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一百七十四章 问心无愧

周天子 第一百七十四章 问心无愧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就事论事,在绝大多数宋人眼里,那些布匹都应该是属于宋国的,不是公子偃一个人这么认为的,故此郑国拒还所有布匹,也彻底激怒了宋人。

他们认为这简直就是强盗行为,不可容忍。

又因为最近宋国发生太多事,而且全都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宋人是痛定思痛,几乎所有人都将责任归咎于他们宋国国力太弱小,故此才被这些国家欺负。

那么公子偃的强国政策,自然是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同。

公子偃的变法是极为顺利。

他效仿秦制,但却比秦国还要彻底,毕竟他之前的军事行动是重创宋国国内贵族的中坚力量。

再加上还有一部分权贵流落到郑国,至今不敢回来。

这也为他的变法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

他下令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将土地都分发给平民,令他是深得民心,又推行郡县制,他任命的官员,将凌驾于贵族之上。

从而完成中央集权。

秦国可也没有这么彻底,目前的秦国,贵族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

商鞅可没有彻底铲除贵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贵族,尤其是在世袭制方面。

而宋国也从一个商业最为发达的国家迈向农业国家。

而郑国就刚刚与之相反。

郑国是进一步将商业治国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就连国家军队都商业化。

可真是自古以来头一回啊!

但是在别人看来,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毕竟郑国是没有国君的。

公主一直没有被承认,大家还是称呼她为公主,基于制度,她手中其实也没啥权力,国内大小事务都不需要经过公主的决断。

在这种情况下,这军队商业化,不就是理所当然得么。

这其实也是各国答应郑国拥有军队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公主手握大权,那他们还是会再多虑一番。

但也不一定会拒绝。

到底还是因为魏国、赵国暂时比较虚弱,无法履行保护郑国的义务,即便公主手握大权,他们也不一定会拒绝的。

而身在郑国的商人们却跟打了鸡血似得。

很是亢奋,也很是积极。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到底可行否,能不能赚大钱,但是这毕竟是一门新买卖,而且涉及到军队,战争,基于商业定律,风险越高,利于应该越高,这门买卖的风险,已经是超越所有买卖,那么其中利润.......。

真是不敢想象啊!

他们对此是抱有极大的期待。

在他们的积极支持下,郑国终于颁布了军制。

郑国都成立好几年,但却是头回颁布军制,这也真是够奇葩的。

而这个雇佣军制度,自然也是姬定设计的。

既然是买卖,那就有盈亏,就不能涉及任何平民,否则的话,万一赚了钱,那就得分钱给平民。

而就当下的技术而言,几乎是无法做到这一点。

就不能逼迫平民加入。

基于郑国的舆论环境,他们也不敢这么做。

就是由这些大富商出钱,从各国招募勇士,招募将军,总之,从统帅到士兵,全部都采用招募的方式,不限国籍。

姜佐这个大司马也变得名存实亡。

因为姜佐是人臣,本就是郑国大司马,如果军队由他来统帅的话,那军队就是属于国家的,可是钱又不是国家出,这当然不合适啊!

而招募就需要自愿。

凭什么让人家为你抛头颅,洒热血。

当然是用钱说话。

这么危险的活,自然要给很高的待遇。

姬定也不太了解行情,他目前定的是跟当初魏武卒一样的待遇。

只不过魏武卒是获得田地,以及免税,但是郑国是直接发钱。

而军备、马匹,也全部都是采用购买的方式。

之前朝廷也是购买,自己都没法生产。

巧合的是,白圭对于军备生产几乎是垄断的,这雇佣军制,又让他大赚一笔。

但是,这一支军队的首要任务,还是保护郑国,在商言商,既然身在郑国的每个人都因此获得保护,那么自然也必须付出。

可是不管是商人,还是农民,每年都有缴税的。

而上回改革,就规定郑国税收是三十税一,随着郑国商业越来越发达,这每年也可以收上不少钱来,但是由于支出非常大,因为国家没有什么产业,纯靠这税入支持一切开销。

就拿不出太多钱来养兵,尤其是精兵,这更加负担不起。

就面临两个方案,要么让大家再多缴一些税。

要么由现有的财政来贴补。

这些大富商本就是缴税大户,他们又多缴税来贴补自己,这是疯了么,最终决定朝廷每年将拿出三分之一的税入,给予雇佣军做补贴。

税就是来源于所有人,那么就等于每个人都交了保护费。

而与此同时,魏国为了尽快恢复国力,同时又保证拥有战斗力,在中原的一些城镇也开始推行均田与府兵制。

府兵制就是兵农一体,就能过做到两不误。

再加上楚国也在推行变法。

可以说当今诸侯国开启了新的一轮变法竞赛。

而其中有三个变法,都是姬定设计的,这可是他的强项。

如今姬定也沉下心来帮助楚威王变法,毕竟今年他诸事不顺,也让他明白,很多事不是他想掌控,就能够掌控的。

与其如此,就还不如先做好自己能够掌控的事。

关键楚威王也不会放他离开。

虽然姬定拥有楚威王,以及昭、景、屈三大家族的支持,但是由于楚国的分封制,导致这大问题没有,小问题是一箩筐。

毕竟各地情况不一样。

贵族也不一样。

各有诉求。

逼得姬定是沿着长江而上,跟大家解释新法将会为你们带来什么。

今日姬定又与两大护法屈易为和司马昭鱼来到金陵,也就是以后的南京。

要说这金陵,还是楚威王给取得名字。

但是如今的金陵,可不像以后那么繁荣,这里目前是楚军的军事重地。

毕竟越国目前只是崩盘,分裂成好几个政权,领土还并没有被楚国完全吞并,但也被蚕食不少。

这金陵就是前几年抢来的。

楚国也在继续对越用兵,只是规模不大,毕竟楚国上下都认为这越国就是煮熟的鸭子,不可能飞的,就不需要花太大的代价立刻吞并越地。

可以慢慢蚕食。

这金陵就是楚军的前线大本营。

来这里倒不是因为遇到什么问题,由于这里是军事重地,且刚刚拿下不久,这贵族势力相对薄弱,故此这里全都是楚威王说了算。

姬定来这里,一来,因为这里可是他规划的商业中心,他要在这里布置很多事情。二来,这里是楚国对越的前线战地。

对他个人也是至关重要。

“先生,由于之前齐国一直忙于宋国之事,故而在越地这边,齐国的动作相对比较缓慢,目前我们只有十二人是借齐国的势力进入越地的。”

“嗯。”

姬定只是点点头。

法克愣了下,问道:“先生没有别的安排吗?”

姬定道:“到时我会在这里建立对越计划的大本营。”

“没了吗?”法克又问道。

姬定瞧了他一眼,道:“暂时就这么多吧。”

法克点点头。

心里有些纳闷,以往谈到这是,姬定总是精神奕奕,但是最近却有些萎靡。

都是因为蜀国、宋国接连发生变故,这给予他信心不小的打击,而在他的计划中,越地是最为简单的。

因为越地是最乱的。

不需要他去制造混乱。

但是他现在却觉得,这也很不稳,鬼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他如今也在自我检讨,究竟哪里做得不足,以至于接连受挫。

可思来想去,他觉得不是他哪里做得不足,而是先天不足。

他势力太过单薄,可要做的事又太多。

不可能控制全局,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无奈往往会伴随着沮丧。

但性格决定一切,这只是一时得。

说话时,外面有人通报道:“启禀客卿,端木老先生来了。”

姬定叹了口气,又抹了一把脸,然后才出门相迎。

河边。

姬定与子让一老一少漫步在河边。

“老先生,这宋国的情况如何?”姬定看着子让那铁青的脸色,很是愧疚地问道。

子让瞧了眼姬定,那浑浊的眸子透着一股怒意,道:“老夫的几位挚友都惨死在公子偃的屠刀之下,而这一切可都是拜你所赐啊!”

当初为了支持公子偃上位,姬定可也拜托了子让动用他在宋国的势力,给予公子偃支持。

而公子偃此次屠杀,就是专门针对那些扶他上位的功臣,其中有不少人也是墨家中人。

另外,公子偃要独揽大权,要一言九鼎,肯定也不会允许墨家在宋国势力过于强大。

他其实也有意借此打击了一番墨家势力,但他并没有明说这一点,他口头上还是很支持墨家的,子让这番回去,公子偃也没有为难他。

因为墨家在宋国有着无可企及的地位。

可即便如此,这也导致子让在此次事件中,是损失不小啊!

关键是害了别人。

子让对此很是内疚。

看淡一切的他,此时此刻也对姬定也是充满着怒意。

当初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呀!

如今你怎么解释。

姬定没有去辩解什么,很是真诚地说道:“抱歉。这一次都是我的过失,我也没有想到那公子偃如此精于算计,竟然敢火中取栗,先借齐国之手,铲除那些功高盖主的功臣,又借秦国之手,来保全他在宋国的地位,这是一次无可争议的失败。”

子让立刻道:“老夫来此,可不是想听你说这些,而是希望你能够想办法补救这一切。”

“补救?”姬定错愕道。

子让语气坚决道:“老夫要报仇。”

虽然他淡泊名利,但他总觉得要不做些什么,怎么对得起那些被他连累的人。

血债必须血偿。

天公地道。

子让可也没有以德报怨的情操。

姬定侧目惊讶地看向子让,一向温文尔雅的子让,竟然会说出这话来,倒是令他觉得有些惊诧。

子让如实道:“那些人皆因老夫而死,老夫也是人,也做不到无动于衷,关键他们中好些人都是无辜的。另外,虽然目前那公子偃是深得人心,但是老夫认为,此人出手狠毒,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绝非是大家所期许的明君,由他掌权,那将会给宋人带去灾难。”

“这我也看出来了。”姬定稍稍点头,又道:“其实要推翻公子偃,倒也不是什么难事,欲让其灭亡,可先令其疯狂。他效仿秦制,那必然是打算对外发动战争,但是宋国的地理位置注定其难以成就大业,只不过......!”

子让道:“只不过什么?”

姬定道:“灭亡公子偃之后,这宋国又该何去何从?”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不瞒老先生,我原本的计划,是令宋国在楚国和齐国的压迫下,国内发生混乱,使其君权衰弱,以此来滋养新会。

让宋国就此灭亡,这绝非是我的选项。因为如今新会还得继续藏着,绝不能过早暴露,引起诸侯的重视,即便宋国灭亡,新会也无法取代其政权,那么岂不是便宜了他人。”

子让沉眉道:“故此你还会保护公子偃,直到你认为时机成熟。”

姬定迟疑少许,道:“原本我是这么打算的,但是宋国对于郑国的态度,以及有关布匹的争执,令我很是担忧,我现在有一个更大胆的计划。”

子让问道:“什么计划?”

姬定道:“老先生可有听说,郑国如今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子让点点头道:“此事我在来的路上已经听说了,但是老夫以为这对于郑国而言,可也不是什么好事。”

姬定道:“其实这都是我授意公主的,而目的就是希望将来可以由郑国可以宋国。”

子让震惊地看着姬定。

姬定道:“如果是郑国吞并宋国,那么即便没有混乱,新会依旧可以在宋国成长起来。”

在他的计划中,有三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巴蜀、越地和宋国,其中唯有宋国在中原国家,这个地方是不能丢的。

他必须要给予补救之策。

姬舒的那一封信也给他带来了危机感,但也给他带来了灵感。

他让郑国采取雇佣军制,一方面是为了保护郑国,避免其突然死亡。但另一方面,是希望郑国能够吞并宋国。

这都已经拥有军队,就难以再躺平。

那何不放手一搏。

子让道:“可是郑国如何能够吞并宋国?那郑国能够自保,就已经很不错了。”

姬定道:“我以为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子让哦了一声:“此话怎讲?”

姬定道:“方才老先生也说了,公子偃这人为达目的,不折手段,如今他虽借秦法深得民心,但是我相信他迟早会原形毕露的,而我也将会想办法令其更快露出本性,待他失去民心之时,我们便可里应外合。”

子让思忖半响,道:“即便你成功了,这又会令郑国陷入危险的境地,难道齐国、楚国、魏国会允许郑国变得如此强大吗。”

姬定道:“所以我才说这是一个很大胆的计划,而且非常复杂,郑国要吞并宋国,一定要满足两个必要的条件。

首先,郑国自身要有实力击败宋国。

其次,楚国、齐国、魏国当时正在交战,无暇顾忌。”

子让又问道:“那之后呢?楚国、齐国、魏国的战争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等到战争结束时,他们也容不下郑国的。”

姬定道:“但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得,可能还得过上几年,到时新会也许能够给我们提供支持。”

子让道:“可我听说蜀地那边情况也不容乐观啊!”

姬定道:“目前我还不知道蜀君被招降,对于我们而言,是祸还是福,因为如今又有新得情况发生,这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输赢,故此我们还得为之努力。”

要他给出什么保证。

他无法给出。

这条路太难走了。

他从来就没有超过五成把握能够取得成功。

子让点点头。

虽然他责怪姬定,但其实公子偃这番举动,令他更加坚定的与姬定站在一起。

这真是太可怕了!

他们的那些挚友,真是毫无反抗的能力。

子让突然问道:“你的变法好像使得楚国变得越发强大。”

姬定愣了下,笑道:“若非如此,楚王凭什么支持我变法。”

子让道:“但是这与你的计划可是很矛盾的,你不应该会期许一个强大的楚国。”

姬定笑道:“老先生可知道那些贵族为何会支持我吗?”

子让道:“因为你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

姬定道:“但是他们在此之前,就已经非常富裕。”

子让感慨道:“这贪婪是无边际的。”

话一出口,他突然看向姬定,抚须道:“原来如此。”

姬定道:“其实不管是孟子,还是墨子,他们给君主提供的思路都是可行的,只是人性做不到而已。所以到时谁若骂我卑鄙无耻,我是绝对不会接受的,因为我并没有失职,我是问心无愧,过不在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