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八十四章 身份决定成败(第一更求订阅)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当然,没有人认同田修的想法,要是教育这般简单,孔子只怕得气活过来,而孟子则气得上吊去,但他们也不相信周先生说的话,他们还是怀疑姬肯定是藏着掖着,不想让他们知道。

这也是人之常情。

坐得一会儿,他们便告辞了。

出得周府,他们瞧见姜季武他们一群小子正蹲在墙边,津津有味地看着姬定交给他们的课业。

就这么爱学习吗?

绁错呵呵道:“诸位,我们过去问问。”

殷顺且点点头。

正当他们准备过去问问清楚时,忽见翟白等四五个年轻的儒生走了过来。

“翟白见过几位大夫。”

“你们是来找周先生的吧。”绁错笑呵呵道。

翟白点点头道:“是的,我们是来向周先生请教他昨日在朝中提起的仁政。”

绁错微微一愣。

来者不善啊!

果不其然,翟白身旁的一名儒生突然拱手道:“不知诸位大夫怎么看?”

绁错一听就明白,这哪是来找周济的,分明就是来找我们的,他不露声色地呵呵笑道:“老夫觉得非常不错,这仁政就该当如此啊!”

翟白激动道:“也就是绁大夫是支持周侍中的建议。”

绁错点头道:“支持!当然支持!不然的话,老夫今日也不会来此。”

一旁的殷顺且抚须笑而不语,心道,这老狐狸反应还真是快啊!又见翟白他们看来,不禁也点头道:“我也是支持的。”

他可是真支持。

那日在朝堂上,他之所以没有声张,就是因为他心里清楚,不需要声张,周济也不是要他们的支持,他只是提出这个建议,自然会有人帮他在下面拱火。

绁错又道:“老夫方才谈得有些疲乏,就不与你们多聊了,你们快去找周侍中吧。”

田修一心顾着请老师的事,急忙问道:“不去问了吗?”

绁错摇头道:“下回再去吧。诸位,先告辞了。”

他向殷顺且等人拱拱手,便是上得马车离开了。

田修又看向殷顺且,道:“殷大夫,我们过去问问。”

殷顺且是一脸轻松,笑着点点头道:“走走走!”

说话时,他还回头瞧了眼绁错,暗道,这老狐狸定是赶回家去想对策了。

不过绁错并未直接回府,而是去到擎薄家。

“我们恐怕还得答应周济的建议。”绁错颇为无奈地说道。

“什么?”

擎薄惊诧道:“这...这是为何,发生什么事了?”

绁错叹了口气,道:“他的每一条建议,都是从仁政出发,都是惠及于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反对?”

擎薄哼了一声:“但是你我皆知,他的目的不止如此,况且我们是可以不答应的,因为这影响到我们的利益。”

绁错又是叹了口气,道:“但问题是儒生们都会支持他,如今儒学风头正盛,那些儒生是张口仁政,闭口仁政,如果我们反对的话,那便是要与所有儒生为敌,只怕到时会落个两败俱伤,让殷顺且他们从中得利,他们如今可是与儒生串通一气,咱们别无选择啊!”

殷顺且很朝中很少与姬定打配合,因为他心里清楚,卫侯不希望他们与周济走太近,但是他经常去脍炙酒舍与儒生论道,他是用另一种方式在支持周济。

变法会不会损害他的利益,当然会,但是相比起心中的抱负,这点利益又算得了什么,与殷顺且一样的贵族,也是大有人在,那端木家将宅子都捐出来了,还会在乎那点钱吗。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不答应的,绝对多数人都是支持仁政,但又希望不损害自身利益。

擎薄紧锁眉头道:“减税增税,这倒是可以商量,但是这盐铁可是至关重要,这若是交出去,那...那我们怎么办?”

绁错道:“故此我们还得先下手,根据周济的建议,盐铁可是交给国家,而不是交给君上,那亦可控制在我们手里啊。”

擎薄皱了皱眉,道:“但是这非长久之计,周济下回还能这么干,岂不是我们都得听从于他。”

“故此我们也得与儒生站在一块,目前来说,还得以儒制儒。”绁错无奈地叹了口气,如今儒学一家独大,必须跟他们站在一起,但他随后又道:“但到底还得依靠墨者,毕竟咱们失去了先机,如今许多儒生都执迷于周济的仁政,想要从中分化他们也难。对了,记得周济在谈及仁政时,还提到水利和农具。”

擎薄想了想,若有所思道:“好像是提了一句。”

绁错道:“关于水利和武器制造方面,都是墨者所擅长得,待我们控制了这一切,又可以借机提拔一些墨者上来,但是总而言之,此时可不宜与那些儒生作对。”

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儒生突然能够爆发出这么惊人的能量来,但天下间,唯卫独尊儒术,独苗一根,天下儒生都支持卫国。

而在拿下绁美之后,儒生们确实是有些上头,他们还想干更多的事。

但是又有些茫然,你一句,我一句,一时间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而就在这时,姬定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是非常符合孟子的思想。

惠及于民。

很快,关于这些建议,便引起儒生热烈的讨论。

同时他们也都在问,如此仁义的政策,为什么当时就没有通过。

是谁在阻碍?

且不说朝中有许多官员是支持的,就是不支持,可也不敢说。

而就在这时,擎薄等一干世家大族,建议上书卫侯,表示支持姬定的建议,并且还给出非常细致的规划,如何将盐铁全部收归国有。

可当卫侯看到他们的上书,就有些晕,赶紧将姬定找来。

“先生,若是依照他们所言,盐铁之利亦非到寡人手里,而是被他们所掌控。”

如今卫国部分体制还是沿袭周制,但是许多细节方面就是东抄齐国,西抄魏国,毕竟这国家小,东拼西凑其实也是能用的。

而如今朝中五个掌权的大臣是:

大谏,殷顺且,掌谏诤。

大司徒,绁错,掌财政。

大司寇,擎薄,掌刑狱。

大司马,姜佐。掌兵权。

大行,富术,掌外事。

分是这么分的,但职权却是非常模糊,主要还是这国家太小,不太需要明确的分工,大家其实都有越界,殷顺且也干预财政和外交,绁错也干预谏诤,富术也干预刑罚,总而言之,就是他们一块管,大事都得他们几个商量着办。

当然,他们也代表着世家大族的利益。

而擎薄的这一封上书,给出明确的规划,规划的结果就还是我们几个一块管,他们还拉上了殷顺且、富术,大家各管一块。

他们心里也清楚,想要独掌是不可能的。

卫侯显然不是想为他人做嫁衣。

变来变去,还是在你们这些贵族手里,意义何在。

但是这么一来,这个建议通不通得过,可就不在于绁错他们,而是在于卫侯。

绁错他们这都已经表明答应了这个建议。

这压力全在卫侯身上。

姬定轻摇羽扇,呵呵笑道:“君上勿要焦虑,这一切都在臣得预计之中。”

“是吗?”

卫侯惊喜地问道:“先生有何应对之策?”

姬定反问道:“君上认为臣之前的提议,可以做到国富民富吗?”

卫侯稍稍迟疑了一下,道:“先生的提议当然可以做到?”

姬定摇摇头道:“可不见得,君上莫要忘记,臣的建议是,乡民可用粮食换取低价盐,以及免费制作农具送于乡民,这都是造福于民,但也会对财政造成困难。”

卫侯皱眉道:“既然如此,先生为何还要提议这么做?”

姬定笑道:“那只是因为,如今内朝无名无分,凭什么揽下这权力来,按理来说,也应该是交予他们管理,故此臣才提出这般建议,只有等到他们遇到困难,这变法进行不下去了,内朝这才有理由接下这活来。”

这内朝就是国君权力的延伸,因为常侍都无爵位,没有土地,没有家兵,完全是依附于国君,如果内朝拿下这些权力,等于就是君主控制了。

简单来说,内朝不过是卫侯集权的一个幌子。

卫侯道:“如此说来,先生能够做到既造福于民,亦能给国家带来收入。”

姬定点了点头。

卫侯问道:“不知先生有何妙策?”

姬定笑道:“其实很简单,君上是国君,而他们是臣子。”

卫侯听得更加困惑。

姬定又解释道:“若是交予给他们管理,就仅仅是财政改革,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整个财政都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而国君是要从整个国家的发展去考虑。

若是盐铁都在君上您的控制之中,那么君上就可以以此来控制人民,那就能够将他们集中起来,统一安排,而当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凝聚起来,那么将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其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财富。其实盐铁所得之利,并不是至关重要的,重要的君上您能够集大权于一身,这有权在手,还怕没钱吗?

而纵观整个卫国,唯有君上您可以独掌大权,而他们皆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这事交给他们做,必然是入不敷出,而交给君上来做,那又必然是国富民富。”

卫侯似乎一时还未听明白,还想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若是交予绁错他们,盐铁改革只是一个任务,而这个任务注定是要亏钱的,而在他手里,则是一把武器,他可利用这武器从别得地方将这损失给补上,或者从别得地方减少损失,不过他可没这本事,这把武器还得交给周先生,他不禁感慨道:“还是先生看得长远啊!”

同时心里也很欣慰,由此也可见,周先生并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就是帮助他集大权于一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