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734章 朝沧梧而夕北海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734章 朝沧梧而夕北海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18:21 来源:23小说

苍梧。

汉之广信,汉武帝诏曰:初武粤地,宜广布恩信,因其地处离水与郁水交汇之处,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便是岭南重要交通枢纽。

汉代的交趾刺史部便始建于此。

广信还成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点。

后来宋代时的广南,便是广信以南。再后来分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广东广西也由来于此。

李世民之前与武怀玉曾经就设立容州都督府,还是梧州都督府还有过一番争论的,李世民觉得苍梧地理位置更重要,因此设都督府于苍梧。

但武怀玉认为应当设都督府于容州。

苍梧虽处西江之上,又当离水和郁水交汇处,但上游有桂州下游有广州,朝廷两边都有都督府,对于西江的掌控是不用担心的。

倒是容江道,这里还是朝廷力量的真空区,尤其是紧邻着云开大山,这块地区是极需加强的。

梧州,暂时还没纳入直辖,仍归桂州都督府,但已经成为预定的下一批中央直辖州,宁纯调任梧州刺史,也是皇帝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若是宁纯依然忠心,那他在梧州也有发挥用武之地,方便朝廷下一步将梧州改为直辖。如若宁纯对朝廷不满,他想要搞事,但处在桂、容、广三个都督府的包围中,尤其是梧州又在西江边,

那朝廷镇压他也是瞬息之间的事。

朝沧梧而夕北海,

廉州北海巡检营定下,这里将驻防一支沿海巡检兵马。

“合浦的盐业还是太落后了些,我们有更先进的制盐法,希望能跟宁公合作。”

长安南城,宁越郡公府。

有客不请自来。

自称康婆。

宁纯对长安人物不熟,面对着这位粟特胡人有些疑惑,但当他自报家门后,宁纯知晓对方是武怀玉的人。

这康婆是粟特胡没错,但他也还是官员,长安粟特萨保,视正五品。

这个长安萨保宁纯倒不在意,可当他说他还是分判晋国国公的大农时,宁纯就对他客气起来了。

晋国大农,那就是晋国公武怀玉的国官。

康婆以前跟云定兴,后来跟裴寂,再跟武怀玉,也是个有本事的粟特胡,本身也是家财万贯大商贾。

他前来拜访宁纯,奔着合浦盐业来的。

合浦煮海水制盐的历史很悠久了,不过那边的制盐业向来较落后。

他们以沙子铺设成盐田,挑来海水浇灌沙子,晒干,如此反复多次后还要在浓度合适的时候下盐种,以加快盐粒结昌过程,然后再将沙子拢堆在过滤池,挑泉水浇沙以滤去盐份,从而获得浓度较高的卤水。

再把卤水挑回存放水缸,在火灶煎卤成盐。

合浦的海盐生产不易,在宁氏时代,钦廉两地产的盐不仅供应宁氏,而且还供应内地的溪垌蛮。

不过他们的盐也就在岭南西部一带,并不能进入内地。

“我们打算在廉州增建盐场,达到十八座盐场,沿途还要增设盐运中转的盐铺,并沿容江道修一条运盐驿道,沿途设盐仓,在北海也将修一个盐仓,这样还可通过海运到广州,”

康婆告诉宁纯,他们计划廉州的盐产量提升,不仅供应岭南,还要供应到江南西道、黔中道去,

十八座盐场,用他们的技术,年可产盐千万斤。

“我们提供新的技术晒盐煮盐,郡公提供人力等支持,产出的盐我们不仅可以让其在岭南贩售,还可销入中原内地,这生意前景非常可观。”

宁纯想了想道,“朝廷现在对盐不是实行专卖制度了吗,民制官收商运商贩?”

“确实没错,但朝廷只是官收,并不管制盐和贩盐,我们产了盐纳入官仓后,可以再纳钱领盐引后,再取盐贩销。”

“我们的盐以前从没有过五岭。”

“那是以前,现在自然不一样了。”

宁纯心里计算着,如果真能达到年产千万斤盐,那是很惊人的,仅是制盐这块就会有极大的利润,更别说再贩销。

“我们现在一年百万斤盐都煮不出。”

“那是以前,跟我们合作就不会了。”

“我想不出你们怎么能达到那个数字。”

康婆要了纸笔,然后简单的画了几张图,其中一张图上画着帆,

“这是八卦帆,风车装上此帆,利用海风将海水导入盐池,可节省许多人力。”

他又拿出另外几张图,

“其实海盐并不一定要火灶煎煮,我们可以直接滩晒成盐,利用风车可大大提高效率”

宁纯觉得很惊讶,他当然知道宁氏在合浦煮盐是怎么煮的,从汉代到如今唐朝,千百年来都是老法子,

可这康婆居然说不用煎煮,直接滩晒成盐,还要用上这种带帆的风车

新法晒盐第一步,纳潮。

比起直接挖纳潮沟,风车纳潮就更强效率更高,当然比起合浦以前挑海水的落后老法子,那就先进了好几代。

宁纯将信将疑。

不过最后还是选择相信康婆,因为此人不仅是长安粟特萨保,还是武怀玉的晋国大农。

try{mad1();} catch(ex){}

武怀玉的技术,宁家的人力,双方合作,

廉州新任刺史程处默,也会派人来合作,甚至北海巡检营等也会有份,当然,廉州的俚獠垌主酋长们,愿意合作的话,也可以入伙。

“我们还打算在北海造船、采珠,希望能够跟宁氏一起合作。”康婆道。

宁纯听了他的计划后,暗暗惊叹,这些中原权贵们,胃口还是真大,本事也了得,

合则两利。

宁纯其实也没多少选择。

就算合浦珍珠稀罕珍贵,采珠业很赚钱,但现在他们也无法独享。

廉州是宁纯和父亲宁宣两代开拓的,但现在长安的这些贵人们要来,他再不舍也没有办法,

除非开战。

但宁长真宁道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