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横亘西域,绵延五千里,东起伊吾西至河中。天山内部,山盆相间,大量冰川、河流,将盆地与周围的绿洲连为一体。武怀玉率军行走在热海道上,河谷之春,美不胜收。随着春风的蔓延,粉中带白的野杏花到处开遍,在冰峰雪岭的映衬下,粉的娇艳,白的纯净,超凡脱俗。行走在热海道上,放眼望去,青绿色的山谷和粉白的野杏花,璀璨相映。因疏勒王的投降,从碎叶出发的兵马减少了一半,但仍还有好几万人,六千安西汉兵,然后是一万八的突厥诸部落兵,后面还跟着许多的突厥、粟特等胡商,他们跟着经热海道前往天山南面,有的去疏勒龟兹,有的去于阗,甚至还有要经于阗去天竺,或是去吐蕃的,也有要经丝路去中原长安的。商人们很信任武相国大人,信任安西兵的军纪严明。搭上了这趟顺风车,也有些商人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大军出征,也会有许多军需补给需要,在征战后,更是会有许多战利品缴获要出手,不管是战俘奴隶还是牲畜牛羊,或是皮毛药材,总之战场上的缴获,他们在战场上收购的话,会便宜很多,倒手就能赚不少。风险总是与利益并存。武怀玉也并不介意这些商人顺路,拿安西兵当免费保镖,也同样不介意这些商人就是要随军做买卖赚钱。随军商队,对于这样一支长途行军的联军,也是有些好处的。比如商人们就带着许多牛羊牲畜跟随在后面,随时提供不少新鲜肉食。甚至有些商人的骆队,还带着许多姑娘。西域太大,动则以千里相计,从碎叶城到勃达岭就有九百六十里,寻常热海道上几十人的商队,都算是大商队了,而唐军这次出动了两三万人,可谓是浩荡东行。从碎叶一直到勃达岭的热海道西段,还是相对好走的,特别是沿着热海的这五百里,天气好,每天行军百里,每天停止行军后,还能打猎、捕鱼改善伙食,天天有热饭菜吃。处密部已经从北边迁来了热海南边,开始在这里放牧牛羊,这里原来的主人拔塞干部,则迁去了碎叶河下游,拔塞干俟斤建牙于怛罗斯城,授其怛罗斯都督。处密部迁来热海南岸,置热海都督府,其部升为五弩失毕部之一,其首领也成为大俟斤,授热海都督。处密人对于这新的牧场非常满意,他们不仅积极的派出子弟随军从征,而且安西军所过之处,部落牧民也会送上酸奶、奶干、奶茶,还会送上些牛羊。武怀玉会象征性的收一点,然后让军需官付上安西大吉银钱购买,或是用茶叶、盐、丝绸布匹交换。日行百里,这个速度其实已经不算慢了,这次行军因为疏勒已经投降,所以没有携带太多的辎重粮草,加之马匹骆驼等也多,一路还算快的。十天后,武怀玉已经率军到了凌山勃达岭下,来到了冬天巡热海时留下罗成他们设立的赤山戍,赤山戍离勃达岭还有五十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而五十里外的凌山,却似一道高耸入云的巨墙拦住去路。人在它的面前,显得格外渺小。唐军在赤山戍的草场上做进山准备,山下鲜花盛开,但山上却还是冰封雪冻十寒冷,要做好防寒的准备。更还得派出先头部队去开拓道路,抢险加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几十里的冰路段,有些地方还得开凿冰梯。站在赤山戍,武怀玉忍不住吟起一句诗。“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姜行本拍着巴掌过来,“好诗,好诗。”他笑着道,“大漠黄昏,风沙漫天,哀雁长鸣,骑着匹白马身披大红斗篷的公主怀抱琵琶边走边弹,武相,你这是想那位突厥真珠公主了吧,这才分别半月,就舍不得了?”疏勒王与王后和离,这事不是秘密,而王后在与疏勒王和离前一晚,住在武怀玉那,在安西军也不是啥秘密。姜行本知道后还有点羡慕妒忌武怀玉的这风流本事。“我这句诗里弹着琵琶的公主,是出塞和亲的汉家公主。”“昭君出塞?”姜行本马上接道。“第一个弹着琵琶出塞和亲的公主并不是昭君,而是细君公主。”姜行本是读过书的,但是员武将,对于建筑这块也算专业,对历史就不太熟悉了。“细君公主?好像听过。”“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曾想结盟乌孙,并许以大汉公主嫁乌孙王,共同抗击匈奴,乌孙王未答应,但匈奴却以乌孙通汉为由,欲攻乌孙国。乌孙王猎骄靡于是派使者到长安,向汉武帝求娶公主。”姜行本听到这,拍着腿道,“这乌孙王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后来呢?”“汉武帝自是愿意结成这门亲事,于是选了曾参与七国之乱而获罪的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和亲公主出嫁乌孙。”“猎娇靡封细君公主为右夫人,但同时也迎娶了匈奴公主为左夫人,在当时,乌孙以左为尊,细君公主在匈奴公主之下。这位细君公主身在千里之外的异族他乡,饮食不服,语言不通,又和敌国公主共侍一夫,还得小心经营维护乌孙和大汉的关系,相当艰难。后来猎骄靡去世,他的孙子军须靡继位,根据乌孙风俗,细君公主须再嫁军须靡,公主十分难以接受这种习俗,忧思成疾,在生下女儿后一病去世。汉武帝为维持和乌孙的结盟,只得再选了位公主和亲,最后挑了也曾参与七国之乱,兵败身亡的楚王刘戍之女解忧······”一段数百年前的历史往事,武怀玉缓缓道来,不知不觉,他的身边围坐了一群将校,“你们知道吗,这个地方在汉朝时,叫赤谷城,是乌孙国都,当时的乌孙国,人口六十余万,士兵十九万,十分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