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365章 是债券还是纸钱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365章 是债券还是纸钱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18:21 来源:23小说

第365章是债券还是纸钱今日早朝。怀玉班位很靠前,虽就雍州治中仅是正四品职,但他本阶是金紫光禄大夫的正三品,何况雍州牧只是个八岁皇弟,雍州别驾还空缺。现如今雍州十八县,都将由武怀玉统领,权势极重。当然,暂时武怀玉还没有到任,他要过了正旦才正式上任,现在他不需要去雍州衙门忙。但也没闲着,他还兼着刑部侍郎、太子洗马、崇贤馆主兼学士,甚至还检校太子右卫率。最重要的是,武怀玉深得皇帝信任,如今还是六扇门刑宪司的郎中。原本郎中是张亮,现在张亮升光禄卿,也还兼着刑宪司郎中,而皇帝让武怀玉也任郎中,就成了两人一起负责刑宪司。大事开小会,大会无正事。早朝有点无聊,尤其今天还是十一月半,朔望朝会,朝参官员多,连在京朝集的地方都督刺史们也都来了,所以更没有什么正经议题。一番例行程序后,早朝结束。那么多官员摸黑起早,又是赶路又是宫门排队,结果最后上了殿就不到两刻钟就结束了,甚至不少品级低的官员,甚至都没能进殿,就在殿外广场上站着。挺折腾人的。不过这么多人,真要在早朝时议点正经事也不现实,人多嘴杂嘛。早朝结束,内侍过来点了一些名字,内廷议事。七位宰相,然后就是今日要议题相关的一些官员,武怀玉也被点名了。内廷议事待遇可好多了。殿里暖和不说,大家还都有柔软的坐垫,甚至还有茶水点心。议事时也比较放松,没有殿中侍御史一直在盯着。怀玉看着面前小几上的点心。今天提供的小点心是江南道进贡的橘子,还有酥梨,怀玉记得今年城南武家梨园的酥梨好像大丰收,不仅做了许多酥梨膏,也还酿酥梨果酒和酥梨烧,另外也采了不少鲜果,进贡宫中和赠送亲朋武家这酥梨可是贡品,还有个别称将军梨,果色金黄、异香扑鼻,汁浓香甜,酥脆可口,人称金顶谢花酥香贡梨,算是长安的一个有名特产了。江南橘子,武家酥梨,还有紫薯玉米这些。不过看大家都还是很注重礼仪,没有谁不顾形象坐在那里乱吃。姐夫马周也在殿中,虽说他仅正五品,但给事中跟中书舍人一样,都属于机要之职,人称储相,一般廷议要重要议事,中书舍人跟给事中都会列席的。武怀玉在廷议时位置也比较靠前。二十岁的金紫重臣实封国公,在殿中还是比较显眼的,许多人甚至都想不明白为何武怀玉能够这么平步青云,也不觉得他立了多惊世之功啊,可偏偏皇帝对他一赏再赏。倒是那几位宰相,不管是房杜几位,还是新拜的宰相王珪温彦博秦琼,其实倒是知晓点刑宪司的存在的,这个秘密机构,现在扩张的有些迅速,魏征都曾几次向皇帝进谏,觉得没必要搞这么个秘密情报机构,希望皇帝罢撤。可李世民没听魏征的,反而是增加了六扇门的经验、人员等。廷议比早朝还是挺有效率的。一件件事务君臣讨论,他观察了一下,主要议事流程,就是几日前可能已经先提上了议程做了相关准备,今天相关议题的负责官员,就直接向皇帝和宰相们汇报,然后要附带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宰相们则也提前有了预案,直接审议,为皇帝做出建议,皇帝做出决策。然后这事就算通过,等廷议结束后,三省就据此出相关文件走流程,比如中书省拟诏,门下省审议,最后交尚书省执行,因为廷议时皇帝和宰相都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就不用三省互相扯皮通不过,到时就是直接走一遍流程就行。其实李世民现在这种廷议方式,是变相的侵夺了一些宰相之权。如现在议事的方式,本来是政事堂宰相们堂议模式,三省的宰相们聚一起议事,这样达成一致后,就不会再出现三省不能很快通过的事情。当然,李世民年轻嘛,三十岁的天子,即位刚一年多,正是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也最有进取心的时候,他不可能什么事都交给宰相们去做。廷议效率很高,各项议题都是很快就有结果,没有那种争来争去扯皮不清的情况。因为皇帝给廷议也制订了一整套的议事规则,比如每件事情从汇报到讨论,都有时间限制,不能东拉西扯,也不能胡乱攻击。相关官员汇报你不仅得汇报问题,还得带着解决方案,甚至可能还得准备好备用方案,而宰相们也得提前对此做好预案,拟好处置建议。不许乱发表议题不相关的内容。就事论事。之前萧瑀和陈叔达两位宰相,就在皇帝面前议事时互相攻击,东扯西拉,甚至最后撸袖子干劲,结果惹怒皇帝。萧瑀后来跟封德彝两位仆射,也是在皇帝面前奏事时内斗。今天议题里比较久决不下的有两件事,一件是今年关东大旱,受灾的州县很多,朝廷虽然也及时下旨免除关东今年租调,但许多百姓受灾断粮,地方上救济不过来,导致许多关东百姓逃入关中或江淮、山南等地乞食。甚至也导致关东有些地方出现了流民聚集为盗、为匪的情况。现在皇帝要求拿出可靠有用的方案来,有些官员建议是要拦截灾民,不让他们出境,必须让地方官员把自己辖下的灾民都控制在原籍乡里,不许跨县乡流动。让他们等拨粮救济。而有些官员则认为,这次灾情较严重,如果让百姓在家中等救济,可能救济不过来,肯定会饿死很多人,也必然会有更多饥民为活命而为流窜、为盗贼等。所以不能人等粮,而是人就粮,哪里有粮,就先让灾民往哪去,这样能提高救济效率,还能节约成本。他们甚至建议,眼下一切以救灾济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