魏国是有限的,那么这布匹的数量自然也是有限的,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联合起来,买下这些布匹,反正这么低的价钱,我们也不会亏啊!”

“如果齐国一直以这个价格出售布匹,那我们怎么办?”

“这不可能,这个价钱,只是相对于援助魏国粮食,是比较划算的,平时这么卖,是肯定不划算的,齐人如此狡诈,岂会做这亏本买卖。”

“嗯!这倒是得,这个价钱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我们买下这布匹,然后抬高布价,还能够从中赚不少钱。”

“如果咱们要这么做,还得联合更多的布商,光凭我们几个,难以吞下这么多布匹。”

“可是齐国方面,是朝廷出面,咱们也应该向君上禀报此事,最好是与朝廷联合,一块抬高布价。”

......

田府。

“主公,宋人上钩了,听说如今在濮阳的几个宋国大布商,正准备收购白圭出售低价的布匹。”

“意料之中!”

田修那张和蔼可亲的胖脸上,露出一抹奸笑,“那宋国长久以来,都是以交易丝麻为主,布价下跌,他们肯定着急!我倒要看看他们究竟能够收购多少布匹。哈哈......!”

原来齐国故意以低价布交换郑国的粮食,用于援助魏国,只不过是欲盖弥彰,真正目的,乃是打压布价。

因为宋国第一出口产品就是丝麻。

以前宋齐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他们是一直把控着布价。

而如今分道扬镳,那么压低布价,对于宋国商业将会产生巨大的冲击。

宋国商人被战争耽搁了整整一年,都急需恢复买卖,必然会选择收购,否则的话,宋国的丝麻就卖不出去。

关键这些商人没有想到,齐国是在针对他们,因为齐国这个套路玩得确实非常巧妙,齐国直接运送粮食去魏国的话,这运输成本是非常高的,而运送同价值的布匹,运输成本是要降低很多得。

故此从郑国买越多得粮食,就越划算,齐国给出这个价格,其实是非常合理得。

如果这个低价布,是不长久的,那么宋国商人收购这些低价布,待齐国这一波过去之后,再将布卖出去,那是肯定大赚的。

因为如今三晋、中山国、燕国都需要进购布匹,之前战争导致粮食缺口很大,首先都是要恢复粮食生产,那么布匹就需要用其它货物去交换。

但如果齐国一直都压着这布价,那......!

......

而这时,姬定已经回到楚都,他还是尽量拖得一些时日,入春之后,才启程回国的,不过路上他可是拼命的赶,真是披星戴月,他也害怕楚威王真的会发飙。

记得上回姬定立下大功回到楚国,楚国贵族的反应十分冷淡,那庆功宴更是因为姬定嚣张的态度,闹得是不欢而散。

而这回姬定立下的功劳,还比不上上回,甚至可以说只是功过相抵,因为这场战争多半都是引他而起,幸亏楚国最后拿下徐州,否则的话,楚国连赢家都谈不上。

但是姬定此番回国,却得到大家非常热情的欢迎。

这刚刚入宫,那些楚国贵族便将姬定团团围住,赞美之沫,如滔滔江水,泛滥不绝。

幸亏姬定手持羽扇,是左挡右挡。

直到昭阳到来,姬定才找了个借口,抽身去到昭阳身边。

“看来我已经提前完成了对大将军的许诺。”姬定小声言道。

昭阳呵呵笑道:“可不只是提前,而是未来三年的承诺都已经完成了。”

这昭氏家族的买卖,一直都是昭微在负责,昭阳是专注于军政大事,但如今昭阳却成为昭氏家族的主要财富收入。

昭阳封地制造的船,在此次战争中,可是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楚国,有三个大战场,这后勤压力非常大,得亏这些船及时出现,才减少了后勤压力。

这船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贵族们纷纷改用水路运输货物。

订单爆炸似得增长。

昭阳封地也成为当今世上,首个工匠规模要多于农民的地方。

姬定笑道:“难怪他们这么热情。”

昭阳道:“不过你先别开心,去年大王几番传信给你,你却如今才回来,大王对此可是非常生气。”

姬定道:“我是真的有事。”

昭阳笑道:“你自己去跟大王解释吧。”

过得一会儿,大家来到殿内。

“咦?”

当姬定进入殿中的时候,发现这殿内的两边各放置着两排椅子。

慢悠悠进来的高固呵呵笑道:“周客卿,你这椅子可真是救了老夫的命啊!呵呵......!”

说着,他便来到最前面的椅子坐下。

姬定下意识目光往他们胯下一瞥,发现他们都已经穿上裤子,他是真没有想到,变化会这么大,他们这么快就接受了这些新事物。

不是说楚国非常保守吗?

景翠突然走过来,瞅着一脸懵逼的姬定,笑道:“周客卿,此次徐州大战,你这裤子可也是功不可没啊!”

姬定错愕道:“将军此话从何说起?”

景翠道:“原来穿上这裤子更方便作战,也更方便骑马,使得我军士兵战斗力增加不少。如今大王已经下令,所有士兵都必须穿上裤子。再加上年迈的大臣也更需要坐在椅子上,故此朝中大臣也纷纷都穿上裤子,坐上了这椅子。”

可见战争是进步的催化剂啊!

原本姬定的计划,是利用椅子来诱惑大家穿裤子,但没有想到景翠突然发现这裤子能够更方便士兵作战,于是他先下令全军士兵统一换上裤子,在徐州一战中,楚军的战斗力显然比以前要高一些。

而楚威王常年带兵打仗,是非常重视军政,得知裤子能够提升战斗力,立刻下令全军换上。

毕竟这士兵也不需要讲什么礼仪。

而当时情况非常危急,楚威王又是天天开会,且一开就是大半天,大臣们是跪得膝盖都直不起。

又见楚威王悠然自得坐在椅子上,完全感受不到他们的痛苦,于是也都换上裤子,坐上这椅子。

但不是说立刻就推广开来了。

如今就渐渐变成,裤子变成一种工作服,大家在做事的时候,就换上这种服饰,闲暇之时,还是穿着旧服饰。

正聊着,那楚威王来到殿中。

姬定寻思着如今该怎么行礼。

只见大臣站在椅前,向楚威王躬身一礼,楚威王回得一礼,然后君臣一同坐下,姬定也是有样学样。

楚威王瞟了眼姬定道:“周客卿还舍得回来啊!”

姬定忙道:“回大王的话,臣之所以留在濮阳,乃是为了处理援助魏国一事,而此事关乎我楚国利益,臣不敢有丝毫怠慢。”

楚威王道:“是吗?此事与我楚国又有何关系?”

姬定道:“大王,我们与魏国可是盟友关系,如今魏国被打得满目苍夷,急需援助,如果臣不处理好这些事,那么魏国必然会向我们楚国索要支援。

而臣知道我们楚国也付出巨大的代价,为了避免魏国向我们楚国索要太多援助,故此臣才尽力安排齐国和郑国给予魏国援助。”

楚威王眨了眨眼,咳得一声,点头道:“卿做的很对,此番卿又立下大功,寡人亦不知如何赏赐卿。对了,寡人听说卿尚未成婚,要不这样,寡人许一门婚事给卿,就当时封赏。”

姬定愣住了。

还有这种赏赐?

楚威王道:“卿对此赏不满意么?”

姬定忙道:“大王,臣已经成婚,就...就是与那郑国公主。”

楚威王道:“卿与郑公主的事,寡人也听说了,但是你们并未成婚,而且如今卿乃是我楚国客卿,该当在楚国安顿下来。”

如今姬定对于楚国而言,那是至关重要,楚威王认为姬定作为濮阳人,在楚国没有家室,这是不稳妥,得让他在楚国安定下来,将楚国当成自己的家。

姬定也察觉到楚威王的意图,道:“大王,公主已经生了臣的孩子,臣若再成婚,会引得公主不开心...要不这样,臣下回接公主来楚国住。”

楚威王斜目瞧他一眼:“是吗?可是寡人听说,除了郑公主之外,卿还与那个齐国寡妇纠缠不清。还是说,卿看不上我楚国女子?”

日!这定是屈善造的谣,下回我去濮阳,有他好看得。姬定道:“谣言!这绝对是谣言!臣与那蔡夫人是清清白白的呀。”

楚威王哪里肯信啊!

这时,高固突然道:“大王此乃周客卿的家事,不宜拿到朝堂上来说啊!”

不少大臣纷纷点头。

我们一群贵族坐在这里,听你们两个谈论泡妞的事,可真是岂有此理。

楚威王尴尬地瞧了群臣一眼,解释道:“周客卿立下大功回来,寡人只是想犒赏他,无意谈论他的家事。”

高固立刻道:“大王,如今国内变法已经耽搁了一年多,如今周客卿已经回来了,变法不宜再拖下去。”

群臣顿时跟鸡血似得,纷纷站出来,表示得赶紧推行新法。

这一幕令楚威王差点笑出声来,以往变法,哪回不闹得头破血流,很难看到一个支持的,如今他们既然主动求变法,于是又看向姬定道:“卿以为如何?”

姬定讪讪道:“大王,臣之前可就有言在先,请臣变法,那可是得出钱的呀!”

楚威王点头道:“是,寡人没有忘记,但如今卿是为国家变法,那这钱就由寡人出吧,要不就折算成一门婚事。”

大臣们一听,原来大王谈得不是私事,而是公事,那...那倒是可以谈。

姬定神色一变,起身拱手道:“蒙大王青睐,臣才有今日,为大王效力,臣做任何事都不足以报答大王对臣的知遇之恩,又岂敢跟大王收取费用,臣必将全力以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