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73章 乡贤良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73章 乡贤良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18:21 来源:23小说

第473章乡贤良

2023-07-21作者:木子蓝色

第473章乡贤良

倦鸟归林。

暑气被晚风吹散。

武怀玉也只着一条犊鼻短裤,跟着龙桥堡的那些乡民、孩童一起下到清河里游泳戏水。

一天的麦收,辛勤的劳作,此时终于能得闲,趁着还有几分天光,老少爷们跳进还带着几分温热的河水里嬉戏。

清清河水洗去一身汗水也洗去一身的疲倦。

白天一样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帮忙割麦拾穗的孩童们,此时尤为的开心,河边浅水滩处,脱的赤条条的如同欢快的鱼,互相泼着水,偶尔还来个下潜。

大人们一边泡在水里,一边盯着自家撒野的小兔崽子们,一边跟大家聊着天。

如今聊的最多的还是今年麦子收成不错,没什么空瘪,麦粒饱满,麦穗也沉实,尤其是天公作美,这天气很好,虽然晒一点,但能保证颗粒归仓,大家宁愿能有个半月这天气。

人晒不死,但要是突然连日雨,麦子可就要在穗上发芽,就算割了也没法打场。

唯一不好的就是今年这粮价太低了。

武怀玉毫无国公宰相样子,跟着老武以及一些部曲们一样的泡在水里,连小胖子学校都特意放了农忙假,跟着回来收麦子了。

宇文成都把块石榴香味的香皂递给小石头,让他给怀玉打香皂。

小石头看着暗红色的这块东西,不认识,但这东西散发着极好闻的味道,居然是石榴花香。

“这是去污洁净的,你帮相公打在身上,”

小石头还是不懂。

洗澡还用这么好闻的东西吗,这东西看着好漂亮。

宇文成都笑着上前示范,这位破野头少年,如今身上已经看不到多少胡人味道了。

“先沾点水,然后就在身上擦一遍就好,再把香皂洗一下收到香皂盒里,再用这个丝瓜络在身上擦,就能擦出许多泡泡,油污汗渍这些都能去除了。”

果然,怀玉的身上出现了许多泡泡。

石雄好奇不已。

“你现在是相公的执衣,以后可得学会侍候。”

武怀玉躺在一块大石头上,享受着小石头的搓澡服务,小子手法还不太熟练,但挺有力气。

那丝瓜络搓澡确实非常合适,就是他用力大了点搓的有点生疼。

那边几个老军官凑过来跟老武聊天。

“今年朝廷就要正式征收这义仓粮,每亩两升,咱们之前也交社仓粮,现在这义仓粮要怎么交?”许二杆子的父亲许忠义一边帮老武搓背,一边问。

许忠义也是致仕军官,如今两儿子跟着武怀玉也出息了,兄弟俩个都成了七品武官,虽比不得怀玉兄弟,但比起他自己,可强多了,他到老不过混个队头而已。

兄弟俩跟着怀玉做了官,还跟着也投了些钱,这两年也收益不错,家里也是买田置地,现在许忠义是龙桥堡排第二的地主,在清河乡有一千多亩地,另外在三个塬上也有千余亩旱地。

许多地都是出租。

“一亩两升的义仓粮,这其实就是朝廷的地税,这当然不能少的,又不是让自愿捐献的社仓粮,或是咱堡里自己的义仓。”老武道,虽然也有点心疼这一亩两升,武家十几万亩地,一年就得多交两千多石,但这政策是儿子上书推行的,当老子的肯定得支持,再心疼也得支持,自己老子不支持儿子,谁还支持。

“交肯定是要交的,”许忠义这点觉悟是有的,他现在说的是另一回事,“你说咱佃出去的地,原本没有这两升的义仓粮,咱们跟佃户那是分成的,现在有了这两升的税,那这粮是咱交还是佃户交?”

老许说的这个其实也不是他有多奸诈小气,而是历来朝廷正赋之外,其实地方上也还会有许多摊派的,有时按户有时按丁,也有时按田,如果是按田的,惯例并不全由田主承担,

地主们往往会把这负担转嫁到佃户身上,遇到好心点的,可能还是按原本的佃约分成比例分摊。

“现在听说不少地主都说要跟佃户分摊这个义仓粮,分成是多少,就摊多少。”

地主跟佃户们基本上都是按收获分成,很少有固定租,这分成又并不相同,主要还是看地主提供的只有土地,还是会附加提供耕牛,甚至种子农具这些,不同的情况分成不同。

地租还是较高的,往往是夏粮的五成,如果地主还提供耕牛、种子等,往往能达到夏粮的七八成,不过此时田地肥力不足,所以往往两年三季,或轮作休耕,因此地主惯例是秋粮不分成另收租,当然实际情况,佃户秋季作物收获后,也或多或少得‘送’地主一些。

甚至除了粮食外,还要交秸杆草料这些,甚至得要帮地主免费干多少天活。

反正如果纯租地做佃户,是很艰难的,要是自己有一些地,再佃一些,虽然佃的地分成收入不多,但能填补一些。

武怀玉在旁边道,“这个义仓粮相当于地税,拥有田地的地主应当承担这笔粮。”

老武便道,“我们武家的地,不管自耕的还是出租的,这每亩两升,都自己交。”

“那我们许家的地,也都自己交这两升粮。”

每亩每升也只是标准田的税,实际也会把田分成上中下三等,税率有些许差距,以求相对公平。

老武道,“咱清河两岸的这些地,可都是最肥沃的良田,当年太上皇将咱们三万元从禁军,安置于渭北白渠两岸七县之地,占的都是好地,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单夏季,亩收就不低于两石,秋季还能种一季杂粮,一亩两升,其实百税一都不到。”

老许等笑着又感谢了一番太上皇和当今天子,让他们能有这么好的田地。

当然大家也知道,这负担也不仅是这两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