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景帝纪事 > 第九章 子承父业

景帝纪事 第九章 子承父业

作者:非言非默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2 13:52:32 来源:9书院

“祖母, 孙儿觉得东边的院子就很不错, 又小巧又安静, 景致也好, 而且离父亲这边的正院非常近, 可以时时过来侍奉父亲。”卫敏文扶着祖母的胳膊,出了正院, 往东走了一段路,快到东边的偏院时, 他突然说道。

这第四进,除了他的父亲住的正院外,左右路上的小院子,也可以住人, 他才如是说。

“东边的院子是很近,不过是不是小了一点?”柳氏扫了一眼, 心中盘算了一下,觉得有些不妥。

偏院的院子, 都没有中路上的大,敏文的身边,伺候的人一堆, 柳氏担心让他住到偏院里, 这么多人会不会太过拥挤,没法住下来。

“孙儿住到了外院, 身边根本就用不到这么多人, 有几个小厮近身服侍就可以了。”卫敏文再接再厉, 继续进言。

在忠勇侯府,卫敏文和堂弟卫敏时,一同随着祖父母,住在正院里,整日里一堆莺莺燕燕围着转,转得他有些头晕,要是住到了外院,他的身边肯定不需要这么多人了。

“这怎么能行,你才十岁,就算一个人住一个院子,身边也不能短了人,我们还是挑一个大一点的院子为好。”柳氏摇了摇头,拒绝了他的请求。

这永宁侯府,前宅外加后花园里的小院子,大大小小二十多个院子,断不会挑不出一个合适的地方给世子住,免得委屈了世子,让他住得不舒心。

“老夫人这话说得极是,老夫人请放心,侯爷早早就准备好了世子的住处,奴婢这就领着您过去看看,您看了定然会说好。”带路的那名内侍,非常殷勤地说道。

这座府邸,永宁侯昨日是第一次过来,连他自己的住处,他都没有操过半点心,断然不可能早早准备好了世子的住处。

但是,这话内侍他不这么说,难道他还能直言道,这是皇帝指定给世子的住处吗?

不管皇帝私底下怎么宠爱永宁侯,只要皇帝没把他们的关系过了明路,皇帝就不应该插手永宁侯府的这种琐事,所以内侍就把这些事都推到了永宁侯的头上。

至于刚才管花木的内侍,好说歹说,一定要老夫人收下那几盆名菊,也是类似的事。

昨日傍晚,用过了晚膳,皇帝和永宁侯在院子里赏菊,顺便消食。

皇帝欣赏了一会儿院中的各色名菊,点评了一番,又问众人觉得如何?

往日里,皇帝要是这么问,他身边伺候的人,早就纷纷上前凑趣,使出浑身的聪明劲儿,来哄皇帝开心了。

但是今日,跟在皇帝身边的是永宁侯,伺候的众人自然不会随意去接皇帝的这个话头,只等着永宁侯来哄皇帝高兴了。

永宁侯这人,不笨也不傻,这种时候该说些什么话,他必然明白。而且他跟在皇帝身边多年,如果这种问题该怎么回答,还需要别人来教他,他也不用在君前侍奉了。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永宁侯非常认真地说很好。

皇帝没有新意地又问他,到底哪里好?

众人都在等着永宁侯为难地回答:臣又不懂这些东西。

但是,出乎在场所有人的预料,永宁侯这次竟然认认真真地从这些菊花的花色、花形、造型等等角度品鉴了一番,言辞相当不落俗套,也不知道他这是打哪儿学来的这套说辞。

皇帝显然也没有料到,永宁侯竟然会这么回答,他愣了一下,看了永宁侯一眼,才悠然说道,“爱卿说得这般头头是道,必是十分喜爱,不如当众吟诗一首,抒发一下心中的喜爱之情?”

“陛下……”永宁侯闻言,一下子卡壳了,他半晌都说不出话来,末了,只能老实承认,“陛下,饶了臣吧,臣刚才那番论调,全都是拾人牙慧,其实臣真的不懂这些。”

见事情终于回到了正常的套路,皇帝才笑了起来,他也不和永宁侯生气,反而吩咐内侍,好好挑几盆菊花,以永宁侯的名义,送去忠勇侯府,给老夫人观赏,免得放在这里,无人识花惜花,也是暴殄珍物。

这就是永宁侯哄皇帝高兴的整个过程。

反正不管永宁侯到底是怎么哄皇帝高兴的,就最后的结果而言,皇帝的确很高兴,旁人就算目睹了这一幕,忍不住要目瞪口呆,心中暗恨老天不公,但是皇帝就是觉得高兴,旁人再觉得不可思议,也是没辙。

“中官大人,我们这是要往内院去吗?”柳氏见带路的内侍,带着他们一行人,拐了个弯,一路向北而去,不由得问道。

“是的,老夫人好眼力。侯爷说了,世子是永宁侯府未来的继承人,断没有住偏院的道理。至于正院,侯爷已经住了第四进,那世子就该住第五进。”内侍引着他们进了垂花门,边走边道,“这院子,又大又宽敞,而且离侯爷的住处也近。老夫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内侍记得,皇帝的原话就是这么说的。

至于皇帝心里是不是真的这么想,还是觉得比起让世子住在偏院,还是让世子住进后院,更加方便皇帝行事,内侍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要说皇帝对永宁侯世子存心不良,想要把他怎么样,那应该是不会的,但是,要说皇帝会对世子掏心掏肺,连他的住处都要细心布置,妥善安排,唯恐哪里委屈了他,那也绝对是想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景帝纪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景帝纪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皇帝唯恐委屈了的人,向来只有永宁侯一人,其他的人,不过是皇帝的爱屋及乌罢了。

他们一路说着话,很快进了第五进的院子。

这院子与第四进的院子,格局上没有多大的区别,的确如内侍所言,又大又宽敞,而且院门一道门,垂花门一道门,比起住在外院,更让柳氏觉得安心。

唯一的缺点就是,住这里的话,去正院比住第四进的偏院,需要多走一些路,但是要说有多远,实际上也算不上多远,比起其他的好处,这点不方便,实在算不上太大的坏处。

“老夫人,您进去看看,有哪里不满意,一起提出来,这宅子有些地方正好要改,这次一起改了,过几日,世子就能搬进来了。”内侍带着他们,穿过院子,向正房走去。

正厅没什么好说的,规规矩矩的布置,柳氏进了东边的起居处,仔细看了几眼,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甚至莫名有了种儿子终于长大了的感觉。

不管这些屋子,他是自己布置的,还是只动口不动手,吩咐别人布置的,光看这些布置,就知道,他这次是用足了心思。这些屋子里的摆设,都很适合十岁的孩子使用,既有格调,又有童趣。

“老夫人往书房这边看看吧,侯爷记不清世子到底读了哪些书,所以只备了些蒙书,要是世子需要其他书,开出单子来,奴婢们帮您去收集。”内侍又将众人往书房这边引。

世子的书房,比起永宁侯的书房,少了些肃穆,多了些活泼,不管是墙上的挂幅,还是案上的摆件,一如既往,依然走着童趣风。

“多谢中官大人,不过真的不用太费心了,就这些书,也够我读很长时间了。”卫敏文扫了眼书架,看到上面果然只是些蒙书,谢过了内侍的好意。

“奴婢名叫常胜,以后府中当有宫中的内侍往来,若世子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可托人告诉奴婢,奴婢定然会帮世子仔细踅摸的。”这位名叫常胜的内侍,又殷勤地说道。

常胜不是皇帝身边贴身伺候的人。

皇帝的身边,挤满了人,除非入了皇帝的眼,皇帝直接开口点了名,命他随身伺候,否则想要挤上去不是件容易事。所谓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他想要占别人的坑,自然有已经占好了位置的萝卜,看他不顺眼,要将他挤下来。

永宁侯的身边,同样挤满了人,而且要到永宁侯的身边贴身伺候,首先要入的就是皇帝的眼,难度与挤到皇帝的身边,是一个级别的。

但是,永宁侯世子身边,他总不会还挤不上了吧?

只要讨了世子的欢心,就是讨了永宁侯的欢心,也就是讨了皇帝的欢心,这条蜿蜒曲折路,常胜已经发现了。

现在,他这么殷勤,明显想走曲线救国路了。

不过,他想达成目的,还须看对方肯不肯配合。

卫敏文从小受到的就不是寻常孩子的教育方式,而且他经历了必死无疑的死局,最后却死里逃生,有些事感触自然不同,与同龄的孩子比较起来,他想得也有些多。

他的父亲,永宁侯,从明面上来看,因为与皇帝共过生死之难,多年来又对皇帝忠心耿耿,所以极得皇帝信重,皇帝时不时就要留他在宫中伴驾。

这是他这些日子收集到的消息,不过他始终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却不知道到底哪里不对劲。

从常理推论,这一切看起来好像很正常。

不管皇帝是赐宅院,赐财物,还是提拔重用,都是君王对臣子的宠爱,看起来真的非常正常。

唯一不正常的地方,大概就是,这座宅院里的内侍,目前看着多了一些。不过,只要卫家的仆从过两日接过了手,一切就能说得过去了。

据说,这座宅子是内务府监督修建的。其他臣子修建宅院,皇帝一般动用的多是工部,不过这一点,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反正都是皇帝赏的,是内务府还是工部来修建,最大的区别就是钱从哪里走账的问题,内务府的账,实际上是算到皇室的花用上。

不过,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实际上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再说,皇帝极有可能没什么原因,就是用内务府用得顺手了,才会让内务府来督建宅子。

有时候,对于上位者而言,也许只是一个无心的动作,并无其他意思,揣摩者却要帮他加上各种意思,这类事并不罕见。

对于卫敏文来说,这些事都不奇怪,但是,这些内侍,现在对他们这般献殷勤,就是一件奇怪的事了。

按理来说,皇帝身边的人,旁人个个都要敬着,他们自己也会自恃身份,不会轻易低三下四,一旦出了宫,他们就代表着皇帝的脸面。

有人随意去下他们的面子,若被皇帝疑心这人是在借题发挥,实际上要下的是皇帝的面子,事情就麻烦了。

不过,卫敏文虽然心里觉得奇怪,嘴里却什么都不说。不管对方有什么目的,不管这里面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他慢慢瞧着,自然就会瞧出来了,不需要太过着急。

“那就多谢常中官关照了。”他腼腆地笑着,犹如一名真正的十岁少年一般,认真谢过了常中官。

“老夫人,您觉得这里怎么样?”与永宁侯世子联络好了感情,常内侍又转向了卫老夫人,问起了她的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景帝纪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景帝纪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永宁侯重视家人,不管是父母兄长们,还是子侄辈,他都会放在心上,常内侍要曲线救国,自然不会放过讨好卫老夫人的机会。

柳氏知道他为何这般殷勤,不过让她这么生受了常内侍的殷勤,她肯定不会这么做。

常内侍要这么做,自然是有理由的,不用多说,就知道和宫中的事有关。如果只是行个方便的事,她相信以儿子的为人,就算常内侍不献这个殷勤,真的遇到事了,儿子也不会吝于给人方便的,但是其他的事,她却不希望儿子插手太多。

皇帝的身边,处处都是忌讳,因为那处地方,一举一动都涉及到权势利益,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权柄之争。况且皇帝是用鲜血淋漓的方式收拢了权柄,恐怕要比别的君王,更忌讳一些事。

一旦儿子管得太多,手伸得太长,犯了皇帝的忌讳,为了旁人,与皇帝离心离德起来,就得不偿失了。

柳氏今日要是轻易承了常内侍的情,恐怕就需要儿子来还这个人情了,她不希望儿子在宫内事中涉及太深,肯定不会去拖这个后腿。

这一路上,她与这些内侍的对话,始终都是客客气气,你来我往地打太极,一直没什么实在话,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对于这座院子,柳氏左看右看,还是相当满意的。

“常中官费心了,这里处处都好,不需要再改了。敏文,你就搬来这里住,怎么样?”柳氏点头首肯了这个院落,转而问起了卫敏文的意见。

“但凭祖母做主。”对于住哪里,卫敏文自身并无多大的意见。

这个院落,既然是他的父亲指定的,又得了祖母的首肯,他自然点头答应了。

“老夫人,世子,侯爷请你们去正院,马上要用午膳了。”他们正说着话,又有内侍来通传了。

柳氏抬头看了看日头,果然,日头快要移到中天了,时辰的确不早了。

她点了点头,领着卫敏文,带着侍女们,出了内院,往正院去了。

正院的厅中,卫老侯爷坐了主座,正在欣赏手边茶几上摆放的一块奇石摆件。卫衍坐在他的下首,端着茶盏,悠然喝茶。

见母亲和儿子进来,他站了起来,唤了声“母亲”,快步走到门口,扶着母亲的另一条胳膊,将她送到了父亲旁边,等她安然入了座,才拉住儿子的手,往下首走去。

卫敏文一时没有注意到,就被他拉住了手,然后,他整个人都有些不对劲了。他跟在父亲后面,才走了几步,就忍不住有些同手同脚起来。

幸好从主座到下首,根本就没几步路的距离,才无人发现他刚才出丑了。

卫衍并不知道这事,他走到座位前,转身看着儿子,儿子正在拔高长身体,身形略显单薄,不过个头已经开始窜高了,几天不见,看上去好像又长高了一些,如今个头快到他腋下了。

他落了座,将儿子拉到身前,仔仔细细打量了几遍,觉得儿子的身形,好像太单薄了一点,就琢磨着是不是该让他练练武,强身健体一下。

他们卫家以军功起家,族中子弟全都弓马娴熟,儿子要是太不合群,恐怕兄弟间相处起来,就没法太融洽了。

他自己眼见着就要忙起来了,恐怕不能时时刻刻监督儿子练武,但是他有好几位师兄弟,彼此间关系还算不错,他们中应该有闲着的,请一位过来,教导敏文几年,应该不是难事。

“父亲……”卫敏文被他这几眼看得,更加不对劲了。

他想挣开被握住的手,又觉得不该这么做。但是被人这么握着手,真的让他浑身都难受起来了。

从小到大,他只与自己的母亲这么亲近过,与其他成年男子,因为身份不同,总是保持着合适的距离。

但是眼前的这个人,不管是真是假,都是他的父亲,父亲想要亲近自己的儿子,绝对理所当然,他到底该用什么样的理由,才能拒绝父亲的这种亲近动作?

要不就说,他已经是大人了,父亲不该这么把他当小孩子对待?

卫敏文转了转脑子,终于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不过,十岁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被父亲牵着手,好像也还说得过去。要是再大几岁,他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了。

卫敏文的脑中转着各种念头,心里别扭万分,却只能不情不愿地让他父亲拉着手。

幸好,很快就有内侍送茶水进来,解了他的围,才让他没有当场忍耐不住,做出什么失礼的事。

“坐吧。”卫衍打量完毕了,就让儿子坐到了他的身侧,然后指着刚送进来的茶盏,说道,“敏文,这是我专门让人为你准备的甜汤,你试试看,合不合口味?”

“好的,父亲。”卫敏文拿起茶盏,掀开盖子,小心尝了一口。

这甜汤的味道还好,不过他不是很喜欢甜食,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当然这种事,他没必要说得这么清楚明白,所以他什么都没有多说,又喝了一口。

“敏文,你不喜欢吗?不喜欢就不要喝了。”卫衍在他喝甜汤的时候,一直看着他,见他喝了一口甜汤,眉峰纹丝不动,不像喜爱甜食的那些孩子,只要喝了一口,眉峰就会完全舒缓下来,觉得他可能是不喜欢。

不是说小孩子都喜欢甜食吗?他家敏文为什么不喜欢?他有些忧愁地想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景帝纪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景帝纪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还行。”卫敏文自幼就被要求,必须喜怒不形于色,再说比起刚才被父亲拉着手的浑身不对劲,喝口甜汤还不至于让他当场失态。

卫衍见他虽然没喜欢的反应,但是也没露出厌恶的表情,就放下了这事,说起了其他的事。

“敏文,父亲帮你寻个师父,练几年武,你觉得怎么样?”卫衍虽然觉得儿子身体太单薄了,需要练练,不过他自觉是个非常通情达理的父亲,就先征求起了儿子的意见。

“父亲,孩儿不喜欢练武。”卫敏文不觉得,作为一名纨绔,他还须精通武艺。

纨绔这种生物,只要学会吃喝玩乐就行了,他又不会去欺男霸女,并不需要多高的武功。

“也不是要练到怎么样,骑骑马开开弓就行了,不会很辛苦的。”儿子说话的口气这么理所当然,卫衍的话音就有些气弱了。

儿子流落在外,吃了许多苦,刚回到他的身边,他不忙着调养调养他的身体,就想着让他练武,这好像真的不是一名合格的父亲所为?

卫衍认真反省了一下自己的行为,更加心虚了。

“孩儿会骑马,也会开弓。”卫敏文小时候,跟着他的母亲,也是学过一点功夫的。当然,他那一点功夫,就是三脚猫的功夫。

比起寻常人,他的身手还算矫健,但是遇上真正的高手,比如他父亲之类的,他就是纯粹送菜了。

不过,他的母亲曾经表示,他命格富贵,会骑马能开弓就行了,并不需要把武功练到多高,反正,就算他认真学了,也不可能有机会用到。

而且,所谓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若想过得好,就该努力做个劳心者,而不是去做什么劳力者。

卫敏文当年以为,他的母亲这么说,是因为他是幽王遗腹子,如今他仔细想想母亲的这些话,发现永宁侯世子这个身份,大概更符合母亲口中所言。

他这个幽王遗腹子,不管是真是假,只要他敢用这个身份,公开现身,必会遭到朝廷追捕,一旦他成了阶下囚,刀下鬼,哪里来的富贵可言?

但是,永宁侯世子这个身份就不一样了。永宁侯深得帝宠,作为他的儿子,他的富贵安乐全部可期,甚至不需要他做什么,只要靠着父荫,他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不过,对于这事,卫敏文一直充满了疑惑。

若说他不是卫家血脉,卫家只是为了给永宁侯脱罪,不得已认下了他,那么卫家根本就没必要做请封世子这种事。就算现在还在风口浪尖上,众人都盯着卫家,卫家不好把他随便往哪个角落一丢,让他慢慢销声匿迹,但是真的没必要做多余的事。

一旦他成了朝廷册封的世子,他就正了名,以后卫家想不认他,都很难推翻了。

像卫家这样的人家,根本不会混淆血缘,就算永宁侯缺少继承人,也多的是子侄可以过继,断没有便宜其他人的份。

若说他真的是永宁侯的骨肉,这里面又疑点重重。其他的不去多说,只说一点,他的母亲,从来就没有对他说过,他是永宁侯的子嗣。

卫敏文其实有很多话,想要问问他的母亲,偏偏他的母亲在官兵抓住他们之前,就不知去向了。

以前,她时不时也会消失一段时间,以至于卫敏文对她的消失,早就不当一回事了。那一夜,走之前,她来告诉他,她要去办些事,让他不用害怕,所有的事她都安排好了,不管出了什么事,他都会安然无恙的。

卫敏文原以为她很快就会回来,没想到她这一去,就渺无音讯了,后来他在狱中等死的时候,莫名就变成了永宁侯的骨肉,他的父亲竟然煞有其事地编了一个基本上就是在胡说八道的故事,最后还说她已去世,甚至连她的牌位,都被摆进了卫家的祠堂。

这件事里面,谎言太多,卫敏文都不知道该信什么了。但是,卫家的聪明人,没人对这事吭声,仿佛他的父亲瞎编的那个故事,就是真相似的。

至于他的父亲,这两个月来,卫敏文与他相处的时间,不算多,不过就这有限的几次接触,却让他发现,他的父亲表面上稳重干练,其实时不时就要变成不在状况内,但是这个经常不在状况内的男人,如今却是卫家一家老小的指望,卫敏文有时候想想,就觉得卫家怕不是要完。

有时候憋得慌了,他很想和人说一说这些事,偏偏他得装傻,更不想让人知道,其实他知道很多事。

至于有人时不时要把他当小孩子看待,拿些小孩子的玩意儿来讨好他,说句实在话,他看着就觉得很愚蠢。

现在,他一句话,很明显把父亲说得无话可说了,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个情况,他的心中,竟然暗暗有些高兴。

“那敏文喜欢读书吗?要不父亲为你请位名士老师,教你念几年书吧?”卫衍沉吟半晌,一招不成,又出了一招。

他自己不认识多少名士,但是齐兄认识许多名士,只要他厚着脸皮,恳求齐兄帮忙介绍一位老师,齐兄肯定不会推辞的。

为了儿子的学业能够有成,脸皮这种东西,不需要的时候,卫衍也是不打算要的。

“孩儿也不喜欢读书。”卫敏文突然发现,他父亲这个人,好像挺好说话的,忍不住就想试探一下,他的父亲,对他的容忍底线到底在哪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景帝纪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景帝纪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敏文以后想做什么?”卫衍自个儿从小让父母操碎了心,甚至到了如今,父母还在为他操心,更有人恨不得能把他揣在兜里,随身带着,才能安心。

不过他自觉自己是个做父亲的人了,也要学着为儿子操心了,所以就算儿子打算文不成武不就的,他也没有生气,反而耐心地问起了儿子的打算。

“孩儿就做个混吃等死的纨绔,不行吗?”卫敏文很认真地问道。

“敏文你是认真的吗?”卫衍满脸犹疑地望着他。

他隐约觉得儿子是在开玩笑,但是儿子说这话时的表情和语气,都非常认真,不像是在随意说笑。

“孩儿当然是认真的。”这就是卫敏文觉得他的父亲不在状况内的真正原因。

当前这个形势,他真的不能多表现自己,乖乖做个纨绔,才是最安全。毕竟此事疑点重重,他们自个儿都还没完全相信,却指望别人深信不疑,这是当别人都是傻的吗?

他吃喝玩乐一段时日,等到众人的目光,不再关注这件事,再说其他,也来得及。他的父亲是真不懂这些道理,还是在装傻?

柳氏听着他们的对话,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敏文对着他们,毕竟隔了一层,才生活得那般小心翼翼,但是血溶于水,对着他的父亲,他就没这么多顾忌了。

“做纨绔有什么不好的,你自己还不是做了这么多年的纨绔?也就是如今年纪大了,才长进了一点,不过也就那么一点,还轮不到你来鄙视纨绔。”卫老侯爷横了儿子一眼,帮起了孙子,话里话外都在表示,他的孙子,就算立志要做一名纨绔,也是棒棒的。

“父亲,孩儿也没有这么纨绔吧。”这话,卫衍说着就有些心虚,声音慢慢地越来越低了。

他年少时,的确嫌弃有些事太过麻烦,有些不求上进,这是事实,不过,后来他不是努力上进了吗?老爷子需要当着儿子的面,和他翻这笔旧账吗?

“这话,你自己说着不心虚吗?”卫老侯爷是那种有了孙子,就可以不要儿子的人,在儿子和孙子之间,他必须帮孙子。

“好了,好了,衍儿都多大的人了,侯爷你就给他在敏文面前留点面子吧。依我说,敏文现在也不急着念书练武,先养养身体,过几年再说吧。”柳氏打岔道。

她这么说,倒不是因为宠溺孙子,而是孙子才刚刚认回来,风言风语还没有完全散去,现在的确不适合高调,免得再把旁人的目光,吸引到孙子的身上来。

“你母亲这话说得很对。纨绔就纨绔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卫老侯爷知道柳氏的意思,帮腔道。

自从卫家认回了敏文,自从皇帝将敏文封做了侯世子,许多人就对这事有了不少想法,卫老侯爷自从知道了旁人的一些想法,常常忍不住觉得好笑。

若敏文真是幽王余孽,皇帝早就明正典刑,送他下去见幽王了。

皇帝与幽王之间,当年有储位之争。就算那时候皇帝尚年幼,记不清期间的那些惊涛骇浪,但是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太后恐怕记忆犹新,肯定会经常提醒皇帝的。

后来又有“逆王案”,皇帝可是在猎场经历了生死劫难,当日稍有不慎,皇帝大概就要去见先帝了,怎么可能轻易忘记这个仇?

觉得皇帝会为幽王留下血脉,让幽王的子嗣享尽荣华富贵,再给江山社稷带来种种隐患,幽王都不敢做这样的美梦,旁人却要这么猜测,未免太过天真了。

而且这个幽王余孽的来龙去脉,疑点重重,就卫老侯爷想来,恐怕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陷阱,要陷入的就是那些真正的幽王余孽。

那么这事推测下来,就剩下两个可能,一是敏文是卫家的血脉,二是敏文是个与幽王与卫家全不相干的人。

这里面的确有不少疑点,就算滴血认亲,皇帝也可以做手脚的,真相恐怕也就皇帝最清楚。不过,这事皇帝到底会怎么做,其中也是可以窥一窥皇帝的心意的。

卫老侯爷这样的老狐狸,对这件事先从政治角度分析,直接排除了敏文是幽王余孽的可能性,然后剩下的那两个可能,就要从情感角度来分析了。

皇帝对衍儿越看重,卫老侯爷就越意识到,敏文应该真是儿子的骨肉,因为以皇帝的这个态度,就算衍儿没有继承人,皇帝准备为衍儿挑选世子继承永宁侯府时,也必会精挑细选,挑一个合适的人出来,封做世子,绝对不可能随便抓一个人出来,就让那人做永宁侯府的继承人。

再说,在这件事上,衍儿自己从来就没有怀疑过敏文不是他的孩子,他们这些瞎怀疑的人,肯定都是在瞎操心了。

不管衍儿到底是基于什么理由,对这件事深信不疑,他们这些做祖辈的,相信他就可以了,没必要在这件事上,担无谓的心。

如果卫老侯爷知道,卫衍深信不疑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皇帝对他这么好,肯定不会在这种事上骗他,卫老侯爷恐怕要气得吐血的。

皇帝在这件事上骗人的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卫衍这傻孩子,竟然这么轻易相信皇帝说的话,真的不怕哪天被皇帝卖了,还在帮他数钱吗?

幸好,卫老侯爷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前因后果,所以他依然可以这么笃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景帝纪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景帝纪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座的四个人,三人同意,一人反对,这个反对的人,又不善言辞,更没脸当着儿子的面,去对父母撒娇,进而达到他的目的,肯定没办法翻盘了。

所以,就算卫衍自己很是纨绔,却望子成龙,不乐意儿子做个纨绔,也改变不了卫敏文接下来,当定了这个纨绔。

也许,这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子承父业吧。

“侯爷,时辰差不多了,是不是该摆膳了?”福祥细听厅里的说话声,已经告一段落了,他走到了门口,询问道。

“好,这就让人摆膳吧。”卫衍看了下时辰,点头同意了。

正院里用膳的地方,安置在了东边第一间。

见永宁侯点了头,福祥向外示意人开始上菜。这边的膳食,都是小厨房做的,走的是清淡精致风。

这么做,一来是因为卫老侯爷和老夫人年纪大了,为了他们的身体着想,膳食也该清淡些。二是因为永宁侯的膳食,也有许多禁忌,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用,最后呈上来的膳食,肯定略嫌清淡了。

不过只要有心,萝卜都能雕出花来。永宁侯的膳食,口味和种类不能追求多变,但是食材的品质却可以精益求精的,烹调的手法更是需要严加磨炼。

卫衍院里的这个小厨房,就是按照这些要求来选掌勺的厨子的,最后呈上来的成品,自然非常讲究。

卫老侯爷和柳氏,并非没有见过世面,但是看着这些精益求精的膳食,看着这些御用的盘碟,对于儿子在皇帝那里的受宠程度,大概第一次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毕竟往日里,皇帝虽然赏这赏那,却不会来插手忠勇侯府的内务,卫老侯爷和柳氏,自然不知道卫衍在宫里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现在,他们终于对此有了直观的体验,不过这个体验,却让他们很有压力。

柳氏先前就担心过,卫衍的俸禄能不能支撑府里的花用,卫家的仆从们接手了这些内侍的活,能不能精心照顾好卫衍,而现在,卫老侯爷也意识到这一点了。

一旦卫家的人接手了,儿子的生活状况却一落千丈,就算儿子没有怨言,宫里的那位,恐怕就要乘机插手这边府里的内务了。

卫老侯爷自然不愿意皇帝太过插手这边府里的事。

宫里是皇帝的地盘,皇帝怎么精心照顾儿子,都是皇帝的心意,旁人不会和他去争,但是永宁侯府,合该是儿子的地盘,老是让皇帝插手,显然不是个事,被人知道了,更是件麻烦事。

但是卫家的仆从,一旦提供不了这么精心的服侍,皇帝要插手,他们好像也无话可说,毕竟,皇帝要是打着不能委屈衍儿的旗号行事,他们那些反对的话,就很难说出口。

卫老侯爷和柳氏对望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担忧。

唯有卫衍,并不把这当一回事。

粗茶淡饭的日子他能过,而且不觉得有多苦,奢华无度的日子,他也可以坦然享受。

毕竟,他在十多年前就和皇帝同寝同食,这些事就算开头他很惶恐,后来也会变得习以为常的。

“衍儿,府里的厨子,恐怕做不出这么好手艺的膳食。”众人安静地用了一会儿膳,卫老侯爷看着儿子,突然说道。

“做不出来就做不出来好了,孩儿又不挑食。”卫衍不解父亲为什么要这么说。

府里的厨子,手艺不如宫里的厨子,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若是哪家得了手艺一流的厨子,献给皇帝也是很正常的,为什么没事找事,要去和宫里的厨子比手艺?

福祥正站在一旁,盯着人传菜,听到永宁侯这么说,他的涵养功夫就算再好,掩在袖子下的手指,依然忍不住抖了抖。

呵呵,永宁侯说他不挑食?

对此,想来皇帝陛下有许多话要说。

好吧,现在永宁侯好像是不挑食了,但是在皇帝的这般宠溺下,他能保持住多久,这是一个很值得思索的问题。

喜欢景帝纪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景帝纪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