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南城 > 060

南城 060

作者:笑佳人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1-12 14:24:12 来源:9书院

隔了一周, 陈尧又来了面馆, 傍晚生意起来前来的, 还点了一碗虾仁鳝面。

“大小姐想好用哪三道面了吗?”陈尧一边优雅地吃着面, 一边以朋友的身份与清溪交流美食节的参赛项, “杭城本地也有几家口碑不错的面馆, 不过不是我要奉承你, 大小姐的猫耳朵、蟹黄面,杭城应该无人能出其右。”

清溪听了,笑着看了眼陈尧面前的碗:“虾仁鳝面呢?”

女孩杏眼澄澈潋滟, 俏皮地看着他,意有所指,陈尧摇摇头, 放下筷子道:“朋友一场, 我不与你谦虚,单论虾仁鳝面, 我们酒楼鲁师傅的手艺当属第一, 别家面馆, 你想胜出, 机会也没有猫耳朵、蟹黄面大。”

清溪当然知道, 她做的蟹黄面要比虾仁鳝面好吃,但父亲说过, 只有秋季的蟹最正宗美味,不到那个时节, 徐庆堂绝不做蟹菜。在这点上, 清溪不想违背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那,山居客这次会用虾仁鳝面参赛吗?”清溪笑着问,并不掩饰自己的心思。

陈尧也笑:“叫花鸡、醋鱼、东坡肉,今年我们做这三样。”

按理说,各家酒楼的参赛菜品都是秘密,但山居客是杭城第一酒楼,陈尧敢说,就根本不怕清溪传出去与否,这也是第一酒楼的底气。

面、菜都没有冲突,清溪松了两口气,扫眼门口,她也向陈尧交了底:“我准备做一道猫耳朵、一道虾仁鳝面,另一道,用钱王四喜鼎。”

陈尧若有所思。

钱王四喜鼎乃杭城名菜,相传唐朝天宝元年,钱王巡游衣锦军,有乡邻郑重地用王侯鼎食之礼迎接招待钱王,并宰杀老鸭烹煮,辅以出壳的雏鸭置于四角,取老幼同堂,四方同喜之意。从唐朝传到今日,这道菜的配菜在各地有多种变化,唯有老鸭、鼎盛千百年留存了下来。

但,据陈尧目前得到的小道消息,已有两三家酒楼决定用这道菜了,虾仁鳝面同样是热菜……

俊朗的儒雅男子,眉头微皱。

清溪却坦然道:“这两道菜,我确实没有必胜把握,尽力而为吧,输了,我是小辈,没什么颜面可失,就当积累经验了,若能侥幸获胜,也能略慰先祖在天之灵。”

“说得好,大小姐刚入厨行,理当有进取之心,那我便以茶代酒,预祝大小姐心想事成。”陈尧端起茶碗,笑着朝清溪举杯。

清溪与他碰了碰茶碗,心情十分愉悦。她在杭城只有两个可以交流厨艺的亲友,杨老擅长面食,对做菜无甚经验,而陈尧年龄与她相当,两人相处时更像朋友,少了几分拘束,聊什么都可以畅所欲言。

晚上回家,清溪立即进了厨房。

“大小姐,马上就要炖三小时了。”厨房新聘的王妈笑眯眯地对清溪道,“您不知道,这几天咱们院子里的香气太浓,左邻右舍都派人打听咱们做了什么好吃的呢,还有那野猫,闻着味溜过来,下午我去茅房忘了带门,回来就见一只大黄猫在锅台上蹲着呢,得亏锅盖烫,它没敢下爪。”

王妈说的绘声绘色,清溪听得也津津有味,掀开锅盖,浓郁的炖鸭香扑面而来。

为了这道菜,清溪特意买了两个鼎,菜都好了,清溪起锅装盘,然后她去挑帘子,王妈小心翼翼地端着重重的鼎,去了堂屋。

徐老太太、林晚音、玉溪、云溪早就坐下等着了,清溪负责做菜,她们娘几个负责品评。

大鼎当中,汤汁油而不腻,小火慢炖三小时的老鸭还是完完整整的样子,丝毫未垮,火腿乃上等的金华火腿,切成丝铺在上面。海参也是最顶级的货色,四角分别摆着一只喜蛋,寓意老幼同堂,四方同喜。

色香味,色、香上挑不出任何错。

哪怕已经连续吃了一周,云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口水,期待地望着祖母。

徐老太太点点头。

林晚音离开座位,用公筷给婆母、女儿们分菜。

“好吃!”不管吃多少次,不管吃什么,云溪永远是这两个字夸赞。

清溪笑着看向二妹妹。

玉溪舔舔嘴唇,努力表现地比小妹妹更有水平一些:“鸭肉入口即化,汤鲜香浓郁,比昨天更上一层楼了。”说完,小丫头还朝姐姐竖起了大拇指。

林晚音没那么夸张,只自豪地看着长女:“清溪厨艺更好了。”

清溪很高兴,但对于来自亲人的赞美,她不敢全信,紧张地看着说话最有权威的祖母。在清溪看来,祖母特别挑食,比什么杭城酒楼协会的三大会长难对付多了。

儿媳妇、孙女们乱夸的时候,徐老太太还在慢悠悠地尝肉品汤,鸭肉、火腿、海参、喜蛋、嫩绿的菜芯都吃过,徐老太太拿起勺子,细细地砸吧了一口汤,最后又拿出帕子擦擦嘴,然后才在清溪等人的注视下,不紧不慢地道:“确实很不错,满分一百的话,我给九十五分。”

玉溪、云溪都笑了,昨天祖母给长姐打了九十分,一下子进步五分了呢。

清溪小脸却垮了下来,她按照祖母的挑剔改了一日又一日,为什么还做不到一百分?

“祖母,您说吧,我明天继续改。”短暂的颓废后,清溪重新打起精神道。

先挑剔再给孙女建议,这就是徐老太太帮助孙女学厨的方式,所以她批评孙女的不足时从来都不会委婉。但今晚,瞅着鼎里已经被她们大卸八块的老鸭,徐老太太却为难起来,因为她也不确定,她即将出口的建议,到底是不是真正能帮孙女获得满分的那个正确答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南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南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你们都下去。”涉及到徐庆堂的一个秘方,徐老太太谨慎地道。

林晚音立即将两个小女儿领走了。

清溪主动坐到祖母身边。

徐老太太拉着大孙女的手,指着鼎里的汤水道:“咱们徐家祖居秀城,这道菜的汤水从来都是取自月泉,还有咱们家泡茶的水,都是月泉水。”

清溪心中一动,月泉泉水清冽甘醇,她只知道可以泡茶,却不知这道菜用的也是月泉水。

“我,我派人回秀城取水来?”清溪想了想,提议道。

徐老太太嗔了小女孩一眼:“你傻不傻?泉水贵在新鲜,咱们家每天泡茶的水都是新打来的,杭城、秀城隔了这么远,就算你派人去秀城取水,一路过来,那水的鲜味儿也会损了。”

新鲜……

清溪忽然想起,那次顾怀修带她去竹林散步,两人遇到的清澈溪流。

是啊,杭城人杰地灵,龙井、虎泉都是一等一的好水,做汤的话,未必会比家乡的月湖差。

“祖母,明天开始,我换用这边的泉水,一天换一处,您帮我挑挑哪里的水最好。”清溪斗志昂扬地道。

徐老太太点头,补充道:“对外就说我要泡茶用。”

清溪明白,该保密的还得保密。

.

夜深人静,几百里地外的秀城,也有人在窃窃私语。

“父亲,听说那丫头要参加杭城的美食节选拔,咱们是不是跟姑父说一声,让他别给她机会?”

灯光昏暗的书房,穿长衫的中年男人低声对灰白头发的老者说。

老者摸摸胡子,沉吟不语。

中年男人急了,攥着茶碗哼道:“她开面馆的时候,您说一个丫头成不了多大气候,叫她赚点小钱就是了,不必放在心上,结果呢?徐庆堂上了杭城的日报,生意越来越火,今年开始,那丫头频繁购买面馆不需要的食材,摆明是要认真学厨完成她当日的誓言,兴许这次又想趁美食节打响徐庆堂做菜的名声,父亲若是再不管,恐怕将来会养虎为患啊。对了,您还别瞧不起女人,古往今来,多少事都是坏在女人头上的,那个武则天,人家还当女皇帝……”

灰白头发的老者突然一拍桌子,厉声道:“行了,说别人有什么用?无论什么行业,光靠打压永远出不了头,因为压下去东边的,还有西边的会起来,你能保证西边的也像东边的那么好对付?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得把自己的手艺练起来,别人强你就比他更强,而不是谁比你强就杀谁!”

中年男人脖子一缩,不吭声了,半晌才闷闷道:“那杭城的事,咱们就不管了?”

灰白头发的老者抿抿嘴唇,闭上眼睛道:“今晚我会写信,明早你派人送过去。”

中年男人总算满意了,立即答应下来。

翌日,有人坐上前往秀城的火车,将老者的亲笔书信送到了杭城江家。

杭城三大酒楼,山居客稳居第一,碧海潮常年第二,听涛坊万年探花,三家家主便是酒楼协会的三大会长,其中江会长,正是碧海潮的东家。

看完妻兄的信,江会长摇摇头,一边将信递给妻子罗老太太,一边叹息着道:“一山难容二虎,既生瑜,何生亮啊。”他不耻妻兄打压对手的方式,但,妻兄被徐庆堂压了那么多年,他也理解妻兄的郁闷与不甘。

罗老太太哼了哼,丢了信道:“少扯三国,这个忙你帮不帮?”

江会长失笑:“举手之劳,岂有不帮之理?”

喜欢南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南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