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二百零四章 出卖与背叛

周天子 第二百零四章 出卖与背叛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惠施回去之后,便将韩国的诉求告知魏惠王。

而这也引起魏国内部的激烈争论。

一些贵族大夫认为虽然目前是楚魏同盟的蜜月期,也正因为楚魏同盟的存在,导致魏国近年来避免了许多战事。

但是楚国一旦强大起来,魏国也将受到威胁,毕竟魏国可与楚国接壤,双方也经常发生战争,一个强大的楚国,也绝不是魏国想要见到的。

另外,这一回齐国和秦国都已经放出狠话,如果楚国按耐不住,秦国和齐国就极有可能会出兵。

在韩国如此态度之下,那么一旦开战,魏国将会成为齐国和秦国主要的进攻对象,哪怕楚国想要救,也是难以救援,毕竟魏国刚还身处在齐国和秦国的中间。

但是惠施和公孙衍还是坚持以楚魏同盟为基础,尽量拉拢韩赵,形成合纵同盟,以此来夺得此次外交的主导权。

经过多日的争论,最终魏惠王决定见机行事。

如果能够拉拢韩赵,那是最好不过的事。

但如果拉拢不了,可就要看情况,一定避免楚魏同盟抗衡其它诸侯国的局面。

于是乎,惠施扛着艰巨的任务踏上征程。

......

其实一直以来,韩国对于楚魏同盟是非常不爽的,其中也不尽然是羡慕嫉妒恨。

近年来,惠施一方面是希望三晋能够团结一心,极力促成三晋同盟,但另一方面又一直在捍卫楚魏同盟。

在韩国看来,楚魏同盟并不利于三晋的团结。

就好比上回大战,韩国和赵国打完之后,只能依靠自我恢复,魏国就不同,魏国有楚国的支持。

在国家战略中,魏国就比韩国和赵国多一张牌,那么在很多情况下,魏国是可以做出更为大胆的战略,反正后面有楚国做后盾,但是韩国和赵国都没有这张牌,那么魏国的战略计划,就有可能不利于韩国和赵国。

如果没有楚魏同盟,那么他们三家是一样的,行动可以确保利益一致的。

故此韩国当初才选择与秦国交好。

韩国也对于魏国在楚魏同盟的诉求上是毫无兴趣。

韩国和魏国在楚国这个问题是有着明显的矛盾,虽然惠施表示魏国必须要顾及楚魏同盟,但是赵国态度依然是非常关键。

赵国也支持秦国和齐国,魏国就会非常难受。

邯郸。

“不用理会!”

赵肃侯一挥手,道:“这三国狡猾的很,每每他们之间有矛盾的时候,就来拉拢我们,让我们自相残杀,可是当我们想做些什么的时候,他们三国就处处干预,寡人不会再上这当。”

大戊午道:“君上,如今他们强强联手,如果我们置身事外,到时打起来,我们可能会陷入孤立之中。”

这就是一个合纵连横的时代,你明知这是大国在玩的游戏,你也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必须要选择盟友。

赵肃侯皱了下眉头,问道:“依相邦之意,我们该如何应对?”

大戊午道:“其实最好还是三晋联合,以此来抗衡秦、楚、齐三大国,但是韩国与魏国却又与秦国、楚国关系匪浅,尤其楚魏同盟,如果三晋结盟,而魏国因为楚国卷入战争中,那我们赵国和韩国该如何应对,如此三晋是很难团结的。臣以为该去找他们谈谈,拉拢他们形成三晋联盟。”

赵肃侯点点头。

一旁公子雍突然道:“相邦,不是说魏国不愿意放弃楚魏同盟吗?”

大戊午点头道:“公子说得是,目前韩国与魏国对此事有着严重的分歧,韩国是支持秦国和齐国的,而魏国不是答应的。”

公子雍又问道:“既然如此,相邦可有把握说服他们?”

大戊午皱眉道:“臣也没有太多的把握,毕竟楚魏同盟对于魏国而言,是非常关键的。”

公子雍点点头,没有做声。

赵肃侯瞧了眼儿子,问道:“雍儿有何看法?”

公子雍瞧了眼大戊午。

大戊午忙道:“臣也很希望得到公子的指点。”

“不敢!不敢!”

公子雍拱手回得一礼。

赵肃侯笑呵呵道:“雍儿有话但说无妨,寡人对此很期待。”

“是。”

公子雍沉吟少许,道:“儿臣认为目前三晋而言,我们赵国最为强大,其次是魏国,最后才是三国。

相邦所言的三晋联盟,其实是对我国有利的。那么不管是楚魏同盟,还是秦韩同盟,都不利于我国。儿臣认为应该破坏他们的联盟,从而组建成以我赵国为首的三晋同盟。”

赵肃侯笑着点点头,更是期待地问道:“雍儿可有法子破坏他们的联盟?”

确实!

目前的局势来看,三晋联盟更有利赵国。

赵国主要接壤的国家,除魏国之外,都在北方,而楚魏同盟和秦韩同盟,会令赵国陷入孤立状态。

那么以赵国为首的三晋同盟,这最为符合赵国的利益。

大戊午也是赞成三晋同盟。

公子雍道:“以前相邦曾说过,魏国也想组成三晋同盟,只是魏国不愿意放弃楚魏同盟。

而目前魏国与韩国因为此事发生争执,那么我们赵国的建议将至关重要。而儿臣认为秦国和齐国非常渴望三晋能够站在他们这一边。

如果我们三晋站在楚国这一边的话,那么三晋加上楚国根本不需要惧怕秦齐联盟,他们的威胁只会令自己自取其辱。

既然我们的表态是如此重要,那么秦国和齐国必然来求于我们。我们可以以此来条件,得到我们想得到的东西。”

赵肃侯眼中一亮,道:“中山国?”

公子雍点点头道:“正是。上回中山国主动攻伐我国,主要就是有秦国和齐国在后面支持,如今秦国和齐国都有求于我们,若想得到我们的支持,就必须放弃中山国。”

大戊午道:“秦国可能会答应,但是齐国的话,只怕很难,齐国与中山国一直有着密切的来往。”

公子雍道:“那我们就联合魏国、韩国支持楚国,这不但会令齐国输掉这一仗,还会令齐国颜面尽失。”

赵肃侯问道:“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直接选择支持楚国?”

公子雍道:“如果我们支持楚国,那么胜利之后,得利最大的将是与楚国关系最为密切的魏国,而魏国一直以来也想要主导三晋同盟。

但如果我们支持秦国和齐国,损失最大的将是魏国,那我们便可借此破话楚魏同盟,同时吞并中山国。”

赵肃侯欣慰地点点头,又向大戊午问道:“相邦以为呢?”

大戊午道:“公子之策,令臣钦佩。”

赵肃侯哈哈一笑,道:“那就按照雍儿说得去做吧。只要秦国和齐国答应,那我们将立刻出兵进中山国,我们必须要先发制人,否则的话,等到他们打完之后,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反悔。”

上回中山国主动攻伐赵国,令赵肃侯觉得此乃赵国的奇耻大辱,这一笔账他可一直记着的,而这几年,赵肃侯一直在厉兵秣马,志在消灭中山。

大戊午也奉命出使濮阳。

而早在此之前,楚相姬定也已经离开楚都,前往濮阳。

一场符合主旋律合纵连横再度拉开序幕。

潘府。

“我之前受到秦相张仪的来信,张仪表示魏国这回是绝不可能支持楚国的,潘兄可先向大王进言,如果真得如张仪所言,大王必定不再信任楚相。”

钟骏向潘郢言道。

潘郢听后,突然忧心忡忡,道:“如果都不支持我们楚国,那我们岂不是很危险?”

“潘兄请放心。”

钟骏又道:“张仪在信上说得很明确,他目的只是要铲除周济,而不是真想与我楚国为敌,因为秦国与我们楚国接壤的地方有限,如果秦国和齐国联合攻楚,最占便宜的乃是齐国,而非秦国。

一旦周济在大王面前失宠,只要大王愿意与秦国修好,并且答应与秦国在巴蜀划线而治,那么秦国将支持我国吞并越国,甚至还愿意与我们一块对付齐国。”

潘郢点点头道:“如此倒是可以,跟魏国联盟,我真不知道有什么好处,魏国除了会连累我国,还能够给我带来什么帮助。”

......

而邯郸相距濮阳很近,大戊午虽然比姬定晚一些出发,但却先一步抵达濮阳。

早就此等候的惠施,知道大戊午来了,立刻约见大戊午、公仲侈。

“韩相你真是糊涂呀!”

大戊午指着公仲侈道。

公仲侈道:“赵相此话怎讲?”

大戊午道:“难道韩相忘接了,一直以来,都是秦国和齐国在欺负我们,虽然我们与楚国也有纷争,但楚国在其中都是充当秦国或者齐国的帮凶,并非是主谋,由此可见对于我们威胁最大的,还是秦国和齐国,我们若他们合作对付楚国,将来谁来帮助我们呀!”

惠施是喜出望外,道:“赵相言之有理,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三晋联合,再与楚国保持合作关系,根本无须惧怕秦国或者齐国。”

公仲侈激动道:“与楚国有同盟关系的可只是你们魏国。”说着,他又向赵国道:“赵国与楚国不接壤,自然少纷争,但是我们韩国与楚国接壤,楚国强大起来,对于我们韩国可是非常不利的。”

大戊午道:“但是三晋可是有着军事同盟关系,若是楚国攻伐你们韩国,我们韩国和魏国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惠施点头道:“不错,不错,如果楚国攻伐韩国,下一步肯定就是攻伐魏国和赵国,这道理我们还是明白的。”

公仲侈道:“光说可是不行,我们韩国也支持三晋同盟,但前提是三晋任何一国都不能与其他国家有同盟关系,我们三国必须行动一致。”

大戊午点头道:“韩相说得也不无道理,但是目前局势十分复杂,我以为我们先不要妄下判断,等看形势再说,只要我们团结,那么这主动权就是在我们手里得。”

公仲侈与惠施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然而,在魏国不放弃楚魏同盟,韩国自然也不会放弃与秦国的友好关系。

公仲侈便将大戊午的态度告诉张仪。

同时表示如果赵国支持楚国,那么韩国也将会支持楚国,至少不会去反对。

张仪得知之后,又去找邹忌商议。

邹忌听罢,眉头紧锁,问道:“秦相怎么看?”

张仪笑道:“楚国与赵国并不接壤,中间隔着好些个国家,赵国犯不着为了支持楚国,而得罪我们秦国和贵国。”

邹忌道:“秦相认为,赵国是在坐地要价?”

张仪点点头。

邹忌立刻道:“我们齐国不会放弃中山国,一旦让赵国拿下中山国,那将会对我齐国造成威胁,秦相不能只拿着我国的利益去交换。”

他一听就明白过,赵国肯定是想要索要中山国,赵国若吞并中山国,必然是往东走,那对于秦国是毫无威胁,如今秦齐是合作关系,凭什么光拿着齐国的利益去交换。

邹忌表示不能接受。

张仪道:“齐相可莫要因小失大,目前来说,对于我们威胁最大的是楚国,而非三晋,如果我们不答应赵国,赵国极有可能选择支持楚国,这么一来,我们的计划将会前功尽弃。

至于说利益,那我秦国是否也可表示,在贵国不支持我国吞并巴蜀的前提下,我们合作对付楚国,我们秦国所得之利,要远小于贵国。

毕竟我们秦国唯一与楚国接壤的武关,但是武关进出不宜,即便我们出关取得胜利,我们可也难以守住。

而贵国若夺回徐州,将可以趁势拿下,获取楚国的大片领土,贵国不能老是想着便宜占尽,却又不想付出任何代价。”

邹忌道:“秦相可别说得这么简单,到时我们齐国必将是主力倾巢而出,而贵国有武关在,进退自如,可以游刃有余。”

张仪道:“那好,到时出兵时,我们秦国进退自如,贵国可别要求我国出都少兵。”

邹忌问道:“不知贵国打算出多少兵?”

张仪立刻道:“我们拉拢三晋,为得就是从韩国借道出兵,难道我秦国费劲千辛万苦,从韩国借得道路,就只是派两三个兵到楚国去逛逛吗?况且一直以来,都是贵国在做这种事,我们秦国在战事方面,可从不含糊。”

这两只老狐狸,都是老谋深算,谁也别想占谁的便宜。

邹忌还是很纠结,放弃中山国,这令齐国有些难以接受,可问题是,赵国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拉拢赵国,大计可成。

张仪瞄了眼邹忌,道:“不瞒齐相,其实我也不愿意见到赵国吞并中山国,毕竟我们秦国与燕国可是盟友关系.....!”

“等会!”

邹忌突然灵机一动,道:“说到燕国,如果赵国吞并中山国,对燕国有着很大的威胁,燕国断不会答应的。”

张仪道:“那可与我们无关。”

邹忌问道:“方才秦相也说了,贵国与燕国可是盟友关系,如果燕赵打起来,贵国真的袖手旁观?”

张仪点头道:“这没有办法,目前楚国太过强大,若不削弱楚国,我们秦国上下寝食难安,在中山国这事上面,我国无法支持燕国,如果没有办法,那我们秦国还会要求燕国不准出兵救援中山国。”

这么狠?

邹忌心里盘算着,如果秦国因为这事,与燕国闹翻了,那么齐国将可以趁机拉拢燕国,即便赵国吞并中山国,在东北边齐国依旧是占据优势。

张仪心里哪能不知邹忌在盘算着什么,但是就秦国利益而言,如今要不惜一切代价对付楚国,毕竟秦国现在是深陷巴蜀泥潭,进退两难,此时也无力保护燕国。

成大事者,当断即断。

张仪如此态度,邹忌自然也不便再矫情什么。

二人在商定之后,便一同去游说赵相大戊午。

大戊午见到他们二人,那真是心花怒放,并且表示坚决支持楚国吞并越国。

并且还委婉的表示,虽然我们赵国与楚国来往甚少,也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但如果我们赵国今日不支持楚国吞并越国,那么将来谁又会支持我们赵国吞并中山国。

两边非常像似。

就是同一种性质的事。

越国被楚国包着,中山国也被我赵国包着。

张仪和邹忌是心如明镜,当场就表示,秦国和齐国将支持赵国吞并中山国。

大戊午也不傻,你们可以不支持中山国,但你们可以支持燕国。

张仪和邹忌再度表示,此乃你们三国之间的事,我们绝不干预。

大戊午不相信这两只狐狸,不答应还不行,你们还必须向燕国施压,不能让燕国去救援中山国。

如果燕国出兵的话,齐国必须从南边给予燕国压力,而同时秦国还不能支持燕国。

虽然赵国并不是那么害怕中山国与燕国的盟军,但是燕国一旦干预,这一时半会可能无法解决问题。

拖下去,可就赵国不利。

万一这边先结束,那可能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了自身利益,张仪、邹忌答应了大戊午的要求。

中山国影响不了大局,但是楚国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中山国没有他们狠狠的出卖了。

这其实也是小国的悲哀,大国保护小国,为得不是小国,而是自身利益,一旦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大国将会毫不犹豫的跑去效果。

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利益,那么想要在国际关系中立足,打铁就还需自身硬啊。

谁也靠不住。

大戊午在得到齐国和秦国的保证,立刻写信回国,赶紧出兵,咱们先打起来,这时候赵国与中山国开战,齐国和秦国都将束手束脚,要是等到他们谈完,那可就不一定了。

而张仪是乐于见到赵国现在出兵,赵国一旦出兵,必然就会坚定的站在他们秦国这边,而他之所以这么轻易的答应赵国,也是希望在楚相到来之前,就先是敲定此事。

张仪还是很忌惮姬定的。

上回相邦大会,他那么大优势,都被姬定给搅黄了。

而当姬定抵达濮阳时,他面对的已经是一个困难的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