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687章 军制革新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87章 军制革新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4:14:24 来源:9书院

傍晚时分,崇祯从昌平城回到了朝日坛驻地。

这半个月,崇祯就一直住在朝日坛的军营里,从未有过搬回紫禁城的打算,甚至连回去看一眼都没有。

崇祯已经不打算搬回紫禁城居住。

紫禁城气势恢宏,建筑工艺高超,可谓是古典建筑艺术之集大成者,但是这样的建筑群显然更适合拿来观赏,而不是用来住。

从居住体验来说,紫禁城其实是非常糟糕的。

第一个是阴气重,从永乐四年到现在,在这里不知道枉死了多少人,以致大量煞气积聚不散,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岂能长寿?

第二个是太空旷,出个门都要走半天。

崇祯作为穿越者,还是更喜欢烟火气。

不过将来住在哪,崇祯还没有考虑好。

所以暂时就只能住在朝日坛的军营里。

崇祯刚回到军营,江天一就将新军的革新方案提交上来。

直到现在,大明新军都还没有正规化,士子营也只是个临时性团体,到底属于武将序列还是文官班次,也一直没一个明确的定论。

但是这样的局面,显然不能再继续下去。

随着建奴的覆灭,必须得有一个明确说法。

江天一的新军革新方案就是按这个思路做的。

但是江天一做的第一版方案让崇祯很不满意。

主要就是,跟崇祯设想之中的军制相差太大。

“江天一,朕说,你记。”崇祯将革新方案还给江天一。

江天一便赶紧掏出随身携带的狼毫毛笔,做好记录准备。

崇祯沉吟片刻之后说道:“今后大明之军队划分为陆军、海军以及空军三大兵种,大明皇帝即为陆海空三军大元帅。”

“裁撤提督、总兵、副将、守备、千总、把总、哨长等旧有军职。”

“新设司令、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等职。”

“什改为班,步兵班定员15人,装备15支步枪加1支短铳;辎重班定员15人,装备15支步枪、1支短铳加若干头骡马或若干辆马车。”

“队改为排,1个步兵排下辖3个步兵班,正副排长加上号手传令兵,每个步兵排或辎重排的定员50人,装备50支步枪加8支短铳。”

“步炮排定员30人,装备4门2.5寸虎蹲炮外加30支短铳。”

“炮兵排定员20人,装备1门2.5寸山地炮或者1门4寸野战炮、20支短铳外加若干头骡马又或者若干辆马车。”

“哨改为连,1个步兵连下辖3个步兵排加1个步炮排,定员190人。”

“1个炮兵连下辖3个炮兵排,定员为70人,装备3门山炮或者野炮。”

“总改为营,1个步兵营下辖3个步兵连,定员580人,1个炮兵营下辖3个炮兵连,定员为220人,装备9门山炮或野炮。”

“营改为团,1个步兵团下辖3个步兵营,定员1750人,1个炮兵团下辖3个炮兵营,定员为670人,装备27门山炮或野炮。”

“旅仍为旅,1个混成旅下辖2个步兵团、1个辎重团加1个炮兵团,定员为6000人,装备有4520支步枪、2275支短铳、72门2.5寸虎蹲炮、27门2.5寸山地炮或者4寸野战炮外加若干头骡马或者若干辆的马车。”

“混成旅为最小独立战役单位。”

“按火炮种类分为山地混成旅及野战混成旅。”

“镇改为师,1个师下辖3个混成旅加医疗队等师部直属队,定员约2万人。”

“师以上设集团军,1个集团军下辖若干师,定员2万到10万不等,具体规模视战役需求而定。”

“军事主官不常设。”

“只有战时才会官兵合一出征。”

“平时则兵归于镇,官归于府。”

官兵分离这是原则,如果让将领和士兵长时间呆在一起,将领就可以通过示恩笼络或者恐吓威逼等手段,使底层士兵与其形成牢固的人身依附关系,要是这样,距离军阀割据也就只剩下一步之遥,这点,历史上已经有过无数血淋淋的教训。

作为穿越者,崇祯自然不会重蹈覆辙,所以必须官兵分离。

至于说官兵分离有可能导致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确实有可能削弱军队战斗力,但是对当下的大明来说,这个其实并非什么问题。

因为进入火器时代之后,战场逻辑已经截然不同。

只要军队的纪律有保证,就算将不知兵兵不识将,战斗力也不会差。

说到这一顿,崇祯又说道:“在没有作战任务之时,士兵需回到镇台等待征召,军官则需回到内务府等待选用,有作战任务之时,参谋科再根据实际需要从一镇或者数镇挑选足够数量之士兵,再从内务府选用相应之军官,合编成军然后出征。”

“还有,军官之选用也不可再像现在这般随意,而是需要一定之规。”

“今后可以引入军衔制度,军衔可划分为士官、尉官、校官、将官以及元帅。”

“除元帅不分级,其余四阶军衔皆划分为上中下三级,由低至高依次为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及上将,共五阶十三级。”

“规遇就是,南京国子生毕业即为下士,非士官不得任班长,非尉官不得任排长以及连长,非校官不得任营以及团长,非将官不得任旅长以及师长,非元帅不得任司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后,可根据士子营诸统兵士子及第一期国子生在灭奴大战中之军功,逐一评定相应之军衔级别,以备今后之选用,其中士子营之诸士子以校官为主,将官比例不超过一成,南京国子监之一期国子生则以士官为主,尉官比例最高不超过三成。”

江天一逐一记录好,最后又问道:“臣有一事不明,请圣上示下。”

迎上崇祯征询的眼神,江天一接着问道:“如果兵归于镇,官归于府,则如何保证各镇士兵之训练?还有各镇之武器装备如何保养?”

相比刀矛弓等冷兵器,火器的保养更频繁也更重要。

一般来说,刀矛弓箭等冷兵器十天半个月保养一次就足够,但是火器却要日日擦试,不可有一时懈怠。

所以江天一才特意提出这个问题。

不过此事难不住崇祯,他早就已经有了对应的安排。

“由内务府定期派出一批尉官,前往各镇充任教官,负责各镇训练。”

“至于武器装备保养,可在各镇所属寨堡分设武库以储存武器装备,每日训练之时,让镇兵做好武器装备之保养。”

定期派遣低级军官前往各镇,负责镇兵的训练任务,就再不用担心军阀割据的风险,一来低级军官没那个号召力,二来就算极个别低级军官拥有强大的号召力,也没有时间让他与士兵建立起人身依附关系。

军制革新就此定下来。

……

江天一回到参谋科时,郑森等几个士子正与十几个国子生热烈讨论。

“你们在讨论什么呢,这么热闹?”江天一笑问道,“说来我也听听。”

“嗨,还能讨论什么,不就是军功的事呗。”郑森道,“发动北伐之前,圣上可是明确说过,等北伐胜利灭掉建奴,就要正式建立一套新的军功制,也不知道这套新的军功制是个什么样的军功制?何时出来?”

战后酬功,这是一早就说好了的。

酬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赏赐,这个早就已经下发,无论士子、国子生还是底层的将士,标准都是一样的,一律赏赐55元。

除了赏赐,再就是军功制又或者说爵位制。

许多士子既期待军功制,但是又怕爵位制。

其中的原因也是很简单,无论是士子营的统兵士子还是第一期国子生,都自认为是读书人,所以不屑于与武将为伍,对封爵心存抵触。

薛宗周道:“依我看来,多半是效仿秦汉建立军功爵制。”

其余士子和国子生也是纷纷附和,都认同薛宗周的判断。

然而江天一却笑着说道:“说的是这个事情啊,这可巧了。”

郑森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急问道:“军功制度已经出来了?”

“出来了。”江天一笑道,“不过跟你们说的有些不太一样。”

“那是什么样的?文石兄你快说。”郑森急道,“别卖关子了。”

江天一道:“圣上定的军功制并非秦汉时代的二十级军功爵制,而是分五阶十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上将及元帅,元帅之上还有陆海空大元帅,不过这是皇帝专属。”

“士?尉?校?将帅?五阶十三级?”郑森等士子及国子生面面相觑。

圣上定的这一军功制,确实有些出乎他们的预料,简直是闻所未闻啊。

江天一却又接着说道:“圣上定的其实并非军功制,而是军衔制,不过意思差不多,统兵士子以及国子生需要累积军功才能够实现军衔的晋升,累积的军功越多或者军功越大,军衔的提升幅度也就会越大。”

喜欢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