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80章 云家的追随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80章 云家的追随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18:21 来源:23小说

第480章云家的追随

2023-07-24作者:木子蓝色

第480章云家的追随

平康坊。

武怀玉所居住的宣阳坊就在平康坊南,两坊南北相邻,都毗邻东市,属于隋唐勋贵云集的坊。

武怀玉午后散衙先回家沐浴,然后往平康坊而去,前呼后拥百余人。

这并不是武怀玉非要讲排场,而是他自拜相专判度支后,皇帝特旨,给他从百骑、千骑营两营各调五十禁军随从护卫。

甚至下旨,宰相出行,须得左右武侯卫的武侯们在前方百步外清道净街,公卿大臣都要回避。

本来以前宰相随从不过数人,但武怀玉曾在朔方两次遇刺。

如今武怀玉专判度支,宣麻拜相,反对攻击者不少,又得罪世家又得罪寺庙,皇帝特意给武怀玉很强护卫,以防万一。

这种出行一百多人前呼后拥的场面,其实武怀玉很不喜欢。

看着那些高举肃静、回避牌,还有拿着长竹竿的喝道伍佰,这让他觉得脱离了群众。

一品职官本就有防閤九十六人,二品七十二,三品四十八。

早在南北朝时朝廷禁卫武官置直閤将军,诸王、都督、刺史置防閤将军,以勇略之士充任,以防卫斋閤。

斋閤,也就是书房。

唐制,亲王以及京师文武执事官五品以上皆有防閤,州县称白直。五品以下京官给庶仆,州县给执衣。

武怀玉官拜宰相,本品是从二品,但职事是三品,故他本来也有四十八名防閤,这些防閤都是官府征派的一种色役,这属于一种职役,担任色役可免除正役杂徭。

说到底其实防閤也就是民壮,充当随从是可以的,但若说护卫保安就差了些,皇帝特意给宰相们另调禁卫随从护卫。

武怀玉因为现在被攻击的多,他的禁军随从还远超其它宰相们,别的宰相仍是按本职发防閤数给护卫,除左右仆射是从二品,萧瑀有个太子少师衔也是二品,其余四位宰相,职官都没突破三品,所以都是配的四十八人。

其实在唐初,如果宰相没有加太子三少、太子三师,三师三公这样的衔,一般也就三品,唯有左右仆射是从二品。

房玄龄、秦琼、杜如晦、萧瑀都是从二品职,配七十二名防閤,禁军也配七十二,唯有武怀玉,四十八防閤,却有一百禁军,他的禁军护卫还是百骑、千骑两营的精锐轻骑。

看着这前呼后拥的人马,武怀玉不免又站在财政大臣的角度,觉得这太过铺张浪费了。

朝廷征召派发的那些色役,诸如防閤、庶仆、白直、执衣、士力等等,都是挑选壮丁,起码也是高大的中男,而这些人充当色役,就免除了课役,这对国家来说,自然是损失了税赋。

另一方面,百姓受召服役,往往二年一代,负担也很大。

大唐的各种色役多如牛毛,从勋贵官员子弟的三卫官,到里正村长都属于色役一种,其它诸如烽子、桥丁、再如防閤庶仆白直执衣等等太多。

这造成的后果就是官府和官吏役使太多,而朝廷有大量壮丁因此免除了课役。

武怀玉觉得这种方式太过落后,朝廷应当改变一下,减少大部份的役,比如说官员的这些什么防閤、庶仆、白直、执衣、士力等,以后不再征派给官员役使,直接按品级,定一个相应的钱数,直接发放钱粮,官员若有需要,可以自己雇佣,要是用不了这么多,那这笔钱就也相当于收入。

百姓不用征召服这些役,那仍正常纳课役交税,税赋入国库,国库里再拨给补贴官吏力役钱,这不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甚至减轻大家负担吗百姓动不动被征召去服役,哪里能照顾的了家里的田地庄稼和家人,而且服役离家,路上等还要增加额外的开销。

一些需要人的地方,比如守烽看桥等,那就雇佣。

这样更加灵活,也避免强行佥派影响农事等。

正思虑间,队伍已经进入平康坊南门。

喝道伍佰早就已经净街开道,武侯也是把守了坊门,坊正和坊丁们都十分恭敬的立在道路两边迎接,所有路上百姓,也全都退到街两边,路上一个人都没有了。

三市边六个坊的拆墙行动已经开始,不过这次试点的都是三市的南北两坊。

东市这里要拆墙的两坊是胜业坊和安邑坊,西面的平康坊和宣阳坊都没受影响。

不过平康坊也列入了重点改造之列,这里定位是大唐的娱乐产业聚集地,风流泽薮之地,教坊、青楼、酒肆、客栈、茶楼等娱乐休闲餐饮聚集,重点打造,加上房屋出租,甚至还计划要在这里实行不宵禁政策,允许夜间经营。

长安做为京师,不比地方,这里消费潜力大,对夜生活的需求也很高。

武怀玉来平康坊,当然不是大下午的要去逛青楼。

他要去的是平康坊的西北隅,而现在规划中的平康坊娱乐区,主要集中在平康坊北门东一带,规划中的三曲,只占整个平康坊的十六分之一。

平康坊跟宣阳坊一样大,占地九百余唐亩,规划中的这三曲之地,也就六十余亩,分成北中南三曲,分别是按消费水平划分成低中高档娱乐区。

而大十字街,则主要是饭店茶楼客栈以及金银首饰丝绸布料裁缝杂货店等。

武怀玉要去的是西北隅,占了坊中四分之一地,足二百多亩。

这里曾是申国公李穆宅,那位北魏都督、西魏武安公,北周太傅、隋朝太师,这位当初支持杨坚称帝,得到特殊恩荣,可免死一百次,他救过宇文泰,拥立过杨坚,在世时,家中子弟一百余人封官,尚在襁褓之中亦封仪同。

可这样的人物,在其死后,儿子李浑却跟孙子争夺爵位家业继承,甚至不惜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