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姜姬 > 拼死一击

姜姬 拼死一击

作者:多木木多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1-12 14:06:02 来源:9书院

刘箐第二天去见了刘葵。

之后, 他就不再沉默, 而是光明正大的站出来。

先是要求整个开元的蒙童都要学习新鲁字和新数学。

开元刘家的话, 哪怕开元城里大大小小的塾师们不乐意也没办法。

《说文解字》每一章每个月都在衙门那里张帖, 贩夫走足们也都常去看看, 有意去乐城的穷学子们更是不会错过。

但以刘氏为首的开元城几大家族却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他们只是不会明着表达, 但平日的行事上对什么新鲁字是不假辞色的。

不过商人们使用的新数学, 他们倒是没什么意见。

现在刘箐把二者放在一起了,他们就连新数学都给反对了。

以前,刘箐对家族长辈的嘲讽都是闭口不答的, 现在却有一句顶一句,不把人气死不罢休。很快,他就在开元城出了名。

刘箐和其父一支, 都成了忘恩负义的刘氏孽子。

刘芬把刘箐叫来, 问他:“你想好了?这事就算成了,就算你救了刘家, 但你也是遗臭万年的。”

刘箐点头:“这是我唯一能为刘家做的。”

刘芬叹气:“你既然想好了, 就去做吧。”

当日护送刘箐来开元的那几百人一直驻扎在城外, 当然吃喝粮草都是刘家掏的。

为首的小将早得了姜大将军的“秘令”, 很清楚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所以当刘箐“秘密”的找上门, 想请他帮忙把他的父母妻儿给送到乐城时,小将一口答应下来。

“如果王使有差谴, 小的们也可以进城保护王使。”小将道。

刘箐叹道:“希望……不至于如此吧……”

刘芬在刘家经营多年,也有几家靠向他。

最后以探亲为由偷偷出城的刘氏子弟足有近一百多号人。小将吓了一跳, 以为最多十几口人, 没想到这么多,看里面有老有小,有男有女,看年纪,也不可能都是刘箐生的或刘箐父母生的。

小将看了眼刘箐,他总觉得此人言语不实。

刘箐送上重礼,亲自跪下,“我的父母亲人就都托给将军了!”

“使不得!”小将没拦住,受了刘箐三个响头。

没办法,小将只得一面让人回去送信,一面把刘箐的“家人”送走,一面留下五十多号人看情况。

刘箐再回来,刘家的气氛就更险恶的。

但与当日的樊城不同。樊城几家乱斗,樊城中的百姓受创最深。

但刘家的乱是乱在家内,大门一关,外面的街上还是平平静静的。

人们最多把刘家最近的乱相拿出来说说嘴,笑话一番就算了。

刘箐从刘家搬走了,十分决绝。这一下,举城哗然。

人人都知道,刘家从乐城回来的那个偏支子弟不知跟长房闹翻了。

街上的人各站一边。有的人认为刘箐是奉大王的王令而来,刘家不能再把人当成小辈来看。

另一边觉得刘箐就算爬得再高,也是刘家子弟,他在殿上,他亲爹亲爷爷给他行礼都是应该的,他回到家里就该给亲爹亲爷爷跪着端洗脚水!

其他人还在看热闹,刘箐和刘家的分歧已经达到了最高点,争斗变得白热化。

农历十月初十,刘家祭祖。刘箐被堂兄弟推出了宗祀,不许他拜祭祖先。

刘箐洒泪当场,割发割袍。他爹出去“访医看病”了,家中他为长,他这一支是他做主,他就在这一天说他这一支从刘氏分出去了,从此他另立祖宗,不再是开元刘氏的人。

刘家分家,分得鲜血淋漓。

城中与刘氏有亲的几家纷纷出来说和,都觉得怎么闹得这么厉害?

怎么这么快?

平常人家爹死了争产也没这么急的啊。

有劝刘箐的,刘箐一脸正气凌然,水油不进。

有去劝刘葵和刘竹的,刘葵只是叹气,刘竹恨到双眼充血,但因他不肯说刘箐半句坏话,大家就感叹就算是这样,也是一家骨肉,还是念着情的。

可念情没有用。

刘箐继续推行新鲁字,刘家就派人把他们教学用的纸牍木板都给砸了,烧了,教新鲁字的先生都给抓了。

刘箐就亲自去教。

刘家就把刘箐也给抓了。

外人不免唏嘘。

刘箐有什么错?忠实王令,忠臣啊。

刘家有错吗?新鲁字确实不该让小孩子们学嘛。百姓们学是无奈,他们又没钱请先生,正经读书识字的蒙童们学这个干什么?

两边都没错。

只能是大王有错了。

官衙牢房里,刘箐披发赤足,蓬头垢面的坐在地上。

刘竹站在外面,替他倒上一杯水酒,“喝了吧。”

刘箐抖着手:“就是今天了?”

刘竹笑道:“就是今天!今天过后,我刘家永垂青史!”

刘箐举起酒杯,闭上眼睛喝下去,两行泪滚落面颊。

刘竹望着兄弟,柔声道:“刘家……以后交给你了。”

刘箐痛哭,哽咽道:“大哥……”

刘竹,“是我懦弱,不敢担起这副重担,才扔到你身上去。你别恨我。”

刘箐拼命摇头:“大哥……不是……”

刘竹笑着站起来:“不要哭。我只要想到……大王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是什么样,就痛快极了!!”

小将带着剩下的五十几人守着半空的营房。其他人有吃有喝,日子过得别提多逍遥。他却一直提着心,他总担心只剩下这么几个人,开元城出点什么事,他收拾不了。

刘家会跑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姜姬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姜姬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对,他跑的话,不就正好了?把他们当贼抓就行了。

要是他们冲出来杀了他们呢?那这五十个人还不够人家砍的呢。小将害怕之余又感叹,没事,将军会替他们报仇的!

好长时间都是夜里睡不着觉,白天派人钻进开元城打听。

这一夜,小将难得睡着了,刚闭上眼就被人推醒了。

“将军!开元城里起火了!!”

小将跳起来,可城门夜闭,他们在城下怎么喊都喊不开门!

到了天亮进去才知道,刘家被人趁夜放了把火!

除了被关在大牢里的刘箐,无一活口。

而且,传言中放火的正是小将他们。

小将心中一紧,带人进大牢劫走刘箐,迅速出城,连营都不要就跑了。

姜姬从商人口中得知这件事时,姜武也从小将嘴里听说了,顺便接手了刘箐与他的“父母妻儿”。

他来到摘星楼,阴着脸说:“刘家阴了我们。”

姜姬笑着说:“还挺聪明的。”她拿着几份文书奏报,“这是目前唯一一个成功反制我们的。”

剩下的,有把王使暗杀了的,有王使倒向家族的,也有像刘家这样反目成仇的,但刘家一看就是一出戏,那一家却是真的反目成仇。

毕竟真的有人是回去报仇的。

姜武很生气:“刘箐呢?”“留着。”她说,“他能为保刘家背负千古骂名,还是被自己的血脉亲人骂,这样的人才怎么能放过?”

换句话说,刘箐是最好用的一把刀。如果用得好,他会和姜奔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人。

毕竟两人能用的范围不同。

刘箐可是世家出身呢。

开元城现在乱成了一锅粥。

刘家烧光了,死光了,刘箐不见了,连城外的驻军也不见了。

等孙菲过去收拾残局时,开元城里已经开始把锅扣在大王身上了。

——也不算冤。

孙菲在心里发笑。

他隐姓瞒名进的城,不出他所料,城中现在正在争刘家留下的这半壁江山,也有人趁机报私仇,乌泱泱一大片。

他顶着芳菲子之名,轻尔易举的就进了一家借住,时不时的出门访友,或者有人来访他。

现在想把这开元城给完整的收在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任由开元乱下去。

乱到所有人都忘了他们认定的凶-手是“大王”之后,再由大王出面平定乱局,到那时,大王的名声是最干净的。

但席五在举荐他之后,特意提点他去摘星楼向公主问安。

他怀抱着惊奇诧异的心情过去,没见到人就回来了,公主只有一句话“公子大才,必能马到功成”。

从字面理解,这是要他尽快把事情办好,马到功成嘛,一个快就足以解释了。

但他总觉得,这话里还有另一个意思。

——让我看看你的本事。

孙菲思考再三,决定还是顺应心意,在开元城多花些功夫是值得的。

大王收回此城,图的是千秋万代,不是一代之工。长远看来,不宜操之过急。

刘家这最后一手也真是够狠啊。

那就比比看谁更狠好了。

十一月初,天降瑞雪。

细小的雪珠从北向南,盖过了鲁国大半疆土。

乐城附近的村庄多,村中又多是住的草棚。一到冬天,姜姬就怕冻死人。

神女庙的鼎食日夜都有人排着长队领取,但这也喂不够整个乐城的百姓。

城中肯定还是有人在挨饿的。

也一定会有人在这个冬天死掉。

姜姬站在摘星楼前时,深深的叹了口气。

她有粮食,但她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把它们喂到每一个人嘴里。

不能放到市场上,粮价不能高,但也不能低,低到贱时,商人不屑买卖还是轻的,百姓觉得种地不划算才是最可怕的。

鼎食是可行的,但范围越大,控制起来就越难。她也不能把鼎食当成有效手段,它只能是一个象征,是宣传品,让百姓们对“粮食足够”这个概念有印象,哪怕他们锅中无粮,但鼎食会给他们虚假的幻像,认为粮食是够的,是吃不完的,他们家在饿肚子,但别人家一定是有饭吃的。

“公主。”蟠儿进来说,“大王请您过去。”

今晚,金潞宫有宴会。

姜旦非自愿的在金潞宫举行宴会了,这是大宴,在座的不止有他和姜扬,还有郑姬。

姜姬,姜武,姜奔也列席。

金潞宫足以装下乐城所有世家的头头脑脑,座无虚席。

宴会上广筹交错,很好的抚慰了前段时间受了惊吓的世家们。

看着上首的大王与段青丝为首的一群世家子弟喝得痛快,底下的人也算放了心。

——看,都是那些行为不俭的家伙自己惹事!

——大王还是向着我们的。

——这是当然的,大王跟我们是一家的!

酒到酣时,段青丝又做女子打扮,退回后殿去换了女裙,打点胭脂,解发簪花,轻移莲步的被宫女们扶出来时,受到殿上众人的欢迎。

有头一次上殿看到这一幕的还喷了酒。

“真是,真是……”真是什么,也说不出来。

因为大王显然很喜欢啊,早就起身“爱妃”“爱妃”的叫起来了。

酒醉之后,当然是要越疯狂越显得痛快,显得人至诚无伪。

大王看起来很喜欢这出酒戏,其他人怎么可以扫兴呢?

酒后放浪才对。

姜姬见姜旦已经不紧张了,就和姜武悄悄溜了。当然,走之前,姜武先让人把姜奔给送走了。

姜智也随即请示姜旦后,把郑姬也送走了,姜扬也借口要读书,退下了。

金潞宫中只剩下姜旦和群臣。

一夜过去,姜旦在榻上醒来时,仍有些酒意上头。

姜智看着宫人侍候他洗漱更衣。

“大王。”姜智上前,宫人等退下。

姜旦头晕,倚在凭几上,左右环视:“……这是哪里?”

姜智笑道:“昨夜大王酒醉,天又下了雪,不便挪动,所以大王就歇在此处了。”

姜旦一个腾身几乎要跳起来:“金潞宫?!”他转着圈圈,“快快快!孤要走!”姜智喊住他:“大王因何害怕?这是大王的宫啊。”

姜旦:“不不不!”

姜智:“大王昨夜在此可有不适之处?”昨晚他喝醉了啊!

姜智劝道:“大王,这才是您该住的地方。”

姜旦:“可、可是……姐姐以后要去哪里见人呢?”

姜智:“公主当然是在摘星楼。”

摘星楼建的时候本来就是大王用的,各项机能设施都齐全,上下两层,下面就是见人的,上面是寝宫。

不过后来下面的改成游戏歌舞的地方而已。

姜旦仍在犹豫,姜智劝了又劝,他才不安的点点头:“那好吧,反正就这几天,等回行宫就好了。”他上下环视一圈,道:“这莲花台还是太小了。”

姜智听到这难得的充满大王气度的话,喜不自胜,“大王所言极是。”

有这话传出去,大王不肯用金潞宫的原因就是“此处狭小,大王不喜”了。

喜欢姜姬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姜姬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