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虚拟造物主 > 第六百三十四章:华夏黎明(下)满天星斗

这位视频主在讲述完宣传CG中,出现的大地湾遗址在现实世界里数据之后,又开始将话题转向下一个发现。

游戏中在大地湾遗址展示结束之后,明显能看到有两批人群离开了当地,分别朝着西方和北方走去。

一批人最终落脚在茫茫的草原之地,而另一支往西也越来越荒凉,对于他们的身份视频主也猜出来了。

“那批往草原带走建立起石城的人群,显然就是后来石峁文化使用者的祖先,他们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石城。”

“往西边走的那批人,特征是工艺品以彩陶为主,显然是历史上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西北彩陶文化群。”

“另外我插个题外话哈,考古上所见汉藏语系最初的分野,便是仰韶时代这批人的出走,经过石岭下文化的藕断丝连,最终在马家窑文化时正式分离。”

接下来视频的场景转移到海岱地区,当地的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接连登场,他们的特征同样也非常好判断。

“大家看当地人样子是不是有些奇怪?因为海岱区存在人工枕骨变形和拔牙习俗,所以即便不看陶器风格,也能够大致判断出是这片区域的。”

“然后转移到长江流域和燕辽区,还是锁定我之前提到的那两个因素,有公共祭坛和人偶崇拜的就是燕辽区,有白陶的就是灃阳那一带。”

“至于太湖周边在这个时代,玉器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大家看展示的这个玉板,便来自于凌家滩文化。”

“与此同时这5个场景中,都在重复着一件同样的事,聚落内的各个家族通过宴饮争夺统治地位,与此同时聚落之间的等级化体系正在形成。”

“接下来又经历一次场景转化,显然是从仰韶时代进入龙山时代,大约是公元前3千年至公元前2千年。”

“龙山时代用一句传世文献的话来说,就是‘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又或者是‘当禹之时,天下万国’。”

“这个时代等级化聚落体系的形成,象征着聚落可以越过本身,向外围聚落施加或多或少的影响力。”

“而在部分地区墓葬等级化现象的出现,则意味着一个相对稳定的上层集团形成,王权的萌芽正在孕育。”

“中原这边拉出来作为扛把子的是陶寺,巅峰时期280万平方米的主城加上10万平方米的卫星城,足以傲视中原这边同期的其他城邦。”

“就墓葬来说中原这边单一个陶寺,就挖出超过1000处遗址,海岱那边整个海岱都只挖出600多处。”

“当然中原这边除了陶寺之外,其他遗址还以非常短暂的时间闪烁了一下,注意看这个是王城岗遗址。”

“王城岗遗址的主要特征是能苟,最下层的地层建立于裴李岗时代,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时候当地就有人定居。”

“而它要到什么时代才被废弃呢?答案是公元前400年的时候,那阵子春秋都已经结束进入战国时代。”

try{mad1();} catch(ex){}

“经史派那边一直试图将其和禹都阳城联上关系,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可笑的做法,因为王城岗遗址远不如视频中第二个出现的遗址。”

“瓦店遗址才是当时中原社会复杂程度最高的聚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碾压王城岗遗址。”

“接下来第三个出现的代表性遗址是古城寨,为什么能够判断是这个遗址呢?大家注意一下地图的这里,这里是密封式院落和回廊式建筑。”

“日后东亚第一个广域王朝二里头,其宫殿布局和古城寨这边的风格完全一致,估计这就是古城寨遗址出现在视频中的原因。”

“然后接下来第三个出现的是瓦店遗址,瓦店遗址应该是豫西地区,的一个聚落,所以也被拉出来作为典型。”

在结束这个时代的中原地区展览之后,画面便再一次回归海岱地区,开头就是两大震撼城镇的出现。

面积接近400万平方米的尧王城遗址,和面积接近300万平方米的两城镇遗址,这便是如今这个时代海岱的含金量。

“这里出现的一个工艺品,是整个东亚新石器时代陶器技术的巅峰水平——海岱蛋壳黑陶高柄杯。”

“除此以外还出现了那个西朱封玉头饰,这是海岱地区玉器最高水平的代表,以及那个风格独树一帜的丁公陶文。”

“此外海岱在这个时期最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其引导的个人权力化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在海岱文化的冲击下溃不成军。”

“视频镜头在接下来转移到太湖地区,良渚遗址群这个代表性太强了,那些神人兽面纹和天目山水坝非常明显。”

“接着出现的是灃阳区的石家河遗址群,石家河文化很多玉器都是学自良渚,但看这个玉人像是石家河文化的标志性产物。”

“下一个场景转移到巴蜀地区,出现的是三星堆文化的先驱宝墩文化,这个文化就是西北彩陶文化南下的产物,这批彩陶先民会一直南扩直到去了雪域。”

“甘青区依旧以彩陶文化作为特征,看这些彩陶就能够感受他们的情况了,不过随着新石器时代走向末尾,甘青区的彩陶文化也在衰落。”

“雁北区的扛把子是石峁遗址,毕竟这个遗址实在是太大了,只不过遗址固然大但是文化却不是太强势。”

“甘青区、雁北区和接下来出现的燕辽区,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半月带,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半月带的生计逐渐从农耕过渡到畜牧生计。”

“这个前两个区域还好点,燕辽区那是真的惨,红山文化崩溃后的后继者小河沿文化,已经变成搜食生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