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二百一十二章 运筹帷幄

周天子 第二百一十二章 运筹帷幄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记得姬定第一次来到楚国,是受尽屈辱,且连楚威王的面都没有见着。

可即便如此,他当时依旧想尽办法,再度前往楚国,而不是另择他国。

可见他当时是非楚国不往。

而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楚国改革是最不彻底的一个国家,其中保守派势力非常强大,可以说是尾大不掉。

这非常重要。

因为姬定知道,这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楚国保守派渴望修建一道堤坝,挡住洪水,但这是根本挡不住的,而且你越挡,洪水反而会变得更加汹涌。

一旦突破,那将是毁天灭地的。

当初姬定在楚国变法,其实就是在这道堤坝上,掘出一个小口来,然后他又诱使保守派站出来,堵住这个小口,以此来趁机积蓄力量。

这肯定堵不住啊!

而且你越想堵,这个反弹的力量就越大。

松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上官家族在松阳执行高压政策,宛如将枯萎的稻草盖在那火药桶上,可真是一点即燃。

其实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慢慢疏通,就好像秦国一样,秦国的百姓过得非常苦,还比不上中原其它国家,根据商鞅的设想,这秦人不是耕地就是打仗,其它的统统没有,也不要想,但是秦国有一个上升通道,那就是军功制。

这才是整个变法的核心所在。

只要将这军功制废除,新法马上就会崩溃。

而楚国贵族是彻底将百姓的上升通道给堵死了,完全就没有上升的空间,之前姬定的变法,也是巧妙的开了一个小口。

在政治方面,他继续维持贵族世袭制,但是在经济方面,他给予百姓上升空间,通过努力可以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

可即便如此,保守派依旧不愿意。

这就引起百姓极大的愤怒。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姬定暗中灌输墨家思想给百姓,他们也不一定会暴动,最多就是逃跑。

毕竟他们都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

但如今可就不一样了。

姬定暗中给他们灌输反抗的思想。

当上官子兰得知松阳的消息之后,立刻率军回援,可是在半道上,这军中就发生了叛乱。

上官子兰的兵很多都是仆从、家奴,当然,其中也有不少墨者混入其中。

当这些士兵得知松阳的家人们都反了,自然不可能跟随上官子兰去对付自己的家人。

一共三万人,结果就有两万人就地反叛,差一点还将上官子兰给捉住。

得亏姬定的人暗中通风报信,上官子兰这才死里逃生。

可以说,姬定是不费一兵一卒,也没有一兵一卒,就轻松拿下了松阳,并且还得数万生力军。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只不过以前不敢说而已。

那翟拘也及时赶到松阳。

“组长,如今我们在松阳已有三万人马,可去徐州支援副会长。”一个名叫木航的墨者说道。

“不用!”

翟拘摇摇头,道:“副会长让我们在此镇守。”

木航道:“但是我们这点人根本就守不住啊!”

这松阳可不比金陵,金陵可是旧越地,非楚国贵族的传统势力范围,而松阳绝对属于,三万人待在这里,待贵族反扑,怎么守得住。

翟拘稍一迟疑,道:“但是副会长说了,当我们拿下松阳后,楚都那边会发生动乱,我们可以以此为基地,趁乱壮大势力。”

......

而那边姬定接管徐州楚军之后,立刻派人传信给田盼,表示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不应该自相残杀。

他愿意与齐国合作,共同对付楚国,甚至暗示都可以将徐州让给齐国。。

希望能够商量商量。

田婴、田盼表示不信。

楚相那张嘴,他们可都是领教过的。

这分明就是缓兵之计。

因为齐国的内奸已经告诉他们,姬定不过是虚张声势,根本就没有十万雄兵,是找得一群乞丐、火夫、工匠在滥竽充数。

田盼立刻统军对徐州发动攻势。

但是所得有限。

只是拿下徐州以西几座城池,但是正面并未击溃楚军。

泗水。

“这周济难道是神仙不成?”

田盼不可思议道:“他这一来,徐州的楚军就如同变了一支军队,竟然接连挡住我军的三波攻势。”

“此人果真是不好对付啊!”

田婴一时愁眉难展,道:“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田盼道:“靖郭君请放心,虽然我们正面未有突破,但是我们在西边拿下几座重要的城池,我们可以从西迂回,包围徐州。”

......

这两军交战,士气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楚军被齐军打得连连败退,主要原因就是后方乱了,楚军上下士气颓废,但如今楚军变得是士气高昂,军营中从愁云惨雾变得是欢声笑语。

只见数十人数十人地围成一堆,人手三个大白馒头,一碗鲜鱼汤,中间站有一人,朗声讲着故事,博得士兵们连连叫好。

姬定带来的“十万雄兵”,其中就有两千多火夫,他基本是将开发区所有的火夫都带到这里来,同时还传授他们食谱,为士兵们做美味的佳肴。

同时,他规定,从将官到士兵,伙食统一,不再搞特殊待遇。

而那些故事也都是姬定安排的,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故事,传播那新会思想,告诉士兵们,他们现在不再是为大王而战,也不是为会长而战,而是为自己战斗。

另外,他还颁布军功奖励制度。

立下战功者,马上就奖励布匹、鸡蛋、鸡腿等等,同时还承诺给予他们土地。

目前军中所有的文吏都在给士兵们做调查,询问他们的家人,若有家人着,其家人立刻就能够获得土地。

若没有家人,那就打完再给。

不但如此,还有不少墨者,帮助他们修补军备,发放被褥、毯子,可真是无微不至。

之前贸易突然断了,故此开发区囤积着大量的货物,姬定将这些货物都带来发给将士们。

同时金陵、古渤海等地还在加紧生产。

这越往后拖,对姬定有利,因为全新的武器已经在生产之中。

更为夸张的是,之前由于补给受阻,这军队只能掠夺当地百姓的粮食,财物,姬定来了之后,便下达命令,给予当地百姓赔偿。

但全都是以货币的形式赔偿。

这货物都得给士兵,铜币就都给当地百姓作为补偿。

没别的,哥就是有钱。

并且下达非常严格的军令,军队决不能扰民,违者斩。

其中有一个故事,就是讲岳飞的故事。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这一整套政策下来,楚军上下是焕然一新,并且整个徐州都变得团结一心,他们都只认一个统帅。

这个统帅就是姬定。

姬定真是轻描淡写,就将这支精锐之师,据为己有。

景翠等一干将领们对此也只能听之任之。

因为目前来说,如何打赢这场仗才是关键,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关键这么搞,的确取得不俗的效果,将士们团结一心,拼死杀敌。

这才堪堪挡住齐军。

“虽然我们接连挡住齐军的几波攻势,但是若无援军,徐州还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的兵力只能防守正面,难以增兵去防守侧翼,如果他们从西面迂回包围徐州,我们难以分兵去救。”

景翠面色凝重地说道。

姬定看着地图若有所思,突然道:“如果魏国临阵倒戈,这情况会否有改善?”

景翠稍稍一愣,道:“如果魏国退兵的话,巨阳的军队便可威胁到齐军的侧翼,是可以极大减轻我军的压力。”

姬定点点头道:“再坚持一下,魏国很快就会与我们结盟。”

景翠忙道:“是吗?”

姬定道:“我之前已经书信魏国,希望能够魏国结盟。”

景翠问道:“可是魏国会答应吗?”

姬定充满自信道:“一定会的。”

虽然他已经挣脱这最后的枷锁,但此时此刻,他还是很虚弱的,他需要盟友,需要合纵连横,否则的话,也是很难成功的。

......

大梁。

“周济是不是真的反了?”

魏惠王急急向惠施问道。

之前收到姬定的来信,都吓得一跳,又不太相信,因为完全没有预兆,于是魏惠王赶紧派人去打听消息。

惠施点头道:“臣已经派人去打听过了,目前整个旧越地都已经被姬定占领,前不久徐州的楚军也已经向周济投降。”

魏惠王惊呼道:“想不到周济手段如此厉害,幸亏当初将他送去楚国。”

“......!”

惠施一阵无语,又道:“大王,我想周济肯定也是被逼无奈。”

“如今他们已经自立门户,是不是无奈,也与寡人无关。”说着,魏惠王又向惠施道:“那...那咱们怎么办?”

惠施沉吟少许,道:“如果周济真的能够取代楚王的话,那与之结盟,对于我们魏国是非常有利的。”

魏惠王问道:“相邦此话怎讲?”

惠施道:“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韩国与秦国的关系是愈发密切,而赵国更多是顾着自己的利益,他们都难以与我们一心。”

魏惠王点点头。

之前他们一直拉拢韩国和赵国,但是非常失败,至少不算成功,每当出事,都还是各自打算算盘。

惠施也不是死脑筋的人,只听他言道:“如果楚国覆灭在齐国和秦国手中,即便我们趁机占领了一些土地,但是我们与秦国和齐国的实力差距只会更大,而不会缩小。

但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周济夺取政权,一旦成功的话,那么我们将会多一个可靠的盟友,但秦国和齐国并未占得多少便宜,之后我们也不需要惧怕秦国或者齐国。”

如果此战消灭楚国,不用想也知道,秦国是第一受益者,到时大半个邓地,以及整个巴蜀都归秦国所有。

而齐国将成为第二个受益者,这东边将会彻底归于齐国,韩国将是第三受益者,韩国是与秦军配合,已经占领楚国不少土地,而魏国是独自作战,目前所得土地不如韩国,只能算是第四受益者。

虽然目前是受益,但打完之后,天下大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实也并不难猜,稍微有远见的政治家,都能够预见。

秦国和齐国本就非常强大,如果他们还得到楚国大部分领土,那显然不利于魏国。

但魏惠王绝非是一个有战略目光的人,他是犹犹豫豫道:“可是周济能够成功吗?”

对此惠施也不敢保证。

正当这时,一人来到殿门前,“启禀大王,犀首传来急函。”

“快快呈上。”

那人立刻将急函给魏惠王呈上。

魏惠王看罢,突然看向惠施。

惠施忙问道:“大王,犀首说了什么?”

魏惠王道:“犀首也建议本王与周济联盟对抗齐国。”

此次统军攻伐楚国的统帅就是犀首公孙衍,公孙衍还是一名非常厉害的纵横家。

身在前线的他,对于楚国的形势非清楚,姬定突然叛乱,令楚国雪上加霜,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公孙衍认为一旦让齐国突破徐州,整个淮河、泗水地区都将归齐国所有,魏国占不到多少便宜。

若与周济结盟的话,成功的话,就如惠施所言,魏国得到一个强大盟友,而秦国和齐国捞不到多少好处。

但如果周济抵抗不了,便可说服周济并入魏国,魏国将白白获得整个旧越地。

看完公孙衍的信,魏惠王终于下定决心,与姬定结盟。

但是如今魏国与齐国毕竟是同盟关系,虽然如今也没有谁讲信义,但魏国也不想与齐国为敌。

惠施想了一个诡计,主动派人去齐国,游说邹忌,我们是要对付楚国,周济反叛楚国,是我们的盟友。

让齐国放弃进攻徐州,我们三方联合进攻楚国。

邹忌听完,差点没有将魏使给宰了。

真是欺人太甚。

齐国与楚国接壤是有限的,如果不攻取徐州,齐国就没法南下获取更多土地,那岂不是为魏国和周济做嫁衣。

“如果魏国倒戈,对于徐州战事将会非常不利”齐威王面色凝重地说道。

邹忌点点头道:“故此臣以为,我们现在必须想办法给予魏国施压。”

齐威王道:“相邦的意思,让秦国进攻河东地区?”

邹忌点了下头。

齐威王沉吟少许,突然问道:“周济的妻儿不是还在郑国吗?”

邹忌叹道:“不瞒大王,当臣得知周济谋反时,就有想过通过郑国来威胁周济,但是...但是当初在我们撮合下,郑国已经与赵国达成联盟,如果我们此时贸然进攻郑国的话,极有可能会引起赵国的误会,说不定赵国也会倒向魏国。毕竟赵国肯定也不希望我们能够从楚国得到更多领土。”

此时此刻,他是非常后悔,当时真不该让赵国去协助郑国。

以至于齐国现在畏首畏尾。

如果说魏国与周济结盟,对付齐国的话,赵国极有可能会站在魏国这边,因为目前赵国已经攻入中山国腹地,一旦拿下中山国,那将会直接面对齐国。

这本是一笔交易,利用中山国交换对付楚国的资本,但如果赵国拿下中山国,同时齐国没有攻占太多楚国的领土,那赵国当然乐于见到,这等于是削弱下一个敌人。

然而,惠施也想到一点,他在派人游说齐国的同时,也派人去赵国游说,区别就在于,魏国方面知道齐国不会答应,所谓的游说,只不过是通知齐国一声,主要游说的对象其实是赵国。

......

相比起东线战事,西线方面,秦国就要顺利的多,因为在开战之前,楚国是与秦国结盟的,刚刚将重心转移到东线。

东线是有足够的人马和物资。

但是西线却被秦国打了个措手不及。

是遍地开花。

当昭阳赶到邓地时,整个南阳盆地,已经被秦国攻占大半,更为关键的是,秦军还在江州大败楚军,一举夺回江州。

如果秦军能够拿下整个南阳盆地(邓地),等于整个西南尽归秦国,同时,秦国将直接可以威胁到楚都。

真的是要命。

昭阳抵达之后,立刻从各地征召十万士兵,这才是勉强抵挡住秦军的攻势。

可就在这时,周济叛乱的消息已经传到邓地。

并且还有各种阴谋论。

说这场战争,其实都是楚相暗中挑起的,其目的就是想谋夺楚国的江山。

起初张仪还不太相信,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尤其是徐州楚军投降姬定的消息传来后,也由不得张仪不信。

公子疾道:“看来那些消息非虚,这会不会真的是楚相挑起的?”

张仪真没有想到这一出,他一时半会也理不清楚,道:“是不是并不重要,目前周济叛乱,楚国内部动荡不安,我想楚军军心已乱,我们必须加强攻势,一举夺下邓地,只要我们敢在周济之前,先占领楚都,到时再与齐国对付周济。”

公子疾沉吟少许,道:“可是我以为按原计划行事,风险更小,且把握更大。”

原计划就是等着魏章拿下巫山,然后从北面、西面,再加上东面的韩军,三面夹击昭阳大军。

如此几乎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而江州一战,楚军在巴蜀主力损失惨重,那边已经是大势已定,实在是那边山路难走,再加上楚国贵族不愿意放弃盐泉,还撑在那里,苟延残喘,希望楚国能够派援军去支援。

张仪听到那些传言,还是有些不安,他也在回想前面发生的一系列事,觉得还真有可能,如果是真的,周济肯定是有把握的。

但是打仗方面,他还是不如公子疾,他还是采纳公子疾的建议,依照原计划行事,同时命人催促魏章快点拿下巫山,赶来与大军会合。

......

成都。

“不知君上找我何时?”陈庄向蜀侯问道。

他如今在蜀侯面前,都不愿意自称臣。

蜀侯问道:“寡人今日请相邦来,是想问问前线战事的情况?”

陈庄极其敷衍道:“比较顺利。”

他现在很郁闷。

眼看,楚国就要支持不住,如果他想要将蜀地据为己有,就必须现在反,再不反可就来不及了。

但是数万秦军在江州作战,他又不太敢反。

哪里有功夫应付蜀侯。

蜀侯眼中闪过一抹怒色,但也就是一闪即过,嘴上是笑呵呵道:“顺利就好!顺利就好!对了!寡人与相邦可有过节?”

陈庄一愣,好奇道:“君上为何这么问?”

蜀侯叹了口气,道:“这些天寡人在宫中,真是苦思冥想,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得罪了相邦,至于相邦不惜与新会暗通,也要至寡人于死地。”

陈庄听罢,面色苍白,神情激动道:“君上这是从哪里听来得传言,我从未想过要至君上于死地。”

“抱歉!是我说得。”

帘后突然走出一人来。

正是杜远。

陈庄见到杜远,瞳孔骤缩,指着杜远道:“你...你出卖我?”

杜远冷笑道:“我乃蜀人,你是秦人,我怎么可能会为你效力。”

陈庄见势不妙,便是向外面大喊道:“来人啊!来人啊!”

可是过得半响,外面无人应答。

陈庄不禁是面如死灰。

蜀侯突然喊道:“来人啊!”

早就隐藏在门外的刀斧手立刻冲进来,直接将陈庄斩杀。

蜀侯见到被砍得面目全非的陈庄,真是出了心中一口恶气。

不得不说,这两年来,他过得可真是如履薄冰,反正秦国怎么说,他就怎么做,秦国要迁百姓过来,他也只能老老实实接收,与傀儡相差无几。

可随着越来越多秦人迁移蜀地来,他也是越来越担心,这么下去,他可连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

这时候新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同时杜远还将他与陈庄的勾当,告知蜀侯,这可是将蜀侯气得半死。

我都这么老师了,你们竟然还不肯放过我。

那就不如拼死一搏。

于是蜀侯答应重新与新会结盟,对付秦国。

甭管将来谁做主,但至少大家都是蜀人。

而目前确实是一个大好机会,因为张仪经过多番调查,都认为新会掀不起什么大浪来,而江州方面,又需要速战速决,故此秦军主力全都在江州作战,留在成都附近只一万秦军,而且是专门负责征召劳役,给前线补给的。

关于后勤,张仪可不放心交给蜀人。

可张仪万万没有想到,原来陈庄是有野心的,而且还被新会利用,使得蜀侯再度倒戈。

这当然也是姬定计划中的一部分。

姬定不但要挡住齐国,同时还得挡住秦国,姬定可不能容忍整个西南地区都落入秦国手中。

故此在两年前,他就吩咐鲁伯友开始大规模生产武器,并且在青水招兵买马,同时隐藏新会的力量。

.....

身处在宫中的楚怀王刚刚得知,魏国与周济结盟的消息,这令他开心不已,令尹果真没有骗他,正在一步步瓦解对方的同盟,扭转整个战局。

他现在非常放心,叛军的统帅是景翠,叛军的主力在越地打仗。

但是他并不知道的是,他身边其实已经是危机四伏。

上官府。

“不知各位找我来,是为何事?”屈易为略显好奇地看着上官纵等人。

上官纵笑道:“我说屈大夫,你这回可真是将我们吓出病来了。”

屈易为错愕道:“此话怎讲?”

上官纵呵呵笑道:“事到如今,你还想隐瞒,我们都已经知道,令尹是奉大王之名,前去金陵平叛的。”

屈易为心中一惊,脸上却是面不改色道:“事实就是如此。”

潘郢笑道:“但是我们没有想到,令尹竟然是以谋反的形势去平定动乱,不得不说,这一招可真是高啊!”

屈易为错愕道:“此话何意?”

上官纵道:“令尹叛乱,不来进攻都城,也不在金陵设防,反而北上协助景将军抵抗齐军,这算是什么谋反,可没有比这更加忠心的臣子。”

屈易为讪讪道:“是吗?这我真不知道。”

潘郢又笑道:“屈大夫,你就别装了,令尹谋反一事,全天下人都知道了,你会不知道吗?但是你可从未上奏大王,告知此事,甚至都很少提及,可见你事先就知晓,你可真是瞒得我们好苦啊!”

屈易为听罢,犹豫半响,道:“各位,我也不想瞒你们,但此事事关重大,一旦走漏风声,这后果不堪设想。唯有此策,才能够迅速平定叛乱,同时支援徐州。”

“顺便也将我们给收拾了。”

只见门外突然走进两人来。

屈易为大吃一惊,道:“上官侯。”

来人正是上官展和上官子兰。

上官展冷冷一笑,问道:“怎么?见到我很意外吗?我此时应该死在荒郊野岭。”

屈易为一脸错愕道:“上官侯何出此言。”

“你个卑鄙小人,今儿我便要为我的妻儿报仇。”

一旁的上官子兰突然抽出佩剑来,一剑刺入屈易为的胸口。

屈易为打死都没有想到,上官子兰会突然刺杀他,完全就没有防备。

他是真的不知情,因为当时商议的时候,姬定可没有说要借此打击贵族势力,只是在走的时候,留了一张小纸条给楚王。

屈易为睁大双目,怔怔看着上官子兰,又看着上官纵等人,嘴里喃喃自语道:“为...为什么?”

言罢,便倒在血泊中。

上官纵看向潘郢等人,道:“我没有骗你们吧?这都是大王与周济的阴谋,他们要借此清除我们这些反对新法的贵族。”

潘郢眼中闪过一抹怒色,道:“既然大王不仁,那也休怪我们不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