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353章 国子监试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353章 国子监试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4:14:24 来源:9书院

没过几天,南京城又迎来了第三件大事。

万众瞩目的国子监考试,终于要开考了。

这三个月来,从全国各地陆陆续续赶来南京的赶考生员足足有五万多人,把偌大的魏国公府、怀远侯府、灵壁侯府以及安远侯府都住得满满当当,真是儒冠满京华,三年一次的南京乡试也没有这等盛景。

先是27万募兵到了南京。

接着是5万多士子参加国子监试。

这一文一武,成了南京城的谈资。

这天一大早,汪韬就来到钞库街的牛记云吞铺前坐下。

“汪员外来了?”牛记的伙计立刻迎下来,笑着问道,“还是老规矩,两副烧饼,再加两碗云吞?”

“对,老规矩。”汪韬笑着点点头。

“得嘞,一号桌汪员外,两副烧饼加两碗云吞。”

不一会,焦黄酥脆的两副烧饼还有热腾腾的两碗云吞端上来,这时候,汪韬的老朋友孙廷兰也到了。

“孙翁。”汪韬赶紧起身招呼。

“汪公。”孙廷兰也是长揖见礼。

见过礼,两人一边吃早餐一边闲聊。

这几个月甚至这半年多,两人都是这生活节奏。

尤其孙廷兰,已经彻底将家里的布帛铺盘出去,不再从事实体的营生,专门开始研究市易所的债券买卖。

汪韬就是跟着孙廷兰混。

靠着孙廷兰的独到眼光,汪韬已经抹平了损失。

但是孙廷兰的身家也已经追了上来,现在两人的身家差不多,都是十万两左右,这其实已经算是富豪了。

汪韬小声问道:“孙翁,今天是最后一个交易日了,过了今天,明天开始皇家市易所和户部市易所都要歇业盘账了,所以你说,在关门歇业前会不会来一波大涨?”

“不只你一个人这么想,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孙廷兰笑道,“所以,今天的债券价格肯定会有一波大张。”

汪韬当即说道:“这样的话,待会市易所开门之后我们得快些,抢在价格还没有上涨之前先买进,然后到关门之前卖出,就能够稳赚一波。”

孙廷兰却笑道:“汪公,我劝你还是不要买进了,赶紧趁这机会出货,将手头的债券全部都出清,然后轻轻松松过大年。”

“这又是为何?”汪韬一脸懵。

“直觉。”孙廷兰笑着道,“信不信由你。”

“我信。”汪韬不假思索的说道,“待会两市一开我就全部抛出。”

两人说话之间,一队身穿襕衫的士子通过来燕桥,前往上方桥南上方门北的大校场参加国子监的招生考试。

隐约可以听到考生言语。

大多是问某兄你准备得如何了?

同伴则自信满满的说今科必中。

问话的则又说,小弟这次恐怕是要惨了。

看着结伴走过的士子,汪韬羡慕的说道:“真是羡慕这些士子,他们真是赶上了一个难得的好时候,搁我年轻时,哪有这样的机会?”

“是啊。”孙廷兰对此也是深有感触,因为他其实也是秀才出身。

当年他来南京参加乡试的时候,一万多秀才才只录取几十个举人,而且隔三年才有一次乡试的机会。

可现在,国子监一次就要招生1500人,而且每年都要招1500人。

虽说参加国子监考试的生员有五万多人,但是中式的机会仍旧远超他们那个时候。

而更让他们两个羡慕的是,在国子监读完三年毕业就能进内务府,虽然不算是科举出身的朝廷命官,但是论权势和地位却完全不在进士出身的普通官员之下,举人就更加无法跟内务府出身的士子比。

关于这,只要看那些勤王士子就知道了。

勤王士子是真的能横着走,连内阁辅弼都得退避三舍。

这可真的是应了一句老话,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不能比啊。

看着这些士子的背影,孙廷兰幽幽说道:“也不知道这次考试的考题是什么?”

“考题据说要到考试现场才会最终揭晓,而且还是圣上亲自出题。”旁边一桌的一个缙绅忽然插话进来说,“而且,据说就只考一场。”

“就只考一场?”汪韬愕然道,“只考四书?”

“是的,只考一场四书。”那缙绅道,“而且时间也只有一个上午!”

“只半天时间?”孙廷兰神情一凛道,“虽说只考一场,可半天时间也太短了,对于那些脑子不太好使的考生而言,破题都够呛。”

汪韬也默念道,但愿他们好运。

……

考试时间其实并不是一个上午。

准确说,只有两个时辰的时间。

卯正开始考试,午正准时收卷,正好两个时辰。

大约卯初时分,参加国子监试的考生就陆续来到大教场。

大教场,固名思义就是当年洪武帝用来校阅京营的场所,后来朱逮迁都之后,大教场就跟金川门内的营房一并遭到了废弃。

不过大教场并不跟营房在一起。

京营营房在南京内城的最北端,狮子山的南麓。

但是大教场在南京外城的最南,可谓南辕北辙。

当考生们陆续到来时,只见大教场的四周早已经标枪般插满了京营兵,一个个穿着大红的鸳鸯战袄,着实的威风。

大教场里边则摆满了矮几坐席。

远远的看过去,就像是一张巨大的棋盘。

离得近了之后,考生们才发现,矮几上已经摆好了文房四宝以及宣纸。

“都过来排队!”还隔着几十步,一个披着棉甲的勤王士子便朗声说道,“按照之前下发的编号,过来排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之前,参加考试的考生已经领了编号。

因为考生太多,所以整个考场被划分成了三百六十一个区域。

对,就是按照围棋的纵横各十九道划分,每个区域约一百五十个考生,各有两个勤王士子以及京营兵负责考场秩序。

大约卯时一刻,五万多考生便全部到齐。

虽然距离卯正时分还有三刻钟,但是早就已经到场的副主考朱慈烺便示意考生们可以提前进场,太子仁慈,觉得考生们站着有些累。

五万多考生在勤王士子引领下有序进场,很快找到各自坐席。

考生正襟危坐,连咳嗽都不敢,只有维持秩序的勤王士子在反复重申考场纪律: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喧哗,不准结交监考。

但是可以磨墨,提前铺好试卷。

大校场上便立刻响起翻动试卷的簌簌声。

然而让所有考生失望的是,试卷只是空白试卷,且只有一张。

看到这,不少考生便在心里说一声苦也,怎么只有一张试卷,连草稿纸都没有?这要是写错了或者沾了墨,岂非就要落榜?

在考生们忐忑不安的等待之中,时间来到卯正。

崇祯珊珊来迟,这狗皇帝昨天晚上宿在乌衣巷,荒唐了一宿。

拖着略微有些沉重的步伐,崇祯登上了校阅台,在台上站定。

站在校阅台前缘往下俯瞰,但只见五万多张考桌整齐的摆开,五万多个考生正襟危坐向他投来敬畏中带着崇拜的目光。

所谓大地如棋局,生员当棋子,说的就是这个。

当下崇祯便从衣袖之中取出一本线装书,是一本论语精校本。

离校阅台最近的考生见了顿时眼前一亮,看来考题出在论语!

当下这些考生便绞尽脑汁,开始思量皇帝有可能会选哪一句?如果选了这句,又该如何破题?哪怕只是比其他考生多构思片刻也是极好的。

然而,崇祯只是随意的翻了几页便又把论语合上。

然后崇祯便朗声说道:“这次考试的考题,便是论语!”

“啊?”站在校阅台下的高起潜、卢九德还有几十个大嗓门的士子便是一愣。

考题便是论语?圣上,你违规了,考题只能选择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的某一句或者某一段,但不能直接拿论语当考题。

哪有拿论语当考题的?这也未免太简单了。

拿论语当考题,就算让童生来考,也能闭着眼睛破题。

“啊什么啊?”崇祯脸色垮下来,哼声道,“耳朵聋了,考题是论语!”

“是!”高起潜、卢九德一个激泠,赶紧尖着嗓子高喊,“万岁爷说了,今科国子监试的考题便是论语,论语!”

几十个大嗓门士子纷纷跟着大吼:“考题是论语,论语!”

很快,号子声便传遍整个大教场,传进每个考生的耳朵。

整个考场顿时一片哗然,就论语?这也未免太简单了吧?简直白送啊!着了,今科我是必中的了,我要进国子监了,哇哈哈!

当下考生们便挥毫泼墨,开始誊写。

没错,这样的一道考题,根本不用酝酿。

虽然从未见过拿论语做题的范文,但这根本难不住他们,他们中间最年幼的都学了五年以上程文,还能写不出来这?

……

与此同时,在内阁值房,四位阁老及两位堂官正在商议国事。

在一个月前的廷推之中,前礼部尚书王铎最终落选,张慎言、孟兆祥、钱谦益三人得以入阁,分别成为次辅、三辅以及四辅。

在上个月,除了内阁辅臣的廷推,还进行了六部堂官的廷推。

最终范中杰在晋升吏部左侍郎短短不到半年之后,再次晋升吏部尚书,王铎则得以原复原职,仍担任礼部尚书一职。

身为赴难九卿之一的吴麟征又得以上了个大台阶,继不久前晋升詹事府詹事之后,再次晋升户部尚书。

这次参与内阁会议的是户部尚书吴麟征还有兵部尚书吕大器,所商议的事情就是如何处理从伪顺那边交易得来的一万匹战马。

说起这一万匹战马,就又得说起上个月的那次党争。

史可法已经被处死,但是解学龙也落了个失足落井,最终让三辅路振飞捡了一颗落地桃子,一下就从内阁三辅变成内阁首辅。

路振飞当上首辅后便立刻促成了与伪顺之间的贸易。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谈成的结果是大明朝拿出一百万石粮食,换取伪顺的一万匹好马、两万头牛以及十万只羊。

这个价格,肯定是大明占了便宜。

因为到了崇祯朝时,一匹好马就值将近一百两银子。

所以说只是一万匹好马就已经抵得上一百万石粮食,另外的两万头牛以及十万只羊相当于白送给大明。

伪顺的使节很生气,却无可奈何。

因为这次交易是他们有求于大明。

然后到了昨晚深夜,湖广总督何腾蛟送来了二百里加急,说伪顺已经把一万匹好马、两万头牛以及十万只羊如数交割给大明。

议事厅内,路振飞很惬意的坐在正中间的太师椅上。

次辅张慎言、三辅孟兆祥还有四辅钱谦益分坐左右,至于兵部尚书吕大器和户部尚书吴麟征则没有座位,只能站着。

路振飞说道:“再过半个月就年休,看来伪顺的这批羊肉是赶不上给京中的官员发放年节礼了,本来呢,仆还想着在年休之前给大家发几只羊,犒劳一下大家在过去这一年中的辛苦付出,顺便也为来年的差事提一提劲,这下是泡汤了。”

“首揆仗义。”钱谦益一脸谄媚的道,“不过就算是节后发放羊肉,效果也是一样的,京中大小官员仍会感激首揆你。”

路振飞摆了摆手又说道:“先说正事,这一万匹战马到底如何处置?”

张慎言、孟兆祥还有吴麟征都是眼观鼻,鼻观心,这事情有些敏感,还是别急着当这个出头鸟的好。

这一万匹马之所以难搞,就在于有一样事权没有跟内务府划分清楚。

具体就是兵部的事权跟内务府高度重叠,现在兵部的事权基本丧失,无论是募兵还是对外征战都是内务府全权决定。

或者说由皇帝一言而决。

所以这一万匹战马作为宝贵的军用物资,到底归兵部处置,还是交给内务府处置?

路振飞其实早有了答案,但他还是想听听其他内图辅臣以及户部兵部堂官的意见,免得御史言官又骂他说搞一言堂。

看到几个人都不肯说话,路振飞直接点名。

路振飞扭头问吕大器道:“大司马,你的意见呢?”

“下官唯内阁马首是瞻。”吕大器不假思索的应道。

喜欢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