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087章 陛下驾到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087章 陛下驾到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18:21 来源:23小说

李世民又来宋国公府看小兕子,这次还特意带上了李承乾李泰李治三兄弟,“昨日朕与叔宝、知节北苑射猎,中午吃的槐陶,可他们却都说那天在你家吃的最好吃,

今日朕带着太子兄弟三人来,也一定要尝尝你家的槐陶。”皇帝陪着晋阳到武家后面的龙门观转了一圈,笑着说起这事。

“臣也是那日方知,原来以前家姐做的槐陶特别好吃,只因她的冷陶除了放高槐嫩叶捣的汁和面,还会加入点甘菊汁,那才是画龙点睛之笔。”

“朕也在马周家吃过几次饭,燕国夫人的厨艺确实了得,那今日得再请她来做这个加甘菊汁的槐叶冷陶。”

怀玉便让人去燕国公府请大姐过来,

两家同住一坊,相隔倒不远,

皇帝特意要求,今天也跟那天秦琼他们来一样,就吃槐叶冷陶、槐花窝头和水盆羊肉。

“青雀和雉奴,你们去陪妹妹玩会投壶,”李世民把魏王晋王打发,

留下了太子承乾,还有武怀玉和刚随妻子过来的马周。

皇帝最近有些上火,武怀玉便特意煮了壶甘菊茶。

“怀玉你拟的那个计划朕看过了,也交给诸位宰相们看过了,王珪反对意见很大,给朕上了一道奏章,洋洋洒洒万言。

他说今天有人为其主牧牛羊,不告其主而以一牛易五羊,一牛之失则隐而不言,五羊之获而指为劳绩。

他说你现在拟的这个计划,是坏常平而言青苗之功,亏商税而取均输之利,就是那个一牛易五羊的故事。”

说着,皇帝把王珪那奏疏掏出递给怀玉看。

武怀玉细细翻阅,

王珪文笔很好,

就开头那个给主人放牧牛羊,私以一牛易五羊的故事就挺吸引眼球的。

他还说昔汉武之世,财力匮竭,用贾人桑羊之说,买贱卖贵,谓之均输,于时商贾不行,盗贼滋生,几至于乱。

武怀玉要罢捉钱令史,停公廨钱放贷,有识之士都说好,王珪当然也不反对这点。

他上书反对的是武怀玉要扩大官营钱庄,扩大常平仓本,把青苗贷、工商贷进一步推广。

他反对的最大理由是觉得这仍是公廨钱放贷,换汤不换药,而且如今规模更大,危害也就更大。

虽云不许抑配,而数世之后,暴君污吏,陛下能保之与?

异日天下恨之,国史记之,曰自陛下始,岂不惜哉?

不许抑与,必是空文,武怀玉此法,也必会害人。

“陛下,王相公的担忧,臣也能理解,但难道就能因噎废食?臣拟的这个官营钱庄借贷,也是深思熟虑,考虑到各方实际需求才制订的。”

民间借贷自古以来就有,

甚至魏晋以来,寺院经济一度空前繁荣,他们不仅占据无数田地,拥有许多奴仆,甚至也大量从事放贷典当的业务,有很长一段时间,那些大寺庙不仅拿自己庄园所产剩余粮食来借贷,

还把信众捐的香火钱,寺庙经营田庄碾坊油坊等赚的钱拿来放贷,

甚至还会吸纳一些富户豪强地主的钱,拿来放贷。

有的百姓把钱放到他们那,甚至还要收笔保管费,而一些合作关系的商人等把钱放他们那,则是可以拿到一些利钱的。

当然,寺庙把这些钱拿出去借贷,赚取利息差,而且利差很大。

为何大唐开国之初要搞公廨钱放贷,

这其实也不是大唐首创,是北朝以来断断续续一直有的,

公廨钱倍利,也是随大流的,并不是一味压迫百姓。

民间借贷需求大,

不可能说禁止,

武怀玉觉得也禁止不了,

朝廷虽然能抑汰佛道,整肃非法,甚至是打击寺院经济,不许他们再占田兼地,不许他们再经营产业,更不许他们放贷典当,

但没了那些肥头大耳的和尚放贷,这民间放贷的并没少,上到皇家、贵族,再到士族豪强,就是乡间地主商人,有钱也一样会放贷,

普遍利息还高。

对许多老百姓来说,借钱是迫不得已的事,高昂的利息,甚至可以说是饮鸩止渴,但有什么办法呢?

朝廷既然不能简单的禁止,那就想办法改善一下。

比如说朝廷也介入这个行业,但不能跟以前放公廨钱贷款一样随大流的搞高利贷,更不能强制抑配,

得把利息降低一些,甚至常平仓以借粮食布匹实物为主。

百姓有借贷的大量迫切需求,又有受高利贷压迫之苦,

那朝廷切入其中,有何不可?

既利于百姓,也能安稳江山,更别说还能赚钱。

就以三大钱庄拟的一千五百万本钱来说,哪怕按最低年息二十来算,一年如果好的情况下,那就有三百万贯的利。

而以朝廷三大官营钱庄利息这么低的情况,肯定不用担心这钱放不出去。

王珪说的那些,是有些道理。

说肯定会有人为了利息,违背朝廷初衷,比如下面的人直接把本钱强行摊派,甚至是为了本金安全,

可能真正需要贷款的贫穷急困之人,却借贷不到。而不需要的人,却被摊派。

甚至被某些有权势之人,钻空子,把朝廷的本钱借去,然后转头再去放高利贷,空手套白狼等等。

这些情况,武怀玉不敢说不会发生。

但你不能因此就说这事不能做了。

任何政策不可能说一来就两全齐美,非常完善,但初衷是好的,就可以不断完善。

“太子先前还跟臣说,有人臣这样弄,是要朝廷与民争利,臣还跟太子解释了许久。真正反对的人,那些急着攻击的人,肯定不是一心为民的人,而只会是那些放高利贷受影响的人,”

李世民听了这话,微微点头。

王珪说的固然有些道理,但难道因为有官员贪污,朝廷就不派官吏治理天下?

公廨钱放贷,捉钱令史这些是已经摆在明面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